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最为令人敬重的眼科医生陶勇因为一件家事引起热议。在女儿12岁生日宴上,陶医生让女儿给长辈夹菜,并要求她饭后洗碗,事后发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小作文,没想到网友们看到小寿星不情不愿的反应大为反感,批评当爸的爹味太重。

陶医生事后回应:“本意是想让她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要学会承担更多家里的责任,忽略其感受确实欠妥,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只在理念上,更在于每一次的沟通和行为方式,是否有效得当。”
又说:“我和家人也在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亲子教育之路和相处模式,但不管是哪条路,都是以爱为伴的。网友建议我去买个洗碗机,挺好,欢迎推荐。”谦虚又不乏幽默的态度令人莞尔。
但陶医生的学生坐不住了,不就是敲键盘吗,谁不会?你们凭什么指责他?学生笔不停辍地表达了如下观点:
他不是爹味的男人

他的大脑极度聪明, 他热爱眼科事业, 

       他不那么擅长俗世的复杂情感,因此表达情感是直接的。工作太忙,每周见不到家人几次。他租住在医院附近,父母住在北京的北五环,妻女住在北京的南五环,全家人难得聚一次。趁着女儿生日,他可能想在亲友们面前显摆女儿的懂事贴心,结果成了强迫女儿给爷爷奶奶“盛饭”、给舅舅舅妈弄“烤鸭卷”,给妈妈“夹菜”。好吧,我认为他突击晒娃、翻车了。


        他的女儿,陶陶,是有个性的女孩。做为学霸医生的女儿,陶陶没有苦累童年。陶医生,根本不鸡娃,也没有兴趣培养另一个学霸。他尊重孩子的天赋,陶陶的学习完全靠兴趣。试问有几个医生律师教师不鸡娃,不逼迫孩子学习,亲子关系不紧张?


        所谓的逼迫女儿“洗碗筷”,希望女儿不那么“乖戾”,这些大家放心,他没有PUA孩子,而是他的小迷信。因为,他的博士师妹们,他培养的女博士们,大部分都不结婚。我们都过于独立,不靠男人养,聪明清高,倔强傲气。我们经常在他面前吐槽自己的厌男症。于是,陶
师兄一直以为是他自己的原因,他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老父亲,一屋子女儿都嫁不出去。
他一个唯物主义者,甚至路过寺庙替我们求姻缘,不断帮女博士们介绍对象。当我们研究的课题陷入瓶颈,在他办公室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他就会叹气:要不嫁人算了?何苦读博为难自己。
       我是这么回答他的:博士证比结婚证香多了!

        他也曾希望我成为“淑女”,不那么愤世嫉俗的“乖戾”,早就放弃了,不再唠叨我了。

        他是个尊重女人的绅士,是个直男,想晒娃但翻了车,他希望他身边的女儿们都幸福。一个80后老人家,可能以为女人的幸福需要男人。因为他还以为所有的男人都像他那样可以扛起一片天。
看到这里,另一些网友表示更困惑了,:“真是时代不同了。我小时候刚懂事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碗,扫地及带弟弟,再大点就要下地里干活了……”
在城市长大的网友也有同感:“ 座标北京,70后。虽然也算娇生惯养,但也是从小洗碗,叠被子,按需拿着肉票帮家长买肉打芝麻酱,扫地拖地不在话下。”
这件事引起的讨论十分有意思,论点的两方我都不讨厌,因为他们双方都像大学辩论赛的同学,有点生气,有点着急,非常困惑,十分可爱。这个论题又涵盖了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两个话题:成功的家教与女性的权利义务,今天就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1. 当我们让孩子学做家务,我们真正的期望是什么
先来看两个数据:
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对400余名青少年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之比为15:1,收入之比为6:5。
研究进一步显示,从小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更有责任感,当他们看到环境不够整洁有序时会浑身不自在,并认为:“这样的环境需要有人收拾,让我来吧。”对于这些青年来说,从小养成的承担家务的习惯已内化成一种精神力量,让他/她们不会对集体中的事情袖手旁观,愿意自然而然地参与解决问题,这种“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的热诚深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尊敬,让他们总是更容易融入一个新的单位,也会自然获得更多更好的提职与转工机会。
俞敏洪在新东方初具规模时,去北美找以前的大学同学,希冀能用高薪诱惑这些当初的学神回来与他共同合作发展。后来王强等名师也如他所愿加入了团队,但给出的理由十分让人意外:“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在大学宿舍)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一起跟你回国。”
在美国,无论家境如何,父母几乎都鼓励孩子通过家务来赚取零用钱。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与合作,习惯在集体中有所贡献,至少不讨人厌,是这些明智家长的共识。
在这次关于陶医生的讨论中,一位小留学生的家长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女儿Sarah在美国上高中,与其他三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寄宿在当地一对夫妇家。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早上,Sarah在路上接到房东的电话,语气严厉:“Sarah, 你用完卫生间后没有清理地上的很多水渍和头发,致使现在其他的两位房客没法按时使用卫生间,请你立刻回来打扫干净。”
Sarah一时被吓住了,以前哪曾为这样的“小事”被成年人这样训斥过,她结结巴巴地表达了歉意,并说自己已经到了学校,但房东不依不饶,坚持要她回家清理干净。当晚,Sarah 给国内的父母打电话,要求换寄宿家庭,她在电话那边哭,妈妈在这头儿哭,两个人都又羞又气,但不知为什么,妈妈的心里又隐隐地觉得,如果这件让人不愉快的小事能让女儿迅速成长,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能够送孩子去欧美留学的家庭,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已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看齐甚至还有靠前,但是从Sarah这件家务争执投射出的,仍是两种文化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差异。显然,精英教育从来都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之内和书本之中。
哈佛大学的第二个研究数据显示,仍是对这400名青年年长达20年的跟踪证实:爱干家务的孩子,婚姻更幸福,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更低。
英国一项针对夫妻离婚的原因发现,夫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比一方单独承担家务劳动的家庭离婚风险低97%,但是,正如陶医生学生说的那样,他培养的女博士们,根本不着急结婚,即便结婚,看上去也不会毫无怨言地像传统女性那样一人承担绝大部分的家务,她们讨厌甩手掌柜的老公,也不会笑纳丧偶式育儿的婚姻。
2.学做家务的终极意义是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果陶勇医生是让一个小男孩儿养成承担家务的习惯与责任,可能批评他的声音会少一些。
不过,在我们看来,不管是结婚还是独身,无论身为男性还是女性,爱作饭的孩子,去到荒岛也能活得下去;习惯站立起行间随手收拾的人,无论是身在写字楼还是小公寓,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以独居为乐,都会是怡然自洽并深得尊重的得体男女。
据说,在日本,1/3的孩子每天做家务,家长有意将厨房育儿看作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手段。回忆自己的育儿历程,我没有见过一个在10岁左右时对烘焙不感兴趣的孩子,真的,不分性别,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揉面团,打奶油,目不转睛地盯着烤箱中的面包膨胀饼干变色,用水果和巧克力片装饰蛋糕。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不雀跃。在一边陪伴和收拾残局的家长,收获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对于我的一个重要启示还有,西式烘焙与中式面点制作过程是如此不同:全聚德的鸭饼讲究圆如月薄如纸,但月有多圆纸有多薄可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而西式糕点对于每一样食材的用量精确到克,烤箱的温度与时间有严格规定,唯一需要人去适应的的是每一个烤箱的脾气;别人问我拿手菜红烧排骨的用料,我简答以“生抽一圈老抽一咕嘟”,而如果炮制牛排,则需配备专用的带探针的温度计。
所有这些,反映到中西文化中,是两种哲学。一个从小在厨房中参与过中西不同料理的孩子,去留学和到外企就业时,相对不那么容易大惊小怪。
家务纯熟的人,同所有擅于劳动的人一样,有种静气。有一次外国同事表扬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She knows what she’s  doing . 这句话留给我至深印象,谁不喜欢举重若轻的人呢。
但从小洗碗扫地,就能成为一个遇事不慌,举重若轻的人吗?还真不是。现代家庭常用家务助理,多数时候,保姆阿姨们有更娴熟的技能和远超于我们的干活儿速度,但遇到家中大事,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的也常是她们。
家务劳动的底层逻辑,其实与办公室工作相同,都是观察,学习,反复实践。贯穿其中的,是思考,是举一反三,是复盘,是teamwork,这不都是老板们要求的素质吗。
以前的国产电影喜欢描述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通常是中年男性),在独自生活时手忙脚乱,这其实真的是艺术的夸张。一个在工作上很有建树的人,不可能在家务上一窍不通,如果是,也只是因为他/她故意不想在这上投入时间和精力,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假气质。最好不要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一位网友说:
很多留学生房间一团糟,不是不会做家务,而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多洗碗就能学会的。
很多人剩菜不倒直接把碗放进洗碗机造成下水堵塞,是ta从小不勤快吗?不,问题本质是没有建立“ 遇到没用过的电器必须先读说明书”的习惯;
有人从小在家里扫地拖地,但留学的公寓里堆满东西,是ta不勤快吗?不,而是ta没有养成“建立一个分类储藏系统,定期维护它“的习惯。这种小空间收纳能力,除了天赋,都是需要照着书或系统的文档认真学习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统筹规划能力,本人在初中语文课上学了华罗庚这篇课文后,反复实践,一生受用。
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洗碗扫地上,那真是丢西瓜捡芝麻,应该训练的,是自我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九成是需要从书,网络,朋友那里学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