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离我们而去。站在这一年的尾巴上,我们思绪万千,回首这极不平凡的一年。
更加应景的,应该是让ChatGPT来写新年寄语。
但当前的AI,没有惆怅,没有寄望,似有血肉,绝无灵魂。
姑且自己动笔码字。
全球通胀加息人工智能减肥药中国经济动能转换资金外流似乎都是今年的关键词。2023年,较少的因素在影响着全球经济,而相应地,每个单一变量的影响却显得尤为突出。
通胀,首当其冲。
除个别亚洲国家以外的主要经济体,都经历着几十年不遇的大通胀。
而应对通胀,遗憾的是,当代宏观经济学除了央行加息以外,别无良方。
央行加息,抑制通胀见效慢,而且附带损害极大。
经济冒着虚火,央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加息,2023年的基调似乎已经确定。但正如西谚所云,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里。
猜得到其一,却猜不到其二
202211月末,OpenAI悄然向世人介绍了其大语言模型软件ChatGPT
强大的算力和广泛而友好的应用让ChatGPT不胫而走,在极端的时间内出现在了上亿人的办公桌,一个月期间访问量达十亿次之多。
与低技能劳动力替代论不同,ChatGPT直击当代经济核心岗位——所谓创造性工作的要害,记者、分析员、设计师、程序员一系列高薪职位当前享受着先进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福利,但也难免对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担心。
经济影响方兴未艾,资本市场闻讯先行。
以美国芯片生产商英伟达为首的七大科技巨头企业,带领美国股市逆势上行,在金融条件极为紧缩的背景下,科技股权重巨大的纳斯达克指数指数竟然取得自1999年以来最好的表现,全年上涨54%之多。
猜得到过程,却猜不到结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周期性现象让人自以为是,长期性现象让人措手不及。
加息,让金融业有利可图,让银行净息差有了提升的空间。
然而,年初,银行业首先出现裂痕。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区域银行爆仓,全球百年巨头瑞信被收购,全球金融行业全年裁员几万人。
剧烈的短期利率提升和央行预期指引,导致长端收益率飙升,银行业引以为优质资产的国债价格缩水,让银行业遭受资产负债表阵痛。
加息,让企业丧失利润空间,降温房市,打压消费。
2023年,供需不平衡让美国楼市持续坚挺,普通消费者购买力让企业在屡次涨价后依然保持盈利,收入不平衡和高端消费者韧性让奢侈品牌继续大卖特卖。或许是疫情影响尚未完全褪去,或许是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强劲,史诗级的加息,几十年不见的提价,似乎并未浇灭消费者的热情。
加息,直接影响金融环境,提升收益率,降温股市。
回首2023年,美国股市可谓异常强劲,让无数分析师观察者大跌眼镜。而强劲的背后,虽然是AI和科技巨头的一枝独秀,但也让盲从于预测模型和简单规律者百思不得其解。
周期很强,预期更强,技术恒强。
2024,万物生长,百废俱兴
从动态清零中一跃而出的中国,在2023年初给了无数人无数的期待。
巨龙转身,万众欢腾。
但现实比预想总要复杂。
中国经济,面临了行业重启,预期稳定,信心复苏,动能转换,外部市场复杂等诸多问题。
劳动市场滞后性,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以及做大做强新产业,让其承担充当增长引擎的重任仍然是漫长的过程。
而部分海外投资者,以浅显的视角审视中国经济,以市场的政治风险是存在性风险说辞来否认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可投资性,亦不能不说是短视的表现。
仅从在美上市中国企业与其他企业今年表现对比来看,中国企业估值水平亦达到数年新低,是否在盈利能力尚可和部分行业不乏全球领军者的今天抄底中国,在2024年将注定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2023,太多不舍,2024,很多期待。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