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乐黛云:人生三书”
新书发布会暨学术雅集
1
活动简介
“汤一介 乐黛云:人生三书”是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近期出版的新书。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跨越两个世纪,一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伉俪,以儒雅智慧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他们所处的大时代。他们的追求与理想,治学与为人,生活与情感,始终关怀大时代和人类前景的胸怀以及热情、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将久久存留于读者的心中。
本套书出版以来好评如潮,程巍、 陈平原、陈越光、陈跃红、戴锦华、干春松、贺桂梅、洪子诚、金丝燕、梁永安、钱理群、王达敏、杨立华、赵冬梅、张辉、张锦(按音序)等数十位著名学者倾力推‍‍‍荐。为了能使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和这套“人生三书”给更多的读者带来裨益,特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的学者和出版界同行以及相关媒体,举办新书发布会暨学术雅集,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2
学术雅集嘉宾
戴锦华  北京大学  教授 
陈越光  中国文化书院  研究员
王达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张  辉  北京大学  教授
张  冰  北京大学  教授 
赵白生  北京大学  教授
苑天舒  中国文化书院  研究员
程  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周  阅  北京语言大学  教授
曹卫东  北京体育大学  教授
王柏华  复旦大学  教授
贺桂梅  北京大学  教授
张洪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
杨立华  北京大学  教授
陈戎女  北京语言大学  教授
张  源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张  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审
特邀嘉宾:
(以实际出场为准)
李昕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商务印书馆特约编审
梁永安  复旦大学  教授
刘刚   《文化的江山》作者

李冬君  南开大学教授、《走进宋画》作者
马明芳  中国文化书院  学者
闫月  导演、作者
3
活动主题
“汤一介 乐黛云:人生三书”
新书发布会暨学术雅集
4
活动时间
2024年1月12日(周五)
下午14:00-18:00 
5
活动地点
北大国际博雅酒店
大学堂4+6号厅(B1层)
6
活动组织
主办: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7
直播支持
bilibili视频网站
(保存下图,打开bilibili扫码直达)
戴锦华讲电影
北大杨立华讲庄子

视频号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预约)
奴隶社会
三联生活周刊
中读
作者介绍
乐黛云,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乐黛云是一位奇女子,经历波澜壮阔的时代,柔弱的身躯里流淌着江河。十七岁考入北大外文系,只身北上,入学作文得沈从文先生赏识转入中文系。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北大中文系教授是承载她一生热爱和追求的两个称谓。
汤一介,著名学者、哲学教授。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人物之一,出版多种哲学专著。晚年参与创办中国文化书院、主持编纂卷帙浩繁的《儒藏》。
汤一介先生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年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一代学术大师,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三代传承的家国情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历代家训都让汤一介先器局大、识见远,他是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人物之一,并始终探索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耙梳、整理出适用于当今时代于人类有益的思想资源,厥功至伟。
他们嗜书如命,他们爱才如命,他们是“清澈的老一辈”。他们器局大、识见远,他们“游心乎无形的超实用的所在”,他们没有拘执于某种具体学问,或汲汲乎事功,而是超然物外、纵观全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智慧。
儒道互补的精神契合
汤先生在《我们家的儒道互补》中提到“我在性格上比较温和、冷静、谨慎,兴趣窄,不敢冒险,怕得罪人。而乐黛云的性格则是热情、冲动、单纯,喜欢新鲜,不怕得罪人,也许和她有苗族的血统有关。”
乐黛云喜欢求新,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对《老子》的“有物混成”作了新解,她说:“中国道家哲学强调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答案和意义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和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中。由于某种机缘,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变成现实。这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
我说不能这样解释吧!《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说“道”这个浑然一体没有分化的东西,先于天地就存在了。乐黛云说:“你那个是传统的解释,没有新意。”
我说:“我们就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吧!因为我主张‘和而不同’。”她说:“我赞成庄子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性也’。我们两个做学问的风格不同,这是由于我们的性格不同呀!”
《人生的智慧:顺乎自然,热爱生活》
一个儒雅质朴,一个浪漫天真;一个勇敢纯粹如精金,一个温润如良玉。他们儒道互补。他们是性格鲜明的独立个体,同时也拥有着顺其自然、从容向上的生命力。
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汤一介和乐黛云经历了太多也见证了太多。
1933年,只有7岁的汤一介先生因小妹患痢疾离世,年幼的他开始思考“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的生命本原问题。
1949年,23岁的汤一介先生与乐黛云女士在文学院团总支相识,同年加入了党。
1958年,乐黛云被划定为“极右派”,刚生完儿子八个月,便被下放。随后,先生也受到冲击。留在城里的汤一介每个礼拜会给妻子写一封信,每个信封上都写“乐黛云同志”,领导找汤一介谈话,不许称呼乐黛云为“同志”,但他还是坚持写信,坚持称呼“同志”。
忆及往昔,乐黛云动情地说:“这是支撑我渡过难关最重要的力量,那时要没有他的信,真会崩溃啊!”当时许多夫妻迫于这种压力劳燕分飞,可是汤一介说:“我觉得在我们之间,或者不仅仅是我们之间,在一对夫妻之间最基本的是信任。我信任她,信任她是一个好人。这种信任可以超出一切,我信任她,我爱护她。”
乐黛云先生在下放劳动的岁月,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这种“朝为座上客,暮为阶下囚”的剧烈变化从未引起她性格上的根本转变,她每天赶着小猪,或引吭高歌,长啸于山林;或低吟浅唱,练英语、背单词于田野。
1966年,汤一介先生被终止讲课资格。在十年浩劫中,克服重重困难,尽力保全家传藏书和手稿,还勉力做了些整理誊抄工作。之后,汤一介先生还因为种种原因,接受审查。直到1978年,汤一介先生52岁才被彻底平反,重新展开各项学术研究。
学术之光永远闪耀
2003年,汤一介以76岁高龄发起并主持《儒藏》工程,组织协调国内外20多所大学500多人的庞大编撰队伍,从《儒藏》工程启动的那一天起,汤一介就以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自勉,即遇到困难绝不逃避,遇到责任勇于担当。这是一代知识分子对文化的热爱和虔诚。其实2004年汤先生即被查出有肝硬化,直到2014年6月27日汤一介先生出席百册《儒藏》“精华编”时还说只要活着的一天就为《儒藏》尽力,之后的73天汤一介先生离世。
因为编纂《儒藏》是汤一介的夙愿,早在1989年他就曾提出了这一课题。他始终认为,编纂《儒藏》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迎接未来新挑战而构建的一项重大又伟大的工程。
有人说,清代纪晓岚编纂的《四库全书》,除去其中的佛、道、韩、墨等内容,其实就是一部《儒藏》,所以没必要去编新的《儒藏》。汤一介先生认为《四库全书》编纂未善、错漏不少、体例不符、使用不便、收录不全,所以《四库全书》是清代学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但绝非终点。此外,自宋朝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编有《佛藏》和《道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推出过《中华大藏经》和《中华道藏》,但始终未出版《儒藏》。这与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不能满足研究界对系统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汤一介主持编纂的《儒藏》,不仅要把中国的儒家典籍收录其中,而且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学者用汉语写作的儒学著作也将被囊括进来,可谓是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系统全面整合儒家文化瑰宝的重大文化工程。截至2022年5月,《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全部出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关于汤氏三代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的精神传承和学术操守,汤先生就是这样的! 
乐黛云先生则是既开风气也为师。中年后才开始做学术和教书。
乐先生的弟子赵白生说乐黛云先生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通过学术著作,奠定比较文学学科基石。第二个方面 :教书育人,就是人才培养。是第一位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的导师,带了一支队伍,37位弟子,各擅胜场。第三个方面 :推动学术体制建设。创建的学术机构和组织有: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以及后来的跨文化研究中心,还参加国际组织 ICLA(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担任副会长。
三联书店原总编李昕感慨汤乐之间坚定不移的感情与信念:“情感力量对于自己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情感,归根结底,是对人,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有了爱,才有一切。可以说,这种爱就是一种饱满的人生激情。试想一下,50岁前吃了那么多苦的乐先生为什么可以在50岁重获青春之后,毅然决然地开创比较文学新领域?为什么可以后来居上成为一代学术大师?汤先生为什么到80多岁还要编辑一套100年也不会有人超越的《儒藏》?我想原因就在这里吧。”
一个人有了爱、信念,应该就有了自我吧。
但愿你读过《汤一介 乐黛云:人生三书》能学会“在自由不自由之间”生活,“在非有非无之间”找寻到“自我”。愿汤乐两位先生身上稀世珍贵的大家学问、文章和思想能传承,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所谓人文素质,用乐先生的说:“专指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对人的熏陶和感染,你接受它们、欣赏它们,将它们引入你的生活,融进你的言谈举止,成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首先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其次要以他人为参照,了解人们在这浩瀚的知识、艺术海洋中是如何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最后是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融入自身的生活。”
愿,留点精神给未来,人文之光永远闪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