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柏林电影节入围影片《白塔之光》,英文名叫 The Shadowless Tower,即“无影塔”。
电影中有一幕,借辛柏青饰演的男主人公、居住在本地的美食撰稿人谷文通之口,解释了这个名字的由来:
传说在白塔之下,无论从何种角度,都无法找到白塔的影子,因为影子“在很远的地方,在西藏”。
《白塔之光》剧照
听起来神乎其神,但这个关于风水的叙事,道出纠缠在白塔寺身上的两种特质:遥远的西藏,有关白塔出自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代表其诗意、圣洁的一面;至于对影子的执念,本质上是对“根”的追问,回归到质朴、必要的日常生活。
如今来到白塔寺,你依然可以轻易感受到这两种特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打卡景区的旅客和来喝咖啡的上班族擦肩而过,汉堡店、精酿馆、肉铺和水果摊紧挨着彼此热闹营业,而被生活方式吸引来的人和久居此地的老街坊,共享着同一顶塔尖儿。
东西岔交汇处的本地水果店与悠航 SLOWBOAT
今年秋季,白塔寺迎来一波新店的集中开业,足以被称作当下北京更新速度最快、最有能量的街区。但仅是入驻的新店,并不足以讲述这里正在发生的多重故事。
二十年前的南锣鼓巷,十年前的五道营,五年前的杨梅竹斜街……胡同更新在北京已不是新话题。飞速的商业发展,各类 city walk 指南,让胡同这种独属于北京的城市肌理,成为了新型生活方式的背景。
但不可避免地,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混杂、同质化引发的无趣,以及士绅化导致的本地属性流失,让人不得不对胡同更新保持谨慎与警惕。
好在,正在白塔寺发生的更新,不愿重复之前的路径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街道、居民、新商业等多方力量的齐心协力;需要管理上的包容,和设计上的精巧;需要商业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平衡与适度;更需要一份共识——让更新不止为了更新,而是能滋生出新的氛围反哺原来的街区。
带着“白塔寺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好奇,我们找到在这里开店的主理人们、文创项目的负责人以及在街区扎根十年的社区营造师,听他们聊聊各自眼中的白塔寺街区,和自己在这里做的事情。
/
白塔下的店铺
在并不算很久以前的 2021 年,当 Jack 将自己的第二家咖啡店 polonio 开到白塔寺时,东西岔这两条胡同里还“什么店都没有”,只有一些本地的手机店和餐馆。
他看中了这里的生活气息、胡同的代表性,以及附近金融街的潜在客群,做出选址的决定,也无意间令 polonio 成了以如今眼光看来的白塔寺“元老级”咖啡店。
polonio 主理人 Jack
谈及白塔寺这两年来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半年的火爆之势,Jack 也不由得感叹现在“太火了,每天都忙”。尽管 CABO polonio 系列已经开了四家店,但他还是会将最多的时间花在白塔寺,以照顾这里源源不断的生意。
相比于第一家天坛店以熟客、回头客为主,白塔寺店目前约六成的生意来自前来打卡的游客。
“不过经过两年的打磨,我们的口碑比较稳定,店里氛围好,有很多用心的细节,能坐得住人,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 Jack 的底气。
从 polonio 望向窗外的宫门口东岔
最初在此开店时,从解决营业执照到尽量做到不扰民,Jack 和 polonio 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再看现在居民们的态度,“好像也变好了,甚至有一些人愿意去店里帮忙,反而解决了一些本地就业的问题,我观察到的就有三个(本地人在此就业)”。
同样对在胡同里开店“又爱又恨”的,还有 El Nido 的主理人小帅。
过去十多来年,这家北京精酿爱好者心中的“尖儿货店”都只有一家店面。然而就在今年一年内,El Nido 接连开了两家新店——5 月份的幸福村和 9 月份的白塔寺。
El Nido 百塔寺店将白塔元素融入到 logo 设计中
虽然嘴上说着“我已经反感胡同了”,但小帅还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原本一楼是菜市场、二楼是集体宿舍小单间的房子,再一次把店开进胡同。

有了之前在北锣小院积累的“胡同生存之道”,El Nido 白塔寺店从一开始,就在和当地人和睦相处方面下足了功夫:正式营业前拜访邻居,店里人多了就打声招呼,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设计上更是把隔音做到了最大化,于是这个以通透、敞亮、几乎和胡同融为一体为特色的店铺,只要到了晚上门窗一关、空调一开,外面就什么都听不见,店里的人还是可以舒舒服服地喝酒。
从 El Nido 白塔寺店看向外面的胡同,对面是一家本地杂货铺
在视觉上,白塔寺店也加入了许多本地元素。小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不仔细观察便难以留意到的细节:店中央可供站着喝酒的岛台下方,是像白塔一样一层一层的结构。
和 polonio 类似,对于白塔寺店的客源组成,小帅表示确实和北锣都是资深粉丝的情况很不一样——老人也会有,新人也会有,打卡的人也会有。
虽然坐拥“距离白塔最近的露台”,临近冬天,露台逐渐安静了下来,店里最火爆的一段时间也已经过去。
但大概是出于对自家酒的自信,小帅对此看得很开:“也不能总忙,劳逸结合,客人少了就休息。
El Nido 主理人小帅在白塔寺店
塔熙 Cafe 的主理人高阳,也不希望店里总是挤满了客人。
这家主打日式深烘的店,选在鲁迅博物馆前的旧民居,靠近金融街却又十分安静。开业短短几个月就来到了西城区第一的位置,离不开优质的出品,和高阳对顾客细致又专业的引导。
这意味着,客人多当然好,但如果不那么忙碌,就有了更多与每位客人交流的时间
高阳过去专门从事烘焙豆子,日式深烘高额的人工成本,决定了出品量不会很大,但下限也不会太低。
因为难以追求、也不愿过分追求商业化,高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的身上,这包括来到店里的人,也包括居住在周边的人。
塔熙主理人高阳
在用心经营之下,高阳和邻里的关系相当和睦,塔熙开业时邻居们送了不少植物,平时也会给店里送来淘到的椅子,还会主动问他要碳化的咖啡渣,好拿回家当做种花的肥料
无论是 Jack、小帅还是高阳,似乎都不是特别在意店铺在短期内的成功,反而更重视如何和周边邻里搞好关系、被胡同接纳,并且让店铺真正成为街区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一间店铺才能够长久地经营下去。
/
更新的古迹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城内远不只有北海公园和白塔寺这两座白塔——潭柘寺、大觉寺、西黄寺、妙峰山也有白塔,但修建于元代的妙应寺白塔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存在。
不过,因为修缮,白塔寺时常会处于闭馆状态。
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它便和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一同入选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很少有游客专门慕名而来。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近些年,白塔与古建院落本身先后得到翻修,它作为一个“更新的古迹”焕新开放。
白塔寺内的阿尼哥像,这位尼泊尔建筑师主持修建了白塔
现如今,白塔寺是整个北京屈指可数的、可以举办夜场活动的文保单位。它不仅提供大部分文博单位不具备的晚间文化活动,而且拥有地灯等专业的夜间照明设施,是一个真正适合在晚上逛一逛的地方。
今年举办了 8 期、去年的特殊时期内更是办了 11 期的“白塔之夜”系列活动,已经成了白塔寺最特别的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招牌。
从皮影戏、相声、昆曲、呼麦等传统文化演艺,到《青春之歌》(1959)、《白塔之光》(2023)等与白塔寺紧密相关的露天电影放映,这些导赏类活动没有任何门槛,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
身兼白塔寺文创合作方与“白塔之夜”项目负责人的郏珂磊介绍,除了常规的节目观赏,来参加“白塔之夜”的观众还可以获得文创礼品,学到知识,参与互动,更能在活动结束后转转塔。这些活动都免费,只需要抢一张夜场门票即可,实在是物超所值的体验。
结果是,虽然每次“白塔之夜”会放出差不多 200 张票,但抢到的难度极大。
白塔寺大觉宝殿前广场是“白塔之夜”系列活动的主要举办空间 
不过,郏珂磊立刻又补充了一个很令人触动的细节:因为抢票对老年人来说过于困难,所以部分场次会预留一些票送到周边社区,专门邀请本地居民来参加。
刨去邀请演员、招募观众、宣传推广以及安保、摄影摄像等各方的成本,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复兴项目,“白塔之夜”活动几乎赚不到什么利润。
但郏珂磊对此看得很开:“东方不亮西方亮,白塔寺受到关注后,可以再通过周边的实体商业空间挣钱。”
主持“白塔之夜”活动的郏珂磊
很难想象,对有关白塔寺的一切历史文化都如数家珍的郏珂磊,其实是广告人出身,足见他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对这座古迹也是真的有感情。
而他专业才学最直接的表现,大概便是白塔寺文创商店内,那些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感的精美文创产品了。
/
喜新也喜旧的街区
用“围绕着古迹发展而来的商业街”来形容白塔寺,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还有一个不那么容易被看见却又无处不在的部分:本地人与本地生活
在参与老城更新的社区营造师刘伟看来,白塔寺算得上是北京比较早期开始的老城更新项目,它带有自下而上的主动性和长期性,并非独立的商业更新或文化更新,而是同时动员了建筑更新、文化再生、商业培育及社区治理等各种维度的共建。
而这个区域能够不断发展的“内力”,正是一直鲜活的本地日常生活。
 刘伟和他位于白塔寺的工作室
早在清末民初时期,农历每月初四、初五,白塔寺内会举办庙会,货物齐全、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影响力在当时北京城内首屈一指,充分表明这里历史上就有良好的商业传统
白塔寺的居民最喜欢玩花鸟鱼虫,家家户户都爱养,有的老街坊还会做鸽子哨,这门精巧的手艺如今已经不那么常见。
 刘伟工作室内街坊送的花鸟鱼虫和老物件
这些充满市井气的在地文化,是刘伟更愿意关注的,也是他的工作重点。
他自 2015 年参与“白塔寺再生计划”,曾在今天 polonio 所在的房子里开创性地运营白塔寺社区会客厅,聚集社区各类生活达人,定期举办伙食社、劳作社、缝补社、文笔社、票友会等社团,还以白塔寺微庙会的形式“重现”了本地传统庙会,对外介绍老城生活方式、引进各类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白塔寺社区的更新。
后来,白塔寺会客厅没有继续办下去,但刘伟持续以别的方式“重拾”社区过去的文化,比如在鲁迅博物馆前办老书信展,不久前还在东岔以策展形式再生了白塔寺曾经存在过的“达真照相馆”,为陈远志摄影师策展了《对照记——白塔寺二十年历史变迁摄影展》。
因为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白塔寺,刘伟早已和附近的街坊们“打成一片”,对本地人的生活十分了解,对各家小店的情况更是一清二楚,比如“卖一品烧饼的三哥前不久回家了,刚刚才重新开门”。
秉持着对街区的熟悉和情感,他和设计师柏晓玥共同给东西岔内的十几家社区老店铺重新营造了面脸儿促进了老店铺业态的微更新,这种细微的变化虽然不易察觉,但更能服务于本地居民,同时吸引访客消费在地产品。

“这些店往少了说也开了 15 年,有的甚至开了 30 年,是真正
长期、稳定、属于本地的店
。”

在刘伟看来,因为本地人的存在,街区更新不该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将旧的全部打碎,再在一张白纸上从头来过”的过程;而是应当通过细微、渐进式的变化,让“旧的”与“新的”和谐共处。
走在白塔寺街区,我们捕捉到了几把放在户外、被编制绳结装饰的椅子,刘伟向我们分享了它们的由来:这是年轻的环境艺术专业老师丹妮带着十来位学生共同完成的“彩虹驻留”公共艺术装置,大多是将周边居民的旧椅子拿过来改造,最后再分别还回去。
总之,一切都是“从居民那里来,再回到居民那里去”。
尽管最近半年里,白塔寺以商业集中性爆发之姿,让更多外来者认识了这片区域,但这里还有许多柔和的、不那么显而易见又令人惊喜的变化,正在持续地发生着。
驻扎在白塔寺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从店铺、古迹和本地生活的角度反哺着在地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鲜活着、流动着的社区样貌。
虽然也很想知道:此刻的白塔寺街区是否已经发展到成熟期?但更有意义的议题是:为了让街区发展得更好,我们还能怎样参与其中。
毕竟,一时的热度或许会褪去,但社区生活永远都要继续往下走。☁️
监制:玛鲨
作者:Aiting  版式:Aiting
摄影:玛鲨、adeline、部分来自受访者
没有想过在泰晤士河边醒来会是怎样的感受
没有虫
送出礼物,就是送出自己的一部分
一间由女性创立、管理、办展、重建的博物馆,长什么样?
羡慕上海人,刚过完那个节,还有这个节
100+ 爱北京的全新理由,由荒野气象出品的《气象万千城市指南:北京》,讲述的是属于“更新中的”北京故事。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Open Coffice(开放编集室)是一个播客节目,可以在小宇宙 APP 搜索收听,它的内容很简单:为我们的选题会和评刊会录音,然后进行剪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