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维持中美关系基本稳定的“压舱石”遭遇连续冲击,两国合作的战略基础已全面松动,中美两国需要寻找面向未来实现战略稳定的新框架。此次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开辟了两国关系面向未来的新愿景。
过去一周,全球目光聚焦中美元首会晤。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6年再次访美,是中美两国元首继去年巴厘岛会晤后举行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这艘巍峨巨轮,从巴厘岛,穿越暗礁险滩,终于抵达旧金山。
“我和总统先生是中美关系的掌舵者,对人民、对世界、对历史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郊外的斐洛里庄园举行会晤时表示。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的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
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着眼新形势,提出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开辟了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会谈后,拜登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新华社图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
“我和总统先生上次会面是在巴厘岛,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来发生了不少事情。”习近平主席的开场白意味深长。
2022年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美国新政府成立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坦诚沟通,达成重要共识。
然而,此后一段时间,由于美方之所为,两国元首共识的落实遇到新的阻碍,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冰点”。
为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实现旧金山会晤,中美双方均做了大量的铺垫。
今年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先后访华。
10月中旬,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率领两党参议员代表团先后访问上海与北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舒默一行时指出,希望两国立法机构多来往、多对话、多交流,增进彼此相互了解,为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作出积极贡献。
10月25日,习近平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他强调,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10月26日至28日,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对美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先后与布林肯、沙利文举行会谈,与拜登总统会见,同美国战略界人士和工商业代表进行交流。
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于11月8日至12日应邀访美,期间与美财长耶伦举行数次会谈。
此外,在此期间,美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设展馆;中美还成立了经济工作组、金融工作组等机制并举行了首次经济会议,标志着两国自2018年以来中断的定期经济对话得以恢复。
“一系列高层交往的恢复释放了中美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董春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双方采取一系列“重返巴厘岛”的实际行动后,习近平主席应邀来到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而这一次旧金山会晤,是中国最高领导人自2017年4月以来首次在美国本土同美国总统会晤,被外界视为今年以来两国持续数月的高层密切交往的高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也指出,在习近平主席访美之前的几个月,中美各层级之间有着比较良好的互动,包括两个工作组都已经开始运转起来,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来访中国。目前的中美关系状态算是长期紧张后的一个局部性的松弛,是2018年以来的最好时期。
一个选择 三项原则 五根支柱
站在关键历史节点,中美关系巨轮该驶向何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通过一个选择、三项原则、五根支柱等重要论述,为中美关系校准航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关系这艘巨轮,如何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
习近平主席给出答案: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2021年,在同拜登总统的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这三点原则。这次在旧金山,习近平主席对这三项原则作出进一步阐述:“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准则”“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底色”。
“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中美元首的旧金山会晤,将如何开辟两国关系面向未来的新愿景?对此,习近平在会晤中指出,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即: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是基本前提,两国要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同有效管控分歧是关键所在,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是动力之源,双方要充分用好各种机制,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是应有之义,中美应该做表率,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是筑基之举,要减少阻碍人文交流的负面因素,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会晤结束后,外交部长王毅在向媒体介绍情况并答问时表示,这次会晤是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访美,两国元首时隔1年再次面对面会晤,凸显了中美元首外交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也延续了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多年来的友好交往,必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中的里程碑,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
美国财长耶伦也在前几日的APEC财长会议中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她坚定相信,美国应在和盟友推进追求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追求与中国健康且稳定的经济关系……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沟通、稳定关系,在关键政策上取得进展”。
亚太经合组织研究机构主任卡洛斯在谈及此次会面时表示,“中美之间稳定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他们合作是很有意义的。”
2015年,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0年前曾经住过的一所民宅命名为“中美友谊屋”,作为中美地方合作和民间友谊的见证,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新华社图
从“脱钩”到“去风险”之谬
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这些错误做法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我们决不答应,也绝不可能得逞。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历史逻辑,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挡。美方应严肃对待中方关切,取消单边制裁,为中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就在两国元首会晤前夕,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却发布年度报告称,虽然美中两国正在进行高层接触,但“中国继续拒绝在国家安全、经济贸易等基本问题上与美国合作”。
这一踩着时间点出炉的报告,罔顾了太多事实。
在刚刚过去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美国政府率爱达荷州、佐治亚州、国家级农产品协会、农产品出口商等17家展商赴上海参展。除了美国展团,美国参展企业超200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许多来自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2023美国对华出口报告》也显示,美对华出口为美创造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是肯德基第一大市场,也是雅诗兰黛第二大市场,星巴克在中国运营超过6200家门店。近五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达9.1%。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近90%在华业务实现盈利。
另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市场对高通、英特尔、特斯拉、苹果这四家公司去年收入分别贡献了62%、27%、22%和18%。
今年5月,七国集团在日本举行峰会,以联合公报形式将对华政策口径正式统一为“去风险”,声称西方国家“不寻求‘脱钩’”,而希望通过“去风险”和“多元化”增强经济韧性。
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美国高官也多次表态称,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所谓“去风险”。
然而,美国所谓的对华“去风险”,实际上是企图把中国与“风险”划上等号,诱拉盟友从过去因美国施压与中国“脱钩”的被迫状态,转为主动“去风险”进而“去中国化”的自发状态,为美国实现其整体对华“脱钩”遏制战略打助攻。
即便不像冷战时期美苏那样经济完全脱钩,在“去风险”的思维指导下,同样会导致全球贸易的“碎片化。
BCA研究公司最近的分析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而美国的贡献率为22%,欧元区20个国家的贡献率为9%。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称,“一个碎片化的全球经济将把世界分裂为相互竞争的区域集团。贸易、投资、思想的传播将会减少——而这些都曾是帮助我们实现经济进步的关键因素。”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美西方、各路媒体不断渲染所谓的“脱钩断链”“去风险”,美中双边贸易仍然在逆境中创历史新高。
按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额增加24亿美元至1538亿美元;进口额增加318亿美元至5368亿美元。
董春岭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两国经贸关系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相互依赖,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无法“脱钩”,强行“脱钩”后双方都会损失,且美方损失更大。“所以美国当前已经充分意识到和中国‘脱钩’不仅做不到,而且对美国弊大于利,于是当前美国的一个策略就是在不寻求与中国‘脱钩’的前提下,对中国部分科技企业实施点对点的、‘小院高墙式’的精准遏制和打压,试图迟滞中国产业升级的脚步,这同样很难做到。”
《纽约时报》近日也刊文称,“就在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管们寻找办法切断与中国的联系之际,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产品正在通过其他国家进入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仍深深地纠缠在一起。”
世界期待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不久前,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的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
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近日也指出,过度夸大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合作的一面,有害无益。
“目前,在华美资企业最大的诉求是美中两国关系能够得到稳定和改善。”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在华美资企业深度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两国不断扩大的经贸关系也为各自的经济创造了价值。
“近年来,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美中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在华美资企业的最大担忧。近几个月来美中两国的高层互访,尤其是两国元首刚刚在旧金山会晤,为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希望两国关系能朝着稳定、互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
3M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爱德华·卡雷塔先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国和中国相互依赖,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因此需要来自两国的高级官员保持对话。“我认为两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就一些共同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进行对话是必要的。我期望在未来几个月里中美关系能够继续取得进展。我认为未来会看到中美在这多个领域可以共同合作,共同实现碳中和、共同减少用水量、共同减少塑料的使用。不仅是3M,中美两国企业都需要共同努力”。
董春岭表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中美两国都应该切实负起大国责任,百年变局下的世界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美选择合作还是对抗将塑造人类社会的未来,中国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格局和推动世界和平进步的力量,美方也应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看待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眼下的一系列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肩负起大国责任。
虽然中美关系眼下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只有双方加强接触,不断沟通交流,才能不断化解矛盾和敌意,才能调动更多和平正义的力量去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只有中美两国人民的双向奔赴,才能逐渐改变美国基于霸权思维、冷战思维的对华战略,使中美关系回到正轨。”董春岭说。
李巍也认为,两国过去运转多年的一些双边对话机制应尽快恢复。“谈就是一个交流沟通、传递信息、了解对方立场的过程,要把对话当作一个有益的过程来看,而不要期待着一定要在短期内达成什么重大的成果。为了促进双方进一步合作,当务之急是增加两国航班,如果航班不恢复,人员不能自由往来,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无米之炊”。
中美需要战略稳定新框架
“尽管中美关系从5月份以来呈现出不断回暖改善的迹象,但是,中美竞争不断加深的趋势并未根本性逆转,目前仅是结构性改善。”在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看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美国开始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过分强调所谓“国家安全”,是造成中美缺乏战略互信的主要原因。
“从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发布至今,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而非伙伴,这是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持续加剧的症结所在,而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以维护自身霸权为主轴的安全观。”董春岭指出,这种安全观导致美国看待他国发展是基于零和的思维,在这种逻辑之下,美国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超越自己,把中美经济实力对比的接近天然放大到安全战略层面,把不择手段遏制打压他国视为一种理所当然。
面对美国的霸权威胁,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下的“好时期”能持续多久?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即便当下中美互动是2018年以来非常难得的一个小高潮,但中美关系已经很难回到“黄金年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很难重回“黄金时代”。其实不用说重回“黄金时代”,如果两位领导人的会面能够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已实属不易。“我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审慎多于乐观”。
“中美当然不可能回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那种‘黄金年代’,那是由特定的地缘政治条件(指‘911’袭击事件)所决定的,具有相当程度的特殊性。”李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董春岭并不认同中美关系所谓“黄金年代”的提法,纵观中美关系发展史,在不同的时代,推动中美关系合作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合作点也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黄金年代”或是“蜜月期”等概念来界定。当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两国战略稳定框架的缺失,过去维持中美关系基本稳定的“压舱石”遭遇特朗普时期的经贸摩擦、战略对话中断、推动反恐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动力衰减的冲击,两国合作的战略基础已全面松动,中美两国需要寻找面向未来的实现战略稳定的新框架,而此次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根支柱”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从巴厘岛驶至旧金山,中美关系的巨轮越过湍流暗礁,殊为不易。旧金山不是终点,而应该成为新的起点。正如习近平主席此次被全球媒体争相引用的深刻阐述所说:“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记者:王哲希 李曦子 周秭沫
编辑:白岩冰
责任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