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事就火起来了,里面所蕴含的群体心理,比研究单个精神病有趣多了。

大致就这样。当然这个视频里说的也未必是100%真相,离婚的人多了,利用婚姻的也多了,个个流浪去了?
简单归因,总是有太多问题的,当然这个也不重要,大家相信各自相信得就好。还在网上看到传言,说他老婆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染上了赌博的习惯,受不了了。

这种事,只能自由心证,你愿意相信什么,就是什么。
一会要出门吃饭,简单聊几句得了,还是老规矩,几个维度吧。

第一个,为什么会火
因为反差。在美流浪的人多了,为什么偏偏孙博士火了?
因为是博士,这是做题家们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且一路做题霸王,正是最值得羡慕的对象。

but,博士就等于人才吗?是不是中间还差了点什么?

一个人作文写得好,跟作家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作家要用作品证明自己;
一个人题做得好,跟学者还是有差距的,学者要用成果证明自己;
一个人学位高,跟学术还是有差距的,科学家要用创新来证明自己;
一个人上了商学院,甚至当了商学院老师,跟成功的商人还是有差距的,商人要用商业成功证明自己。
是不是这样?博士只能证明会考试,会写论文,然后呢?然后不能证明什么啊。博士跟人才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吧。
讲真,我就认识某旦本硕那种,我最想对丫说的是,做个人先。
这是第一个火的原因,因为我们把博士看成人才,人才去流浪自然觉得不太正常。

第二个,一种心理
哎呀去美帝了,结果流浪了。隐秘的阶级斗争,对不对?人总是乐于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倒霉,然后幸灾乐祸的。
我看就没有多少人去嘲笑丁胖子,因为在他那找不到优越感。孙博士就不同了,到了美帝居然流浪了,虽然不好意思大笑,也难说没有那种隐秘的畅快心理。

其实孙如果不是自己有问题,他要找个工作很难?就算不找,有收容所,有零钱发,零钱发的比某些地方工人钱还多,真的很可怜吗?真可怜的,是不是大家宁可视而不见?

第三个,早熟的风险很大
看了下孙博士的历程,少年班!

我们的教育功利啊,教读书教学问,但是人的心理,人的成长是没法拔苗助长的。
少年天才我也见过,智商是很高,但情商真的低。如果周围人不是一直忍让着呵护着,很容易被孤立,被diss,进而心理出现很大问题。
但是,谁又有义务一直去忍让,呵护一个跟你不相干的人呢?

而且,很多智商高的人本来就跟精神病只有一张纸的距离。

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也说说过:“一个天才,和一个神经不正常人中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真是一句害死人的话,叶圣陶先生看的很明白,他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很明显我们是拿教育当工业在玩,恨不得幼儿园会小学课程,小学会中学的课程,中学会大学课程,到底急什么?抢着投胎?
最后一个,这事刚出来的时候我说,能不能尊重下孙博士的隐私和权利,以及生活方式,他没有招惹别人,没有危害别人,干嘛要不停打搅?博流浪还是制造道德幻觉?
如果孙向他的同学同乡求助,那么帮助他是一种美德,如果他没有,主动去“为他好”,我不认为算什么“美德”。
任何人,都有流浪并不被打搅的权利。如果他不想,他早就可以不流了。
(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