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是大J职介所,别忘了二条是讲给孩子们听的职业故事哟~
文|大J职介所
图|网图
30岁那年,佩奇妈放弃了医院的稳定工作,到保险公司正式当起了保险理赔员。
从一名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保险人”,放着十几二十年辛苦得来的救人本事不用了,跑到保险公司,任何人听到,都会觉得这是“大材小用”,觉得她“书白读了”。
甚至包括她自己,也是真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值得分享的,谈起自己的故事,也是寥寥几句。
01  
保险理赔员,
这份“普通”的工作
刚加上佩奇妈微信,说要采访她时,她对我说:
“没想到你们会采访我,和职介所的其他‘大神’相比,我这份工作简直可以说是太普通了。”
在网上查了一轮资料,我才发现好多人说:
干保险的,就约等于干推销的,不正经上班,天天到处跑,见人就拉着卖保单,赚提成;
而且,保险销售里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单位正式雇佣的员工,只是负责代理,没有五险一金,业务员只管卖,不跟进赔,那不就基本就像是骗钱的?
佩奇妈给我科普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赔员不是卖保险的,我们有办公室,有五险一金,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
大家吐槽卖保险的是只管卖不管赔,我们理赔员恰恰相反,我们只管赔,不管卖。
从一个肿瘤科医生,转行当了保险理赔员,她只有一个目的:能正常下班,正常休假,能陪孩子长大。
找一份能正常上下班的工作,听起来是个再简单不过的诉求,而她竟然花了十多年,才明白过来。
当医生,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当她看到我们这个栏目,第一时间就填了报名表单想来讲自己的故事,她想对大家说:
“比起父母想让你干什么工作,尽早想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更重要。”
佩奇妈出生在江苏的一个三线小城市,从小到大,她一路走得很顺利,在学习上,也是从小“抢跑”的“别人家的孩子”,升学、选专业,选工作,都是爸妈做决定的,硕士毕业后,直接就进了三甲医院当医生。
这工作能赚钱,名声好,受尊敬,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是的,我也以为我自己很喜欢,后来发现其实是父母喜欢。
孩子出生后,我是真的很想好好多陪陪她,也是那时候才决定真的行动起来!”她边回忆,边感慨。
一开始,她考虑过进私立医院,那里患者少,管理水平较高,也没那么多夜班了,但经过一番摸爬,她发现,自己所在的三线城市,有“良心”又有水平的选择并不多;
她也考虑过进入药企,但那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销售压力,收入也不稳定;
自己30岁了,也过了社会认为最具竞争力的年纪……
怎么办呢?
找着找着,正好接触到保险公司招人,她才偶然了解到了保险理赔员这个职位。
仔细盘了盘,发现转行当理赔员,简直方方面面有优势,也符合她的职业诉求:
首先,自己当了5年医生,在理解和解释医疗保险条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那些涉及复杂医疗情况的案件中能起不少作用,不算完完全全的小白转行;
虽然还缺乏在保险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保险业务的知识,比如,理赔流程、客户服务以及保险法规,好在企业会提供职业培训,几个月就能上岗了。
收入上虽然不如当医生高,在当地也处于中等水平,最最重要的是,当理赔员有固定上下班时间,法定节假日能休息。
下定决心后,她就正式向自己的医生生涯告别了。
如今,已经转行了5年的她,每一天都很“确定”。
当医生的时候,她分不清自己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科室有事情,随叫随到;到了保险公司后,她每天8点半上班,一进公司大门,就开始忙碌,有时在公司处理理赔案件,有时去探视伤者伤情或者去医院调取病案、开庭等工作。
星期一到星期五都非常忙碌,就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样有条不紊地工作,每天下午5点下班,一星期咻的一声就过去了。
“没时间乱想,一回家就能看到娃。”她说。
但转行后,就全是好事吗?其实也不是的,她说,现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很扎心:
首先,收入确实没有当医生的时候高了;
职位上也没有了所谓的“上升通道”;
最重要的,是理赔员这份工作看不到“未来”,这个岗位如今几乎不社招,基本来源校招或人才引进,企业也都意识到,现在AI技术已经在渐渐替代人工审核了。
所以,这份工作可能干不到老,甚至还有中年下岗的风险……
我问她:你后悔过吗?
“虽然偶尔会怀念起当医生时那种轰轰烈烈治病救人的成就感,但我真不后悔转行,如果能早一点下决心的话,说不定就会有更多的转行机会吧。
这时,她又再一次肯定地跟我说:“现在,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02  
“普通"背后,
也是责任重大的
理赔员到底是干嘛的?
当我询问佩奇妈日常工作内容时,她的回答很简练。
“理赔对保险公司来说,是每天都在发生、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每类保险都有清晰的申报和审核流程。
客户核保成功,购买保险,遇到险情找保险公司报案,再由理赔员与伤者沟通,确定伤情,到医院探视,陪同伤者做司法鉴定,按程序进行调查、理算、复核、结案归档。
符合的进行赔偿,不符合,就不赔。”
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申请报案—准备材料—理赔员做赔付审核这样的流程
寥寥几个字,就把自己的工作说完了。
乍一听,这工作真的很像对着“答案”判卷子,那如果每份保险都能直接按照条款理赔,那理赔员存在的意义是不是就不大了?似乎也是人人都能干得了的审核工作啊?
这回她才沉默了一会,重新给我梳理了一下这份工作。
“那还真没有我说起来那么简单,入行也不是随便就能入的。
在保险行业,理赔员的职业入行门槛算高的,它和保险企业里其他诸如精算师、产品研发之类的岗位一样,都是属于专业度很高的工种
拿佩奇妈目前所任职的寿险理赔岗举例,她平时要负责处理的理赔事务有寿险、意外险、重疾险等,需要她掌握的除了保险、法律的知识,对医学知识也有一定要求,这也是她到了三十多还能转行成功的关键。
再比如财产险理赔员,要求要有保险学、会计学、金融学、法学等背景;
负责汽车保险理赔的人员,则需要有与汽车相关的知识……
真是没有一到两样“专业本事”干不了的。
到了具体工作,能把理赔工作干好的人,通常也不能只会“闷声做事”,日常他们要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尤其是遇到理赔纠纷时,要确保公正的理赔结果,帮助事故发生双方解决问题,要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理赔员,不仅要代表保险公司,做到不惜赔、不烂赔,防止被骗保,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认真调查和取证,保证理赔真实性。
然而,这些对当了5年医生、5年理赔员的佩奇妈来说,都算是“熟练工种”,在实际工作中,她最难承受的,还是直面悲剧发生的时候。
她记不清5年多来,自己亲自处理了多少案子,但每当被保险人因重大疾病需要大额医疗费时,却因为没有购买某种险种,无法理赔时,都会特别无奈,自己作为一个理赔员好像帮不上忙了。
是啊,这和当医生时能亲自挽救一个生命的成就感相比,确实是巨大的落差。
那怎么平衡这样的心理呢?
“别的做不了,但尽量给身边需要的人科普一些保险知识、平时帮朋友看看买的保险靠不靠谱还是可以的。”她平静地对我说。
03  
理赔员来说说,
保险到底怎么才能买对?
采访一位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肯定绕不过的问题是:
保险真的靠谱吗?怎么买保险才不会踩坑?
“这些事,其实一两句话说不清”。电话那头的佩奇妈在找了许多资料和数据之后,几天之后才回答我。
以她多年来的理赔经验和数据说话,有些险种赔付率挺高,比如重疾和百万安心疗、中小学生平安保险,像年金险还有养老险保险,这些险种是能让公司赚钱的,整体都是赔得起的。
综合下来,保险行业的赔付率能到97%左右,已经是一个蛮高的比例了。
特别是遇到重大灾情面前,政府会迅速组织排查死者是否有购买相关保险,让保险公司在第一时间进行赔付。
那剩下的,买了保险,导致不能理赔主要是出于2个大原因:
1、买错产品
2、没做好健康告知
第一种是误会了保险的用途,比如,投保人完全不懂保险,本来想买意外、重疾险,却买成了投资储蓄型保险,到了发生意外需要理赔时,发现自己买错了。
至于第二点,就比较麻烦了,有些投保人认为填写了健康告知就会核保失败,而选择隐瞒,或前期体检结果,认为没必要如实告知,投保时不详细查看承保要求,就随意点选已了解,其实这样带来的隐患也很大。
因为到理赔环节,保险公司会调取相关病历材料,发现投保时属于带病投保,会进行拒赔处理,后期进入法院诉讼,由于前期投保人确认了相关的告知义务,法院也会进行判定保险公司无需赔付。
所以,作为理赔员,她建议,买保险之前,一定认真阅读保险条款,看清可以赔偿的条款。
可以自己研究一下《保险法》及保险条款,或者花钱请专业的人帮忙解读一下,一定一定不要只听业务员的“推销”。
如果已经到了需要理赔的时候,报案前也尽量找到当初买保险的业务员寻求帮助,有专业经验的业务员可以告诉你怎么一步步理赔,避免出错。
那普通家庭该配置什么保险呢?我问。
保险嘛,肯定是以保障为主,能覆盖家庭会发生的必要风险为前提,最重要的有2块:意外和疾病。
该买多少保额每个家庭不一样,但基本是以家庭房贷、车贷、家庭主要经济支柱丧失劳动能力后,他所承担的收入流来计算保额。
而重疾险的保额,以家庭经济支柱无法工作至少2年以上所承担的家庭收入为测算保额;
家里有孩子的,主要以学平险、百万安心疗,重疾险为主,假设孩子生病了,产生的医疗费要全面覆盖,这样,不会出现因病致贫的情况,不会降低家庭的生活品质。
总之,整体投入不超过家庭收入的10%比较好。
所以,也就不存在照抄保险作业这一回事,每个家庭的情况真的都不一样。
04  
宇宙的尽头是卖保险?
社交媒体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卖保险。
但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人褒贬不一,即使在这个大家对保险越来越重视的年代。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电话那头的佩奇妈还没等我问完,就笑了。
“我太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10年前,保险行业经历过大爆发,大家对保险缺乏了解,从业者整体专业程度不高,基本上靠亲戚朋友捧场买单。
图源网络
(缘故:指的是向熟悉的人推销)
但现在这个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多。不仅是医生,名校毕业生、名所律师转行做保险的也越来越多。
有一些是为了收入,还有一大部分的从业者,就是像佩奇妈这种,成家后,想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女性:既不愿当全职妈妈,又想拥有一份工作,而保险公司确实给很多人开了一扇大门。
但大家转行的方向,大多是像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这类岗位,既想实现“不打卡”自由,还有机会实现高收入的梦想。
听起来是不错,所以我也问佩奇妈:保险这个行业,当销售也好,当理赔员也好,你建议大家入行吗?
她的回答是: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自己又对与人打交道有兴趣有信心做好销售的,是可以一试的,但现在确实行业竞争压力大,销售指标要求高,撑不下去的人也很多,暂时撑一撑试试是没问题的。
至于说理赔员,前面也说了,现在招的人越来越少,她自己是不太建议入行了。
为什么呢?
第一,保险公司没以前那样盈利了;
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是靠“投资储蓄型”等保险,这些年大家买投资储蓄型保险的少了,而“健康险”、“重疾险”这部分的支出却越来越大,很多保险公司现在已经有点“入不敷出”。
其次,AI技术的出现,目前已经在取代部分理赔审核的工作,理赔后台已经开始慢慢地升级,某些东西不需要人工进行审核了。
拿大家很熟悉的车险来说,现在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正在普及,可能再过个10年20年,这部分的理赔岗位需求也会越来越少。
我问她“那你会有危机感吗?怎么办呢?"
“那肯定会焦虑的啊,但大环境不好,同时也一定要做另一手准备,我现在也在着手考一些专业证书比如说司法考试、中级经济师 CPA,加上我这么多年对医疗纠纷的经验,应该还是能有口饭吃的。”
最后,她平静地说,我选择了这条路,选了这份就是普通的工作,那我就不能指望这个行业、这份工作能出现一波又一波巨大的风口,吹着我飞。
她也很清楚,想要维持住这份按时上下班,有稳定收入的普通工作,也不能躺平,必须要继续学习、继续充实自己,相信,路还是会越走越宽的。
采访完佩奇妈的那天,是一年中降温最厉害的那几天,她陪着在医院挂水的女儿,给我打完了最后一段字,微信列表里,她那个淡绿色背景的微信头像一次次地闪了起来。
我总算看清楚,头像中央,原来是一只粉色的小猪仔啊。
我脑海中还一直记得她说了好几遍的2句话,一句是“我实在是太普通了”;
另一句是“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我体会到了她那份平淡如水的勇敢,我看到了,“无论多艰难的选择,身后还是有路的,而且是有人在走的”这样一份笃定。
大J叨叨叨
今天佩奇妈的故事很长,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受,欢迎留言和我分享哦。
另外还要唠叨一句,通常职业教育都有二条,是讲给孩子们的职业故事,有录音放给孩子们听。
如果你想看更多职业介绍,可以点击文章开头#大J职介所,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职业,欢迎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和我们联系。
愿意参与我们采访的各行业朋友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填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