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别发起了主题为“增强教育活力 构建韧性未来”的21世纪教育论坛(2023),向大家呈现教育难题背后的深层逻辑,共同探讨解决教育难题的途径与实践。本文系圆桌对谈《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合力构建支持系统》在论坛上的主题发言实录。
课外工作负担过大,压垮郑州00后女教师;《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50%抑郁症患者是在校学生…当下,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且急需特别关注的话题。
在刚刚结束的21世纪教育论坛(2023)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与几位与会嘉宾以“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合力共筑支持系统”为题,从教育专家、教育政策制定者、高校教师、家庭教育倡导者等多元的视角对此议题进行了剖析的探讨。其中的观点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深入思考和借鉴。
圆桌论坛嘉宾:
杨东平(左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旭明(左三)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三川玲(右一)  儿童教育作家、出版人、知名自媒体“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  
谢   波(右二)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程启帆(左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校创新研究中心高级项目经理(主持)
哪些因素导致师生心理问题频出?
杨东平:
原因一:我们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中心,而是以绩效、成绩等外在的东西为中心的,这已经成为压迫老师和学生最沉重的负担。
原因二:学校的规模太大,大到不合理的层面。全世界没有像中国这么大的学校,教育部规定在校生最多不超过2000人,结果很多地方就把2000人作为一个底线,变成一个学校2000—5000人。这样一来,校长压力大,教师压力大,学生压力也大,整个学校运行模式就改变了。衡水中学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规模巨大导致它必须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否则就会出问题。国庆到日本访问,听说日本小学在校生大约在130人,最多不能超过140人的上限。这样校长才能认识每一位学生。
我认为在学生减少的社会背景下,要尽快制定新的学校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调整方案,尽快把学校的规模降下来,从小学开始,这很重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东平
王旭明:
首先,一定要坚持科学研究的态度,不能简单凭一时一事做激情判断。
心理学是很年轻的一门学问,心理学研究真正引入我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要对这么复杂的现象快速地得出结论,我觉得过于草率。
第二,从政府层面来讲,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最近教育部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很好,关键是要做实做细做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不是学校、社区有一个抚慰师、有一个咨询室那么简单。尤其这只是到2025年的行动计划,我呼吁要延长,至少得延长50年以后,才能初见眉目。
第三,要努力去创造良好、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把我们的生存状态由紧张敌对的,变成松驰友好的,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所说的友善,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说的“人与人之间不仅要相知,还要相亲”。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
谢波:
我认为根本原因来自于大环境的变化。
第一,现在大学生群体基数就比以前大,出问题的当然就多了。
第二,就业压力大增。
以前大学生人数少,不用担心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现在1200万大学生,找到工作的占多少?能考上研究生的占多少?基数增加导致竞争增大,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第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评价标准多元化了,你本来是圆的可以变得更圆,你本来是方的可以变得更方,而不是圆的非得变方,方得一定要变圆,大家就都很开心,不会有那么大压力。评价标准不改变,压力问题就没法解决,心理问题就一直存在。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谢波
三川玲:
关于青少年健康问题,我们通过一篇《校长妈妈决定让女儿在家上学》的文章,做了一个调查。孩子难以适应学校,决定在家上学,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学习压力;第二是同学关系的压力,最重要的来自校园霸凌;还有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妈妈的压力,也就是家庭关系。总结下来两条:学习不好、关系不好。
学习不好这件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可怕得多。我注意到有的孩子教不动,后来才发现这些孩子有读写障碍,他们在学校大多得不到支持。他们学习效率非常低教不出来,但在某些方面天赋极其高,但是在学校里根本得不到发展,他们每天得到的只有嘲笑、耻辱和自我放弃,大多数孩子是含着眼泪回来的。我们可不可以办一个港湾,让一些孩子在这里歇一会儿,歇好了再扬帆出发。
儿童教育作家、出版人、知名自媒体“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  三川玲
王旭明:
我们在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有一条要特别警惕,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大筐,不能发生什么问题都往里面装。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学习不合格,成绩下降了,老师把家长请来以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在楼道里就教育上了,情绪激动给孩子一个嘴巴,这个孩子就跳下去了。很多人说这个孩子太脆弱了!但如果我处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教训我,我妈又骂我,我也会有跳下去的想法。这种情况下,造成孩子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问题吗?所以我们要本着科学精神思考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做什么?
三川玲:
我认为应该把最优秀的老师用于去对付最“渣”的娃。我觉得世界上最需要优秀老师的是职业学校的孩子,是那些读写障碍的孩子,是那些学了很多遍还学不会的孩子。一位高水平老师,起码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花很多力气去研究普通孩子的问题。因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心理状态不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原因,需要分类解决、多元化细心解决。
一个想自杀的孩子明天要去上学怎么办?一位语文教得很好的老师未必可以解决。每一个孩子都是生命,是不能退货的。因此,我想去芬兰学特殊教育。在芬兰,特殊教育专业学制是七年,比普通老师要长2年,实践中普及到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干预的事情,就不会等到小学三四年级再出现可怕的现象。再到职业教育阶段,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按照人生的天命在发展。
谢波:
第一,解决方案是家庭教育,要做一个强大的家长。
老师很不容易,有他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而且一个老师要应对几十个孩子,不可能那么有针对性。家长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自家孩子,给他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家长如果没有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研究他,帮他做规划,这个家长是不合格的家长。我强烈呼吁要把家庭教育中有关孩子心理健康的模块进一步加强,这是多年来从实践中体会到的。
第二,学校层面,应该把心理教育、体育、艺术教育三者融合起来。
我们逐渐发现体育好的孩子、懂得审美的孩子,心理出问题的相对少。尤其在小学阶段,不要分体育课、艺术课和心理课。到了大学更应该这样,学校应该在教育理念、课程模块上设计好,各种社团、活动、竞赛,线上线下结合,活动和比赛结合,把这三类教育融合起来。
第三,用好技术手段,防患于未然。
比如我们学校在用的“望远镜系统”。如果发现一个学生频繁地去某一个地方,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举止,我们就能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提前介入。
王旭明:
心理健康和心理病是两个概念,要分开讨论。我觉得是病的要治病,还没有到病的状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至于是不是病,得相信科学,由医生判定。
说到建议,第一,我建议学校不要轻易开展心理健康大筛查。如果将筛查结果分成心理亚健康、次健康、不健康,反而增加学生心理压力。
第二,我不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心理课。如果课上讲的是心理学的产生、代表人物、心理学的现象,那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三,关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有这个水平和能力的就设立,没有的不勉强。我还是那句话:科学对待,严肃认真!
一句话总结:
王旭明:科学对待心理,让心理更加科学!
谢波:长心要大一点。
三川玲:一是把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倾斜给普通孩子甚至落后的孩子,让每一个人都不要落后,每个人在学校里都可以得到幸福的权利。二是家长一定要从长期的视角出发,决定当下要做什么事情,以及为孩子设计最适合他成长的最幸福的路线。
杨东平:幸福的人生来自幸福的家长、幸福的家庭。
《21世纪教育洞察》是一本顺应时代变化推出的新刊物。其定位是,以独立、专业的视角,观察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倡导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推动中国教育进步。这本刊物将传承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编辑风格,聚焦教育热点、难点,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公共发声的平台,为破解中国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民间教育智库的方案。
扫码阅读电子版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入月捐计划,支持研究院独立发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