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GreenLens
新年好呀 💚
过去的一周,我们收到很多留言。一起给地球写下了纸条的朋友们,记下与自然相遇的故事,和有关地球的行动。
在2024年的第一天,一起放飞这些长长短短的纸条吧,愿你我和地球,都快乐。

抬头看天,
和看树的时间变多了

“嗨,亲爱的地球。
2023年,对我来说算是一个自然大年,整个夏天都在忙着和山中的一切自然物打交道。
看着雪山爷爷摘掉白帽子,露出黑头皮,野花在起伏的草原摇摆,小心翼翼地摘彩色蘑菇,黄昏的马路上老牛在悠悠地甩尾巴,拯救跑进小木屋一下一下撞着玻璃门的蜜蜂,听懂人话的的小羊跑来和我玩耍...
太多美妙的动物植物,与我发生了相当亲密的连接。这个夏天,不算辜负。许愿明年依然能够在自然中发现地球更丰富的美,并且真正投入进自然当中,不止于观察,执于共生共建。”
@芜叶子
正在小步进入自然的地球公民
“ 嗨,亲爱的地球上的树:
广东的树似乎跟别的城市的树不太一样,到了冬天也依然绿油油,得等到春天才变黄然后簌簌地落下。某一天,朋友告诉我: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去抱树,树会给你能量。我半信半疑但依然做了,你抱起来稍微有点硌得慌,但是感觉有点温暖。 
前几天去海边的时候,看到海滩那里新种了一棵小树,我就坐在那里想,要等多久小树才会长大呢?问了朋友,他说:也不是所有小树都会好好长大,或许一阵台风过境它就不在了。
好吧,今年的话,小树们,祝你们好运,好好长大不要被砍掉,也顺便祝我好运。” 
@泡芙电饭煲
目前在贯彻低调做人原则的都市女工
“十一月去南京的一次旅行,最惊喜的行程不是城市,而是返程前不抱太大希望的牛首山。
在空旷无人的山里漫步,被溪流、芦苇荡和染上秋色与夕阳的树木环绕,那种与自然相通的平静与喜悦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也让我再次意识到自然对我生命的意义。”
@Noora
大学生
“ 今年和朋友的华山之旅,虽然是夜爬,但也见识到了华山的险峻和巍峨。第二天凌晨,天刚刚破晓时,绚丽的朝霞铺满了东方,太阳缓缓升起,远处的黄河渭河若隐若现风吹乱了大家的头发,是大自然在包围着我们。”
@西外鸡公煲yyds
不愿透露姓名的打工人
“这个秋冬,《地球脉动》第三季,让我毫无意外地再度坠入对这片星球上万千生灵的痴爱与痛惜。
跟随97岁的爱登堡爵士与绝无仅有的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从飞跃阿尔卑斯山脉的雏鸟,看到3200米深海的章鱼群。感谢这些在努力展示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人,他们在努力证明人类——至少一部分的人类——不是‘地球之癌’。”

@吴海云

《晨读时间》《我是女博士》播客主播

"大学三年终于能够去附近的景点逛逛了。自然带我远离小组作业、远离课题汇报、远离我讨厌的一切我只是一个专心看风景的人。
在世俗给我们的压力背后,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大自然的晨曦、黄昏、风雪以及落日。"
@婧婧

现实生活里的理想主义者

"每日骑车上班的路上,每当微风拂过我的脸颊,小鸟在头顶掠过,早晨清新干爽的空气被我吸入体内时,我都在心里向地球致谢,也向它祝福。
这是我每日的晨祷仪式。
今年我第一次在公园露营,在林中倾听雨脚密密地叩敲帐篷的节奏感时,也感受到了午后阳光的热情。马上就是公元2024年了,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多近距离接触你的机会。新年快乐,地球小姐。"
@一粒人
图书里的啄木鸟,水泥盒子里的猫头鹰
“金秋时节的西安不再是灰蒙蒙的长安,走在五颜六色的世界有种抽离感。此刻我活在当下,内心平静,感受身边的美好。”
@翔子
广告导演、编剧、摄影师
“Hi Earth,thank you and love you!”
@小e 
学生
“我是一次次去拜访大树朋友们的那个女孩。我想大树朋友们也喜欢我的到来吧,虽然每次,我都叽叽喳喳的。有些鸟儿也会与此同时,或是稍后,在大树朋友们身上,开会,也是叽叽喳喳的。
在与大树朋友们拥抱过后,感受到了爱与宁静,很踏实,源源不断。只是,目前,还没有一场大雪过后的聊天。我想我不仅仅会叽叽喳喳,还会作画,希望你们会欣然一笑,说,丫头,你又来啦。“
@一名小丫头
正在变得更加宁静的、宇宙深深爱着的人
”上了大学后,发现学校有个时珍园,里面种满了植物,还有好多在园子里生活的鸟类,松鼠,蝴蝶…真的很酷。每次心烦意乱的时候,读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跑到那里,好好欣赏那里的风景。今年十二月份,备战期末考前,我又去了一趟,俯首仰望,看见难得一见的白梅出绽,栀子花开,真的好美,好喜欢这里的一切。“
@大自然的漫游者 
一边接受惊喜,
一边和自然的伤痛相遇
“过去的一年,我解锁了观鸟,从在路边拿起望远镜,到走进城市公园寻找小鸟踪迹,再到走上山脊监测猛禽迁徙…观鸟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最平常又最动人的活动。
成为观鸟人,一方面在不断接受惊喜礼物,另一方面也和自然的伤痛相遇。我看到了人类噪音对鸟类的影响;鸟撞带来的伤亡;非法捕猎屡禁不止;生境被破坏让候鸟流离失所…
最近成都有一只红胸秋沙鸭在观鸟圈被广泛知晓,因为她嘴上缠上了口罩,无法靠自己挣脱,虽然口罩没有让她完全无法进食或梳理羽毛,但依然有很多隐患。每次看到她的照片都令我心疼难过,好像我们共存于同一片苦难之下。“

@汐羽
一名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
”寒潮最冷的那几天,我去了京郊山里已有十几万年历史的溶洞,那里常年恒温13度。但是导游告诉我们,由于长期游客的进入,许多原本洁白如玉的石头慢慢被污染变黑;在洞内的强光灯照射下,有的钟乳石表面长出了苔藓。如今溶洞的深处没有再开发了,希望地球上的自然秘境们都能得到细心呵护。
@小西
新媒体编辑
“在秋天叶子还没落完的时候,我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观鸟之旅。天坛的鸟儿似乎早就知道了我要来找它们玩耍,所以在周末也留在家里等待我们到来。不晓得那些匆匆一瞥的候鸟们,能不能在漫长的旅途中,顺利到家。”
@萝卜
新媒体编辑
“红嘴鸥每年冬天都会准时从西伯利亚飞往我的老家,四川绵阳的涪江水域越冬,最近十年,这个时间成为了我们当地人说的观鸥季。江中央的小岛上就是它们的栖息地,第二年三月底四月初他们开始成群结队迁离,返回贝加尔湖地区繁殖后代。人和鸥已经形成了一种相遇的习惯和互相尊重的默契。
但是我发现鸟群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这些可能与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有关系。希望我们新一年能更好地保护这片栖息地,让他们来年还能原路返回,在迁徙有家可归。新年快乐。“
@筠杰
导演
© DOU
西伯利亚的风,西伯利亚的风
古老记忆中永恒的泠冽
季风抵达之前出发
向南,向南
周而复始,亘古不变
忽而某刻
失去了方向
你的眼睛看见了什么?
游客嬉笑着扔向你的过期面包?
冰川消融?
“候鸟筑起巢穴”
末日以此神话开章
@刘山山
编剧/艺术家
“今年秋天树色变化很寥落,元宝槭、黄栌大多都红得不彻底,之后的气温骤降,令未离枝的树叶很快就失去了水分,所见多为一片灰绿。
来到北京过冬的候鸟,今年也多了好几种过去少见的,大概食物短缺使它们生活的区域南扩是其中一个缘故。
我意识到,观察自然这么久,我对物候已经不太有把握了——气候变化,自然里的万物都在受影响,植物、鸟类犹如此,人何尝不是,好像我们的未来都充满着动荡不定和不可预知。
没有哪一年让我对气候的异常和恶化有如此深切的体会,自然世界正在失去平衡,一个临界点即将被打破,这个过程已经开始,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人类是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的物种,珍惜自然资源,维持万物的可持续性,这不该成为一种虚无的口号,我们需要塑造这样的理念并为之行动了。
@欧阳婷
自然写作者
© 欧阳婷
“今年,我发现春天的降雨在变少,秋天的树叶还没变黄就落了,这些异常就像是你在给我们传递的信号。也许,做为生命共同体的我们,是时候投入更多感受、反思和关注,给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了。
@杭烨
新自然主义种植推动者

停下来,
听听地球的声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按部就班、需求膨胀的城市生活。而地球却正在通过愈发无常的极端天气告诉我们,建立在异化自然、无序扩张基础上的发展,终将摧毁当下虚假的安宁。是时候放慢脚步,倾听地球的声音了。
@李朝
来自绿色和平GREENPEACE
“冰是气候与环境中诸多变化的最了不起的记录者,因为它能记录下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释放与沉积的变化。南极洲完美封存着地球从古到今变迁的印记,而这些极致的景观却在人类到达的一百年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得面目全非。而保留星球的过去,才能获取通往未来的钥匙。”
@小水
无境深蓝发起人,飞行员,极地向导

和很多户外运动一样,滑雪是在山野里人与自身交流的运动;滑雪也是在冰天雪地里,人与山野交流的过程。保护地球,关注气候变化,就是保护我们热爱的冬天。我们享受冰雪带来的多巴胺飙升的馈赠,也必将深度共情雪山和冰川面临的命运。”
@于小登
高山滑雪教练

“在生态修复的旅程中,遵循‘自然是母,时间为父’的原则,虚心地向自然学习,行走自然,阅读大地。在行走和阅读的每一个时刻,虔诚的感受地球脉动,努力探寻自然奥秘,解读支撑大地山川图景背后的自然机制,寻找人与自然协同共生之道。”
@袁兴中
重庆大学教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其实,以最微小的事件作为出发点,通过让行动影响身边的人,用一个个环保事件,我们便能串连起生命的纽带,
共同走进自然的怀抱,感受到草地、天空、溪流,以及丰富多样的生物带来的感动。“

@陈虹妤
麓湖社区基金会绿动志愿者
“这个时间,差不多是疫情封锁结束后的满一年时间。我在高校里面教学《生态学》和《自然教育培训》这两门课也刚好第三年。经历了三届的本科生,能感觉到这三届学生的一些变化,特别是今年的班级里,更多的学生更加内向,不爱户外运动,不太期待野外的实习和考察。
这是让我有点诧异也有点担忧的事情,疫情说到底也是生态学的科学问题——病毒生态学,病毒也是这个地球上各类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
或许呢,病毒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但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类如何理性和星球共存?希望疫情后的我们能更多走进身边的自然。
@周海超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
“我和香港大学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在这一年主要关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于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研究了高密度城市声音景观与视觉景观对人焦虑感的显著影响:自然声景和自然视景的组合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都市居民的焦虑程度。我们也发现了不同的蓝色景观以及不同的城市空间密度,对人的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3年我们提出了在中国建设健康城市景观和健康社区景观的理论框架、设计评价和指导方法。这一年从疫情慢慢过渡到正常,有迷茫也有希望,衷心祝福大家有一个健康平安的2024年!”
@姜斌
香港大学教授
“我感觉人们对地球的改造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是更多为了更多的利润。引用大卫·哈维《世界的逻辑》里的一段话:
‘迅速积累的过剩资本在全球各地,寻找如何深入的出路并不断改变着世界地理面貌,有时甚至是在破坏地理面貌。这一切为何而发生?
答案很简单: 资本积累再生产的要求。 这一答案为对这些进程开展社会、政治和环境后果分析提供了批判性视角,同时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是否应该继续这样的路径,还是应该从根本上遏制甚至消除无限度资金积累的动机。’”
@闫明
建筑师
“每当看到人工绿化里长出不羁的野草,我就油然升起一种开心和欣慰。
我们规训自然和尝试掌控自然久已,我们的妄为已经前所未有,令地球气候和生态岌岌可危,我们的全部植物文明是否需要检讨和改写?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荒原、自然森林和一切自然本身?“
@庞伟
诗人,景观设计师
“化肥是激素,我们却一次次喂养了你。却希望你,给我们提供健康的粮食。可笑吗?可悲!”
@辛沐子
“忙,是一种罪;让别人变得更忙,是扩大的罪。天人系统要活得久些,大家都要慢一点儿。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更多可能,

变得清晰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工作岗位,开始接触关于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以及红树林恢复营造的工作,学习和了解了关于这种生物的生态效益以及其重要性。 这期间连同工作机构开展了很多次关于红树林的科普活动以及种植活动,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这项公益事业中。”
@夏恩
广东湛江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工作者
“又到了一年的结尾,在光伏零件领域探索给地球降温的可能,也变得更加清晰了。每一个光伏零件的碳足迹,都需要非常多上下产业链的供应商协助,才能整体降低。新的一年,很期待和大家一起共创,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变革体系,来帮地球做更多。 ”
@张可男 
光伏产业从业者

“做保护工作这么多年,今年最惊喜的是第一次在野外看到了中华穿山甲的脚印,比预想的小。还在保护站看到了穿山甲全身滚满泥玩耍,还哼哧哼哧用爪子刨了不少树叶去洞里的珍贵影像。”
“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和理解,理解万物有灵,理解万物有爱,理解对这种濒危野生动物和栖息地的保护,也最终会福及我们自己。 
新的一年,希望还能和更多的伙伴们一起在环境保护中找到答案,找到信心,找到积极的改变,为了一个可持续的未来韧性朝前。”
@余冲
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每次不得已点外卖时,我都选择「无需餐具」,但大概率会收到商家好心赠送的一次性餐具。我只有找个盒子,装好它们,然后就很难被使用了。有人建议,下单时需单独再备注「送餐具差评」或「不送餐具,谢谢」,下次我要试试。“
@佘佘
来自GreenLens

“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开端,面临极端气候、流行疾病增多、全球经济下滑等挑战。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COP28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合作的曙光。”
@张友廷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工作组,正谷联合创始人
“今年我参加了气候变化公约大会COP 28和塑料公约谈判大会INC-3,感受到塑料公约和气候变化公约,会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两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循环经济会成为碳中和碳减排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成立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的出发点。
希望废弃物能够越来越多的被资源化利用,产业更规模化和高质化,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蒋南青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如果医疗保健是一个国家,它将是世界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占全球排放量的 5.2%,超过了航空或航运业。 
我们一直意识到气候变化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在COP28上设立的首个“健康日”,以及12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一份新的《气候与健康宣言》也将把气候治理从“避免温升的程度来衡量进展,转而以挽救的生命数量来衡量”。
未来,我们希望在提供安全、高效和有效的护理方法的同时,推动整个医疗保健领域的系统性和可持续变革。”
@刘可心
飞利浦中国ESG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ESG是当前热门的话题,估计2024年会更热。实际上2004年联合国提出ESG概念的时候是有雄心的,就像我们的能源革命要从化石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进行大换血一样,它的雄心是,推进企业从原来的利润最大化的模式转到一个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模式,我们搞研究的,把这个定位叫做建设可持续的新商业文明。”
@诸大建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教授
「海洋,是地球一切生命的起点」,然而人类在短时间内对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中都在尽可能献出对海洋保护的一份绵薄之力。未来更希望每一位行动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地球上最柔软的一片蔚蓝,还海洋原有的颜色。
@余江雪
MUJI無印良品中国可持续发展事务负责人
「行动至上」的力量在于,所有人小小的举动终将改变这个世界。2023年,我们和所有Nespresso的用户,一起通过参与胶囊回收计划,把咖啡变成向善力量的路上,又推进了一点点。
@林原名
Nespresso公关及可持续沟通经理
“亲爱的地球: 你好吗?
我们是广汽丰田。保护生态,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打造绿色工厂、建设生态园、开展“一路青山·生机森林”项目的路上探索,通过发挥企业力量,让生态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将竭尽全力,守护你的明天。”
@负责任的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在回收塑料资源化上,面对打破常规,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其实需要更多人用实践和科技创新把构想变成现实。”
@熊维
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全球范围内的异常气候现象越来越频繁,气候变化愈发不规则。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可持续生态的发展。
活水沙龙通过分享与水、生态环境相关的科普内容,试图让每一位生活在地球上的公民,珍惜身边的每一条河流,深入了解我们如何与地球共存。”
@李辰 
活水沙龙主理人
“我发现带便当会很容易忘记带筷子和勺子,所以决定直接把筷子和勺子放在公司。不到不得已,不选择打包,堂食。
网购很多,导致很多塑料包装袋的产生和丢弃。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够减少网上消费,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这样还可以省钱。
至今,还保留着路上飘来的一颗不知名植物的棉絮种子。手从空中拿到的那一刻,有莫名的伤感,落在到处基本上钢筋与混凝土的城市里,很艰难吧。不如我保留一会,之后有机会再让你在泥土上漂流。”
@Peyton 
每天都在想辞职的英语老师
“2023年的时尚领域,诸如蛛丝蛋白材料、菌丝皮革、生物PHA塑料等再生物料的不断问世,过去需要化学合成实现材料创新,如今,被年轻的创客们用生物之间的奇妙反应来实现,并被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加速自身可持续目标的实现。
也在本年度,欧盟加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通过了“数字护照”的草案,以数字方式收集和记录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可持续性数据,为消费者作出负责任的选择提供参考,也鞭策着企业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消费后回收的阶段负责。COP28会议上达成了加速摆脱化石能源依赖的全球共识,带来了希望的同时,也赋予每一个参与者更重的责任。
汲取自然系统运作的智慧,也许是人类在诸多探索后返璞归真寻得的正确答案。期待在明年,能够见证更多自然向善的可持续实践。“
@晨歌Frida
可持续时尚撰稿人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们做了两件有关可持续的小事:一是联合北京孵化器的公益小活动。另外一件是实地去体验与考察非洲最大的难民营卡库玛。
第一场活动通过5分钟不到的简单互动,让中小微企业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哪些,并为自己觉得最重要的目标投票。最后我们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和目标16和平正义强大机构获得了最多投票。我们还采访了保洁阿姨,才知道阿姨根本就不识字,其实现代文明的许多内容信息是把她排除在外的。但也让我了解到,微小的就是宏大的,能影响身边的人比宏大叙事更重要。 
可持续发展不是慈善,这句话来自于联合国驻华系统官员常启德先生,给我的触动很大。传统的模式中,许多慈善是通过一次性的捐赠来以小善掩大恶。并且在后期的关系中也会产生纷争与分歧,甚至带来恶劣的关系。
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所以在这一次非洲难民营我们所参与的联合项目,我们特别设置的重点就放在了商业的可持续性上。也就是说,这个项目首先需要是一个能造血的项目,不可以是一个单纯伸手要钱的模式。因此,我们会联合当地的以及国际的NGO进行合作,从一个很小的冰棍生产线起步,来验证商业数据。以“绿色能源+小制造”,为当地人提供收入渠道与就业。除此之外,还将结合活动、纪录片等要素,来传播影响力,关注社会问题和年青人教育成长。 “
@容南 
绿色金融从业者

新的一年,
会变更好吗?

“2023年,我们游历了非洲大陆,并希望每年都能回去看看,看看那些动物教会我们的事情——生命的本质。
新的年度计划,走回非洲,去生活,感受,分享和一起改变对动物和环境的认知。”

@Eliz
自由职业者、全职妈妈、做梦人

亲爱的地球,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一切会越来越好吗?
过去的一年我也在学着了解更多你的现状,在专业课上学到过去的公害事件和污染,听说还有很多人认为气候变化只是政客的阴谋论,更多的是学到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日渐发展的科技,助力每个人降低碳足迹,走向绿色发展。
治理和恢复听起来真的很难很难,人类造成的破坏不是朝夕之间能得到解决的,但至少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对我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小了,有科学家预估说再过二十年臭氧层空洞就不再是问题了,这之后每次晒太阳都更开心了。
我曾在校园穿梭驻足追随飞鸟的踪迹,观鸟是今年的新爱好,听着耳边各式各样的鸟鸣,才惊觉之前怎么从没注意到这么丰富的小生灵的存在;我也曾跟着老师去看湿地滩涂和红树林,看起来灰扑扑的滩涂其实滋养着庞大的生物群落,承担着及其重要的调节功能。
“亲爱的地球,有关你的每个细节都特别令人着迷呀。我知道人类对你来说不是必要的,但你仍温和地包容着你的孩子们。
希望新的一年人们都能离绿色更近一些,从身体上也从心理上;同样希望我们学习的知识能派上用场,个人的力量只能改变很小的一片环境,但所有人一起,一定能走向更美丽更绿色的未来吧!“ 
@Bambii
生态学本科生,爱着自然也对人类怀抱希望
“2023年的夏天,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极端气候的影响。这背后,城市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热点。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适应和减缓措施,如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水资源管理等,来提高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2024年城市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和复杂,城市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压力,也将拥有更多的创新和机会。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茅明睿
城市象限创始人&CEO
“我们身处在人类世地质时代,气候剧烈变化,地球上的每一条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 
高山的一个瞬时,是这个流动地质时代里,一个消融的时瞬。”
@李宾
建筑师,高山徒步爱好者

“2023年每月第一天分享当月的可持续节日成为了一种习惯,到年底积累了整整120个可持续节日。地球一小时观影局联合画云的周周魚,以天空中云朵的自然形状,创作了一份云画版地球日历。

最开心的是上两天有收到小伙伴传来晚霞的照片,说傍晚抬头看到好看的云,突然就想到了某个可持续节日的模样。
这或许就是我们为地球准备的新年礼物的微小意义,在每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日子里,仰望云端,永远有漫天祥云陪你一起走过2024每个可持续的日子~ 

@宇霏
B Corps China 项目总监
“最冷”又“最热”的2023年,只占地球漫长生命中的一瞬。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3年,几乎每人都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越加异常,2024年,也并不乐观。但其实,每一个和地球相关瞬间都值得记录与珍惜。谢谢分享。
编辑:萝卜,佘佘 |设计:Moitoi
📧 
年度绿色案例集
2024年1月20日征集截止
点击查看详情
GreenLens是Lens旗下专注可持续议题的传播咨询机构,致力于为品牌提供“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创意、传播与咨询服务。聚焦于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也关注机构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实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