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3》上映前,一条关于#虞书欣花4天背五分钟台词的短视频刷屏了。

在这条短视频里虞书欣背出了5分钟的AI机器人的使用说明书。
冯导看完直呼牛逼;
葛大爷听完点名表扬。

但被“虞书欣背词”吸引的粉丝买票进电影院后发现——
电影里没有她这场戏。
这不就是泡面广告上,我们最常见的一句话么:

实物与图片信息无关啊。

Sir之前也吐槽过不少电影宣发的模式,比如电影“短视频化”,海报“图文不符”,还有靠“下雪场”就撑起2亿预售的“气氛玩法”……按道理已经身经百战了。
还是被宣传们的玩法给笑到了——
“请拍摄花絮先演起来”。
但这虚晃的一枪,更像是某种崩塌的先声。
01
2023年暑期档的两部大黑马,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短视频与热搜,在电影宣传上的核武级威力。
1分钟的短视频。
基本信息,故事看点,高潮情绪,甚至结局反转,它都能给足。
既能帮观众省心,也替片方调整预期——
获赞高,流量大,那这部电影就能卖得好。
看着是很成熟吧?

但问题也来了:
有些电影尺度够大,那自然就能将电影里的血腥、暴力片段放上来,引爆热点。
但,总把影片内容剪成片段流露出来,难免会有剧透之嫌,并且,观众也很难判断这电影是好是坏。
怎么办?
那就让花絮先演起来。
比如常用的“xx的演技吓坏导演”,是个非常有效的宣发噱头。
如今在短视频的宣传,更是把“让导演害怕”的噱头,和电影本身的情绪张力深度绑定。
比如,《坚如磐石》的拍摄花絮里,有“一天震惊瞪眼800次”的张艺谋。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70多岁的老导演还在天天震惊。
但每一幕的“震惊”,都是极好地为演员们做出了演技示范。
谁才是老戏骨?
比如,在《第八个嫌疑人》里,林家栋的一个变脸,演技没得说。
但被吓得一个战术性后退的导演。
显然更像是这场的king。

比如,《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里。
阿如那痞里痞气的表演又吓坏邓超。
不过应该是现场沟通问题。
影帝邓超的表现都还没来得及配合宣发“被吓到”。
而在最近发出的《红毯先生》花絮宣发里,不知是“恶搞”,还是又走“导演震惊”老套路。
花絮拍下了“在得知刘德华为了拍戏,一个月不睡觉”后,精湛的入睡表演,震惊导演,震惊全组工作人员。
Sir希望这是恶搞。
除了导演会演,会夸以外。
摄影师也担任了很重要的戏份。
《孤注一掷》里,王传君的一个眼神,吓得摄影师手抖。
心理素质这么低,就不要当摄影师了啊。
《八角笼中》中,王宝强的一个抽烟,就让摄影师直呼:
这个太成功了!
???
拍不出来,只能亲自下场喊了?
当然也有更常规的。
现场演员的真实反应花絮cut,几乎每一部电影上映前都会大量铺满社交网络。
被吓到,被惊到。

害怕得不敢说话。

……

Sir当然理解这些花絮宣传的目的:制作用心,演员投入,片子好看,总之就是买票不亏。
但扪心自问。
在没有看到作品前,这个导演震惊了,那个摄影师吓到了,演员现场很投入,就能说作品好么?
吃的亏还不够么?
至于宣传,大家如今还见过业内人士在镜头前公开批评业内人么?
没有吧。

那在还没看到电影的时候,他们说演得好,又怎么能轻易当真呢?
说到底,一部电影的好坏,根本不需要通过这些利益相关的业内人士的“表演”来强化观众的认知。
而且,先不说这些幕后的小花招。
只说演技这一点,不知道剧情人设故事背景,就看演员一秒钟变脸,眼神犀利,拍桌摔杯就是好演技?

当然不是。


这只是在短视频时代,配上BGM,加几行花字注释,然后放慢节奏,任何人都可以达成的“演技封神”。
换句话,换个平台,你上你也行。
当导演都震惊了,当工作人员都齐声赞好,当花絮从锦上添花的场外彩蛋,变成了上映前的主菜正餐,成为了宣传营销的重要组成。
电影的场域内外都在共谋。
谋啥呢?
还不是你我兜里那张电影票钱。
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02
导演震惊、观众哭戏、吴京探班(?)这三件套的带动下。
宣发的问题已经出现了反噬,甚至匪夷所思,反向出圈:
比如带狗看电影,狗都哭了;

比如看电影看到一半,开始在电影院里打开电脑屏幕加班,最后被电影治愈;

这种戏码,比电影都好看。
有的是奇葩,有的成了笑话。
但更多的宣发想要的,是欲盖弥彰。
是骗。

尤其是,本该是为电影内容进行先导预热的工作,反而成为重票房、轻内容的遮羞布。
举个例子,向来卖不动的文艺片。
要挣钱怎么办?
那就“自我剪切”吧。
比如,《永安镇故事集》,海报上写的是,“好笑得不像文艺片”,在短视频上的宣发,也定位成为喜剧片。

但,它的确是文艺片。
比如,《鹦鹉杀》,它也是一部文艺片,但为了多卖票。
先是在海报上伪装,搞谨防“杀猪盘”蹭孤注一掷的热度;
又在短视频里,变成了杜绝恋爱脑的《消失的她2.0》。
精准贴靠,就图观众不明真相,脑子一热。

比如《燃冬》,它依旧是一部文艺片。
但它包装成了七夕纯爱电影。
情侣买票进去刚开始还想知道“谁爱谁”,看完之后,心里想的是“爱谁谁”。
程度比肩当年《地球最后的夜晚》。

而《河边的错误》,更是被包装成为“集体发疯”。

得亏它一开始是带着主创进高校给师生们路演,找对了观众。

才没让后续的口碑太难看。
虽然宣发做得花里胡哨。
但大部分的宣发,却对电影真正的内容讳莫如深。

这种感觉就好比是——
你以为它是剃须刀?但它却是一个吹风机;在你以为这是吹风机的时候,它却又是一个剃须刀。
赌的就是观众把握不准。
当他们看了货不对板的电影。
花出去的冤枉钱,被愚弄的预期,都会通过票房、口碑快、准、狠地反噬舆论圈。
还别说那些为了吸引眼球而被短视频“肢解”的电影。
为了流量,不惜剧透,甚至连一部商业类型片里仅剩的“爽”也先扔为敬。
到头来,进不进电影院,留在观众脑子里的记忆点——
居然没区别。
这样宣传下去,还有看电影的必要么?

不懂。

但更让Sir难受的,还是折腾那些不想沦为宣发牺牲品的从业者。
前些日子,张译拒绝跳“科目三”的词条,上了热搜。
看过视频的人,都不难发现张译的尴尬。
前边是努力跳着科目三的KOL,背后是完全不搭,面露难色,脚趾能抠出一个三室一厅的电影演员。

在摆明了会获得顶级流量的“热点”之下,选择回避这样的小丑式行为,希望观众能关注电影的内容。
没有错。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比如这种回避,拒绝,是否有悖职业精神,是否艺人包袱太重,是否过于“端着”……
见仁见智。
但不可否认,这种被“热搜”“流量”等裹挟的宣发方式,正在急速摧毁着行业的传统认知。
虽然大家嘴上都在说内容为王。
但宣传们的行动却暴露了,没有人再相信,在当下只靠着内容就能赢。
无独有偶。
前段时间来到上海宣发《狗神》的吕克·贝松,也遇到了国内宣发公司同样的“热情”待遇。
在映后,与电影无关的KOL开始纷纷上场唱、跳,安排的明星提问更是又水又长,与电影相关的东西没聊多少,更像是一场乱七八糟的“晚会”。
要知道。
这可是吕克·贝松啊。

但看台上台下簇拥的众人,又有多少人在乎他是谁,他拍过什么呢?

△ 图片提供来自《好惨,这大神也在中国翻车》作者@雁城
从线上,到线下,聊的不再是电影,而是噱头。
从导演,到演员,讨论的也不再是内容,而是流量。
当然,Sir并不反对观众们表示自己对演员们的喜爱。
但,路演的意义是什么呢?
正如张颂文在微博里所说的,是听人挨骂。
本来路演,是演员与观众们距离最近,反馈最快的机会,也是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最能直接交流的机会。
但,Sir在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路演后,才发现在这些泼天的宣发噱头之下。
电影没有了。
宣传越来越跟作品没有关系。
这些漫天铺开的热点,越来越花里胡哨的阵仗,与其说是片方财大气粗,胸有成竹。
不如说,都是在
赌什么?赌这些阵仗里有哪怕一个亮点能让观众喜欢,就赢了。
赌在折腾艺人的时候,能有一个“演出”冲上热搜,乃至成为爆款,就不亏。
而背后的心态想想就明白:
他们既不愿相信自己的创作能让观众认可;
他们更不愿相信观众有审美,能够发现好的作品并为其买票。

他们只愿意相信,只要宣发花到位,就会出现无脑的观众任其宰割。
在这种又愚蠢又傲慢心态的指导下。
这盘商业大棋,又怎么能不满盘皆输?
一次又一次。
03
根据猫眼对2023年的数据统计,一年看6部以上的影迷,是正在逐渐流失的。
一年看6部及以上的观众,是可以定位为“热爱”电影的影迷群体了。
而跟这个新闻对应的是。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549.15亿,同比增长83.4%,终于摆脱了三年疫情的阴霾,已经恢复到了2017年的水准。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为何电影行业好了,人却回不去了?
每个人都有答案。
但Sir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
观众们逐渐失去了信心。
作为从业人员,Sir当然理解他们希望多卖票的KPI,绞劲脑汁想方设法让观众进电影院买票。
但在电影品质良莠不齐之下,我们的观众,在短视频的奇葩宣发中一次次地相信电影,又一次次被劝退、被欺骗。
久而久之。
对电影有兴趣的观众,逐渐失去兴趣;
热爱电影的影迷,对国片的热情也逐渐消散。
偶有惊喜,也难以回天。
最后,电影成为了某种社交产品,成为了短视频和热搜的附庸。
而观众、电影,都成为“数字囚徒”,点赞高的,分享高的,就成为了焦点。
而好不好看,口碑如何,演员是谁,不重要。
要的是,强有力的直给情绪,抹去了电影本该给予观众们的情绪价值,以及沉浸式体验。
在这种“爽感”阈值越来越高的时代下——
真正的电影越来越少。
真正爱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
好片出不去,烂片太会卖。
强情绪的犯罪片越来越多,慢节奏的长故事越来越难。
倒逼到宣发上,就是骗,就是赌,绞尽脑汁,直到发无可发。
最终涸泽而渔,唇亡齿寒。
我们的电影,迟早会被玩砸在流量数据的手里。
甚至危言耸听一些。
普通人给那些宣传cut点出的一个个赞和转发。

可能就是不远的将来,观影作为一项文娱活动逐渐消失的丧钟。
而这种唯“流量”是图的样子,也让Sir想起《热搜》里的一个情节——
为了制造自己的舆论高地,他们拍下了受害者躺在医院的视频,配上煽情的音乐,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各个矩阵中。
视频是火了。

但,在流量背后的推手眼里,这是“招”,是“兵法”。
可视频里的受害者,又有谁在关心呢?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兵法,招数耗尽了看客们的同情心之后。

还会有人关注,有谁躺在医院里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