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半年,身为老母亲的我实在是心力交瘁,越来越能体会到二胎家庭的心酸。
这边的小奶娃有性格有需求有各种难猜的小心思,老母亲还在不停地打哑谜;那边,大女儿半只脚迈进了青春期,随时随地易燃易爆。
不少屏幕那边的姨们说,潼潼那么乖,也会有青春期的叛逆吗?只能说,千万别和“自然规律”硬刚,成长的必经阶段,不论娃的性格之前是不是相对温和,随着青春期所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变化,娃的情绪也都会多多少少和之前变得不同。
比如说,学校作业太多了,一回家就各种找茬发脾气;考试没考好,问她一句成绩,就能立刻摆脸色不乐意;哪句话说得她不爱听了,翻脸比翻书还快,还能马上跟你杠上开花正面刚……
至于说一句怼一句,那都是日常了。
有时候我也会怀疑人生,这真是我以前那个乖巧贴心的小棉袄么?怎么像变了一个人。
随着碰壁多了,老母亲渐渐也就明白了,不能再用原来的心态和惯性,去和青春期前期的小孩相处了。既然娃变了,老母亲也要跟着变一变。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重新认识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身心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方法,和青春期娃和平共处?
被娃怼得日常小心翼翼的老母亲,总是想要办法自救的,这不,找来了一些专门讲青春期的书籍,翻翻那里面的锦囊妙计,跟你们共享。
青春期的娃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家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吐槽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娃咋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最明显的,是从他们的身体外部开始变化。
他们开始迅速的拔节生长,变得更高、更壮;男孩女孩的性别特征都有了明显的显现。
有时我翻一翻潼前两年的照片都会感叹,怎么之前还是小朋友,一转眼就长成大姑娘了?
▲短短两年,感觉一下子长大了
在外形之外,他们的情绪变化更大。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变得“易燃易爆”,或者沉默寡言,或者变成“ETC”(自动抬杠),每天怼天怼地怼空气。
像我日常跟潼待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遇到她心情好的时候,一切交流相处都仍然温暖和睦,可一旦到她因为什么事儿不太开心的时候,那真是老母亲就会莫名其妙要承接她的炮火。
往往一天要运好几回气,默念好多回“亲生的,亲生的”,才能让自己的情绪不被拉入漩涡。
看看自己身边其它一些也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娃们的表现就能发现,他们有许多变化都能带给父母惊(jing)喜(xia),每天不知道会在和娃相处时遇到什么新的障碍,就像开盲盒一样刺激。
来,暖同学从《解码青春期:如何陪伴十几岁孩子成长》这本书里整理了一份“青春期作妖年龄表”,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处于这个阶段的娃到底能整出些啥“幺蛾子”,让咱老母亲能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10-12岁:“谁喜欢我”阶段,天真、多变、缺乏安全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的焦点集中在“让人接受自己”这件事上。他们的许多行动动机也出于此。
他们的变化,在生理上体现在:
  • 饭量大增,并且每天需要睡 9~11个小时。
  • 继续掉臼齿(9~12岁)。
  • 女孩在发育方面超过男孩。
  • 男孩个子长高、体重增加、荷尔蒙分泌增加,很有可能会长青春痘。
  • 女孩个子长高、体型变化,可能开始来月经(10~16岁)。
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得:
  • 喜欢学习新技巧,喜欢有挑战性的事物。

  • 渐渐地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正义。
  • 开始具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能力。
  • 努力寻找别人行为的动机。
  • 大脑的快速发育可能会导致健忘。
在人际关系上,会有下面的表现:
  • 经常辩论,可是论证多以感情为基础,而不是逻辑。
  • 渴望寻求同伴的认可、赞同。
  • 通常在家里表现出自己最坏的一面。
  • 如果有一位同性挚友会让他们受益良多。
  • 重视父母以外的成人的影响。
  • 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会尝试亲昵的举动。
在情绪情感上,变化为:
  • 为了合群,常常掩饰自己真实的感情。
  • 相互交流感受会对他们大有益处。
  • 为做决定而犹豫不决。
  • 与其他任何阶段相比,更容易撒谎。
  • 可能会看重感官刺激,而轻视坚持和实践的作用。
12-14岁:“我是谁”阶段,好奇、易怒、不稳定
这个年龄的娃进入了自我发现的阶段,他们的生活焦点开始从关注他人逐渐转为“寻求自我”。
在生理上,他们通常会经历下面的变化:
  • 每晚仍然需要9~1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另外,可能很容易疲劳,或者常常头痛。
  • 女孩发育比男孩快一些。
  • 男孩个子长高、体型变化、身体可能会产生异味、体毛开始生长、肌肉开始增长。
  • 女孩生长突然加速、身体产生气味、体毛开始生长、胸部开始发育、很有可能会来月经(10~16岁)。
在心理上,他们变得:
  • 能够进行自我评估与自我批评。
  • 能够看到问题的正反两方面。
  • 能够收集信息形成观点。
  • 能够解决步骤繁多、复杂的问题。
  • 整理思绪的能力增强,不过,可能还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在人际关系上
  • 常常会对通俗文化、俚语或者时事感兴趣。
  • 想要参与规则的协商,逾越边界。
  • 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发展中的、类似成人的性格。
  • 对其他成人和同性挚友的反应同上个阶段。
在情绪情感上,会产生下列变化:
  • 喜欢嘲讽的、世故的笑话。
  • 常常热衷于领导别人,喜欢教小一点儿的孩子。
  • 可能会在意外貌和表现。
  • 倾向于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过满。
  • 从情感交流中受益。
14-15岁:“我究竟属于哪里”阶段,合群、冲动、喜欢寻根问底
这个年龄段的娃们已经开始上高中了。他们开始变得像个哲学家一样思考,喜欢追寻自由。他们与同伴接触、寻求成人认可的愿望也在这个阶段变得异常强烈。
在生理上,他们变得:
  • 晚上11点前很难入睡(这是生理原因)。
  • 每天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和1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 女孩仍然比男孩发育得快一些。
  • 男孩个子长高、气味加重、毛发更密、肌肉块增加;可能同时也会经历青春痘增多、声音变化,以及性梦。
  • 女孩身体呈现成人的体态,行经后,身高增长速度将会变慢,直至停止增长。
在心理上,他们会出现下列变化:
  • 聚焦、回忆、组织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加。
  • 过于在意自我,认为“每个人都在看我”。
  • 喜欢冒险和耸人听闻的经历。
  • 对可能会令人尴尬的情形很反感。
  • “无聊死了”常常意味着“我不理解”。
在人际关系上,他们通常表现为:
  • 女孩开始经常化妆。
  • 恋爱关系往往是昙花一现。
  • 对性越来越感兴趣。
  • 想让父母听他们说,而不是给他们提建议。
在情绪情感上,他们会:
  • 让孩子有“选择”权,会让孩子觉得更有信心,过多的“规则”则相反。
  • 可能仍然对自己处于变化中的身体感到不安。
  • 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应对极端的情绪。
  • 动机方面可能会经历变化。
  • 寻求刺激的情感经历。
  • 容易迷恋自我伤害、酗酒、色情信息等不健康的东西。
15-16岁:“为什么我不能”阶段,叛逆、冒险、勇于尝试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怀疑生活应该远不止他们感到的、经历的那样。随着他们独立度的增加,家长也开始给他们更多的自由,这也导致他们的冒险行为会增加。
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建立个人行为准则。
在生理上,他们变得:
  • 入睡和睡眠时间同14-15岁。
  • 女孩很有可能已经达到了成人的身高和身体发育程度。
  • 男孩可能会经历青春痘增多、声音变化,以及性梦。
在心理上,他们会发生:
  • 聚焦、回忆、组织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
  • 热衷于谈论全球问题,并且可能会谴责成人的做法。
  • 过于在意自我,可能认为“每个人都在看我”。
  • 喜欢冒险和耸人听闻的经历。
  • 好奇心变得更强,喜欢刨根问底,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
在人际关系上,他们开始:
  • 对恋爱关系可能变得更加“投入”。
  • 对性越来越感兴趣。
  • 对约会暴力和强奸的敏感性增加(16岁)。
  • 可能会抑郁,这几年是青少年自杀事件的高发时期。
  • 渴望获得自由、尊重,希望担当重任,喜欢与愿意聆听自己想法的成人交谈。
在情绪情感上,他们会:
  • 喜欢自主选择,而非规则的约束。
  •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具体的赞扬。
  •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人倾向以及行为方式。
  • 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应对极端的情绪。
  • 寻求刺激的情感经历。
  • 容易迷恋自我伤害、酗酒、色情信息等不健康的东西。
16-17岁:“我如何才能变得重要”阶段,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
在生理上:
  • 入睡和睡眠时间同上个阶段。
  • 女孩发育程度同上个阶段。
  • 男孩可能会继续长高,肌肉块继续发育,体毛以及胡须会继续生长。
在心理上:
  • 能敏锐地洞察一些复杂的问题。
  • 喜欢冒险和耸人听闻的经历。
  • 有投机心理和理想化的倾向。
  • 很难做长远打算。
  • 智力不断发展,能理解似是而非的、夸张的、含沙射影的、讽刺的说话方式。
人际关系上
  • 对恋爱和性的兴趣与态度同上一个阶段。
  • 关心控制、责任、自由之类的问题(不管是个人方面的,还是全球性的)。
  • 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整天忙忙碌碌见不到人。
在情绪情感上
  • 把幽默看作积极沟通的一面。
  •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不再像以前那么纠结,可能变得比前几个阶段更加诚实。
  • 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
  • 可能很难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17-18岁:“我将来做什么”阶段,关注未来、积极主动、对未来有畏惧心理
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表现得对学校的活动不感兴趣,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期待以及未知的恐惧。
在生理上,他们会出现:
  • 智齿可能开始长出(17~21岁)。
  • 入睡和睡眠时间同上一个阶段。
  • 女孩、男孩的发育情况同上个阶段。
在心理上,他们会:
  • 过于浪漫化或者危言耸听,把情形看得过分严重。
  • 对时事以及社会问题很敏感。
  • 能够解决情形复杂、步骤繁多的难题。
在人际关系上,通常他们:
  • 继续增加对性的兴趣
  • 很少有空待在家里。
  • 在个人决定方面,想要自己做主。
  • 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够妥协。
  • 和成人待在一起时,感觉更自在了。
情绪情感上
  • 情绪上变得更稳定,但是仍然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照顾。
  • 通常在某一个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做得很好。
  • 对自己能更坦诚了。
  • 个人兴趣方面,常常有创造性的想法。
咱可以根据年龄对照自家娃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没到年龄的,先收藏下,也可以提前了解下,未雨绸缪~
是什么原因,给青春期的娃带来如此大的改变?
通过上面的总结,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青春期的孩子的确和之前有了不小的变化,不论是身体、心理、还是情感方面,都在向成人逐渐过渡。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给孩子带来了上述变化?我们从《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原因。
这就要从孩子大脑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变化谈起,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大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所有区域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这其中,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也经历了重要的发育,前者负责思考、计划和解决问题;后者与情绪、感觉、觉醒相关。
而青春期的许多孩子,杏仁核的发育速度是要高于前额叶皮质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事前思考能力不足,做事特别容易不计后果的很大原因。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体内激素平衡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种“失衡”也被认为是孩子变得喜怒无常的一种原因。而高水平的性激素不仅会给性器官带来发育,也会导致孩子们在行为方面的改变。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孩子们去探索情感性体验、寻求新奇和刺激感。
而皮质醇和血清素等激素水平在这个时期的巨大波动,也会带给孩子一些焦虑的情绪,在情绪的控制上可能会给孩子增加不小的难度。
了解了上述原因,至少我们知道,孩子们变成“刺猬”至少不是他们故意的,很多时候也是他们没办法控制的。
就像潼有时候发完脾气之后自己也很懊恼,她会非常坦诚地跟我说:“妈妈,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好像就是没办法控制情绪。”
往往这时我会抱抱她,妈妈懂的。
希望这一点,能安慰到每一个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父母们。
面对“捉摸不定”的青春期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上述青春期孩子的变化,也带给我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很多要素都曾经在娃的“Terrible 2”(可怕的两岁)阶段同样出现过。
或许把这个阶段的孩子称作青春版“T2”一点也不为过。面对青春的孩子诸多变化,父母要做的最最重要的一件事,用几个字总结就是:
“随娃而变”。
很多时候,我们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会硝烟弥漫、鸡飞狗跳,也是因为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好“自我改变”。孩子变了,父母和他们相处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看待他们的心态、与他们沟通的方式也不能再按照之前的模式来。
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就像一场游戏,青春期的降临,让这场游戏的规则也跟着发生了改变。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变化。
之前我们的角色可以被比喻为“空中交通管制员”。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由于他们身体各方面都还很脆弱,生活上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父母必须积极地、未雨绸缪地为其提供保护和哺育环境。这是作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我们要去做的事情。
而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他们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完全变了。如果我们还是像空中交通管制员时期那样,继续尝试控制着孩子的方方面面,一定会遭遇亲子关系的巨大滑铁卢。
此时,父母的角色应该调整为“教练”更为合适。
我知道,这对父母来说很难。毕竟咱们之前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刚刚适应了“空中管制员”的角色,现在却要学着抛弃这个角色。
角色转换,需要父母不断努力,放弃固有的思维方式,像面对一个“新的孩子”一样,慢慢去重新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为“大人”的“试练场”。不久之后,孩子将会一个人走上“人生的战场”,单打独斗。那时候,他们会面临各种棘手的事情。
他们需要技能,那些能解决困难的技能;他们也需要自信,那些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处理这些困难的信念。
继续当个“空中管制员”可帮不了孩子。这时候,父母要以“教练”的角色,站在不远处,给他们提供指导和鼓励。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可能帮孩子预测每一座冰山,我们能做的是让“船”变得更加坚固。
青春期的孩子要独立,就意味着父母离他们越远越好吗?
每一个正在经历孩子青春期的父母,都能切实到,孩子在一天天地远离我们。
孩子要独立这个道理,父母们都懂。但很多人依然没法过自己心理那一关。
看着孩子逐渐地向同龄朋友靠近,觉得朋友比父母更重要;看着他们因为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间”,而把房间紧闭的时候,父母们内心难掩那份仿佛被丢弃的“失落”感。
这很正常,也没什么好丢人的。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大人,我们得自己学着克服这种“委屈”感。
我们在学着放手,给孩子更多独立的同时,还需要明白一件事:“孩子把我们推开”其实是一种表象,我们不能被他们所迷惑,真的误认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父母的影响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比咱们看起来的更需要父母。青春期对孩子们来讲,其实是一个难度系数飙升的阶段,他们面临的种种挑战一点不比父母少。所以,家人给予他们的支持和爱,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有一次也是潼自己在房间里闹脾气,我直接问她:“你希望妈妈在这里待着陪着你,还是你想自己静一静?”她哭着说:“妈妈我要你陪我。”
这时,我才算确认了,她仍然需要我的帮助。
这一点其实又和T2阶段的小宝宝特别类似。那个时候的他们,冲我们各种发脾气,看似对我们各种嫌弃,但其实是在表达他们对新变化的恐惧。
而此时的青春期少年少女们,也是如此。他们也同样对如此巨大的变化充满焦虑,他们最希望能够证明的事情就是“有人喜欢自己”。
孩子们的社交场里,绝大部分的爱都是有条件的,那些爱建立在外表、表现、人气、成绩等等这一切外在条件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最最渴望的就是一份“无条件”的爱。
他们真切地渴望有人对他们感兴趣、有人会照料他们、愿意把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吗,有人真正愿意接受那个不完美、充满缺点的自己。
但也许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好意思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上述需要,他们也许在掩饰自己的害怕,亦或者他们是在故意考验我们,看看我们是否足够值得信任。
也正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一些高质量的共处时光。在和他们相处时,努力做出如下调整:
要足够理解孩子
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他们的大脑正在重新调整,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并非是“故意和我们过不去”。如果我们能快速地接受这个事实,可能会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会让我们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温暖和爱。
理解孩子的焦虑或压力水平
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各种变化,承受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像是容貌焦虑、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个人隐私的关注、对性的压抑与渴望等等。
父母能做的,是正确评估孩子的焦虑和压力,并尽其所能的帮助孩子,把压力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帮助他们管理消极情绪,并且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做他们的支持者。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睡眠、日常的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观念、对电子产品等易上瘾物品的管控、如何面对冲突和失败等等方面,都需要父母多花费些精力,帮助孩子更好的管理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我自己做孩子时与做妈妈时这两个不同角色的经历和体会来看,还有一点在青春期尤其重要,就是:
让你的孩子愿意打开心门跟家长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与想法,当他们发现跟家长说话很难获得理解、支持和帮助时,他们就很可能彻底关上沟通的大门。
到这个时候,再想帮助孩子都做不到了。
作为父母,我们除了需要转换角色,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改变心态之外,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和孩子说话的方式。
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父母需要学会一门“新的语言”:沟通的语言。
在所有的改变中,其实这一点尤其难。
怎么说,青春期娃才能听;采用什么沟通技巧,才能让娃愿意和我们对话,是最需要我们去反复尝试、努力的。
这里面既有一些让谈话顺利的小锦囊,也要根据我们具体和孩子聊的话题,来做更为细化的具体分析。
所以,我想还是要把“亲子沟通”这部分单独成文来详细说说。下一篇青春期系列,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如何做才能与青春期孩子无话不谈。
也希望今天文中对青春期特点的分龄总结、孩子会出现折现变化的原因、父母要从心态做出怎样的改变这几点讨论,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咱们下篇接着聊~
-END-
参考书籍:
1、《解码青春期:如何陪伴十几岁孩子成长》作者:【美】乔希•西普(Josh Shipp)
2、《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作者: [英] 约翰⦁科尔曼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