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年关于教育的讨论层出不穷,人们关于教育的焦虑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轻,反而由于更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变得愈发严重。人口变局对中国的教育发展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原本就已困境重重的乡村教育如何破局?在一个全员“内卷”的社会中,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从身体到心理,都承担着日趋沉重的压力。教育是否能继续为受教育者有活力的成长保驾护航?教育是否能帮助受教育者从容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各种挑战?无论是教育公益人、研究学者、基层教育管理者、教育创新实践者,大家都期望能温故知新,寻求出口,尝试突围。
2023年12月2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了21世纪教育论坛(2023),主题为“增强教育活力 构建韧性未来”,向大家呈现教育难题背后的深层逻辑,共同探讨解决教育难题的途径与实践。
在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院长现场揭晓了经公众投票产生的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话题,并逐一进行了解读。正如熊院长指出的,这十大热点问题中,有不少是老大难问题,比如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沉重问题,又如被“圈养”的学生们。再比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如何打破“唯分数论”的教育,实现多类型化中等教育的问题等等。面对适龄人口减少、老龄化、人口流动等等结构性变化,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的冲击,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显得更加迫切。熊院长代表研究院发出呼吁,“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让学校真正是学校,让教师能够聚焦教书育人,让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真正能够得到关注,这是我们期待在2024年能够发生的教育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所以,让教育回归教育,教育的本源究竟是什么?教育又是如何被僭越的?我们为什么要把教育带回来?又如何可能?围绕着这几个核心问题,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教授做了题为“大时代中,如何增强教育的韧性?”的主题发言。刘教授用憨厚、忠诚、不计成本的农夫与警觉、冷漠、算计的猎手做比喻,呼唤教育的开塑性与开放性。当学习替代了教育,教育被置换为“教与学”,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角色都被纳入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中重构;当教师变成了技术工人,儿童变成了投资代理人,家长变成了投资人,教育不断走向封闭。刘教授指出“教学是专业的事务,需要专业的谨慎,要重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而真正的教育应该能够拓展精神的空间,磨砺性格的力量,培植道德人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 刘云杉
毫无疑问,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今天,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学校依然面临着两极的难题,前者要应对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学校与班级,后者却要迎接小规模与超小规模的学校与班级。二者都对学校的管理、生源、师资、空间利用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然而这也可能恰恰是进行教育创新的一个窗口期。对此,在“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圆桌交流环节,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吴丽明将其称为“百年未遇的机遇”。他任副局长之前做过21年的中学教师,长期深耕教育,对乡村学校应对人口减少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小班小校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浙江的乡村小学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将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融合——一个乡村就是一所学校;将社区里的人与教师的角色融合——村里的能人都可以是孩子们的老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发展融合——孩子们为改变自我、改变村庄而学。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张守礼也表示认同,“小班小校肯定是未来的唯一解”,他指出“我们在短缺和普及的话语和模式中太久了,当供需关系逆转了,过剩的时候怎么做?大家好像不习惯”。张守礼理事长认为目前虽然人们都在热议人口负增长,但实际上关于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还是认识不够,“在社会因素和教育互动上,人口缩减可能应该是头号问题,它会极大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整个教育的布局规划,和未来学校的形态”。他呼吁教育各领域工作者持续的“吹哨”,促发教育布局的根本性措施出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张守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赵丹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分散+集中”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经济条件下适龄儿童入学的需求。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志磊指出,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教育资源的三重重构,包括空间重构、资源重构和学段重构。来自河南省沁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高原谈到“乡村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如果一个乡村看不到孩子的笑脸,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那么这里的乡村振兴是不全面或者不成功的。
左一(王莎莎)、左二(张守礼)、左三(赵丹)、右三(吴丽明)、右二(田志磊)、右一(高原)
“孩子的笑脸”不仅仅是办好乡村教育的一个表征,也是所有教育者的心愿。最新的数据显示,半数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不单是学生处于压抑的状态,教师们也由于不堪重负而脆弱。如何让教师自我成长?如何让教师可以成为更有能量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萍老师从事了21年家庭教育辅导,她做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底层逻辑——教师的自我成长”的主题分享,对教师本职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怎么平衡、教师自我成长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基本功与认知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萍
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合力构建支持系统”圆桌讨论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指出,“我们整个教育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中心,绩效、成绩这些外在指标成为压迫老师和学生的最重要的负担”。虽然大环境不容易改变,但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可以试着改善小环境。学校规模太大也可能是导致校长和师生压力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规定学校人数最多不超过2000人,但很多地方把2000人作为底线,学校规模高达2000—5000人,学校运行模式也不得不随之改变。因此,缩小学校规模需要从“立法和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跟进”,“要促进它真正变成现实的行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东平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老师则提出我们不能将“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混为一谈,“面对心理学的问题,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以及心理健康的未来,一定要坚持科学研究的态度,不能简单凭一时一事做激情判断”。相关层面的干预关键还是要做实、做细、做小。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谢波老师从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现在大学生群体基数增加导致竞争增大,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同时,学生评价标准单一也是造成压力的原因之一“评价标准不改变,压力问题就没法解决,心理问题就一直存在”。“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三川玲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出现心理状态不佳“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原因,需要分类解决、多元化细心解决”。杨东平老师最后总结“幸福的人生来自幸福的家长、幸福的家庭”。
左一(程启帆)、左二(杨东平)、左三(王旭明)、右二(谢波)、右一(三川玲)
教育的问题远非一场论坛可以解决的,但研究院期待这样的论坛可以启发人们从更开放的态度,更多元的视角去思考我们教育面临的老问题,新挑战,去探索每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并能勇敢地面对可能的失败。政府、公益组织、研究机构、学校等等,都可以为增强教育活力,构建韧性未来发挥各自的作用。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王旭明
本次论坛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未来乡村教育协同网络协办。并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童书妈妈三川玲、源创图书、京城教育圈和明德云学堂同步直播。
《21世纪教育洞察》是一本顺应时代变化推出的新刊物。其定位是,以独立、专业的视角,观察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倡导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推动中国教育进步。这本刊物将传承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编辑风格,聚焦教育热点、难点,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公共发声的平台,为破解中国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民间教育智库的方案。
扫码阅读电子版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入月捐计划,支持研究院独立发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