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 Antinori
上周四的时候,我聊了一些国内能买的海外基金。点击重温
比如纳指、标普、日经、越南、印度、东南亚...德国法国...等等。
有人看到说:

好,我从头到尾,一股脑,全买了!
年末大扫货,不信明年我还亏!
打住打住打住。
我真的会谢哦,你可千万别冲动。
虽然海外很多国家的指数表现不错。
比如今年以来,美股的纳指,涨幅50%以上;日本的日经225,涨了28%以上...
但注意了——
有不少风险,得说明白了。
你考虑完了再下手不迟。

比如说,汇率风险。

这两年买美元基金的人很开心。

不光是美股唰唰涨,美元也猛升值。
你买了美元基金——
美元涨,美股涨
双赢!以人民币来看的话,赚得很爽,双击666
如果接下来,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呢?
(美国进入降息周期的话,这事很有可能发生)

那你买美元基金,就提前预定了一个汇率损失。
当然,有人会说——
这叫问题么
这都不是事儿。
纳指若能给我挣20%,我损失个5%汇率,又算个毛。

我愿意承受这份痛苦!
haha
确实。指数大涨时这都不是事,但如果指数表现一般,当地货币又大贬值呢?
那可就郁闷了。
举个例子:
比如日经225吧,日本股市。
2021年日经225指数涨了差不多5%。
但那一年,日元对人民币贬值了百分之十几。
结果导致,国内人民币计价的ETF不但没涨,反而跌了7%多。
全折在汇率上了。
今年也是。
日元对人民币又贬值了近5%。
虽然相应人民币计价的基金涨了22%左右,但总归是落后于日经指数了。指数涨了近28%
除了管理费的损耗、跟踪误差等等。
很大一部分就是汇率损失了。

第二个风险是,额度经常不够用
上次我提到一个印度基金,有人说——

夏夏不行啊,这印度基一天限购100元。
哪够啊。
倒不是基金公司饥饿营销,确实是没米下锅。
外管局爸爸不批额度,它也没辙呀。
所有我们国内能买的海外基金(简称QDII),都要先换了外汇,再去海外买买买。
但每个基金公司外汇额度又都有限,很紧张。
买得人一多,就不够用了。
也不止印度基金吧,很多海外基金都限购了。
大伙今年出海热情实在太高涨。
都被“外汇额度”卡住了。
顺便放一下,QDII额度最高的5家基金公司吧。

它们额度多一些,但也不是敞开了买。
总是紧巴巴。

额度不够用,又带来一个新问题——

场内的品种经常出现溢价,总是会买贵。
QDII外汇额度紧张时,我们从基金公司那买不到。就得在炒股软件上,找已经持有的人买。
抢购的人多了,就会有溢价。
溢价有时会很夸张。

打个比方就是:

你抢演唱会门票,官方渠道抢不着。
就只能用高价(在闲鱼)买其他人转让的票。
像最近溢价最高的有原油基金、标普生物科技、东南亚科技ETF、日经ETF...
溢价从7-15%不等。
就是你买贵了7-15%
买贵有什么后果呢?
基金这东西,人气也不是一直那么火爆的。
总有价格回归到净值附近的一天。
到那时候——
基金涨,你涨得比别人少;基金跌,你跌得比别人更多。
就属于为激情买单了。

所以,买LOF、买ETF,一定一定记得看折价率”,或者溢价率
尽量别当冤大头。

比如上面截图里的基金,它折价率-7.15%,代表价格比实际价值贵了7.15%。
当然。
也有人会说:
溢价又算个毛啊...
只要指数长期大涨,什么汇率损失,溢价风险。
I don‘t care!
不像**,已经在谷底了,怎么走都还是向下
好吧。
这绝对是歪理。
但听起来,怎么还有点洗脑呢...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
你是相信风险越涨越高的海外指数,觉得它们会续创辉煌呢?
还是,相信风险越跌越小的A股呢?
这个提问,不带有任何个人主观判断和建议。
我自己是有选择的。我上周文章中也已经提过了,就不多说了。
好了。
总结一下,海外基金QDII的风险有——
1)汇率波动,买入后外汇贬值;
2)额度经常不够用,越火热越限购;
3)场内的ETF和LOF要当心溢价,为情绪买单;
以及还有——
4)
申购赎回都很慢,因为跨市场嘛,要等好几天;

5)管理费用,比普通基金贵;
6)不是所有市场都像美股长期稳稳向上,波动难测。
还有最重要的——
海外指数牛了一轮后,会不会回调?
等等吧,了解了,再入手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