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与应届毕业生扫码上方二维码订阅,获取商论学生优惠史低价!
《经济学人》极具特色的图表是读懂全球社会政经大趋势的晴雨表。通过精准的数据和精美的视觉,为你带来更为直观生动的报道。我们精选了2023年不同领域各具特色的十张图表,回顾本年度全世界所发生的大事件与大趋势,带你换个视角看懂世界上方扫码即可直接订阅商论App,解锁更多《经济学人》图表。
01|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2024年成为主流
当新技术出现时,它们会在不同时间使不同群体受益。生成式AI(Generative AI)首先帮到了软件开发人员——他们从2021年起就可以使用能编写代码的AI助手GitHub Copilot。第二年出现了其他工具,如ChatGPT和DALL-E 2,它们可以让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即刻生成文字和图片。
2023年,随着投资者对生成式AI的前景愈感兴奋,科技巨头获益了。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和英伟达的同等权重股价指数增长了近 80%(见图表)。科技公司会受益,是因为它们要么供应了这类AI模型本身,要么提供了驱动和支持这些模型的基础设施。
在2024年,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科技行业以外的公司,它们会认真采用AI以期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率。预期企业会开始大量采用该技术的理由有三。……《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12-12《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2024年成为主流》,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2| 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4年突破阈值
全球年平均气温何时将首次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1.5°C?全球平均气温曾有个别日子超过了这一阈值,但到目前为止,平均而言还没有哪一年整体如此炎热。这在2024年可能会改变,届时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气温稳定攀升将在近十年来首次与自然周期性变暖模式同步。
气象机构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全年温度数据以确定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这个在每年1月发布的数字自上世纪初以来不断上升,但并不是系统有序的。这条线呈锯齿状(见图表)。这是因为由温室气体驱动的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同时发生,导致某些年份比其他年份更热或更冷。
此类冷热循环中,最大的一个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这一模式始于赤道太平洋水域及其上方,影响热带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天气。ENSO在三种状态之间交替:拉尼娜、中性状态和厄尔尼诺。两个极端状态通常比平均水平更冷(拉尼娜)和更热(厄尔尼诺),都会增加发生极端天气的概率。……《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12-12《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4年突破阈值》,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3| 亚洲大片地区未富先老
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激增是好事情。这样就有很多劳动人口供养相对较少的孩子和退休人员。只要劳动力市场能够吸收飙升的求职者,人均产出就会上升。这可以促进储蓄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以及加速发展。然而,对于未能抓住这一机遇的国家来说,结果可能很严峻——许多发展中国家可能很快就会看到这一点。
来看看泰国。它正在快速老龄化。2021年,泰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跨过了14%这一通常被视为进入“老龄社会”的门槛。很快,泰国就会像日本、韩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面临劳动力供应减少,而如果不采取特别措施,将面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乏力。然而,有别于日本和其他国家,泰国不是发达国家,它在2021年的人均GDP仅为7000美元。它还没变富裕就已经衰老了。当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比处于类似水平时,其富裕程度大约是今天泰国的五倍。……《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10-30《亚洲大片地区未富先老》,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4| OpenAI会成为下一个科技巨头吗?
新市场的创建就像一场长跑的开局。参赛者争夺有利位置,观众们兴奋地呐喊助威。接着,就像在赛跑中那样,市场进入更平静的第二阶段。领先者与落后者之间逐渐拉开距离,观众也稀疏起来。
在寻求主导人工智能(AI)的未来的竞赛中,微软投资的OpenAI在去年11月推出ChatGPT,确立了领先优势。该应用很快就吸引到1亿用户,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对手蜂拥追赶。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匆忙发布了它们的聊天机器人Bard。Anthropic这样的创业公司也是如此。2023年上半年,风投机构向AI公司注入了超过400亿美元,几乎占今年风投总额的四分之一。然后这股AI热潮就平息了下来。根据谷歌搜索的数据,公众对AI的兴趣在三四个月前触顶。ChatGPT网站的访问量从5月的2.1亿次下降到目前的1.8亿次(见图表1)。
OpenAI在新形成的市场秩序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其最新的AI模型GPT-4在各种基准(例如解答阅读和数学问题的能力)上都击败了其他模型。在一对一较量中,它的表现领先当前的亚军Anthropic的Claude 2,两者之间的差距大概相当于世界第一国际象棋手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尽管并非不可超越,但也不算太小。更重要的是,OpenAI已经开始真正赚钱了。据在线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该公司现在的年化收入为10亿美元,而在ChatGPT推出的前一年只有区区2800万美元。……《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10-11《OpenAI会成为下一个科技巨头吗?》,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5| 中国正在引领对老牌车厂的挑战
从特斯拉崛起并引来众多追随者,以及中国公司瞄准欧洲市场可以看出,有关打造一个汽车品牌的难度的旧规则正在被打破。由于新老公司都是从头开始,电动车买家可能并不太看重知名品牌。在品牌忠诚度一向更弱的大众市场上就更是如此。高端汽车制造商在留住客户方面往往做得更好。在中国企业试图征服世界时,人们对新品牌的开放态度可能会帮它们一把。中国车展的地位日益上升也印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经纪商盛博指出,中国的汽车出口目前增长迅速:2022年出口量增长51%,达到320万辆,而2011至2020年的年增速仅为2%。中国公司过去向南亚和美洲的较贫穷国家出口廉价的内燃机汽车,如今聚焦欧洲和电动汽车。
品牌不忠实度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旗下有经济实惠品牌欧拉和高端魏牌)都在去年10月的巴黎车展上展示了吸引目光的电动汽车。两家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蔚来和小鹏正在欧洲各地销售汽车,去年它们以及理想汽车各自在中国卖出超过12万辆车。数据公司施密特汽车(Schmidt Automotive)称,加上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和吉利的极星,中国在2022年占到西欧电动汽车销量的6.2%。这一份额看起来势必还会增长。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建造一家电动汽车工厂(它已经表示不会选址脱欧后的英国)。咨询公司高德纳预测,到2026年,全球销售的电动汽车中超过50%将是中国车。
中国企业可以依赖它们服务本土市场的巨大规模和低成本、对电池业务的掌控,以及获得慷慨的国家资金的机会。但中国市场已经成熟,而国内产能过剩,两者叠加使得出口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低产量和电池的高成本使得西方的老牌车厂很难转向靠生产电动汽车赚钱。盛博计算出,更换传动系统会使传统公司的成本增加多达50%,这主要是因为电池,而这又使得这些车的利润低于其内燃机同类产品。福特表示其电动汽车部门今年将亏损30亿美元。斯特兰蒂斯的老板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直言不讳:“要与中国人抗衡,我们必须拥有可比的成本结构。”盛博指出,中国的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和能效方面与全球品牌不相上下,价格却更低”。比亚迪的Atto 3在德国的售价为38,000欧元,比大众类似的纯电动车型ID.4便宜10%到20%。《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5-09《中国正在引领对老牌车厂的挑战》,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6| 忘记孟买吧,迪拜才是理想之地
站在迪拜熙熙攘攘的米娜集市(Meena Bazaar)中央,不难想象自己身在隔着阿拉伯海、1200英里之外的孟买。街巷里满是Biryaniwalla & Co、Mini Punjab Restaurant、Tanishq珠宝店这样的店名。人们用阿拉伯语交流,也讲印地语和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傲立迪拜湾(Dubai Creek)的巴罗达银行(Bank of Baroda)可能是这里最显眼的一家金融机构,而它是一家印度国有银行。
米娜集市不仅仅是一个族群飞地,从这里还可以一窥印度那庞大且不断发展的企业网络,其中有许多公司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足轻重。生活在迪拜就是在参与印度商业。当地商会报告称,2022年,商会记录的印度公司增加了约1.1万家,总数达到8.3万家。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趋紧密。
这些公司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侨民群体。有350万印度人居住在阿联酋,而本地人才120万。这些侨民在2021年总共汇回了200亿美元,仅次于从美国到墨西哥的汇款(见图表)。孟买的许多人开玩笑说阿布扎比和迪拜现在是最干净的印度城市。对阿联酋而言,印度是食品、宝石、珠宝、皮革、人员、药品和投资机会的来源国。对印度来说,阿联酋是重要的资本来源国,而且越来越多的印度企业可以在这里高效地与全球市场相连,不必忍受自己国家那束缚手脚的官僚做派、瘫痪的交通、缓慢的机场入境检查和繁重的税收《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5-22《印度公司涌向阿联酋》,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7| 安谋上市可能会重振IPO市场
无论狂欢有多疯狂,宿醉都很难持续到第二年。然而,在经历了2021年鼎盛的狂欢后,IPO的投资者们仍然头痛未消。数据公司Dealogic称,在长达一年的狂欢中,2021年投资者为全球IPO投入了约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07年金融危机前股市狂奔时的两倍多,也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膨胀时的近三倍。但随后飙升的通胀、廉价资金的终结以及股市的暴跌让IPO庆典戛然而止。有些地方几乎不再有新公司上市:2022年美国IPO融资同比下降了90%以上。今年至今,阴郁情绪仍在继续(见图表)。
准备上市的不止安谋一家。尽管股市在8月出现波动,但已经持续上涨了将近一年:集合美国大型公司的标普500指数从去年10月的低谷上涨了24%;MSCI覆盖最广泛的全球股票指数也上涨了24%。这样的牛市必然会对非上市公司的老板们产生诱惑。股价上涨了这么多,也许现在是时候向公众投资者出售一批公司股票,换回一笔可观的资本了。《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9-01《安谋上市可能会重振IPO市场》,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8| 抛开科技大热不谈,美国商业健康与否?
十个月前,经济衰退的忧惧还笼罩着美国企业界。当时通胀肆虐,利润低迷,美联储不断“拧紧螺丝”。但结果,通胀缓和了下来,就业市场依然吃紧,衰退不再是定局。一种难以捉摸的“软着陆”前景加上人工智能(AI)有望提高生产率而激起的喧嚣,令投资者的情绪为之一振。今年,追踪大公司的标普500指数上涨了近五分之一。
市场尤其看好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根据我们的早期AI采用者指数(考虑了AI相关专利、投资和招聘等因素,见图表1),它们也在标普500指数中最痴迷AI的公司之列。它们现时的表现也很好:在即将结束的最新财报季中,所有公司都公布了可观的第二季度业绩。但是,受科技炒作影响更小的广大美国经济部门的健康状况又如何呢?在这个部分,情形要更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令人放心的。
先说坏消息。有一些面对“AI的未来”准备最不充分的企业目前日子难过。医疗类企业看起来很虚弱:瑞银(UBS)估计,与去年相比,它们的利润猛跌近30%(见图表2)。连锁药店CVS Health(在我们的AI指数中排名第218位)在收益下降37%后正在裁减5000个职位。能源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益较上一年下降一半,当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推高了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由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部分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缓慢,需求疲软——原材料公司的利润下降了30%。《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8-25《抛开科技大热不谈,美国商业健康与否?》,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09| 印度公司能否摆脱中国?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实在不算友好。2020年,两国士兵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发生冲突,是1967年以来两国之间伤亡最多的一轮对抗——而后在2021和2022年又发生冲突。这使得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贸易关系陷入紧张。尽管如此,这种贸易仍然不可或缺,尤其对印度而言。印度消费者依赖廉价的中国商品,印度企业依赖廉价的中国投入品,特别是在未来产业上。印度向中国出售旧经济的产品——甲壳类水产、棉花、花岗岩、钻石、汽油,而中国则向印度出售存储芯片、集成电路和制药原料。结果,贸易变得越来越不平衡。2022年,在两国间价值117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中,87%是从中国销往印度(见图表)。
印度总理莫迪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一个原因是战略上的——在关键进口商品上依赖一个善变的对手会带来风险。另一个原因是商业上的——莫迪试图复制中国民族主义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从中国手中抢夺部分生意。近几个月来,莫迪政府加大了在部分经济领域与这个更大邻国脱钩的程度。8月3日,印度宣布对进口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实施新的许可证限制,而这类进口设备主要来自中国。一周后,有报道称印度正在考虑对相机和打印机采取类似措施。
从明面上看,只要符合印度法律,印度对中国企业是开放的。在实践中,印度政府使用一些手段让中国企业在印度日子难过甚至无法生存。其中最直截了当的就是往往以国家安全为名直接禁用中国产品。例如,在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印度政府禁止了118款中国应用,包括TikTok(热门短视频应用)、微信(超级应用)、Shein(快时尚零售商)以及几乎其他所有获取了印度用户数据的服务。从2022年起至今还有数百个应用因类似的理由被禁。华为和中兴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受到了同样待遇,理由是担心其硬件设备会让中国间谍得以监听印度公民。《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8-29《印度公司能否摆脱中国?》,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10| 美国计划审查对华投资
拜登的行政令如果真的落地,很可能聚焦于对三项“威力倍增型”技术的投资: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AI)和量子计算。禁令和通报义务的具体安排尚不清楚,但这些规定只会影响美国对中国公司投资(截至2021年底总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的一小部分。根据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200亿美元,风险投资为620亿美元(见图表)。
因地缘政治对美国资本踩刹车并不是全新的想法。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部分公司已经被划为投资者的禁区,而《芯片法案》(CHIPS Act)规定,接受法案补贴的公司不得做出可能有利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支持者表示,对外投资规则是美国分散的贸易限制措施的必要延伸:如果出口管制不允许中国公司购买某些军民两用技术,而对外来投资的审查又不允许中国公司收购拥有这些技术的美国公司,那么也不应该允许美国资本为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
为踏遍全球的美国投资者设限是有风险的。其一是制定的规则可能过于宽泛,限制了资本流动,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给投资者造成负担。美国财政部官员保罗·罗森(Paul Rosen)5月表示,新规将关注“那些伴有技术诀窍和专长的投资”。欧洲领导人表示,有必要采取限制措施以防“技术诀窍泄露”。但要弄清楚哪些投资会泄密是件棘手的事。如果一家科技巨头打算在中国扩大其先进的计算业务,那想来会违反这一标准,但如果是一家投资公司(以及其最终投资人),事情就没那么简单明了了。私募股权基金收购一家公司时未必会提供任何运营优势,而一笔小额风险投资却可能附带值得保护的技术专长。《经济学人·商论》官方双语APP搜索标题,2023-07-06《美国计划审查对华投资》,订阅可读完整文章】
扫码下载APP阅读全文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全球百万精英同步阅读
在校大学生与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扫码下方二维码订阅,获取商论学生优惠史低价!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商论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