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啊~我是biu妈!
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网络信息越来越繁杂,信息很多,有用的却少,还很容易被带偏?
有没有发现,这几年短视频的强势,身边很多孩子会模仿过于娱乐甚至低俗的话,唱一些网络“歪歌”,还经常“口吐芬芳”?
很多大人小孩爱刷短视频、聊八卦、玩游戏,却嫌现实世界太无聊?
信息世界很大,我们却好像被关在信息的茧房。
怎么破?
我有且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去看高质量的新闻,去培养新闻分析能力。
所以今天会推荐一个每个孩子都需要的,我也追了好久的《给孩子的新闻周刊》2024年系列新闻课,我推荐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听起来,真的很让我们开眼界涨知识、学会不被网络情绪和立场带偏、怎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也是好多妈妈们来催过的——“biu妈开个团吧,孩子很需要,老师也要求……”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各科的考试越来越喜欢用“新闻”来考察知识?
主要原因,就是只扣知识点没用,光会答题不会解决问题是不行的。所以“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个大趋势要写进课标、用到考试里。
2023年高考真题中的“露营经济”
所以,我一直觉得,读新闻不只是应付老师学校,应对考试,核心还是要培养起孩子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应用和实践的第一步是什么,是认识真实的世界。连现实是什么样都不清楚,谈什么应用于现实呢?
但是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孩子要“认识真实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了吗?
这是个大数据和算法飞速进步、短视频泛滥的时代。
我们和孩子都不可避免地被多余庞杂的信息所包围,充斥着情绪对立的骂战、断章取义的误读、为了流量刷下限的段子……而真实世界藏在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垃圾之中,太需要分辨能力。
说句严重的话,在信息垃圾中随波逐流的人,就是未来待收割的韭菜,就是被人深恶痛绝的键盘侠,我们没有人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吧?
“会读新闻”是未来孩子安身立命的一项本事。因为光是被动吸收新闻信息,是不够的,咱们的孩子不仅是需要新闻信息,我们更需要新闻解读,通过好的解读,培养新闻能力——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区分事实、观点和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批判性的思维去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这便是我喜欢《给孩子的新闻周刊》最重要原因之一:
别人传递新闻信息
他们用新闻讲解教会孩子深度思考
给孩子讲新闻其实需求很大,但市面上好的很少,因为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求主讲要有足够的新闻专业素养,还必须是个学者,一则新闻的价值往往包含是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人们心理等背景交织的,没点真功夫,不用心是讲不好的。
但是好在《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5位主讲老师们,都是资深的传媒大牛,且深耕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所以讲解绝不是泛泛而谈。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创办8年来,每一条新闻,5位老师都带着孩子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给孩子带来独特的商业、科技、文化、心理学、国际关系等多学科视角和思维方法。
比如刚刚过去不久的“李佳琦事件”,网上到处是充满情绪的骂战,新闻周刊则是给孩子们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个事情真的因为一句“错话”吗?
👉这次舆论爆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佳琦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直播带货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
《国内周刊》的林楚方老师围绕这些问题,一步步带着孩子扒开情绪,看懂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这个过程中还给孩子们耐心解释了这条新闻涉及的各种心理学、经济学知识——情绪风暴、销售渠道、营销故事……
最让我感慨的是林楚方老师给孩子们总结,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条新闻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而是说:
我今天的课程是希望我们能成为聪明的消费者,当你明白了这些逻辑,就具备了反思能力,你就能看到,你的消费欲不是源于营销故事反思能让人聪明。
你看这样一节新闻课不过短短二十多分钟,孩子的收获可是太多了!老师其实是手把手给孩子示范如何获取有效信息,怎么抓到关键点,如何正面看待一个事件。
功利一点说,他们考试或者写作遇到相关话题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有话可写,有思考的方向?
“直播带货”已经进过考题啦
简单的信息,情绪化的观点,网络上铺天盖地。
这样理性的、抽丝剥茧的分析,对待孩子真诚地分享思考,实在是很珍贵。
这只是一个新闻一期课程,新闻周刊可是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商业新闻、科技新闻四门课,每个周刊每周更新一期,四门课全年总共220期,孩子能得到多少成长啊!
咱们培养孩子,更要像理财一样,既要在乎短期的收益,也要看到长远的利益。
既要帮助孩子应对眼前的刚需——
在考试和学业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新闻要进入考试,咱就要认真对待;
也要帮助他们应对未来人生的刚需——
孩子应当学会,从当下发生的事情中,从新闻中立刻就获取经验和新知识,懂得实践应用。
比如科技新闻,孩子会看到学科基础知识,在哪些最新技术、行业中真真实实用起来,它们是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这是我喜欢《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第二层原因:
帮孩子彻底打开了视野
培养应对未来的底层能力
我特别喜欢《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一个理念:
孩子耳边的声音不应只有童谣和欢笑,他们也需要听到这个时代的脉搏,通过感受世界的律动,真正认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给孩子所选每一条新闻,都是事件重大、意义和影响深远,富有新闻价值的严肃话题,它让我们学会很多。
而且每一篇,都经过了严谨的分析,从搜集材料开始,一直到输出,基本就是一篇完整议论文形成的过程。
1、商业周刊,深度分析热门新闻背后的商业逻辑,帮孩子理解我们这个商业社会
2、科技周刊,可以掌握前沿的科技新闻,保持对科技的好奇心,在讲解中培养孩子对科学的观察和思考
3、国内周刊,我最喜欢的,把重要热点分析得很有条理,会侧重把新闻放到不同的学科去解读,视角独特而多元
4、国际周刊,我们大部分人普遍比较缺少对世界的真实了解,这几年外面变化也快,通过老师的深度分析新闻背后的内幕甚至历史原因,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和多元视角,补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管是预制菜、李佳琦、酱香茅台等等身边的热点,还是亚运会、诺贝尔奖、日本核废水等大事件,还是脑机接口、常温超导、AI爆发这样的科技突破,还有巴以冲突、俄乌战争等国际新闻,新闻周刊都一一认真地讲给孩子们听。
除了音频课本身的讲解,《给孩子的新闻周刊》也为孩子们设计了高效学习流程,帮助孩子从听一时新鲜到深入思考,逐渐培养结构化思考的习惯。
比如听音频+看文稿的环节,是在手把手示范给孩子,怎么拆解一个新闻,搞清它的来龙去脉
 音频和文稿
每节课后的选择题(客观知识)和思辨互动(主观思辨),是精准帮孩子巩固重点,着重培养孩子批判思维能力。
 课后答题环节
看看新闻周刊下面的讨论思考就知道,长期跟着这档新闻课,孩子们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还最厉害,很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独到的观点。
比如对房贷利率问题的讨论:
高速公路免费的讨论:
2023年诺贝尔奖的讨论:
这些居然都是孩子做出的思考?是不是难以置信?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做出这样的思考,大家会担心他们掌控不了自己未来,过好自己的生活吗?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就这样带领着孩子从一个热点到另一个热点,在来回穿梭间,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广博知识、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懂得从新闻里获得价值、提升自我认知的人。
说实话,其实不只孩子需要这样的新闻思考能力,咱们成年人不更需要吗?
所以啊《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这个系列创办8年以来,网上几乎一边倒的好评,好多家长和孩子评价它是高级的写作素材库、是孩子精神的食粮、是全家人的亲子话题库。只花一份钱全家都受益!
 家长的好评太多
Biu妈我本身就是学新闻传播的,也是看着《看天下》、《南方周末》成长的一代人,真是超级羡慕现在的孩子能有这样高质量的新闻课!
如果你的孩子8岁+,正在寻找合适孩子的新闻,那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完全可以闭眼入。
正好博雅新闻周刊一年一度的订阅开始了,价格正是最优惠的时候(12月1日即将涨价)!
现在整个系列(国际周刊、国内周刊、科技周刊、商业周刊)单买加起来是556元,但我们团购全套合辑到手价439元,新闻知识结构和信息系统都十分全面,合辑还有专属的超高价值的赠品:
赠品一:精选刊专辑(价值199元)
2018-2023年之间56期重大新闻事件音频
赠品二:月度电子刊(2023年7期+2024年12期,总共19期)(价值199元)
将日常新闻进行结构化主题化整合,多元思考
赠品三:赠畅听会员4个月(价值219元)
博雅app【会员专区】内所有内容专辑可畅听
除了可以四门新闻课打包购买,也可以单买,不过我不建议这样做,单买没有赠品,更重要的是新闻周刊每门课都很精彩,都不容错过。
大家可以先试听看看,节目质量真的很棒:
01
听《给孩子的新闻周刊》
娃到底能收获什么?
其实新闻本身算不上什么稀缺的东西,大把免费的新闻可以看。
把新闻做成了一门专业的“课程”,去深度新闻分析,《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还算是独一份儿。
不用去参加那些“高大上”的研学项目,新闻周刊每期15-30分钟音频课,就是咱们最好的汲取社会知识、锻炼批判思维、学会整合信息的练习场,而且这个练习场比任何单一次的效果更扎实,它是日积月累地引导,一家人都可以听。
对咱们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了。
01
获取好新闻最佳的渠道
社会的变化,商业科技的变化,国际文化的冲突,教育的改革,外面的世界很丰富,但也很庞杂,有《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这样帮我们筛选把关内容,我们获得信息的效率就变得很高。
比如,我们会发现教育的改革步伐越来越快,改动越发的大刀阔斧,更直接的,考试“蹭热度”的速度越发快速!
 当年热点,当年就考
大新闻、小新闻都会考,各科考试都在用,而新闻周刊四个主题商业、科技、国内、国际,由5位资深的新闻从业者把每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对孩子有帮助的新闻沉淀下来。
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地搜罗新闻长期跟下来,科学新闻和人文新闻都信手拈来!
而且现在考试的方向还在升级,不会考你某某天发生了某某事,而是要求孩子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与表达,不仅要知道,还要有思想,要求非常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甚至算得上是个素材宝库,甚至是“押题宝典”,这些年的中高考热点,几乎全部被押中!
比如去年有一期讲“东数西算”工程
当年北京道法中考就有了一道关于“东数西算”的大题,而且答题需要思考的角度,在新闻周刊里早就讲过了。
当然,我前面就说过,咱们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去规划孩子的新闻学习,现在的教育大趋势,其实是倡导“知识应用与实践”。
但从小听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讲解,久而久之,孩子对现实世界必然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应对考试自然是得心应手,面对教育改革,也能以不变应万变。
02
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全系列每周更新4次,国际、国内、商业、科技四个板块,覆盖方方面面知识,可以一点点让孩子更通识,把学科知识整合起来。
虽然是周更,但时不时也会“抢”个热点加更,时效性也是相当高。
比如最近马斯克星舰又炸了,open AI把创始人解雇了,科技周刊都第一时间给孩子们做了讲解。
再具体到每一条新闻来说,今年下半年,四档栏目就分别讨论了这么多的话题:

2023往期国内新闻 滑动看↓
2023往期国际新闻 滑动看↓
2023往期商业新闻 滑动看↓
2023往期科技新闻 滑动看↓
这个过程中,孩子能积累海量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比如说我记得有一期讲医疗反腐,腐败分子应该人人喊打,但是在商业行为中的回扣、中介费、推广费哪种情况是合法的?哪种情况又是违法的呢?如果孩子在家里问起,大家能回答吗?
当孩子的知识储备越拉越多,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世界是鲜活、多元、丰富,他们是不是也能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在看似越来越“卷”的环境里,找到未来的曙光?
国际新闻里有个“小选题”我印象很深“加拿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用了54年才读完大学本科”当时第一反应,应该把它划到娱乐新闻去,因为实在是太“标题党”了!
可实际上呢?赵楚老师在课程里告诉孩子,这个人的经历并不像标题那样简单,他在完成学业时所关心的也不是到底花了多少年,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激励、灵感和学习的快乐。
赵楚老师还讲到,坚持学习是人类共通的优点,中国还有82岁的状元呢!归根结底,孩子只要养成对知识始终充满好奇,对学习本身的快乐有着强烈体验的习惯,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一定能过好人生。
通过听这样一条新闻,孩子的视野从书桌前被带到国外的大学,又回转到我们的古代,拓宽视野之余,更懂得了学习的重要和培养学习乐趣的意义。
03
学会深度思考、培养思辨精神
其实《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每一篇新闻,内容本身就是十分严谨的时政议论文。老师都秉承着专业新闻人的素养,去讲逻辑、讲事实、讲科学。
没有大段大段的新闻术语,但确实感觉得到在引导孩子由表及里的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抓住关键信息,慢慢搭建起思考问题的框架——
怎样还原事件的真相?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情绪?
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事情发生后会有什么影响?
后续事情发展可能会怎么样?
就拿最近国际上对我们震动最大的日本核废水排放来说,这个话题相当敏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网络上的信息也夹杂着复杂的情绪,但林楚方老师并没有粗暴地告诉孩子,哪个是对,哪个是错。
而是从头至尾都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他只带孩子们认识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做了一次全面、详尽的信息检索。
再比如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研究的内容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增进了人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理解。
乍一听,这个研究是不是太“普通”了,谈得上什么重大贡献吗?
但是这位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虽然研究的是人文社科类的研究项目,却不是通过常理去“推论”,而是研究了近200年的历史数据,才发现了新的现象,并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经过这样的新闻讲解,孩子不仅对诺贝尔奖的新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有深刻的印象。
这不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科学的方法吗?
02
应该怎么听这些新闻?
《给孩子的新闻周刊》 的四门新闻课——国内周刊、国际周刊、商业周刊和科技周刊。其实他们的难度是有区分的,我推荐大家按照这个顺序来听:
商业—科技—国内—国际
有一些内容,孩子暂时听不懂也没关系,不必要去盲目追赶时效性。
每听一课,都希望孩子们去积极完成配套的测试题,并参与课后的讨论和交流,这样才能把新闻的优势最大化。
接下来分别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门课。
给孩子的商业周刊音频(55讲)
这是全网首档专门讲给孩子的财经新闻,从日常生活中,从商业新闻里,和孩子一起发现社会运转背后逻辑。
从家长买房、存钱、贷款,做关乎家庭的重大决定,到买个盲盒、玩个萝卜刀,路上边的小店奇葩的营销方式……孩子能接触到的任何事情,其实都蕴含着经济学的道理。
“公主请XX”的梗为什么会火?如何在营销中使用?
虽然说“商业”这个词看起来比较陌生,但很多孩子对灰鸽叔叔的评价都是:话题有趣、专业、能听懂。
这门课其实是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讲述方式也最儿童化的,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一步。
给孩子的科技周刊音频(55讲)
科技周刊用通俗易懂、轻松快乐的语言去讲科技新闻。为了高质量输出,节目还配了专业的文献检索小组和囊括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顾问团!
通过这个系列,孩子能收获,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独立、科学、多元视角的观察、思考力;
更能拓展视野,积累大量孩子未来需要,学校里却学不到的前沿知识。

给孩子的国内周刊音频(55讲)
给孩子的国内新闻主播林楚方老师,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媒体人,曾是《南方周末》高级编辑,《Vista看天下》执行主编,《壹读iRead》创始人,知识面极广!
林楚方老师的“国内周刊”其实并没有完全只说新闻,更注重挖掘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新知,为孩子们补充跨学科的知识。聊的都是孩子常听能看的事,非常有共鸣感。
另外,孩子也能在这里收获丰富的写作素材、时政考点,极大地扩充见识和谈资。
给孩子的国际周刊音频(55讲)
给孩子的国际周刊,全面跟踪国际新闻,能让孩子了解国际政治、军事大事,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把世界大事连成线。
这是整个系列最难的部分,说实话很多新闻,我自己听起来都有点困难。你在新闻联播、国际新闻中看到的那些看似遥远的事件,赵楚老师带着孩子们通过了解——
国家和地区的背景知识;
历史和文化源流;
宗教和个人特色;
地理和人文要素。
把历史和当下的国际新闻串联起来,把前因和后果给孩子们讲透,让孩子真正具备国际视野!
团购信息
最后再给叨叨一下这次团购的具体信息和赠品,主要是12月1日涨价在即,实在害怕大家错过这么好的课程。
现在整个系列(国际周刊、国内周刊、科技周刊、商业周刊4门课)全套到手价439元,正是价格最优惠的时候!
点击进入小程序购买
《给孩子的国际周刊2024》55期/年,每周日更新
《给孩子的国内周刊2024》55期/年,每周三更新
《给孩子的科技周刊2024》55期/年,每周四更新
《给孩子的商业周刊2024》55期/年,每周一更新
2024全年共计220节+音频
单门课的价格是139元,但是说实话我不是很推荐,因为信息不够完整,也没有什么太多福利。
我更推荐建议直接购买4门合辑大全套,优惠力度更大,算下来每门课100出头,重点是合辑的专属赠品非常有含金量,甚至说赠品的价值已经和课程本身差不多了!
专属赠品一:
价值199元的音频精选刊。
精选历年(2018-2023)56节最重要、最优质、播放量top新闻。
大家不要觉得是“旧闻”,实际上这就是一篇篇顶尖媒体人所作的时政素材,无论作为素材积累,还是作为备考资料,都太珍贵了。
专属赠品二:
价值199元的月度电子月刊(共19期)
月度周刊是把一个月的日常新闻进行回顾和总结,让碎片新闻形成结构思考。
咱们的赠品包括2024年月度电子刊12期+2023年后半年电子刊7期(电子版文字杂志)共19期。
今年还做了重磅升级,比如增加了“不服来辩”、“小小作家”等与表达思辨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版块,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更逻辑化、结构化地表达出来,也能锻炼写作能力。
除此之外,「新知」、「新思考」、「英语角」、「月度回顾」等版块的设置,还将帮助孩子巩固当月学到的知识内容,温故而知新,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孩子延伸学习一些与新闻热点相关知识点。
↓↓新思考↓↓
↓↓英语角↓↓
专属赠品三:

价值216元的博雅畅听月卡4个月
有效期内可畅听博雅app首页--会员专区 版块的众多内容专辑,都是付费也值得的精品好课!
最后想说一句,我们的孩子最终会走向真实的世界,当他们面对纷繁事物与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时,希望新闻能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成为一个清醒理性、视野广阔,能把握自己未来的人。
团购细节
团品:
《给孩子的商业周刊》
商业/科技/国内/国际 (单辑) 139元
商业+科技+国内+国际 (含4个单辑) 439元
合辑赠品:
1、56节精选刊专辑音频 (一直有效)
2、2024年月度电子刊12期+2023年后半年电子刊7期 (电子版文字杂志)共19期  
3、博雅学堂【会员专区】内畅听会员月卡4个月
参团方式:
购买细则:
发票不含税价无发票,开票需加税点
退换货本课程为虚拟课程,不支持退款,敬请谅解
开通时间购买后48小时内开通,使用购买时填写的上课手机号登录《博雅小学堂》app,在我的-我的课程中收听课程
电子月刊入口点击下图可放大
56节精选刊专辑入口点击下图可放大
畅听会员入口点击下图可放大
-本文内容包含广告、推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