近日,青岛市中海国际一里城小区,送餐的骑手和保安吵架,保安突然拔刀刺向外卖员,骑手最终不治身亡。他年仅32岁,刚开始做外卖员的第六天
事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很多解读把悲剧与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大而无当的宏大解读。比如,送餐制度与小区治理的冲突;或谴责骑手所要遵循的时间规定;或认为骑手不应该崇拜洋学历,去国外读书
其实,无论大家如何看待这类事情,直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小概率的遇上了一个暴力、残酷的人。
这个保安身上带着刀,是带刀上班。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身上带刀不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是制度能解决的问题,凶杀案的原因是个体的因素。
保安与骑手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大事,多走几分钟而已,再不济吵一架而已,这就是生活,没有完美。但是,对有些人来说,三五块钱、一口咽不下的气,都能导致滔天大祸。
即便不捅骑手,如果和业主吵架,这名保安是否也会行凶呢?在社会中,这样的人,就是定时炸弹。说到底,刀源于性格,性格中的戾气,才是刀的真正来源。
从保安的行凶过程看,他的确狠毒。一时冲动,已经将骑手捅倒,杀人见血,见血生畏,怒气释放,一般人都会清醒、松手。这时只要没刺中要害,还不会危及生命,起码还有抢救余地。但是,在骑手并未还手的情况下,这保安继续补刀,本来不相识的两个人,有何深仇大恨?
与陌生人吵架,甚至肢体冲突,都司空见惯,是可以预料的,但没人会预料到对方会突然掏刀。遇到这样的人,没有系统性的解决办法。
偶然性、个体性、偶然性,必然潜伏在生活中,猝不及防的扑向受害者。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同样危险的。
所以,不应该去嘲笑那个不幸的外卖小哥。去国外留学回来送外卖,既不是阶层滑落,也不是时代悲剧。这恰好反应出的,是一位没有自暴自弃,踏踏实实靠努力劳动换取收入的普通年轻人。
去嘲弄不幸,这本身就是一种恶。而将事件归因到宏观视角,只能带来更多的虚假结论。
之所以大家接受“个案-宏观”的错误逻辑,拔高解读,一方面,是因为骑手是城市中产平日能接触到的唯一“底层”群体,是他们观察社会的窗口,投射了自己头脑中的各种观点和情绪。
但这里的底层,要打上引号,是因为骑手从收入上来说,月入七八千上万,并不是底层。
另一方面,这个惨遭不幸的骑手,有留学经历。这引发了中产的痛感。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事情发生在“系统里”,人们就觉得一定可以找到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就像同样是家庭纠纷,有单位的人,就要去单位闹。但系统里,也充满了个体因素、小概率因素。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这不是送餐制度与小区治理的冲突,更不是外卖平台与物业的规则矛盾。这就是小区居民两种需求的冲突。
如果小区居民统一,不让快递、骑手、共享单车进,这会很快反映在系统上,系统以达到门卫为准。小区居民默认自己去拿。一切都会很和谐。
但是,小区里的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就是多变的。
快递行业演化出了快递柜、驿站这样的形式,极大的减小了快递员的劳动强度。但骑手行业却很难演化出来,因为对时效要求高,消费者点外卖,就是为了自己不跑路。
经常叫外卖的人,倾向方便,希望外卖直接送到家门口;不买外卖或不经常买外卖的人,则倾向安全,不希望外人进小区;几个男生同住的,希望外卖直接送到客厅;单身女性独居,外卖送到家门口都害怕;甚至有些人,自己叫了外卖,希望送到家门口,保安拦住会破口大骂;别人的外卖,则希望保安拦住。
物业和骑手,就夹在这两种需求中。
是平台的时间要求导致了骑手和保安的冲突吗?正如前面所说,外卖的时效要求远比快递行业高。这不是平台和骑手所愿,但凡可能,就会演化出快递柜、驿站这样更低成本的模式。但是,当消费者对送餐时间要求很高的时候,平台必然会对骑手有时间要求。时间要求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学生不迟到、上班不迟到,迟到了会扣钱,学生甚至会因为影响流动红旗、班级荣誉遭受远比扣钱更大的集体压力。当一个孩子都不能免于时间压力的时候,消费者也不会放松对送餐时间的要求。
多快好省,凡是都夹在各种目标之中,这是社会的常态。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小区形成共识,要么让骑手进,要么不进自己去小区门口拿。其他方法都过于复杂。
面对问题,拔高解读,然后去试图解决原因的原因的原因,提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这在理论上、文字上可行,但具体到成本、操作,很难持续。
现在能看到的一些看似提供了“缓冲区”的解决办法,本质上也是一刀切,默认“物业不允许外卖进小区”这条荒谬规则的合理性。
比如专门为外卖员和快递小哥开发独立门禁系统、进行电子身份认证等等,这实质上都是将一个简单的问题更加复杂化。
比如,骑手流动性很强,很难做到固定骑手送固定小区。进小区进行身份认证操作,繁琐且费时间,现在一个APP注册新用户的成本,要几十块,骑手会不会为了3块钱的配送费,花5分钟去注册?这3块钱本是他的报酬,相当于这个单子要免费投入更多的时间,比上6楼更麻烦。上楼的单子都没人愿意接,进小区要注册的单子有骑手接吗?对于小区,开发一个注册系统,又要多少钱?3万、5万?很多小区连修电梯的钱都凑不齐。
更重的是,这些制度,背后还涉及小区实名进入制度。否则,在逻辑上就说不通。一个心怀不轨的人,穿着普通衣服,就可以自由进出小区,但身着制服有着显眼标志的骑手,就不行。骑手进入小区,真有这么大的风险吗?这种另眼相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歧视了。而一旦小区实行普遍的实名制,整个小区居民的自由与隐私,又都陷于风险之中。
现在社会在质疑进入大学校园要实名预约。人们认为有着开放教室的校园,应该可以自由进出,但家家户户有门,安全性更高的小区,却要如临大敌。这是一种奇怪的矛盾心态。
外卖不能进小区,本质上是物业规则和小区居民需求的冲突,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基本问题。而且,避开这个真实需求,去修建看似“最完美”的路,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bdd666555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