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次晚上跟北航的一位院长相聚,座中有他的三位高中同学,都是同一年级的,实属难得。
他们回忆起高中生活。
当年读的是县城中学,农村孩子住校,他是城里孩子,没有他的宿舍。但年少的他就有了个特别的想法:“听说读书得吃苦,农村同学住校吃苦。我是城里娃,住家里太舒服,不吃苦,看来我是考不上大学了。”
于是他央求父母,找到学校,在校内额外寻了个住处,四位城里娃住校了。据说那年全校考上一本的不超过二十人,他们中就有三人考上了。
这段岁月给院长验证了他的想法:要想学习好,就要主动吃苦。
院长说,他现在经常跟学生们谈话。学生们经常问,怎样才能搞好学习?院长说,我给学生的回答很简答:“想学好,就得对自己狠一点,就要多吃苦。”
院长的回答朴素而有理。古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不一定追求成为人上之人,因为人是平等的,但要想学业成绩脱颖而出,必须得下苦功夫。
河北昌黎五峰山上有个韩文公祠,供奉着唐代大文豪韩愈。祠堂正门的对联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吃苦,不是要忍饥挨饿,而是要努力把自己的舒适圈往外推,把自己的知识圈、能力圈往外扩展。扩展的过程中,与自己的惰性定会产生冲突,比如:惰性想玩而不愿睡觉,惰性想睡觉而不愿起床,惰性想放空而不愿思考……在跟惰性冲突的情况下,要克服惰性,就得“吃苦”。
吃苦,方能能形成新的习惯,增强韧性,增强信心。
吃苦的过程不必着急,可以徐徐图之,就像锻炼水中的憋气、就像锻炼长跑,慢慢来,但每次尽量推到极致,假以时日,就能憋气较长、跑得较远。
没有一个成功者是不吃苦的。对于“苦”的感受,可以不同。有人认为是极苦,有人认为是成就感。世上我们能控制的事本就不多,如果自己对自己做到一定的控制,那是值得骄傲的。毕竟,自己都管不住,未来长大了要想管人管世界,是不靠谱的。
每天18:18推送,坚持日更,一起成长,功不唐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