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中关村壹号
撰文 | 许强(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
●                   ●                   
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即后来的“硅谷”)诞生至今,科技园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近70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园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早期模式是依托城市并在城市郊区规模化发展,而大学、科研机构、土地环境是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与要素。科技园区聚集创新主体,提供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成为加速产业化、集聚创新人才、汇聚资本和多种创新要素以及释放创新政策的载体。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园区的内涵、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为科技园区提供了大量潜在的有效空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更准确地把握科技园区特征和新趋势,高水平打造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一、科技园区的起源、发展及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半导体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了以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科学园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园开始出现。1980—2000年,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园区在多个国家的规划建设。科技园区一般依托大学、科研机构而生,在公路主干道沿线、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布局。园区要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土地房屋成本优势明显,园区的水、电、气、热一应俱全,为制造业创造了发展条件。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孵化器、加速器、风险投资、财务与法律、知识产权等多项服务,这些专项服务对初创企业来说,就像阳光、空气、肥料,滋润着创新的种子生长。
我国的科技园区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截至目前,我国开发建设了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为代表的178家国家高新区,既有依托于大学、科研机构发展起来的科技园区,如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也有以产业聚集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如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
科技园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实现聚集发展,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波士顿的生物健康产业、中关村的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领军企业的产生。以硅谷信息产业为例,每5年左右就会出现一个引领全球产业走向的高技术龙头企业,如硅谷的英特尔、苹果、Google、Facebook等企业,中关村也产生了如联想、百度、小米、字节跳动、京东方等领军企业,推动了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社交平台等信息产业的空前繁荣。2022年美国硅谷地区的产值达到4.5万亿美元,占美国总GDP的5%;2022年中关村示范区工业总产值11698.7亿元,占北京市GDP的29%。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科技园区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融通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形成知识价值创造的集聚效应。上世纪五十年代,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率先建立了知识价值利益分配的规则,推动了拜杜法案颁布,使硅谷成为信息技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实现了人才、知识、技术和商业创意的自由循环流动。台湾新竹科技园以台湾工研院作为技术孵化平台,在建立之初便选择了集成电路产业,而台积电作为园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龙头企业,新竹科技园围绕台积电集聚形成了涵盖上游设计、中游芯片制造、下游封装及测试的完整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占园区总产值70%以上,使新竹科技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中心之一。北京作为我国科教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城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8件,居全国第一,“高被引”科学家339人次,占全球4.7%。2022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5061项,成交额达7947.5亿元。2022年,中关村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71家,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16378家,先后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大学、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70%收益可以分配给团队和个人,出台了先使用后付费的制度规定等。可以说,无论是PC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中关村一直引领着我国前沿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二是科技园区通过先进理念的规划设计,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先导区、引领区。在科技园区的建设中做到了规划先行,包括空间与环境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纽约硅巷是衰退的城市空间改造形成的,旧货栈被改造成创意书店、咖啡馆、设计室、古董店、餐馆,以及开放办公空间和创新活动公共空间,将室内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推向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新的创新枢纽。伦敦硅环岛彻底改变了以“贫穷、犯罪、混乱”著称的贫困旧城区——伦敦东区,伦敦东区的崛起,成就了世界“潮科技”创新聚集区,打造出东伦敦科技城城市更新样板。中关村西区是海淀危旧小区改造项目,上世纪80年代电子一条街发源于此,海龙、鼎好等拥挤的电子大卖场记载了信息产业的原始业态。2000年,北京市实施中关村西区整体改造项目,整体规划、整体开发,现在已成为企业研发总部和技术交易、金融资本聚集区,并向周边扩展形成了“创业一条街、知识产权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苏州工业园区按照“无规划、不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面”理念,高标准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实现从“泥泞水乡”到“现代新城”的华丽蜕变。上海张江从阡陌农田起步,一面建设主体城市,一面打造特色园区,过去生产酱油咸菜、种植菱角的浦东小镇一举成长为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一流科学城。
二、科技园区的主要要素特征
通过分析总结世界各类科技园区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主要具有以下七大要素特征:
(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源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及周边均设有著名高校和高水平科研机构,成为园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如硅谷拥有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理工科院校网络,这些顶尖院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材料等专业领域不断产生创新成果,催生了惠普信息科技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公司的诞生。再如波士顿“128号公路”汇集了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内的6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波士顿的高科技工业区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阿斯利康、赛默飞、诺华、辉瑞等全球知名生物医药企业汇聚波士顿,造就了这座“基因城”。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关村依托于北大、清华、中科院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始起步,科研人员下海办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率先在中关村地区集聚。
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持要素。大学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如,硅谷将近80%的人拥有学士学位,21%的人有硕士学位,还拥有超过6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多位全球顶级科学家。再如,北卡三角园拥有上万名科学家工程师,以北卡罗来纳大学为例,每年差不多有2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包括800多名博士,而超过60%的毕业生会留在三角园就业或创业。印度的班加罗尔科技园软件行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人才,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早期成功的重要支撑。我国中关村示范区从业人员超过28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86万人,位列全球城市前列。
美国硅谷
(二)依托城市和便捷的交通,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科技园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依托于城市是其主要特征。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是科技园区前期开发建设的保障,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与硬件投入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需要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如硅谷科技园区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圣何塞城市群,1号高速公路和101公路将多个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加速器、高科技企业集群串联起来。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1300多家高科技机构和研发型企业,拥有非常方便的铁路、公路、空运和水运交通网络,轨道交通也接连到巴黎、马赛、里昂等城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起步于海淀区中知学地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健全。中关村西区搬迁了4000余户居民和200多个单位,建设了地下管廊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大型商业设施辐射带动了中知学近70平方公里的创新资源。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北京的北部城市近郊布局建设,从征地拆迁和七通一平入手,创造了环境清新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创新条件和氛围,现已形成了软件信息、生物研发与医药产业的聚集区。
(三)重视专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建设
设立专业的孵化器是科技园区的重要工作内容。孵化器是创业公司的温床,由于其低租金、拎包入住,可获得公共技术设施服务、天使投资而备受欢迎。在硅谷,以Y Combinator,500 Startups和Founders Space为代表的加速器曾列出了11条加速器应该满足的条件:如线上课程、强大的导师网络、简报与路演训练、融资人脉等。500 Startups成立于2010年,它每年都会从全球挑选项目,并分批次在硅谷进行为期三四个月的集中孵化,每家企业会获得最高不超过25万美元的投资。除此之外,500 Startups还提供创业导师、特色沙龙和活动等,支持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北京市自1989年第一家孵化器诞生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全市孵化器达到500余家,孵化场地面积约53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约2.8万家,不断孕育出一大批优秀科技企业。张江科学城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孵化载体136家,孵化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项目)2800余个,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完整孵化链。孵化器以临近大学为首选,教授、大学生是孵化器的主要客户,开放的形态(不是封闭在校园里)是孵化企业与创新要素对接的保证。
张江高新区虹口园外景
(四)活跃的风险投资、“耐心资本”是科技园区的重要驱动力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均通过各种方式集聚风险投资机构,如果说美国硅谷的诞生一方面源于技术和人才,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产生了风险投资这一与科技创新共生的金融产品,硅谷沙丘路汇聚了上百家全球知名风投机构,聚集了占美国风投总量1/3的资金,并投出了苹果、谷歌等超过70%以上美国成功的科技企业。波士顿是诸多知名生命科学领域投资机构的集聚地,一些风投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都有着医药公司高管背景。剑桥科技园陆续引进巴克莱银行、3i、维康基金会等风险投资机构,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将养老基金和银行自有资金的5%筹为风险资金,为风险资金开辟新的来源。政府引导基金也发挥重要作用,如以色列Yozma政策性基金,政府成功用1亿美元的基金撬动了1.5亿美元的外部基金。通过有效的引导,Yozma设立了10支风险投资基金,政府以微利保本的方式向社会资本让利。
从2000年起,风险投资开始在中关村汇聚,2020年中关村风险投资规模近2300亿元,占国内风险投资的26%,占全球的4%。国外的风投基金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关村,在互联网、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投出了许多高成长企业。中关村的风险投资从天使到Pre-IPO,各阶段都十分活跃,大大促进了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公司化。证券市场也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了上市板块,如美国的NASDAQ、深圳的创业板、上海的科创板、北京的北交所。证券市场为科创企业的融资、退出开辟了渠道。
(五)创新型企业是科技园区的主体,是创新活力的体现
科技园区的主要目标是聚集众多的科技企业,形成创新生态,其中企业是主体,是创新活力的体现。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离不开具有行业引领能力的世界领先企业。硅谷集聚谷歌、苹果等一批平台型企业。东伦敦科技城入驻英特尔、思科等世界顶尖企业。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园入驻了飞利浦、阿斯麦(ASML)等跨国公司。大德研发特区共有包括三星、LG、SK、现代等龙头企业在内的1900家公司。高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是创新活力的重要标志,旧金山湾区有181家独角兽企业,纽约有126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聚集了字节跳动、百度、京东和微软、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2家,拥有102家独角兽企业。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布局华为的生态链企业,形成了通讯信息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企业超2200家,产业产值超1300亿元。在园区的企业生态中,龙头企业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们以每年100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不断创造出市场的新需求,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六)完善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彰显科技园区的“美誉度”
在科技园区里集聚了大量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如硅谷许多企业把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机构,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法国索菲亚科技园中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多个协会和俱乐部,促进入园企业交流合作。韩国大德研发特区成立了大德园区风险企业协会、大田软件支持中心、大田中小企业支撑中心等机构,提供最新市场动态、科研成果和风险投资的对接机会。
在科技园区你能找到技术经纪、知识产权、财务与法律、人才服务、风险投资等各类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中关村科技园的一些专业园区将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整合打包,实现园内“一站式”办理。这类服务过去是窗口,现在是去柜化的面对面交流,从我给您办事到我为您办事,体现了服务理念的转变。建立在远郊的科技园区需要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要考虑超万人以上的科技人员子女上学、医疗、公共交通等问题,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园区应拥有具备科技感、未来感的开放空间,促进人员交流和思想碰撞。如埃因霍温高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融入“开放、关联与共享”的理念空间环境,为不同的企业之间创造大量交流和联合的机遇,为价值链的有机生成创造了条件。
(七)多元包容的文化是科技园区“软实力”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包容是科技园区的重要属性。在硅谷的发展中,艺术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生相伴。早期的诗人和视觉艺术家、各种剧团在湾区十分活跃,湾区经常举行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如超级碗、NBA比赛。许多科学家认为湾区是有乐趣、包容性的创新沃土。硅谷国际化人才的比例近40%,失败在硅谷是又一次出发,人们崇尚自己动手的工程师文化,并形成了“推门文化”“试错文化”。中关村也有独特的创新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产业报国,为企业家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科技园区会持续举办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以营造创新氛围。例如波士顿生物技术周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年度盛会,2018年已经有超过12个专业会议和展览、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创新颁奖典礼和罕见病电影节,以及每晚不同主题的社交酒会。在活动周,波士顿成为生物技术产业链决策人聚集度最高的地方,来自医药巨头、创新公司、科研机构、CRO、政府和服务机构的参会人分享技术、建立联系、探讨合作。中关村早在1998年就举办了“中关村电脑节”。从2007年开始举办中关村论坛,论坛已举办14届。2023中关村论坛设置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以及配套活动6大板块,共举办了150场活动,其中平行论坛55场,来自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新创业者现场参加会议,1160余名嘉宾发表演讲,展览吸引了近8万名社会公众参观,论坛被逐步打造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合作的“主舞台”。多元化,融入世界创新体系,以文化的软实力推动创新,是科技园区的“无形之手”。
三、政府在科技园区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过程看,政府对科技园区的成功与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往往带来的会是社会层面的深刻变革,虽然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大多希望政府不要过度干涉,但是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是创新生态的推手,发挥着重要作用。硅谷百年史的作者阿伦·拉奥认为,硅谷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应把功劳归于最大的风险投资者:政府。政府推动了军转民无线电和电子工程技术、航天技术。政府资助的机构NASA、DAPRA,把目光投向前沿技术方向,促进了多项新技术的诞生。政府注重于为解决专利、著作权、版权等争端提供了监管保护机制。在土地、基础设施提供保障,推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政府在科技园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规划引导作用
园区建设,规划先行。政府在园区规划中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与城市建设同建共享。中关村的园区规划逐渐总结形成了“产业规划、人口规划、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开发模式规划、投融资规划”六位一体规划体系。人才的规划十分重要,只有认真分析人才的资源禀赋,有序实施人才策略,研发和产业所需的“第一资源”才有保障。
中关村广场
  • 二是政策环境的营造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创新政策,为硅谷的成长营造有利创新环境,如美国政府先后在1958年通过《中小企业投资法案》,1982年和1992年制定并实施了《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法》和《加强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有效地强化了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合作。
为了促进和保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早在2001年,北京市就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2010年颁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中关村先后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出台了“新四条”“新新四条”“1+5”政策。2021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落实24条重大举措,已出台国家和市级配套政策40余项,推出基础研究税收试点等一批突破性政策措施,支持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苏州工业园
  • 三是建机制搭平台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
政府通过科技园区形成的载体和优势,促进创新要素的聚集,加速知识价值和产学研成果向市场的有效转化。
美国通过订单方式,向硅谷的公司进行政府采购,如1959年,仙童半导体公司获得价值1500万美元的政府订单,为“民兵式”导弹提供晶体管;1963年又获得为“阿波罗”宇宙飞船提供集成电路的合同。据初步统计,1955年至1963年期间,硅谷半导体产业35%~40%的营业额来自于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国防部的订单)直接影响硅谷新技术的扩散。
中关村自2015年1月开展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工作以来,已经认定了17批次共180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达4644.7亿元,有效促进了创新产品的应用。同时,各地政府在推动园区发展中设立多种形式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各类协会、联盟,在推动场景建设带动技术迭代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四是生活配套保障
政府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特色鲜明的要求,不断完善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使之真正成为与城市共融的城市新区和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营造安全、健康、便捷、宜人的园区环境,增加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等各类配套设施,提升绿色空间、滨水空间、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为科技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保障。不断营造宜居宜业、产城共融的生态环境是政府重要职能。
四、新时代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脑科学、合成生物学、新能源与低碳绿色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革命正带来全球产业不断变革,出现了科技创新和创新资本回归都市变化,平台化成为新范式,虚拟化开始出现在产品展示、会议与办公中。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化实验室等不仅改变人类的行为习惯,也将为科技园区带来新趋势。面对新的挑战,科技园区作为创新的主阵地,必须抢抓机遇,顺应时代变革,成为新一轮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深圳高新区
  • 一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核心不再是生产要素和物质产品,而是具有自发性、多向性、灵活性特征的创新要素和信息资源,其流动构成了包含若干枢纽和节点的全球创新网络。科技园区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努力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力争成为全球经济与城市分工体系中新的“创新高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既要走出去,为园区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创造条件,组团参会,主动交流,又要加大力度邀请国外的科学家、企业家来园区交流,通过学术季、论坛等形式积极拥抱国际创新要素,避免“断链”。
  • 二是与城市更紧密融合
市郊科技园区的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年轻人对生活的追求正在改变,科技回归城市。位于主城区且集聚高校与研发机构、孵化机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创新城区”正在兴起。城区创新空间具备物理空间的紧凑性、交通的通达性、技术的网络性等特点,且具有高质量的居住、办公、商业、文化等城市配套,更有利于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类空间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强化。城市更新项目可优先考虑布局新的创新空间。此外,科技园区与现代都市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为颠覆式创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企业爆发式成长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以制造为基础的园区仍然需要在城市周边布局,城市创新空间同样需要主业突出、具有一定规模。
  • 三是园区的专业化将是新趋势
科技园区的产业领域将从宽泛到聚焦,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园区更加突出专业化。专业孵化器、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概念验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埃因霍温科技园由飞利浦等大企业共同创立Al创新中心,专注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提供所需的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加速人工智能项目研发和应用。波士顿拥有28个全球顶级的生物医药孵化器,不断产生基因与细胞治疗新技术。中关村推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十大高精尖产业,每个专业园区聚焦1~2个产业方向,打造标杆孵化器,引入“朱雀”项目经理,培养科学家创业CEO,布局建设多个共性技术平台。例如,服务于国产工业芯片的工业芯片核心软硬件共性技术平台,为科幻、元宇宙等产业提供重大关键技术服务的光场共性技术平台等。在服务的理念上,从土地、房屋、资金补贴转向为人和入园企业服务,重视产业链,资本链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等方式,推动高校院所的成果加速产业化。
中关村软件园
  • 四是及时把握技术迭代新脉搏
科技园区必须把握技术更新迭代的方向,推动前沿新兴产业集聚,能够在未来产业和新赛道布局形成领先优势和率先态势。如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工业、半导体、个人电脑、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五次浪潮,近期又出现了ChatGPT引领性技术,每一次新技术浪潮都催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成为全球经济浪潮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波士顿地区抓住基因与细胞治疗的发展机遇,从全球第二大微电子工业中心已逐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创新区域。中关村一直紧跟新技术浪潮,成为全球重要的新技术策源地。近年来,人工智能、基因与细胞治疗、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元宇宙不断出现技术风口,技术迭代不断产生产业发展新的引擎。

  • 五是运营与管理机制要适应新发展、新趋势
国外科技园区是小政府、大市场。国内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形式多样,有政府派出机构、有园区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划一体化的模式,也有市区多部门共同管理的形式。科技园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突出决策快、资源配置灵活。“脑袋”和“身子”要形成较好的协同力,成为有机整体。因此在机制上要明晰行政区位,明确职责部门,落实发展目标责任。同时,建立能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的公司化平台,在招商、产业服务、股权投资等方向做支撑。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多的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小政府、大服务”体制机制。
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社。《知识分子》经作者授权转载。
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内容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