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以色列士兵在加沙边境开火  图源网络
巴以冲突,争执焦点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答案在风中飘
文/二湘
中东战火再起,10月7日,哈马斯悍然进攻以色列,发射数千枚导弹,并用无人机摧毁边境监视器,然后用推土机推倒边境钢丝高墙,进入以色列境内,袭击以色列南部城镇和音乐节的观众,在这次称为“阿克萨洪水“的行动中,他们公开绑架和杀害平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侵害人权行为。这是近年来以色列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并且是发生在以色列境内,被称为以色列的911。
哈马斯用推土机推开边境的钢丝高墙  图源网络
哈马斯恐怖袭击后,巴以冲突的新闻和评论占据头条,昨天我发了一篇文章《巴以冲突,宾大金主停止捐款,斯坦福校长发公开信,大学可以保持沉默吗》,说到我的朋友圈因为巴以冲突立场不同,吵得不可开交,有读者留言说“这不是立场的问题,这是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这恐怕是误读了我那篇文章。尽管某浪上支持哈马斯的反人类言论很多,在我的朋友圈里,支持哈马斯,为恐怖分子叫好的,还是极少数,我相信这样的人也不会是我们公号的读者,也根本不是我讨论的范畴。
在我的朋友圈里,一派是以左派精英为主,就像我昨天文章里提到的联名支持巴勒斯坦的哈佛学生一样,他们并不支持哈马斯,但是同情巴勒斯坦,这里姑且称之为巴派。还有一派是力挺以色列,认为巴以冲突是文明和野蛮的对抗,这里姑且称之为以派。当然,还有不少是中间派,略微偏巴,或者略微偏以。不过现在的情况是中立和沉默越来越不能被容忍,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言,因为网络快速传播的特点,只有极化的观点才能在网络上存在,客观分析和中立的文章会被称之为理中客而被嘲笑,流量密码就是鲜明表示立场,快意恩仇,这样读者觉得找到了嘴替,说出了他想说的话,才会有大量赞赏和转发。
我朋友圈的这些人,不管是哪一派,两边的平民都同情,都不支持哈马斯,可以说都是有良知,有正义感和一定的知识素养,也都站在文明和人性的一边,为什么这些人巴以问题上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会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友尽的地步呢?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
首先争论的就是从历史上来说,谁更有权利居住在这块土地上?
以派认为犹太人是最早在耶路撒冷定居的,但耶路撒冷3000年,之间的杀戮和争斗实在是一言难尽,太过久远的历史其实也没有参考价值,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版图变来变去,都要溯源,那就乱成一锅粥了。参照1948年联合国181号决议,似乎有一些权威,但其实以色列建国(1948年5月14日)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就开打了,根本也不认可这个文件。巴勒斯坦人一直生活在这里,即算没有建国,突然来了别的民族居住,还要在这片土地上建国,的确让巴勒斯坦人不服。问题是他们不服,又打不过,打不过,又不服输,一次又一次挑衅。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一方都输了,以色列国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并高速发展,而巴勒斯坦人始终没有建成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松散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联合国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家,而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存在。当然,1988年发表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后,巴勒斯坦也获得了138个联合国国家承认。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恩怨,尤其是上个世纪五次中东战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曲曲折折,秦晖老师在那篇刷屏的文章《巴以问题的由来》里说的很清楚,是非曲直,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断。
哈马斯袭击中牺牲的以色列士兵葬礼  图源网络
第二个争论点就是这些年的战争和冲突,谁更占理?谁更需要为今天的局面负责任?
巴派给以派的一个标签是慕强。认为他们支持以色列是因为以色列更强大。这当然不是大多数以派的出发点。在大多数以派的心目中,站以色列是因为就历史而言,犹太人相比巴勒斯坦人更为理性和克制一些。而且这么多年,几乎每次战争都是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一方挑起,巴方就是更不讲理,更不遵守规则的那一方,当然要为今天的局面负责任。比如这次就是哈马斯先挑起的。但巴派认为哈马斯之所以用恐怖主义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色列这些年变得越来越右翼,一直在加沙地带增加定居点,而以色列强硬派对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漠不关心,从而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就像哈佛学生公开信里说的“在数十年的对加沙占领之后,以色列政权应该对所有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负全部责任”。这样,争论就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双方都指责对方,归因自己的极端是因为对方的极端引起。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巴以现状是英国托管离开后留下的烂摊子,是基督世界安插在中东的一颗钉子。犹太人复国,以英美为首的联合国硬生生把他们安排在这块是非之地,为现在这个局面埋下了隐患。二战后大英帝国衰落,各个殖民地纷纷独立。当年的印度殖民地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个国家。现在基本能和平共处,当然,他们的宗教和民族相同,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再看看新加坡的例子,1945年,日本溃败后,英军重返新加坡,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1965年,新加坡公投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部分。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联邦政府发生矛盾,1965年,马来西亚国会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新加坡共和国成立。至今,这个以华裔为主要人口的城市国家基本能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周边国家和平共处。这些是否能给巴以和解一些启示?
有人说当年犹太人就不该回到中东,但是犹太人当年在欧洲被希特勒赶尽杀绝,不去这里又能去哪里?这里是他们心目中上帝的应许之地,宗教上的神圣意义牵引这些人返回。民族,宗教,国家,多个因素掺和在一起,也决定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妥善解决的困难程度。
但这些都是历史,历史不能假设,时间也不能倒流,怪谁都毫无助益。这就好比原生家庭的确能为子女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做出解释,但子女成年后能否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是自己的事情,不能总把责任推到原生家庭上。而且不论怎么说,最近这次冲突是由哈马斯造成的,就事论事,哈马斯是罪魁祸首。
第三个争论焦点是更应该支持哪一方?
先说说支持的现状。美国总统拜登明确表示支持以色列。但美国民众的态度和美国官方的态度是有出入的。NPR最新的Poll,美国65%的民众支持以色列。但这些年,美国民间支持巴勒斯坦的人其实是逐年增加的,尤其是左派和年轻人越来越同情巴勒斯坦人。根据US News给出的Poll,民主党在2023年有近50%的人支持巴勒斯坦。
被空袭后的加沙地区  图源网络
如我在昨天的文章里所言,“美国大学校园一向是左派知识精英聚集的地方。之前很多时候,左派和美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是一致的,比如俄乌战争中,基本都是战队乌克兰,但是这次却出现了分歧,美国官方和精英财阀支持以色列,但美国左派和年轻人越来越多支持巴勒斯坦,这是一个叫Stone的博主发出的视频,前几天在纽约时代广场,支持巴勒斯坦和支持以色列的游行队伍隔街相对。据他观察,支持巴勒斯坦阿人大约是支持以色列人的十倍。当然,纽约是左派的大本营,支持巴勒斯坦的人多不难理解。
美国的媒体基本是犹太人控制的,所以各大媒体听到的多是支持以色列的声音。犹太人不仅仅控制了媒体,也控制着华尔街和财富集团。”
这也是为什么哈佛的学生组织联名发表公开信支持巴勒斯坦后,遭到华尔街大佬们的封杀,要求哈佛交出他们的名字,永不雇用。
左派精英们支持巴勒斯坦的出发点大概就是”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同情弱者,认为任何忽略另外一方痛苦的行为都是不公平的。巴勒斯坦平民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是弱势的一方,当然要支持巴勒斯坦。
但是这一次,哈马斯做得实在太过分,一些当初支持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左翼人士也看不下去了。作家拉宾尼恩曾在几个反对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的左翼组织中担任董事,这次她说:“我知道另一方也在遭受痛苦,但另一方劫持人质,以如此狂热的方式进行如此暴力的屠杀,以至于我的同情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麻木。”
我的一位朋友七格说,同情鸡蛋没有问题,但如果这是一只臭鸡蛋呢?又如果,是一个永远也扶不起来的阿斗呢?以派认为当然要支持更文明,更有理的一方。
巴勒斯坦礼拜者在耶路撒冷老城外祈祷,以色列军队就在旁边
说了这么多巴派和以派争论的缘由和焦点,其实也都不重要了,犹太人已经回来了,巴勒斯坦人也无处可去,他们都要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国际社会不允许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赶尽杀绝,巴勒斯坦人更不可能摧毁以色列,无论多么不忿,无论有多少杀戮和冲突,他们都得相处下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相处,巴以冲突,出路在何方?
现在的局势是面对哈马斯的凶残和暴虐,以色列如果绥靖,退让,是得不到以色列人的支持的,这也是以色列右翼这些年又抬头的原因。但以色列右翼对加沙地带的屡次空袭和不包容,又会让哈马斯更加疯狂,残暴,以至于发动10月7日这样毫无底线的袭击。而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让以色列感到恐惧的同时也更加团结。接下来很有可能哈马斯会被以色列歼灭,但哈马斯之后呢,会不会有另外一个极端恐怖组织取代哈马斯?双方因此陷入一个暴力冲突的恶性循环,给双方的平民带来无休止的痛苦。运用强权,以暴制暴,这个方法注定是行不通的。
还有很多人认为中东的出路是让以色列更加强大。马斯克说:自己足够强大,再去原谅别人。这个论述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强大的人都是品格高尚的人,有极大的度量去原谅敌人。但这个可能性有多大?考虑到人性的自私和自我保护,我觉得是过于理想主义了,客观分析,也只能是50%的概率。所以巴勒斯坦人是不可能依仗以色列人良心发现来怜悯自己,从而找到出路。但如果巴勒斯坦不能安定,以色列也不可能安定,这是一个平衡游戏。
特拉维夫,被绑架的平民的照片 
左翼哲学家齐泽克认为:“哈马斯和以色列强硬派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问题不在于选择一个强硬派系还是选择另一个强硬派系,而在于是选择双方的基要主义者,还是选择所有那些依然相信和平共处的可能性的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极端主义者之间不可能有妥协,我们必须以同时进行两场斗争、两场斗争携手并进的方式来反对他们——即在权利捍卫巴勒斯坦人的权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与反犹主义作斗争。
虽然听起来有些乌托邦,但这两场斗争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且应该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保护自己不受恐怖主义袭击的权利。但我们也必须无条件地同情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被占领领土上面临的真正绝望、无望的状况。那些认为这个立场“矛盾”的人实际上是在阻碍我们解决问题。”
听起来有些道理,大方向也是对的,需要双方携手努力,需要照顾双方的利益,需要双方都做出退让,但意愿是好的,实践起来并不可行。双方都有极端分子,这些极端分子当然会阻止这些合作和妥协,这些极端主义信奉的就是恐怖主义。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只苍蝇如何毁掉一整个房间的玉器?答案是找到一头大象,而恐怖主义就是钻进大象耳朵里的苍蝇,弄得大象四处狂奔,最后把房间里的玉器全盘毁灭。极端主义就是一锅粥里的那颗老鼠屎,最后把中东搞得一团糟。
历史上,以色列左翼为代表的温和派和阿拉伯国家的主和派也都尝试过类似的建言。结果如何?1981年,签署了埃以合约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阿拉伯人暗杀。1995年,和阿拉法特握手言和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暗杀,而1993年,两人在白宫面前长时间的历史性握手也变得充满讽刺意味,让人黯然。
1993年,拉宾和阿拉法特握手言和。
三十年前,在克林顿协调下巴以双方签署《奥斯陆协议》,但这三十年,中东地区却在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暴力冲突,且暴力不断升级,每年双方都有人员伤亡,尤其是巴勒斯坦一方,大趋势是伤亡数字在增加。巴以双方的关系恶化程度,让对话或和解的可能化为泡影。
联合国发布的2008到2020,巴以双方伤亡数字。
历史证明,齐泽克的双管齐下也是行不通的。
那么,出路何在?窃以为,最终能解决巴以冲突的不是强势的以色列,而是弱势的巴勒斯坦,为什么不是以色列?因为以色列但凡退缩让步,哈马斯就会得寸进尺。以色列的梅厄夫人说过,“如果阿拉伯人放下武器,他们可以获得和平;如果以色列人放下武器,他们会被毁灭。” 历史证明梅厄夫人没有说错,以色列其实别无选择。
或许巴勒斯坦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中东和平的金钥匙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巴勒斯坦并不是巴派说的没有选择,只能选择恐怖袭击。除了逞强,他们还可以选择示弱。突破点就是期待巴勒斯坦出现一个印度的甘地,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或者是南非的曼德拉这样的人物。这个人,用非暴力运动,引发全球对巴勒斯坦人的关注和同情,包括以色列人的同情,最后帮助巴勒斯坦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和国家,实现中东和平。这个人,应该是熟读历史,受过多年教育,有大视野,大格局,同时,有勇气,有担当,有悲悯,也有牺牲精神。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现。
当然,这个想法可能过于理想主义了,中东的局势实在是过于复杂,一层又一层的血泪和仇恨,不仅有历史的深刻根源,还有别的国家和政治势力的牵制,更有宗教的冲突和民族的特质。犹太民族散落到世界各地流浪了几千年,最后又回到耶路撒冷,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忍耐力是惊人的,而巴勒斯坦人以卵击石、不怕死的坚韧和决心也是有目共睹的。巴以冲突路在何在,答案还在风中飘扬。许多人表达了对中东和平前景的悲观,认为这一块土地永无安生之日,或许巴以冲突真的就是一个死结,或许,这也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巴以冲突,宾大金主停止捐款,斯坦福校长发公开信,大学可以保持沉默吗 
硅谷华裔男孩被多所大学拒绝后被谷歌雇用,他的父亲站了出来
二湘:一个硅谷科技精英之死
二湘:漫长的季节里,那些无用之用支撑我们活下去
二湘:美高院推翻平权法,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作者简介
二湘,喜欢码字,著有长篇小说《暗涌》《狂流》,小说集《重返2046》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