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当我发现这个时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阅读后,我决定除了推荐童书,也做一些经典作品的推荐与解读,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经典解读。
只有我们自己先丰富了,才有余力带动孩子提升。今天是经典解读的第5本书,我们一起来读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西西弗定制版
版本推荐理由:一眼钟情的收藏级版本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姐妹,很快“和千妈一起读经典”栏目也会跟大家见面。^v^
浮躁时代,我们一起安静读书,阅读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丰盈的灵魂和宽广的认知。
过往回顾:
我想,在诸多世界名著里,如果要找一个最不招人待见的角色,于连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个诞生于司汤达笔下的底层青年,为了晋升背弃信仰、不择手段,有借贵族女性上位的野心,也有对感情的玩弄。很多人说于连是个毫无道德底线的渣男,最后结局是咎由自取。
我却觉得,于连不过是诸多出生普通家庭,渴望实现命运逆袭,“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悲剧,在于一生都在反抗不公平的命运,却又一生都无法跳出阶层的掣肘。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书名《红与黑》也很有意思,仿佛在告诉我们,现实中常常需要面对两种对立的颜色,红色代表激情、奋进,黑色代表懦弱、阴谋,无论你怎样选择,都要承担相应代价。
于是,在于连身上,我既看到了自卑也看到了自尊,既看到了懦弱也看到了坚强,既看到了野心也看到了克制。
他的确有为晋升而不择手段,也有借女人上位的欲望,但同时他也有着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有对感情的投入和悔悟,以及对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人性是复杂和多面的,不要用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去评判。宽和的心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这部名著,理解它为何被称为欧洲文学最璀璨的艺术宝石。
而真正读懂它后,你才会有那种“昔日看客心,亦成书中人”的感慨,猛然惊觉,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于连”?
来源:音乐剧《红与黑》海报
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有的只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和自己的一双手。
遇到这种情况,你是选择重走父母老路,还是试图改变命运?
于连选择了后者。
于连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大字不识的粗人,靠在锯木厂干体力活维持生计。
身体孱弱的于连恰恰相反,他整日埋头看书,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让市侩的父亲十分不满,时常对他拳打脚踢,两个哥哥也以奚落他为乐。
小镇上的人也瞧不起他,嘲笑他是个“只知道吃家里粮食,不能创造一丁点儿收入”的无用之人。
受尽欺辱的于连暗自发誓,一定要成为人上人,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彼时的法国,拉丁文被视为有身份的语言,也是上流社会的象征。
于连便跟着老军医学习拉丁文,还追随神父研究神学,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把拉丁文的《圣经》和《新约》背得滚瓜烂熟,因此赢得了神父的举荐,被市长德雷纳先生聘为“家庭教师”。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可以说,这时候的于连,还是一个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努力可以使人成功的进步青年。
司汤达在书中这样描述:
“有谁猜得到,在这个少女般白皙温柔的脸庞下,隐藏着一股百折不挠、宁冒万死也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呢?”
大家不要认为,成为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就代表着身份变迁。
在当时的法国,工业革命推动中产阶级规模急剧膨胀,很多富裕的中产家庭纷纷效仿上流社会雇佣起家庭教师,导致这个职业失去了“贵族光环”,地位从受人尊敬的学者滑落为有知识的“仆人”。
这也是于连面对“聘请”,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赚多少钱,而是确保他不会和仆人一起吃饭的原因。
他真实的内心状态很矛盾,深以为耻,却又别无选择。
这种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态,也体现在他和市长夫人的第一次会面上。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这是于连第一次听人用如此温柔的口吻喊他先生,而且喊他的还是一位穿戴如此整齐优雅的夫人。
在他小时候的幻想中,除非自己穿上一身漂亮军服,否则没有一个有身份的女人会降尊纡贵和他交谈。 
这使得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像小说里写的一样吻她的手,他边想边大胆拿起夫人的手送到唇边,但夫人先是一惊,就抽回了手。
德雷纳夫人的拒绝刺激了于连的自尊心,以至于他事后回想起情不自禁吻她手那种丑态,就对自己充满怨恨。
但于连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赢得了德雷纳夫人的好感。
因为有大笔遗产继承,德雷纳夫人从小就在贵族男人们的恭维和赞美声中长大,然而婚后丈夫不但不再甜言蜜语,还对她的感受漠不关心,巨大落差使她对男性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失望。
“她认为,言谈粗野、除了金钱、地位和荣誉之外,对一切都无动于衷是男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就像穿靴戴帽一样天经地义。”
和这群势利男人一对比,善良、富有同情心又时刻在意尊严的于连就显得无比可爱。
但亲眼目睹了上流社会纸醉金迷,又深受自尊煎熬的于连想的却是:
“这些家伙占尽了财富带来的种种好处,若能当着市长面占有他妻子的手,岂不是嘲笑他的最好方式?”
带着如此执念,凭借德雷纳夫人对自己的好感,终于,在一个炎热夏季的夜晚,十点钟声敲响时,于连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捉住了那双手。
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于连心头,然而,这种感受只是征服而非爱情。
他并不爱德雷纳夫人,只是获得了自我想象的胜利。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实际上,于连想得到德雷纳夫人,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万一发了迹,而别人指责我做过家庭教师这种卑贱工作时便可以说,我完全是出于爱情才屈尊俯就。
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青年,因为内心蛰伏的野心和欲望,偏要扮演唐璜一样风流倜傥的角色。
凌晨两点,他哆哆嗦嗦来到走廊,俯在门上听,直到市长先生断断续续的鼾声传来,才蹑手蹑脚溜进夫人房间。
而当他从房间走出的时候,想的只是我该做的都做到了吗?我的角色演得好吗?可怜的男人,哪怕最甜蜜的时刻,也无法放下自己的野心。
所以司汤达在书中发出感叹:
“过度文明有时会为人带来不幸,一个青年如果受过点教育,他的思想感情便难以自然发展,时刻陷入一种与他人、与世界的敌对关系,无法安心享受来自本能的快乐。即便是在爱情最为甜蜜的时刻,也被自尊、阶级、金钱、未来、道德等等字眼困扰,把简单的快乐变成令人生厌的负担,所以说到底,知识对穷人来说,究竟是恩赐还是诅咒呢?”
就在两人关系不断升温时,德雷纳家中最小的孩子突然高烧不退,生命危在旦夕。
德雷纳夫人第一次对爱上于连感到内疚,笃信宗教的她,坚信只有仇恨于连,才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可是爱又让她恨不起来,这份毫不掺假的痛苦,深深震撼了于连的心灵:
“我毫不怀疑,悔恨正在要她的命,这就是感情的伟大之处。我这么穷,这么没有教养,这么无知,有时举止又那么粗野,为什么居然能激发她的爱情?”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孩子最终脱离了危险,而经过这件事后,于连对德雷纳夫人的情感不再是征服。
但很遗憾,德雷纳夫人真挚的爱,也无法浇灭蛰伏在于连内心的野心,更改变不了经历赋予他的矛盾性格。
于连最显著的性格,就是强烈的自尊和满意察觉的自卑,这种性格导致了他敏感多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怀疑揣测他人用心,同时,又用这种方式不断否认别人对自己的情感。 
这种行为,跟他的出身和社会等级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方面,因为出身低微,渴望他人肯定,于连希望获得真挚的感情与尊重;而另一方面,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卑微出身造就的自卑感,又让他不相信别人真诚的感情。
哪怕对方是真情实意,在于连的反复琢磨下,都可能变成怜悯、施舍,甚至是别有用心,从而在高傲的心中造成不忿。 
孤傲的内心让于连成为一个看起来冷酷无情的人,也导致他在对德雷纳夫人的勾引中充斥着征服、玩弄成分,可内心柔软正向的一面,又让他在清楚德雷纳夫人的情感后,希望对这份感情给予同样真挚的回报。
这种性格的矛盾性,体现在于连的种种行为上。
包括他后来离开市长家到巴黎,一边觉得要依靠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成功,可一旦努力受挫,又忍不住利用侯爵女儿马蒂德当垫脚石,去跻身上流社会。
最终,老奸巨猾的侯爵为了挽回颜面,用手段将于连送上绝路。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脱离了繁华虚荣,于连开始正视自己内心,才悲哀地发现,一直以来自己都在激烈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不曾有过片刻安宁。
于连的世界,我跟着走了一遭,也跟着感慨了一遭。
他的所有得到,似乎都伴随着美好人性的坠落,他的所有失去,又都经历着蜕变拔节的打磨。
在这种氤氲的痛楚里,我隐隐感到司汤达对于连的同情其实远大过对他的批判。
司汤达表达的,是属于他和于连共同的得与失。
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于连从未得到,他只是在命运的轮盘中不断失去。司汤达写的,就是这种普通人跃龙门而不入的切肤之痛。
之所以百年后仍能引发无数人共鸣,是因为时代在变,人性却从未变过,不平等的社会本质也从未变过。
即便是今天,当我们叩问内心,有多少人其实是和于连一样,一边憎恶着,一边活成了自己憎恶的那种人?一边跟自己说要淡然,一边只要有点“可能性”,欲望就被再次点燃?
在我看来,于连的悲哀,也是诸多普通人的悲哀。
这悲哀,很大程度在于把一切价值构建于外界,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自己,相信自己。
于连虽然读书努力,但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获取功名,他对自己学的东西半点也不相信,只因为拉丁文、神学是当时主流需要,能帮他获得成功,才认真去学;
他对上层阶级充满仇恨,反感社会的不公平,但这仇恨只是因为自己不是其中一员,一旦跻身其中,所谓的仇恨便烟消云散,他反感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既得利益者;
他渴望被爱,却又不相信真实的自己可以获得真挚的爱,处处怀疑别人,把别人当垫脚石,亲手推开、毁掉那本属于他真诚的爱。
来源:电影《红与黑》截图
很多年前,我大抵也经历过于连式的拧巴状态。
那时候努力学习、写作,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不但不屈从,还能绽放得更美丽。
很幸运,在攀登途中遇见了很多喜欢和帮助我的人,获得了很多奖项,有了很多合作机会,出版了自己的书,主理的精读课也经历了“一课难求”的红。
然而,感受过鲜花掌声后,我却突然厌倦了繁华喧嚣。
因为“证明”使我的心不够宁静深刻,那些曾经在意的东西,再回头看,也已不值一提。
如今,仍在攀登,但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去掉了“证明”二字。
曾经那么渴望撕掉“普通人”标签的我,现在发自内心接纳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仍然很努力在生活,但学会了对结果疏离。
聊到这里,我还想说,当我们指责于连时,其实也要问一问:
“难道于连是从小就梦想穿上黑袍吗,难道他不想像拿破仑一样去建功立业吗?”
普通人功利的选择固然有问题,但无论如何,上升通道封死,社会活力枯竭的锅,不应该怪到他们头上。
司汤达在思想上又进了一步,他告诉我们,人不是机器,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压抑就能压抑得住的,当自我向现实不断妥协,总有些内心的反作用力,会通过潜意识迸发出来。
只要社会等级一直存在,于连作为一类人的代表,就会一直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而作为普通人,只要不解决内在的拧巴状态,不管最后你是否获得世俗成功,在与现实的较量中,精神世界都必然会被撞得崎岖变形、伤痕累累。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书籍解读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解读法国思想家加缪的经典著作《西西弗神话》,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电影《红与黑》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