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o_crafts
最近有个案子,有点儿冷门。
号称是,开创了“股民赔偿的新方法”。
我感觉挺值得关注,说不定可以开a股的风气先河,讲一讲。
简单来说——
股民炒股亏钱后,中介机构赔了一笔钱。
紫晶存储这家上市公司,因为信披违规和欺诈发行,然后被立案调查。
最终每个股民平均获赔了:
6.39万块钱。
这个赔付的最大特点是赔得痛快,由中介机构先行垫付赔款。
去年4月18号,官方处罚。

去年5月26号,中介机构钱,成立赔偿基金。
再两个月后,1.6万多名股民就拿到赔偿了,共计10.86亿。
然后前几天官方介绍了最终的情况。

十分神速。

为啥说这个案子值得关注呢。
很简单——

a股中的坑货公司太多了。经常有人被骗亏钱。
偶尔发个利好,吸引一堆人去炒,结果是虚假或夸大,没法落地。

导致股民被深套。

其实股民可以考虑起诉的,但很多人都没这个心思,没养成索赔的风气。
如果想起诉索赔,怎么办?
注意了,这里有个先后顺序。
你得确实因为听信上市公司的骗人公告,买入股票后亏损。
才能索赔。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的一个案例,就提到了类似顺序:

1)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公告;然后你买了股票;
2)事后这个公告被证实有虚假表述,你亏了。
3)这时候可以起诉。
有一个律师朋友和我说,这两年股民炒股亏了,讨要赔偿的案子密集变多。

能不能成功,有一个关键。
取决于——官方的认定。
比如,官方如果对上市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股民就会很好举证了。
毕竟官方都认定违规了,股民自然好打官司。
北京金融法院,发过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其中有一件就是:
A公司,几年前发布一则重大利好消息。说要收购一家公司,能源储量非常丰富。
股民王某看到消息后,买入A公司股票。

几年后,北京监管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为收购公告严重夸大事实。把能源储备量错误地记成了两倍。
王某拿着处罚书,到北京金融法院起诉。
最后果然胜诉了。
现在有些律师会主动找许多受损股民一起,打集体诉讼官司。
人多力量大。
我的读者中,就有人遇到过律师的主动邀约。
大概是如果能告成功,拿到赔偿款,律师再从里面抽成。

也算是无本买卖了。

也可以自己发起诉讼——

像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的官网,都有一栏叫“诉讼服务”。
可以直接网上立案。
比如北京金融法院——如果超过10个人起诉,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案件有可能先行审理、判决。
估计是想要树典型。
回到文章前面,紫晶存储之所以赔钱这么神速,有个关键原因:

中介机构代为赔付了。
这个叫“当事人承诺制度”,是新鲜玩意。2022年初才开始实行。
紫晶存储算是首例。
立案调查阶段,中信建投等四家中介,提前启动“当事人承诺制度”。
股民拿了钱,也就相当于自愿和解了。
中介机构的本意还是,别闹到法院那一步,中介机构直接出钱赔得了。
这个制度国内刚起步,还在摸索期。
但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已经相当普遍了;
后肯定会越来越常见。
中介机构,为啥要主动站出来领罚大几个亿?
对他们来说,上市公司犯的错,它们也有份。认赔认罚的目的是,尽量降低对其它业务的打击。早点认错交罚金,把事情结了。
当然。
要是中介机构们不愿垫付,或者没有垫付能力。

股民可以将官司打到底。
但一般来说,时间周期就会偏久了。
总结来说——
如果你因为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弄虚作假...等原因,导致炒股亏了
可以考虑发起诉讼,果断捍卫自己的权益。
等等吧。
现在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监管层也希望树典型。
运气好的话,还能短平快的拿到赔偿。
维权风气越盛,更多人也会受益。
我自己暂时没有这经历。读者中要是谁参与了的话,也可以分享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