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01/09
昨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48年前,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三天后,一行车队缓缓驶过天安门前。长安街道路两旁,挤满了自发来送别总理的人。
      图源:b站@路两旁开满了鲜花 下同   
北京冬日刺骨的寒风中,送总理的队伍却越来越长,一眼望不到尽头。
下到怀里抱着的孩子,上到头发苍白的耄耋老人。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泪痕,刚擦干又涌出的眼泪,让现场悲痛欲绝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您在天安门前,再停一步吧!”
人们舍不得总理,只希望车能开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们能再多看总理一眼。
周总理的追悼会现场,朱德、叶剑英、邓小平等都来为周总理送别。
白发渐生的他们,眉头紧蹙、面容凝重。
围在周总理棺椁旁的人们,难掩心中的悲痛。
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更是早已泣不成声。
再回首,看到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依旧令人心酸、动容。
时至今日,周总理仍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伟人。
可关于周总理的一生,那些革命事业之外的部分,我们又了解多少?
立志报国的少年

最近,到哈尔滨旅游火了。
曾几何时,周恩来也是从南方到东北,北上的一员,但他并不是旅游。
来东北的时候,周恩来刚1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好步入青春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
学校里其他同学们,无论身形和个头,个个都是又高又壮。
于是来自江苏淮安的周恩来,成了当时同学们口中的“小南方佬”。
三年后,他去天津读书的时候,同样因为穿衣整洁、穿了双花袜子,被同学们揶揄和嘲笑。
用今天的话来说,当时的周恩来屡屡遭遇校园霸凌。
      图源:网络 下同
前面中间为周恩来
为什么周恩来一个淮安人,会选择迢遥千里去东北呢?
这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周总理出生的1898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中国正处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治时期。
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始推行戊戌变法,试图救亡图存、促进思想解放。
可以说,这时的中国处于封建思潮与进步思想猛烈碰撞的时代。
周恩来的家里,也是两种局面并存——他在出生后刚半岁,便被过继给了叔叔婶婶家里抚养。
一来,是因为周恩来的叔叔病重,难有子嗣,封建说法是可以“冲冲喜”。
二来,据说是因为周恩来出生后第二天,他姥爷就去世了,所以亲生母亲没有心情与能力照顾这个刚刚出生的儿子。
可周恩来被送去没多久,养父还是因为病重去世了。剩下养母,也就是周恩来的婶婶照顾着这个孩子。
养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周恩来身上,希望周恩来能努力读书光宗耀祖,每天都会严格地督促周恩来学习各类传统经典。
可命运,在周恩来10岁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祖父母相继离世后,这整个大家族就逐渐衰落、日渐贫穷——
叔叔伯伯们远走他乡,留下来的女性家庭成员,比如自己的生母,都只能靠赊账欠债、典当衣物来过活。
逐渐懂事的周恩来,只能无力地看着这一切。
他9岁时,生母病逝。10岁时,又主持了自己养母的葬礼……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周恩来选择跟随回家探亲的叔叔,一起去了东北,跟随两位叔叔先后在铁岭、沈阳、天津等地生活和读书。
颠沛流离的身世、先后遇到校园霸凌……可以说,现代年轻人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难题,都被周恩来遇到了。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却将这一切当成了对自己的磨炼。
他到东北后,依然保持了当初受养母规训的阅读习惯,经常流连于藏书堆,博览群书。
在其他同学还在将读书,当成做一位“好账房先生”的手段时,14岁的周恩来就已经说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
还在沈阳念书的学校毕业时,给朋友送上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当中华在全世界飞腾之日,希望我们能再度相会”的赠言。
他知道,身世如何,与志向无关。
面对校园霸凌,他组织了一批同样受到欺负的同学,专门想办法来共同抵制和摆脱被欺负的处境。
吃惯了家乡稻米的他,锻炼自己吃高粱等当地作物的习惯,在东北特有的严寒天气里,不断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为他将来适应艰苦的战争年代和忙碌的革命事业,以及有胆识去团结、组织和领导这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知道,过去如何,与未来无关。
拥有超越时代桎梏的力量

在维新派解放思想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周恩来,思想同样非常超前。
他的有一些观点,放至今日看起来都足够时髦。
      前排左一 周恩来   
比如,周恩来十几岁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宣布自己是“独身主义”。
打开社交媒体,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等学者仍在讨论类似的话题。
和当下独生子女与社会价值观念极速变化,年轻人更适合自由一个人生活的社会现实不同。
当时的周恩来,满脑子装的都是事业祖国、革命思想。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个十足的大帅哥。
当时他身边也不乏好看的女同学,比如天津当地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女孩。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位姑娘是个超级白富美。
她和周恩来不仅认识,连女方的爸爸、哥哥都觉得俩人很配,非常赏识有才干的周恩来。
按理说,在那个年代,一个稳定的家庭并不是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
可周恩来考虑问题,绝不会只看眼前。
他考量的是,对方拥有如此有权有势的家庭,自己目前家里的情况一般,未来肯定会受制于他人,很难坚守和完成自己的革命理想。
周恩来不仅超前地认为男女平等,还率先促成了一件男女平等的大事。
时至今日,男女平等问题仍然是社交媒体上经常吵翻天的热点议题。
但在周恩来那个年代,男女连普通合作都被视为是有伤风化的。
前文提到,周恩来出生于清朝晚期,当时虽然进步的社会思潮不断产生,但封建旧思想仍然横亘在人们遵循守旧的社会共识中。
男性和女性在那个时代,很难说能达到平等,光是从周恩来自己家族的社会分工就能看得出来。
短暂东渡日本两年后,回国进入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将男女平等看作是自然的事情。
      图源:网络
可当时的社会现状,却连爱国组织都要分男女——男性爱国组织与女性爱国组织彼此分开。
周恩来不仅将男女爱国组织团结起来,还着力打破人们心中“有伤风化”的陈规。
1919年,在合并后的男女生混合爱国组织“觉悟社”的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发言:
“大家都是受了20世纪新思潮的启发,觉悟到中国社会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把那些不合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等,全部加以铲除、改革。”
在这次会议中,第一个登台发言、来自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的邓颖超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只是这时,他们还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要携手一生的伴侣。
      后排右一 周恩来
前排右三 邓颖超
从初识到相爱,再到携手一生。周恩来和邓颖超众所周知的爱情故事,在此小视并不多做展开。
但周恩来对于双方婚礼的想法,是他超前思想的又一体现。
到了现在,新人结婚如果不办婚礼、宴请宾客,常常都会遭受周围人的议论。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做足了仪式感的环节,才能让彼此尊重这份婚姻,让两个人能走得更远。
尤其是传统的中式婚礼,不仅有三拜九叩的繁复礼节,还少不了大兴宴席的庆贺流程。
可周恩来和邓颖超,却选择抛弃正规的结婚礼仪。
他们只是当着朋友的面,简单地宣布了“八互”原则,当作结为夫妻的仪式——
“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
可就是如此简单的仪式,却成就了众人口中“中国夫妻生活中最成功、最忠诚、最持久、最具有说服力的婚姻”。
    周恩来和邓颖超   
很多人都认为,儿女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因素,周恩来却选择了一生无儿无女。
同样还是一个在社交媒体上吵翻天的热议话题,如果另一半无法生育,你到底还愿不愿意坚持婚姻?
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后,因为革命事业危险重重,邓颖超选择在怀孕时,瞒着周恩来放弃了孩子。
分隔两地、时隔两个月后见到妻子的周恩来,发现了异样。
他不愿妻子如此牺牲,告诉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太过轻率。
后来邓颖超二次怀孕,却在遭遇难产时,因为大夫用产钳夹坏了孩子的脑袋,导致孩子出生便夭折。
动荡年代,产后邓颖超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因为革命事业颠沛流离的她,此生都无法再次生育。
     周恩来和邓颖超   
1个月后,见到不停躲避悬赏追捕的丈夫后,邓颖超没想到周恩来对此一点都没有责怪,反而说出了让自己十分感动的话:
“没事的,小超。只要革命有后,我们无后又有何妨?”
在那个提倡生男孩传宗接代的时代,周恩来选择无儿无女,就这样和邓颖超相守一生。
那句盛传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保有种种超前思想的周恩来,拥有能够超越时代桎梏的强大力量。
将人民放在首位

从进步青年周恩来,到备受人们敬爱的周总理,再到曾经的革命理想一步步实现。
这个过程实属不易,可更难的是成功后的坚持。
我们看到过,许许多多很不容易走到了非富即贵位置的人,一瞬间倒台的新闻——
腐败、贪污,权色交易……
中国备受争议的人情社会,有温暖,也有阴暗的侧面。
坐上权贵位置的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给自己和亲戚朋友带来便利的事,时有发生。
人脉关系网在很多时候,也成为我们办事能否成功的头号条件。
可周恩来呢?
他交出的,却是一张清清白白的答卷——“十条家规”:
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
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不许请客送礼;
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生活要艰苦朴素;
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作为周恩来的亲戚,不仅不能说出自己和总理的关系,更搞不得一些特殊化。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曾经因为革命事业离京9年。
别人每次都会问她,大家都回北京了,怎么她还没回京。凭借周秉德和周恩来的关系,她回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当周秉德随部队回京后,去伯父周恩来家做客。
谁知周恩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么久都不在北京,忽然回来难道是因为我的关系调回来的?
      图源:央视新闻 
事实上,周秉德因为是军人家属,所以随部队回京理所应当,和周恩来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于自己伯父类似的“拷问”,周秉德遇到过不止一次。
而类似周秉德的情况,周恩来的亲戚们同样遇到过不止一次。
周恩来的侄子周尔辉,因为周恩来不搞特殊化,一辈子留在了老家……
而周恩来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非常严格要求自己。
他和邓颖超居住、开满海棠花的西花厅,路面不平、柱子掉漆……大小毛病不断,总理却始终下令“不准维修”。
因为他认为,这比延安的窑洞要强的多。
新中国成立后,要时常代表国家外交的他,被迫买了两套中山装。
可每次他都会戴上一个袖套,为的是让衣服少磨损,穿得更久。
一穿就是20几年,更别提总理贴身穿在里面的衣服上,有多少补丁。
照相馆送的照片,他非要自己付钱;从来不会因为私事,动用公家的财产半分……
甚至连他用了20多年、正反面被打了14块补丁的浴巾,都被他带去最后住院的时候当作枕巾。
这些习惯,都是周恩来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一路保持而来。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有一个片段曾感动无数人:
遭受自然灾害后,总理去调查情况。
总理在进村时,发现连村里树上的叶子都没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村里领导却因为怕总理担心,骗总理说叶子被羊吃了,并用猪肉和鸡蛋招待总理,佯装村里不存在饥荒情况。
周总理看到肉和蛋,立刻退出了房间,并用几句话就问清了真相:树上的叶子都光了,怎么还有饲料喂可供宰杀的牲畜?
      图源:《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下同   
掀开锅盖,总理发现了锅里用树叶煮成的糊糊。
他不仅要求将肉和蛋,倒入糊糊里分给饥饿的乡亲们,并且还要求将馒头送给村里的长寿老人。
而他抱起一碗难以下咽的树叶糊糊,就喝了起来。
他从来都不愿意和人民划分开来,更不愿意因为总理的身份搞特殊化。
十里长街送总理,背后其实是总理无数次像这样,将人民的利益优先。
今天,我们怀念周总理,不仅是因为如今的盛世,是由他们一手创造的。
同时更是因为周总理那代人,他们对待生活的勇气与坚韧——
他们曾经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对于今天现代人来说,依然有极大的参考作用。
他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太多我们今天口中的“心理创伤”,可他们并未一蹶不振,相反将自己的人生活得璀璨,将动荡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没有好的原生家庭,没有谈得来的同学朋友,没有优渥的社会背景……
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可以成为你滋养自己,重新生长出骨肉的力量。
就像总理那句,“革命有后。”
如果此生我们不能成为您,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也一定会尽我们所能,做令您骄傲的后代。
来源
/

视觉志
监制
/

ins生活
作者
/

Haruka
标记美好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