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问,
你最反感父母的行为是什么?
亲戚家的孩子来串门,
看上我的玩具,
我不愿意分享,
那是我很心爱的玩具,
平时我都舍不得玩。
但还没等我拒绝,
我妈就开口把玩具送亲戚的孩子了。
妈妈生了小弟弟,
全家人都围着他转。
大家都很开心。
妈妈问我喜欢小弟弟吗?
还没等我回答,
爸爸就抢先说,
“还用问吗?肯定喜欢,弟弟长大就能陪你玩了。”
我想说不喜欢,
因为我害怕爸爸妈妈以后只爱小弟弟,
不疼我了。
和同学玩耍,不小心把他推倒,
对方摔跤,膝盖擦破皮了。
学校通知了双方家长来学校,
同学家长没有责怪我。
老师问我的感受时,
我想告诉老师,
我不是故意的,我心里也很难受。
但妈妈抢着替我道歉,
我没有再说话,
或者我的感受没那么重要吧......
学校社团选课,
妈妈问我想选什么,
爸爸马上说男孩子肯定打篮球啦。
其实我喜欢画画,
但我怕爸爸妈妈不高兴,
于是,
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进了篮球班。
(配图与文案无关)
初中的时候,
有一次和妈妈聊天,
今天班上来了插班生,长得好帅。
我爸问我俩在聊什么?
我妈立刻就把我的话告诉了我爸。
那一刻,
我内心极度慌乱害怕,
担心严厉的爸爸误会我有其他心思,
耽误学习。
经过这件事后,
我再也不愿意和妈妈分享我的小秘密了。
不难发现,
以上现象都在反映一个问题——
孩子反感父母的“嘴替”行为。
“嘴替”指的是父母代替孩子发声。
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抗拒这种行为呢?
有三种原因:
很多大人觉得,
我想的,也是孩子想的。
但事实是,
大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孩子的想法。
比如分享玩具,
孩子不愿意分享,
但大人觉得不就是一个玩具吗?
有什么舍不得的?
对于孩子来说,儿时心爱的玩具,
在孩子心里的分量,
就像一幢别墅、一辆宝马对大人这么重要。
如果你不能大方送出你的房子和车子,
为什么要替孩子大方去分享他的玩具?
某些时候,
父母说的,确实是孩子所想的,
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
孩子本身是否有表达的意愿?
比如有些事情,
孩子并不希望第三个人知道,
如果父母没经过孩子的同意,
就替孩子告诉别人,
孩子会有种被“背叛”的感觉,不被尊重。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始终需要自己,
不相信孩子表达、做决定的能力,
所以他们事事插手,
帮助孩子安排和规划生活的每一件事。
在亲子关系中,
如果父母一次次抢夺孩子的话语权,
甚至在孩子表示抗议后,
还用父母的权威去控制孩子,
“我是你爸/妈,我还不懂你?”
“小孩子懂什么,听爸妈的话不会错。”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不敢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
看过一个上海国际学校的校长分享,
父母双方都是上海985大学的教授,
他们的孩子却转学8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后续沟通中,
校长发现每一次她在问孩子问题的时候,
孩子从来都不会回答、甚至没有意愿交流,
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在抢答。
校长猜测,
可能是孩子平时没有表现优秀或个性,
导致父母对他能力不信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父母才忍不住指导孩子,
生活大小事都要干预,
希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和规划来。
但校长指出,
一个习惯接受安排的孩子,
很难有热情去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争取和奋斗。
同样,孩子成长过程中,
父母的不理解和漠视,
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这种关系即便成年了,
也很难修复好。
很多人长大后,
跟父母聊天总是聊不下去。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
童年时候,
说话做事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
经常受到父母的干预和控制,
持续产生低价值感导致的。
父母怎么样预防或改变,
这种替孩子发声的“嘴替”行为?
首先,把话语权交给孩子
我们不是孩子,
不能代替孩子表达意见或者做决定。
只有孩子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不想要什么,
除非孩子明确表示需要父母帮忙,
不然即便是爸爸妈妈,
也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其次,给孩子安全感
记得坚定地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支持你,
你可以自由地表达你心里所想,
不想分享玩具可以不分享,
如果和同学闹矛盾,可以勇敢告诉老师你的真实感受。
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
或者学习上有什么困惑,
也可以随时告诉爸爸妈妈,
我们会帮助你。
再次,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孩子遇到什么事情,
但他表现出不想告诉父母,或者任何人,
或者不想讨论的时候,
我们要尊重孩子不想讨论的权利。
不能因为我们心急,
或者担心孩子不能自己解决事情,
就强迫孩子去说。
只有父母充分尊重孩子,
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面对和消化,
被接纳的孩子往往更认同自己,更有自信。
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尊重,
拉近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越好,孩子越愿意对父母表达。
最后,正向反馈孩子
在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时,
一定要给予正向反馈。
“哇,你这个想法很不错,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父母的关爱和理解,
传递给孩子的安全感,
是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的。
成长是一个学习试错的过程,
你避免孩子犯错,
就是避免他的成长,
父母不放手,
孩子就没办法成长和独立。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
是确定孩子的感受,
看见孩子真实的内心,
不管好坏与否,
都允许他去表达和释放,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欢迎大家进入我们妈妈群,和姐妹们一起唠嗑,后台回复“小助手”,或加微信:xiaoyinyin100,拉你进群~
-广告-
茵茵小福利:
欢迎姐妹们在评论区留言,抽取1名读者,包邮赠送手工鲜鸡蛋酥~(截止到:1月10日中午12点)
我是echo小茵茵,知名母婴育儿博主,亲子漫画师,家有7岁萌宝,会画画、会带娃、爱分享,全网有超过100万妈妈关注。
往期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