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些故事(小说连载)
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前言
讲述在美华人医生的故事
第四季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本季内容将发生在医院工作的24小时的时间内,每2小时转换一个场景和一个主要人物,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一)7:00-9:00AM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任何事都可以发生,发生的就是合理的。
王峰起得很早,今天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天。
他有点紧张,第一天去新单位上班换了谁都会紧张,而且是去医院急诊室上班,并且这个急诊室是美国最忙的前三之一。
王峰选了一条深蓝色的领带,让自己看得精神样些,他仔细地对着镜子打结,他希望给新工作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已经是第三遍了,领带拆开重打,打了又拆。此时他的胸口有那么一过性的闷痛感,他放松双臂,抬头深深地呼吸了两下,告诉自己,不急,时间还充裕的。
强生医生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急诊室主任办公室的背靠椅上。
时间是上午650分。
强生医生四十出头,浓密的黑发有点小卷,深陷的眼眶里一双炯炯有神的黑色眼睛,充满智慧和深邃,大而挺直的鹰钩鼻,让人有点远离和敬畏。他有着宽宽的肩膀,发达的胸肌紧绷着身上的手术衣,强壮的体魄正是适合紧张而刺激的急诊室工作。
强生医生在每年的这个时刻都会回忆起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时的情景和感受,没想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白班,晚班,三班倒,曾经有过怨言和挫折,但是更多的是工作给他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这个急诊室已经是他的家,哪天不来转转,会有失落感。
五年前强生医生挑起急诊科住院医生培训主任的担子,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让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的全国排名迅速地提进了十来位。
强生医生的铁面无私也让他得罪了一些人,他的严格管理在住院医生内有一个不雅的外号,“玉面阎罗”。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规模很大,总院楼房的第一层加上向往延伸建筑都是急诊室的范围。前门是病人步入通道,接急诊大厅,有45个单独急诊房间,后门通道是救护车入口,连接有容纳15个抢救床位的外伤急诊厅。总院楼顶有直升机停机坪,可以迅速转运病人。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是美国一级急诊室,最高级别,可以接收任何重大外伤病人。在纽约市警察局中一直有句行话,“如果警察受伤了,请把他马上送到布鲁克林总院”。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每年招收22名住院医生,申请住院位子竞争很强,住院医生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名牌医学院的尖子学生。
王峰的家庭可谓医学世家,爷爷是第一批民国时期留洋的医学博士,父母都是做医生,也在医学院当教授,因此王峰从小就受到医学熏陶,励志做一名医生,父母也给他做了同样的规划。他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已经开始考美国USMLE考试,毕业后被父母托熟人直接送来美国医院临床实习。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自己的勤奋,王峰成功地Match到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住院医生的岗位。
能够Match上是跨出成为美国医生的第一步,之后的路还很长,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他去克服。
这不,一大早,在急诊科的第一年住院医生见面会上,王峰就被强生医生痛批了一顿。
“这里是急诊室不是参加婚礼,西装领带只有在你们毕业时和结婚的时候可以用上,我需要你们12小时,24小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救护病人,急诊室不是开派对的地方”。
王峰换好手术衣从更衣室匆匆出来,差点就撞到迎面而来的医学生拉杰,把王峰吓得心咯噔地翻滚了一下。
“王医生,”拉杰很友好地上前说道,“强生医生叫我今天跟你,请多多指教。”
拉杰是从印度来的,但是他却是从中国医学院毕业的,当王峰听到他的解释后,还是有点吃惊。
在印度,上医学院竞争很激烈而且学费昂贵,有很多印度学生转而来中国上医学院,中国学校也为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和拿到政府资助,很乐意接收这些来自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学生。中国的英文教材和英文教师很缺乏,可想而知这些印度学生的毕业资质。
中国所有医学院的毕业证都得到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因此,借道中国,这些印度学生毕业后同样可以来美国Match而实现他们做美国医生的梦想。
王峰从护士台拿到自己负责的第一份病历,是个胸痛病人。
王峰来到病房前,深吸一口气,敲了一下玻璃门,然后带着拉杰推门而入。
这将是王峰在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看的第一个病人。
“你好,怀特先生,我是王医生,这是医学生拉杰,我们将负责你的医护,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来急诊室,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到你的?”
“我上午感到胸痛就来急诊室,现在好了。”
“请你告诉我,是什么样的胸痛?什么情况下触发你的胸痛?”
“胸痛就是胸痛,你是不是新来的?“
“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情况,然后给予你合适的治疗。“
“没事了,胸痛都好了,你叫护士来吧,我可以走了。“
王峰和拉杰两个第一天到急诊室的新人,只能悻悻地离开了房间。
“新郎官回来啦,”护士已经在护士台等着他们回来,对王峰调侃道。
王峰很不喜欢这个刚来急诊室就被新加的外号,但是也不想和护士顶撞,能否和护士搞好关系对于在急诊室顺利生存下来很重要。
王峰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问护士道:“那个病人是怎么回事?”
护士开始很耐心地给王峰解释道:“那是我们急诊室的老病人,无家可归者,常客了,喝醉了来我们这儿睡上一觉,肚子饿了,来我们这儿吃顿饭,他对急诊室的各种程序应该比你王医生都熟。他说没事了,一会儿自己就走了。”
美国急诊室的规则是不能拒绝任何病人,不能因为是否有合法身份或者是否有能力支付费用而拒绝病人。对于有医疗保险的病人,看完病接受完治疗后保险公司按程序支付费用。而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群包括无家可归者,医院在治疗完成之后将向国家保险部门申请补偿,如果申请失败,费用将由医院垫付。
护士看到王峰明白了要点,马上递上了第二个病例,嘱咐道:“这个病人刚来急诊室,有心脏起搏器病史,主诉头晕,刚被肯尼迪机场送过来,你马上去看看。”
王峰接过病例,看了一眼身边的拉杰。走,看第二个病人。
拉杰紧跟着王峰的步伐,很好奇地问道:“王医生,我看你们急诊室的医生裤子口袋上都插了一把剪刀,这是做什么用处?”
王峰边走边把口袋里的剪刀拿出来给拉杰看,解释道:“你看,这不是一般的剪刀,它叫外伤剪刀,一侧剪刀头弯曲150度,在处理外伤时可以快速地剪开病人的衣服和裤子,还可以剪皮革甚至铁皮。”
王峰说完,把剪刀递给拉杰。
拉杰接过剪刀,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
说话间,他们俩已经来到第二个病人病房前。这时技术员刚好完成心电图检查。
王峰拿过心电图纸,仔细地看着,拉杰也凑过来,印度特色地摇晃着脑袋,琢磨着。
“拉杰,你看心电图显示了什么?”王峰把心电图放在台面上,用手指点着宽大的波形问道。
拉杰挤弄着他的浓眉,眨巴着他的大眼,来回晃着脑袋慢慢地回答道:“QRS波很宽,心率很慢,是不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王峰很赞赏地看了拉杰一眼,看来他还是从中国医学院学到点东西的,表扬道:“不错啊,拉杰,这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室性逸搏心律,心率只有每分钟40次,所以病人会有头晕。”随后又自言自语道:“不是护士说他有起搏器吗?怎么起搏器不工作了?”。
王峰转身向病人询问了病史。
原来,病人是牙买加人,10年前因为房室传导阻滞在纽约的医院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不久后他回到牙买加生活。最近,他一直有头晕,和之前没有装起搏器时的感觉一样。他去看了当地的医生,一查,原来是心脏起搏器没有电了,不工作了,所以他又有头晕症状。医生跟他说他需要做个小手术换起搏器电池,如果在牙买加医院换,会很贵,而且他要自费。然后医生好心地给他出了个主意,买张飞机票到纽约肯尼迪机场,直接叫救护车到布鲁克林总院,那是纽约最大的公立医院,换了起搏器电池后回牙买加。来回飞机票加起来也比在牙买加直接做手术便宜很多。
病人很乐意地听从了牙买加医生的意见。
王峰和拉杰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一摊,那就叫心脏科会诊,马上换电池吧。
(二)9:00-11:00 AM
布鲁克林总院,历史悠久,在现代化高大的楼群中有几幢红色的砖瓦房,特别引人注目,那些是19世纪初的建筑。巨大而厚重的石砖,据说有部分是特地从欧洲运来的,为的是一个古朴。
其中一座红色的平房坐落在西面的高墙下,到了夏天,墙角搭建的棚格上就会开放出一丛丛的紫色小花,为这个有点死气沉沉的院落带来几分生机。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老唐背负着双手,把听诊器折叠着放在白大褂的口袋里,慢慢的穿过院子。
他的脸是苍白的,又带着点淡淡的青灰色,就像是这院子的历史一样的古朴。
自从当上了心脏科专科培训总肥佬(chief fellow)之后,他脸上的笑容少了,身体也越来越变的纤瘦,可是一双眼睛却越来越亮,在眸子最深处,仿佛闪动着一种凄艳而热烈的火光。
他每次在救治垂危病人时,仿佛也在闪动着同样的光。
在他高大而变得倾长的身子里,是否也有种同样的火焰在燃烧?
现在他要去的地方,正是那充满危重病人的急诊室,在那里,他的能量会不断爆发,他的脸色会充满红晕,那是他在享受着每天面对的挑战。
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病因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整个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的目的所在。
老唐从急诊室接到会诊要求,电话里被告知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电池耗尽。他查阅了病人的病史,认真地看了一下电脑上的胸部X光图片,经过多年的培训,他已经可以很快地从X胸片上看出病人起搏器的公司和型号。
“你就是王医生?”老唐简洁地询问,不拖泥带水。
王峰站在老唐身边显得有些瘦小,赶紧回答道:“是,我是第一年急诊住院医,我呼叫的你。”
老唐打量了王峰两眼,颇有兴致地夸奖道:“第一年就能很快给出诊断,不错。”老唐接着又含笑地问道:“认识李建吗?他在你们中国人里很有名气的。”
王峰用手挠了一下后脑勺,很勉强地答道:“听说过,还没有机会见面。”
“哦,”老唐有点冷漠地哼了一声,随后低头看了一下左腕上的手表,说道:“现在是上午9点,我们会在10点来接病人换起搏器,你把病人收入住院红组。”
老唐的医嘱简短而明确。
美国人做事也是很讲人情的,有熟人的可靠推荐往往更容易办事,比如在住院医生的申请和之后的找工作中。
在穿过病房回到心脏科办公室的路上,老唐突然被心脏科主任史密斯医生叫住。
老唐很纳闷,平时史密斯医生不常和肥佬们(Fellow)多交流,今天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史密斯医生很矮,老唐和他站立说话时很自觉地向下曲了一下膝盖,放低身子,以示尊重。
史密斯医生表示关切地用手轻拍了一下老唐的胳膊,赞赏道:“唐,最近看到你发了不少的文章,很用功啊。”
老唐被突如其来的表扬弄得有点受宠若惊,马上谦虚地回答道:“是,都是K医生的功劳,我只是个助手。”
史密斯医生很满意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对啊,最近看到K医生交际很广,还和中国的几个医院有合作,是不是?”
老唐不无隐瞒地答道:“是,那还多亏李建给牵的线,中国那边需要我们的技术,我们可以使用他们的数据,我就是做做最后的分析整理,双方合作很愉快。”
史密斯医生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正想继续问话,别在老唐腰间的呼叫机就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
老唐低头一看,很为难地对史密斯医生说道:“是急诊室。”
“好,没事,”史密斯医生有点意犹未尽地拍拍老唐的后背,不无扫兴地说道:“去吧,工作去,以后我们再聊。”
“又是你?”老唐很好奇地看着王峰,感觉是不是整个急诊室就剩这一个住院医生在看病人。
王峰满脸堆笑地答道:“是,又是我,我们有个急性心梗的病人。”
病人是72岁的白人女性,10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2年前做过心脏支架,今天上午六点半开车去机场送朋友,回来时发现车启动不了,非常紧张,打电话到拖车公司,但是说要等一个半小时,她又打了911911 接线员接通了机场保安部,给她送去了电池重启设备,她的车终于发动起来。整个过程中,她一直有持续胸部闷痛感,回到家后还是不能改善,女儿就把她送到急诊室。在急诊室,心电图有ST-T缺血表现,快速心肌酶谱检查增高。
王峰快速地向老唐汇报病史。
老唐听完汇报,看了一下心电图,抬头略有所思地问王峰:“有没有考虑应激性心肌病的可能?”
“什么是应激性心肌病?”拉杰在一旁疑惑地问道。
老唐叫王峰去取急诊室的床边心脏超声仪,自己给学生做解释。
碎心综合征(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or broken heart syndrome),也叫应激性心肌病。从名称上可以看到,这个疾病与情绪紧张身体应激有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可以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心伤到一定程度真的可以伤到心脏的。碎心综合征的情绪因素包括哀思,愤怒,与人争吵,关系破裂等等,而且正面性的情绪变化也可以促发比如婚礼生日宴会。身体应激因素包括外伤,手术,过度运动,感染脓血症等等。超过85%的碎心综合征病人都可以找到诱发病因。诱发因素导致的体内过多儿茶酚胺释放和交感应激兴奋是碎心综合征的直接病因,但是目前确切的机制尚不明了。碎心综合征的特点是短暂性的心脏功能下降伴有多种心脏室壁活动异常,而且这样的室壁活动异常超出了单个冠状动脉支配的区域。碎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心梗,突发的胸痛胸闷气急,心电图显示心肌损伤或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心肌酶谱增高,心脏影像检查发现局部性的心脏室壁活动异常。
在培训期间,专科肥佬和高年制住院医生有义务和责任对低年制医生和学生做医学教育。
说话间,王峰已经取来了床边心超仪。
老唐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开始给病人做心超检查。
心超探头放在了病人左侧胸壁,心超仪器的显示屏上迅速地出现病人心脏的二维图像。
老唐左手拿着探头,右手指点着屏幕,向王峰和拉杰解释心超的发现。
病人心脏的心尖部像气球一样地扩大,没有收缩力,而心脏基底部的心肌收缩功能正常。
老唐放下探头,耐心地说道:“病史,检查和心超都提示是应激性心肌病,但是最后的确诊需要通过冠脉照影排除梗阻性冠心病。有基础冠心病的存在并不能排除应激性心肌病的可能。”
老唐站起身对王峰说道:“我马上通知冠脉室做照影,你把病人收入住院红组。”
老唐的医嘱还是简短而明确。
(三)11:00-13:00 PM
马大路,人如其名,的确是个很大路的人。"大路"的意思就是很大方、很普通,放在人群中随时都可以被消失。
大路的人有个好处,一般都很随和,跟谁都能谈上两句,交上朋友。
马大路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大路,而且热心。
你若是他的朋友,遇着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会去超市为你买上两尾鲤鱼,再从他珍藏的酒里选出一瓶过期茅台,为你做一味清蒸鱼,让你大快朵颐,你吃了他的菜保证不会失望。
他做菜的手艺据说是天生的,他从不看菜谱,全凭他脑子里的想象,但是他的厨艺在朋友圈是一绝。
马大路喜欢音乐,在大学时还是音乐兴趣组的带头人,他的吉他独奏“爱的罗曼史”当时迷倒不少学妹,他也喜欢唱唱张学友的情歌,几乎以假乱真,让你以为他可以进军歌坛娱乐业。
有人甚至认为他除了生孩子外,什么都会。
他也不懒,非但不懒,而且时时刻刻都想找事做,做过的事还真不少。像他这种人,怎么会大路呢?
他来美国后,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实验室的技术员。国内医学院毕业的他,刷刷试管,跑跑电胶,是轻车熟路的事。
那时正是90 年代末电脑业繁荣的时候,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路听朋友讲,上个电脑证书班出来可以拿到6位数的年薪,那可以是他刷试管的3倍啊。
马大路当机立断,报名参加了电脑班。6个月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做了码工。
一个人初来美国就拿到高薪,住豪宅,的确够威风,够神气!
令人遗憾的是,两年后美国电脑业风云突变,一下子供大于求,光有一份培训证书很容易被下岗。
马大路的朋友多,信息就多。
于是,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朋友的聚会上,马大路认识了李建。
大路人缘好,又会说话,和李建一拍即合,情趣相投,哥俩差点没有结拜做兄弟。
马大路听完李建考USMLE和做美国医生的故事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么一本万利的事不去做太浪费时机了。
之后,马大路发奋图强,一鼓作气,迅速地拿下了Step1 Step2的考试,还在李建的推荐下到布鲁克林总院做了2个月的临床实习,天时地利人和,水到渠成,今年顺利地Match到总院的内科住院医生培训。
一批批成功Match到美国住院医生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生们,他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他们不是毕业生中最聪明的那一个,却是最懂得把握机会的那一个。
他们既不怨天,也不忧人,无论他们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多么大的挫折,都不会令他们丧失勇气和信心。他们不怕克服困难时所经历的艰苦,更懂得享受克服困难后那种成功的欢愉。
就算失败了,他们也决不气馁,更不灰心。
失败是暂时的,有挫折才让人生更完整。
他们懂得生命是可贵的,也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
所以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多彩多姿。这一生中,他们或许做了许多出人意外的事,你也许会认为他们做的事不可复制。
但你却不能不承认,他们做的事又是这么的真实,为什么别人不去做呢?
所以我相信你一定喜欢听他们的故事。
卢多已经是第三年内科住院医生,过去两年的培训过程历历在目,让他脱胎换骨。
第一年住院医生培训,要求Intern迅速熟悉医院系统的操作,能够很好地完成上级住院医生和主诊医生交代的各项工作。这一年中往往更多地要求体力和耐力上的承受,在不断地和病人的实际接触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更新医学知识。
第二年住院医生培训,则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求住院医生有独立的临床思考能力,能够独立带领一个医疗组,不仅需要下诊断做治疗,而且负责对低年制住院医生和医学生的教育。
第三年住院医生培训,是迈向独立行医的过渡环节,要求住院医生能够领导治疗团队,特别是独立领导重症监护病房的日夜工作。
每一年的培训对住院医生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整个培训是循序递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到达独立行医的能力。
卢多看着Intern的马大路,就如看着两年前的李建,但又有很多不同。
卢多道:“听说你名字的意思是,Just so so?”
马大路道:“是,平凡的意思。”
卢多道:“我不希望你是个平凡的人,你应该是个特殊的人,能够做医生而且做一个好医生一定是个特殊的人。”
马大路道:“明白。”
卢多道:“而且我要让你明白,你和李建的关系不会让你的培训有比别人更轻松的地方,反而是要求更多。你不能让李建和关心你的人失望。”
马大路道:“明白,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卢多道:“很好。我们上午有个起搏器换电池的新病人,你马上把大病历完成。”
马大路刚完成起搏器病人的大病历书写,正想轻松一下,就收到放射科的紧急呼叫。
病人是昨晚夜班收治的一名心衰病人。35岁的白人男性,有长期吸毒史,最近一周胸闷气急,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急诊室胸片显示急性肺水肿。由于经常静脉注射毒品,护士不能找到很好的表浅静脉通路,夜班住院医生做了右颈深静脉的插管。今天上午复查胸部X光片发现,深静脉插管使用的导引钢丝被遗留在病人体内。
马大路和卢多接到紧急呼叫后,第一时间赶到放射科。
放射科医生在电脑上给他们展现了胸片图像,导引钢丝近段在上腔静脉,整体通过右心房到达下腔静脉的远端。
这是一例罕见的医疗差错,一定是夜班住院医生在做深静脉插管时开小差不专心,没有抓好导引钢丝而至其滑落进入病人体内,或许是害怕受到责备没有汇报。如果不及时把钢丝取出,将存在血管损伤破裂甚至致命的危险。
卢多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连忙问放射科医生,怎么办?
放射科的主诊医生是卢克医生,他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介入医生。虽然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病例,但是在他仔细研究了导引钢丝的位置后,认为可以通过经皮血管介入的方法把钢丝取出来。
(四)1300 – 1500 PM
放射科的介入操作室,宽敞,明亮,整齐,干净。
马大路被眼前的所见而惊讶,在他的印象中,放射科医生应该待在黑暗的房间里读着X线和CT图片,与世隔绝。
马大路提出观摩这台手术的想法很爽快地被卢克医生同意了。
卢克医生年轻有为,40岁不到,南美移民后代,身材挺拔,体形均匀,英挺的鼻梁下,厚厚的唇形,透着一股冷峻而诗意的气质。
此时病人已经被护士平稳地转移到了介入手术台。
这是一个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手术平台,在手术台的头部安装着一台即时X光线摄像机,摄像机可以在三维空间做270度的旋转,医生控制摄像机不同的角度对病人体内脏器做不同的定位观察。
护士迅速地给病人右侧腹股沟区域进行了无菌消毒,然后给病人全身覆盖了无菌手术单,只是在右侧腹股沟处露出巴掌大小的皮肤,今天的手术就从这里进入。
卢克医生穿上了防范X线的铅衣,自信地步入介入室。
他熟练地穿上一次性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然后把两手放在胸前,静静地等待主班护士的命令。
主班护士看了一圈介入室的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命令道:“现在进行Time Out。”
Time Out,“暂停”,就是在手术前手术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病人一起明确病人的身份,手术名称以及手术部位。这是手术开始前的常规操作,目的是避免出现对错误的病人进行错误的手术。
“暂停”完成,卢克医生嘱咐护士给病人少量镇静剂。
这个手术是一个低创伤性的操作,病人不需要进行麻醉处理。整个过程中,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随时可以被叫醒回答问题。
卢克医生抬头看了一眼主班护士,护士心领神会地按下了CD播放机。
整个手术室瞬间充满了古典轻音乐的优美曲调,娴静而和平,谁还会想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台挽救病人生命的手术?
卢克医生低头用左手食指触摸病人的右侧腹股沟,定位右腹股沟静脉的穿刺点,然后在既定穿刺点的皮下用针头注入利多卡因麻药,这样在做穿刺的时候,病人就不会感觉到疼痛。
卢克医生在手术前和病人交代病情的时候,病人反复询问操作中他会不会很痛?卢克医生耐心地告诉他,病人只会感觉到第一针麻醉药针头入皮肤的痛感,之后,病人不再会有痛的感觉。病人当时很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卢克医生拿起长长的静脉穿刺针,很轻柔地以45度的角度进入皮肤,右手小指轻轻地抵着注射器回吸,连着针头的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管内迅速地涌出一股暗红的血液,说明针头已经准确无误地进入到股静脉内。
卢克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针,右手把针管从穿刺针链接处拔下,放低穿刺针的角度,用右手快速地在针孔中放入导引钢丝,他时刻注意着导引钢丝进入的长度,在钢丝末端离针孔还有10厘米的时候,左食指端按住穿刺点固定,右手顺势拔出穿刺针,迅速在导引钢丝上套入扩张管来扩张穿刺点入口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拔出扩张管,再在钢丝上套入操作导管,待导管进入股静脉时,一边退导引钢丝,一边推进导管,直至导管体全部没入皮下,导管头留在体表,最后拔出整个钢丝。
接着卢克医生在导管头连接上生理盐水针管,来回冲洗,保证导管的畅通。
卢克医生微侧过身对身边的马大陆说道:“这是我们今天整个操作的第一步,其实也就是简单的深静脉插管步骤,你看清楚了吗?”
马大路认真点头回答道:“是,看清楚了。”
卢克医生的操作,规范而明快,没有一丝拖泥带水,如行云如流水,配合着播放的轻音乐,卢克医生的手指动作如舞蹈般跳跃,有节奏,有立体感。
卢克医生也注意到马大路观察的很投入,会意地对这个第一年的内科住院医生点点头,表示满意。
卢克医生随后向马大路演示了之后将派上用途的Gooseneck snare 导管。
长长的细导管的顶端开口处有一段钢丝可以推进推出,而钢丝的头部有一个90度垂直的小圆环。卢克医生耐心地说道:“这个钢丝的头部是不是像天鹅的头颈?我们将用这个小圆环在X线透视的帮助下来套住遗失在体内的导引钢丝的顶端,后抽圆环钢丝从而把导引钢丝固定在Snare导管的头部,这样,我们回收Snare导管的同时就取回导引钢丝。”
卢克医生接着问道:“大路,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从下面腹股沟静脉入口而不是从上面颈静脉入口去做?”
卢克医生微笑地看了一眼马大路,不等他的回答就给出了答案,“导引钢丝的头部是弯曲的,那是为了避免损伤血管,现在这个头部在下腔静脉指向腹股沟,我们从腹股沟静脉进入,一则距离短,二则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容易用Snare导管套住导引钢丝的头部。”
马大路认真地听着卢克医生的讲解,不时点头,他已经不断地被放射科介入操作的精细和准确所折服。
卢克医生随后按着他刚才讲解的过程成功地把失落的导引钢丝安全地取出体外。
整个操作过程只不过是短短的30来分钟,但是对于马大路却是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马大路回到病房,见到卢多。
卢多问道:“操作进行的如何?“
马大路回道:“非常成功,过程让人震撼,没想到,放射科可以这样有所作为。“
卢多道:“是啊,每一门科目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和有用之处。“
马大路道:“卢医生,如果我现在考虑改科目,去做放射科,是不是可行?“
卢多微笑道:“万事没有不可能,只要你下定决心认真去做。进入放射科的竞争很激烈,不是很容易就能进入的。“
马大路问道:“有什么途径可以去实现这个理想?“
卢多道:“你用功去做好内科住院培训第一年的工作,让内科和放射科对你满意,或许可以直接在第二年申请放射科住院医生的位置。还有一种方法或许机会更大,但时间会很长,就是你完成三年的内科住院医生培训,然后再申请放射科住院医生。“
马大路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我会努力的。“
卢多总结道:“李建提过,说你是一个不安于现状,永远在寻求挑战的人,看来他没有说错。“
马大路,一点都不大路,是一个喜欢不停折腾自己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需求,而后努力奋斗,直到实现理想。
(五)1500- 1700 PM
对王峰来说,这一天的开始有一些曲折,然而之后在急诊室的工作可谓中规中矩,也是卖力,主治医生住院医生以及护士对他的表现都很满意。
可是吃过了午饭之后,他就遇到件他这一辈子从未遇到过的怪事。

那时候他正坐在急诊室住院医生办公室靠近窗口的桌子旁写病历。
七月的暖风从窗外吹进来,吹得他有点懒洋洋的感觉,让他好像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这时,医学生拉杰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一脸表情紧张的样子。
“峰,病人不见了。“
王峰懒懒地抬头看着拉杰,尽力安慰拉杰道:“不急,慢慢说,谁不见了?“
拉杰惊魂未定地说道:“那个隔离病房的病人不见了。“
“什么?”王峰呼地一下子站了起来,顿时觉得有点胸闷头晕。
那是一个西裔中年男子,刚从墨西哥移民来美国不久,因为乏力咳嗽低热盗汗两周,上午来急诊,当时是王峰接的诊。
从临床症状特点分析,王峰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高度怀疑肺结核的病例。
结核病(TB)是一种主要影响肺部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由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时在空气中产生含有结核病细菌的微小飞沫,导致人际间传播。控制肺结核病的三大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一旦发现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需要进行隔离,必要时可以进行强制治疗直到病人没有传染性为主。
王峰迅速地把病人安排到急诊室特殊备制的单间负压隔离病房。每个进出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都需要戴N95口罩和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王峰马上给病人做了痰结核杆菌培养和胸部X光片检查。胸片发现左上肺叶尖有斑片状浸润影,符合肺结核特性表现。
这样的病人怎么会不见了?怎么可以不见了?病人随处乱跑会增加社会上更多人的感染。
王峰看到隔离病房护士的时候,她看起来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
王峰没有怪她。病人有手有脚,真要溜走,总会想方设法地钻空子来实现的。现在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没有考虑到病人逃跑的极端情况会出现。
王峰马上找到病人的病历,连续多次拨打病人的电话号码,对方没人接,看来这个病人是不会自动回来的了。
“怎么办?”拉杰和护士都紧张地看着王峰。把隔离病人弄丢了,这事可大可小啊。
王峰紧锁眉头,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计上心头。
他重新抄起电话,按下911 
“这里是紧急救护中心,有什么可以帮你的?”电话的那头传来了接线员甜美的声音。王峰瞬间感觉到这样的声音真是可以帮到很多人,包括王峰自己。
王峰平静下来,认真地说道:“你好,我是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的王峰医生,我们有一个传染病病人突然走失,需要你们的帮助来寻找。”
接线员是个很有经验的人员,很熟练地说道:“请告诉我病人的名字,地址,还有你的联系方式。”
王峰完整地把病人资料告诉接线员。
接线员回道:“我们马上派出警员上门联系病人,警员将会和你直接联系。”
王峰道谢后挂断电话,长长出了一口气。这是他在美国的第一个911电话。
一旁的拉杰和护士也是愁容舒展,一起向王峰竖起了大拇指。
呼叫911,是不得已的办法,传染病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公众人群的安危。王峰以前听说过在美国如果对朋友或邻居有健康安全顾虑时可以请警察上门做Wellness check。搜寻传染病病人应该高于这个职责,警察出面将是最好的结果。
十分钟不到,急诊室的电话又一次响起。
王峰马上接起电话,对方是警员的声音,“王医生,我是警官安德森,我们马上就要到达病人的地址,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王峰对电话那头的警官吩咐道:“警官你好,这个病人有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希望你们戴口罩执行这次任务,见到病人后也让他戴好口罩。谢谢。”
警官回道:“谢谢提醒,如果病人有拒绝,我们是否可以做强制手段?”
王峰坚定地回答道:“可以,为了公众健康安全,可以使用强制手段把病人带来医院。”
“收到,我们保持联系。”
二十分钟后,病人被顺利地送回隔离病房。
王峰如释重负。
急诊室的工作紧张而没有规律,特别是对于坐落在市中心的布鲁克林总院,任何的疑难病例都会在任何时候出现,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做到的就是时刻准备着。
下一位王峰接诊的病人是个很特殊的病人,这个特殊不是因为疾病的特殊,而且这个人很特殊。
她的名字叫索菲亚。
对了,前回书中对她有所描述。一个来自尼日利亚的女孩,和李建卢多是同一届的内科住院医生,被曼奇尼的老婆打了耳光后痛改前非的那个住院医生。
索菲亚端正态度后,把她的聪明才智放到工作中,受到同事们的喜欢。她和卢多的相恋到相爱也是一段佳话,我们这里暂且略过。
卢多和索菲亚在住院培训一年级末时举行了婚礼,好朋友们都参与道贺。
李建做了卢多的伴郎,还见到了卢多的父亲。老卢多朴实诚恳,回国前拉着李建的手,语重心长地要求李建作为同辈中的大哥照顾好异国他乡的卢多和索菲亚。李建被老卢多的真挚感动,爽快答应下来将做卢多和索菲亚孩子的教父。
王峰推开病房门,见到索菲亚的时候,索菲亚正安静地坐在病床上。
索菲亚长发披肩,如波浪般柔软;她的眼睛,大而黑亮,眼波闪闪,明晰动人;成熟的躯体,散发着活泼健康的色彩。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急诊室的病人。
王峰被她甜美的微笑所吸引,一时无语。
“你是不是应该先介绍一下自己?”索菲亚甜美地话语提醒第一天上班的Intern
王峰回过神来注意到自己的失态,马上自我介绍道:“我是王峰,急诊室的Intern。”
索菲亚静静地看着他道:“王医生,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你长的像一个人?”
“哦?”王峰很疑惑地闪着他的大眼睛。
索菲亚解释道:“你很像我的同届住院医生,李建,没有人和你提过吗?”
“是嘛,不知道,或许我们中国人的长相都很相似吧。”王峰已经是不止一次地在医院里听到大家提到李建这个名字,看来自己一定要见见他,看看他是怎样一个三头六臂的大人物。
索菲亚微笑道:“放心,你一定会见到他的。李建让我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好感,所以我对你的印象也不错。”
“谢谢,索菲亚医生。现在我们开始问病史吧,” 王峰开始了他的问诊,“你有什么不舒服吗?为什么来急诊?”
索菲亚爽朗地笑了起来,用手指着自己的肚子,半开玩笑道:“都是肚子里的这个小子惹的事。”
王峰注意到索菲亚高高隆起的妊娠三期的腹部,恭维道:“恭喜你了。”
索菲亚接着说道:“这是我的头胎,目前妊娠36周,既往体健,没有过敏史,平时服用妊期维他命。过去的三天里经常有头痛和胸口痛,在家里测血压偏高,考虑是进入住院培训第三年的焦虑因素吧。今天上午给妇产科打了电话汇报情况,他们让我来急诊看看,排除一下。”
王峰看了一眼护士给出的生命体征,血压150/95 
索菲亚说得很轻描淡写,排除一下,但是对于做医生工作的她自己来说,应该知道妇产科医生考虑的情况叫妊娠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一种多系统进展性疾病,特征是在妊娠后半期或产后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或新发高血压和显著终末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蛋白尿。病因为胎盘及母体血管功能障碍,分娩后会消退但所需时间不定。虽然约90%的病例见于晚期早产(34周至<37)、足月或产后,且母体、胎儿和新生儿结局良好,但母亲和孩子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仍然增加。
(六)1700- 1900 PM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的前门做得很朴实,一扇自动左右开启的玻璃门,门掩上标着大大的红色字眼“急诊”。
进门后是一个大间的候诊室,天花板盖得很高,两侧是落地的大玻璃窗,让整个候诊室显得明亮又宽敞。
候诊室的中央是注册台,有两名前台人员负责接待来急诊的病人。他们在电脑上先记录下诊病人的信息和主诉,然后从桌子上的条形码打印机中取出病人的信息条,在病人的手腕上绕圈前后粘帖住,这样急诊室护士做之后的操作或配药时都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获取病人的正确信息。
注册台后面的门是通向急诊室的大厅,门柱上装有密码锁,医务人员需要扫描胸卡才能进入。
急诊室大厅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护士台,四周围绕急诊病房,每个房间都是单间,每个病床旁都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医疗柜,有多层抽屉,内装有急诊急救所需的必备物品。
在护士台的后侧尽头,有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放着一张椅子,桌上有一台电脑。高层台面上的油漆有明显的剥落迹象,应该是人经常用手或手臂摩擦的结果。
1655
李建此时正坐在这把椅子上,他上下左右地扭动着身子,隐隐地感觉到某种说不出的难受,是不是椅子的高度被人调整过了,还是电脑的位置有变化?
一种第六感在告诉他,今晚会不太平。
李建刚和前一班的同事交接完毕,开始他的Medical Senior的夜班工作时间。
内科住院医生培训三年级的他,将从下午5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7点。Medical  Senior,这个名头听起来有点大,责任确实不小,通俗来讲,就是医院内科的事现在由他做主。
李建的职责将是负责安排所有急诊室的内科入院病人,急诊科医生将首先向他汇报情况,李建决定病人是否符合入院标准然后把病人分配到各个内科小组。他的另一个职责是负责急诊室的内科会诊。
不远处的急诊病房偶尔传来短暂的争吵声音,面前出现来来往往匆匆而过的护士和技术员,这些应该是李建熟悉的急诊室场景。可是此时急诊室的空气中突然散发出梅干菜的味道,李建吸了吸鼻子,他的嗅觉一直很好,家乡梅干菜的味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急诊室?
“嗨,”突然一个身影飘到李建的面前。
那是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宽大的手术衣并没有藏住她优美的身体曲线。
李建微笑地看向突然而至的兰小慧,也不惊讶她的出现。看到她就知道了梅干菜味道的来源,李建背靠着椅背,仰头问道:“今天你也是夜班?”
兰小慧是麻醉科的住院医生,和李建一年进的医院,两人关系很好,小慧经常会有事无事来找李建聊天。
兰小慧并没有直接回答李建的提问,只是用双臂趴在油漆脱落的护士台上,指了指她刚放在台上的一个饭盒,很自豪地说道:“这是你喜欢的梅干菜扣肉,我可是煮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你尝尝看。“
饭盒还没到李建手上,途中就被另一个身影拿了过去。
“这是什么好吃的,怎么能少了我呢?“
李建一听声音就知道来的是卢多。
兰小慧把小嘴一撅,很不高兴地一指卢多,愠愠地说道:“这是给李建的,你掺乎什么?”
卢多连忙办了个鬼脸,马上把饭盒递给李建,看看李建看看兰小慧,故作轻声问道:“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
李建一把拦住卢多,没好气地说道:“你先不要走,有个急诊病人要你接收。”
兰小慧一看两人有事,也很知趣道:“你们有事先忙,我过一会来看你。”
李建向兰小慧摆摆手告别,突然想到什么,询问道:“你的夜班不是晚上7点才开始吗?”
兰小慧的身影已经飘出急诊室,留给李建的是远去的轻快脚步声。
卢多用胳膊肘挤了李建一把,有点抱不平地说道:“小慧对你很好的,你也应该对人家姑娘表示一下吧。”
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卢多和他的好伙伴们一直在担心着李建,是不是一直不能从叶莲娜的悲伤中走出来?他们想着法子,让他开心。但事与愿违,李建已经不似一年级时开始的那样开朗,说笑的时间少了,很多时候会一个人躲起来。
卢多看到李建愣在那儿没有回答,马上转换了话题,“建,告诉我要收病人的情况。”
“哦,”李建回过神来,眼神有点焦虑地看向卢多,关切地问道:“索菲亚在急诊室,你去看过了吗?需要什么帮助?”
卢多倒是表情镇静地告诉李建,他刚去看过索菲亚,一切平稳,很多检查还在等待中,急诊科已经叫了妇产科会诊。
李建对卢多点点头,希望索菲亚母子一切平安。
当王峰见到李建的时候,王峰很认真地打量了面前的这个“大人物”。
很明显,他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王峰注意到李建身上最大的特点是他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虽然他的内心藏着悲伤。
李建看到面前的这个华人面孔,马上意识到是急诊科新来的培训住院医,王峰。
李建很客气地先开口道:“你是王峰医生了,很高兴见到你。我听说过你的,很不简单啊,你是总院急诊科招的第一个大陆来的住院医生。”
李建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峰盯着李建含有笑意的眼睛,很谦虚地说道:“哪里,听说你是总院内科收的第一个华人住院医生,而且你之后的内科每年都接收中国学生。没有你们前辈们的努力,我很难想象可以进入这里的急诊科培训。”
“哈哈,”李建笑着摆摆手,说道:“我们都不要互相吹捧了,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美国人看看中国来的医学生也不是吃素的,是不是?”
李建接着问道:“对了,你有病例提交给我?“
王峰马上转换到工作模式,向李建汇报了急诊室接诊的一名高血压危象的病人,目前使用了静脉滴注抗高血压药物,需要收入内科继续治疗。李建点头同意。
王峰刚要离开,被李建一声叫住。
王峰听到李建的喊声,心里一惊,一阵胸闷感涌上心头。王峰困惑,为什么自己最近经常有这种感觉?
“你在管索菲亚的病例,是不是,能否问一下,她的情况怎么样?”李建关切地问道。
胸闷感很快过去,王峰转过身,向李建挥了一下手中的另一份病历,很无奈地说道:“我正要去和索菲亚医生谈刚收到的检查结果,情况不好,你看看?”
李建接过病例,翻看了两眼,眉头紧锁,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指向HELLP综合症。
HELLP综合症是子痫前期的一种严重形式,以溶血(hemolysis, H)为特征,还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 EL)和低血小板计数(low platelets, LP)。此疾病与进行性的孕妇和胎儿情况恶化相关。治疗上通过联合应用静脉硫酸镁、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控制血压和按需输注血制品。其中及时娩出胎儿和胎盘是阻止疾病进展和减少不良结局的最有效、最安全途径。
李建看完后马上把病历交还给王峰,很认真地叮嘱道:“这个病例需要妇产科及时跟进,希望索菲亚能够快速转危为安。”
王峰点头道:“放心,我已经第一时间通知了妇产科的医生…
还没等王峰把话说完,护士台的另一侧传来了警告声,“王医生,9病房Code BlueCode Blue。”
与此同时,医院的广播也开始反复播报,“Code Blue ER room 9, Code Blue ER room 9, Code Blue ER room 9.”
王峰闻讯后顾不上与李建说话,不假思索地立刻撒腿奔向病房。
Code Blue是医院内病人出现心脏骤停的紧急呼叫代码,听到呼叫代码后,相关抢救医护人员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抢救。
紧急救护,分秒必争。
急诊室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猝不及防,刚刚还是风平浪静,刹那间,便是波涛汹涌。
李建看着王峰急急地跑入病房的背影,不无感慨。看到王峰就如看到自己两年前的样子。
李建和王峰只是千万个华人医生的一个缩影,他们来美国打拼,考USMLE,进入美国医院做住院医生培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可谓,人生酸甜苦辣尝尽,华医未来前途可期。
李建坐下后在电脑上查看病历资料,突然从9号病房门口探出一个护士的头来,紧张地对着护士台高声大叫道:“Code Blue,王医生晕倒了。“
李建听到护士的叫喊,二话不说,马上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跑去病房。
进入9号病房,李建注意到两个护士正在为9号病人做心肺复苏,而王峰却躺在地板上,脸色苍白,此时有一名护士正在检查他的神志反应。
李建马上膝盖着地跪到王峰身侧,一边用手摸他的颈动脉测脉搏,一边观察他的呼吸,同时问护士发生了什么情况。
护士反映,当时王峰医生正在给病人做心脏按压CPR,他说到自己感觉胸痛,刚换了一个护士接手做心脏按压后,他手捂着胸口就瘫倒在地。
李建发现王峰此时没有脉搏没有呼吸,立刻开始做心脏按压,同时对护士下医嘱,要求马上拿另一台心脏除颤器过来,对于同时进行的两个心肺复苏抢救,召集更多的医护加入。
李建的快速加入和冷静明确的处理让病房内的护士们放心了很多。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心脏除颤器一到,护士就把两个电极片分别贴在王峰胸口的右上和左下位置。
李建停下按压,看到监护屏上显示室颤,马上给予360焦耳的电击。
电击过后,屏幕上显示回复窦性心律,王峰的脉搏恢复,神志开始有回转。
李建看了一眼屏幕,心里一惊,发现心脏电波的ST段有改变,马上要求护士做心电图。
李建拿到心电图,立刻愁容满面,直接跑出房间,对着护士台大声喊道:“STEMI code,心脏科会诊STAT。”
STEMI ST elevation MI, ST 抬高型急性心梗)
STAT,医学用语,表示“立即”)
(七)19:00- 21:00 PM
夜,
对很多人来说这一天的晚上都和平常不一样了
伊万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从内科培训部主任A医生的办公室出来。
在开始今晚的夜班之前,他被叫去A医生那儿调查昨晚深静脉导管钢丝的事件。伊万是当事人,他写的操作报告,病历上签的他的名字。
伊万对A医生讲述了昨晚事件的全过程。
他被通知到急诊室收一名心衰病人入院。当他到达急诊室病房的时候,他看到急诊科的一名住院医生正在给心衰病人做深静脉插管,而此时急诊室的广播中突然播报Code Blue,那名急诊科住院医生听到是他的病人需要急救,问伊万是否可以接手继续完成深静脉插管操作。伊万二话不说戴上无菌手套接替了急诊科住院医生。
伊万已经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他是否看到导引钢丝滞留在静脉管中,也不能记起在完成操作后他是否清点过导引钢丝。
A医生表示,培训部将会进一步调查清楚此事,目的是防范差错的再度发生。
李建在急诊室见到愁眉苦脸的小兄弟伊万时,伊万是一脸的无精打采。
李建很清楚,在过去的几天夜班工作中,急诊室和病房都很忙,伊万和他的Intern那几天很辛苦。
夜班是一个连续工作两周的轮转,每周只有一个整天的休息。夜班忙起来都是一夜不能合眼的,第二天还要看白班接手组主治医生的要求,有部分主治医生喜欢把夜班医生留下来一起查完新病人后才让他们回家,意图是好的,减少交接班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不利的是,这样很多时候夜班医生很晚才能回家休息,同天傍晚还要继续做下一个夜班。
“伊万,”李建站起身用手安抚伊万的肩膀,看着他关切地询问道,“你是不是没有休息好?”
伊万满眼泪光很委屈地看着李建。
李建总是就象大哥一样照顾他,一直是他的坚强后盾。
李建安慰道:“我知道这两天夜班一直很忙,特别是昨夜。卢多和我说了导引钢丝的事,这是一个医疗差错,但是我们不相信是你的正常表现,我考虑是过度疲劳而导致的精神不集中。很多医院已经开始执行住院医生的工作限制时间来避免差错的发生,我想是时候我们医院开始这些措施的执行了。这件事很不幸发生在你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住院医生的身上,或者是我的身上。吃一堑长一智,不要气馁,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发生。我和卢多都相信你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而且越来越好。”
伊万点点头,对朋友们的真挚关心无以言语来感谢。
住院医生的培训道路上有热心的伙伴们支持和鼓励,让伊万能够从挫折和困难中顺利走出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李建目视着伊万离去的背影,心中仍有一丝顾虑,暗暗保佑他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一帆风顺。
“建,”突然一个巴掌拍在李建的肩膀上。
李建回头一看,是老唐。
一天的心脏科白班下来,老唐还是精神烁烁的样子。有些人工作越忙越来劲,老唐就是这样的人,明年他将留在本院继续做心脏科介入亚专科培训。
没等李建开口说话,老唐直截了当道:“你们的那个王峰,问题大了。”
李建瞪大眼睛,疑惑地一摊手,表示,老唐,请继续告诉我详情。
老唐一脸严肃地说道:“刚做了冠脉造影,是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anomalous coronary artery)。”
老唐继续给面前这个准心脏Fellow的高年级住院医生解释道:“王峰的冠状动脉左主干不是正常的起源于左主动脉窦,而且起自右主动脉窦,称为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a coronary artery, AAOCA)。左主干从右主动脉窦出来后走行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到达左心室,在成人和青少年中可造成血管压迫、心肌缺血和猝死。此疾病和并发症虽然罕见,但大多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久,不过也有可能在无先兆症状的情况下猝死。运动有可能导致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干扩张,除了从外部压迫冠状动脉外,还会进一步缩小冠状动脉起始处的成角,从而缩小冠状动脉近段的管腔直径。”
李建一脸木愣地看着老唐:“怎么会这么严重?怎么办?”
老唐一耸肩,很无奈的样子道:“只有做开胸手术了。”
这一天的马大路,收获满满,见识了放射介入科的魅力,让他下定决心为日后的转科做准备。
晚上8点和夜班组交接班结束后,马大路来到急诊室。
李建见到小兄弟,很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赞赏道:“我听卢多提起你想做放射介入的想法,很不错的目标,你是折腾不止,奋斗不息啊。”
马大路在李建面前很谦虚,回道:“还得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
李建是个热心的人,有一颗赤诚之心,多年的国内外跌打滚爬,让他更明白,海外的华人需要团结和互相帮助。
李建常说的话,在国外,不论你的职业地位如何,你都改变不了这一张中国人的面孔,你的表现都会给人留下对于整个中国人的印象。中国人的很多传承习惯并没有帮到海外的华人,中庸之道以及自扫门前雪的文化背景,使得华人群体如一盘散沙,一个少数裔群在美国的立足发展,必须抱团取暖互相扶持。
李建一直在为自己的理念而努力,自己的成功可以启迪更多的华人医学生进入美国医生的行列。
李建看到马大路的成长,很是欣慰。
李建关心地问道:“你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吗?”
马大路很轻快地说道:“是,基本完成了。”
李建提醒道:“完成了,就回家睡觉,不要多在医院逗留。休息好,第二天才有好精神继续工作。”
马大路会心地对李建竖起大拇指,说道:“知道的,我听卢多说的,是你在住院医生里提倡,senior is the last person leaving the hospital。”
“看来你还知道很多典故,”李建回忆起事情的缘由,慢慢道来:“有一次我带一个Intern值白班,交接班后,我以为Intern已经完成工作了,自己就回家了。第二天知道那个Intern一直工作到凌晨,最后在停车场的汽车里睡了一夜。这件事让我意识到高年住院对低年住院关心的重要性,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所以我提出了,高年制住院应该是最后一个离开医院的口号,大家也都很响应。”
李建顿了顿,接着说道:“希望我们医院也会马上开始一周80小时的住院医生时间限制,这样可以避免医生的过度疲劳和由此引起的医疗差错。”
马大路闻言举起双手,像个小孩似的手舞足蹈道:“我举双手双脚同意。”
“嘣,嘣”,突然两声闷响。
李建和马大路惊讶地互相对看了几眼。
马大路指指上面,很肯定地说道:“应该是楼上传来的,我去看看。”
马大路刚一离开,医院广播就开始播放,“Code Sliver floor 5, Code Sliver floor 5”,播报两遍之后又改成,“Code Gray room 505, Code Gray room 505”。
李建知道,Code Sliver是院内发现枪手的警报,需要医务人员迅速反应撤离医院或隐藏;Code Gray是暴力病人的警报,需要医院警察迅速到场帮助。
Code Gray在医院内经常会听到,尤其在急诊室,不论是病人或家属有暴力倾向,还是他们对医务人员有身体或语言上的攻击,都会触发这个警报,荷枪实弹的医院警察会立即到现场。
从广播的播报顺序来看,李建猜想,刚才是两声枪响,但是局势被迅速控制,所以马上转为Code Gray
没过半小时,马大路就回到急诊室,绘声绘色地给李建讲述刚才医院里发生的惊险场景。
5楼的505房间住着一位来自监狱的病人,因为呕吐和消化道出血入院。监狱病人都是需要24小时单手用手铐铐在病床上以防逃脱,房间外还有24小时警察值班。当时,病人趁着屋外的警察在打瞌睡,拖着病床来到门口想夺警察的佩枪,警察惊醒后拔枪还击,两枪都打中病人的胸口。现在病人已经紧急送到手术室做手术。
马大路很神秘地凑近李建,低声地说道:“我想啊,那个监狱来的,是有备而来,那个消化道出血搞不好是他自己弄出来的,想在医院找空子越狱。”
李建摇着头地瞅瞅马大路道:“你是电影看多了,今晚不准备下班了?”
马大路在李建这儿碰了一鼻子灰,无趣道:“好,回家喽。我要不要问一下卢多,看他走了没有?”
李建对马大路说道:“不要等卢多了,索菲亚在引产中,今晚他要留下来陪。”
(八)21:00- 23:00 PM
兰小慧是一个普通而特别的人。
说她普通,她的确是一个很普普通通,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学习工作的女孩,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她的长相很普通,是那种很容易被人发现又很快被遗忘的邻家女孩。李建曾经半开玩笑的说过,小慧长相就像迪斯尼动画片里花木兰的样子。
“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慧听到李建这样的描述,用眼睛狠狠地瞪着李建。
“我这是表扬你,”李建嘻皮笑脸地解释道,“你的相貌更容易被西方人认同。”
有时候说实话是很损人的。
而且在某些时候李建的情商指数也很让人担心。
当然,小慧也不会和他多计较,他们是从住院医生培训开始就建立起的好战友好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很微妙。
卢多一直很不理解,“你们俩的关系有没有一种定义?”
李建很坦率地说,“要有个定义,就是异性知己。”
卢多摆摆手表示,“异性知己”的说法都是一种胡诌,他不相信男女两性之间可以真正地长期地维持这种关系。李建对此,嗤之以鼻。
不论如何,小慧和李建存在这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他们可以像哥们一样地一起出去喝酒买醉,他们之间可以口无遮拦的说话,分享各自的秘密。小慧是当时第一个知道李建和叶莲娜热恋的人,而且是李建告诉小慧的,李建是不是缺一根筋?
小慧是个很特别的人。
不是每个医生都是一个有特点的人吗?
她开朗而忧愁,活泼又安静,敏感更大度。一个好的聆听者,从不强人所难。
小慧现在是一名在布鲁克林总院培训的麻醉科医生。
麻醉科医生的培训需要4年时间,第一年的培训是初始Intern (称为Preliminary),一般是选择内科一年或外科一年的培训,打基础。第二年开始是真正的麻醉科培训,第二年的培训称为麻醉科Intern(CA1),然后是麻醉科住院医生(CA2 ),最后一年是高年住院(CA3 )。
兰小慧没有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后悔过,虽然每天的生活可谓千篇一律,但是她自己在不断的反复中增长知识循序渐进。
每天早上5 点30分被闹钟叫醒,6点到手术室准备当天的麻醉手术器械,6点30到7点是每天的麻醉科教学讲座,7点去见病人问病史查体写术前报告,7点30分开始第一个手术,下午3点基本可以结束全部手术,5点离开医院,回家后预览明天手术病人资料,晚上9点30分睡觉以保障第二天精力充沛。
兰小慧在手术室看到马克并没有表示惊讶。
马克一表人才,高高大大,蓝色的眼睛深邃而迷人。
他是医学院四年级的医学生,上周刚完成了麻醉科的轮转,轮转时表现抢眼,累活跑腿的事争着做,科室的同事们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特别是在兰小慧面前,马克表现得更殷勤,言听计从。
兰小慧认为马克将是一个很好的麻醉科医生。
马克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兰小慧的身后,穿梭在手术室之间。
刚刚手术室来了一个急诊手术。一名21岁的大学生急性阑尾炎穿孔,正在做急诊手术。麻醉师是当晚值班的亨利主治和第一年的麻醉Intern玛丽。
兰小慧进入手术室和玛丽打了个招呼。
亨利主治在手把手看着Intern玛丽完成病人麻醉,手术正常进行之后,已经离开了手术室,他告诉兰小慧帮助盯一只眼睛,以防万一。
兰小慧看了一下手术中的麻醉剂量和监测,术前麻醉引导使用了propofol, alfentanil and rocuronium,手术麻醉维持是吸入Sevoflurane。
这时马克突然指着生命体征监测仪,引起兰小慧注意,她认真地读着检测仪上的数字。病人的体温在过去的12分钟内从37.2度增加到了38度,病人的心率也是从80次每分钟增加到了110次每分钟。
兰小慧很认可地向马克点头表示赞扬,同时告诉玛丽,病人很可能出现“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病人在全身麻醉时出现的严重反应,一般是因为吸入麻醉剂或是称为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药所造成。这些药物会造成骨骼肌呼吸作用剧烈且不受控制的增加,因而影响血液的供氧能力和移除二氧化碳能力,产生体温调节能力失控和高热,若不进行立刻处理,可能会导致循环性虚脱及死亡。恶性高热的发病机制和遗传有关。目前没有简单直接的测试可以诊断恶性高热。若是怀疑是恶性高热的病患,强烈建议用单挫林(Dantrolene)进行治疗。早期恶性高热的死亡率高达70%,但自从使用单挫林,并且针对高危险病患,避免使用诱发恶性高热的麻醉药,其死亡率已低于5%。)
在亨利主治不在场的情况下,兰小慧是手术室的最高级别麻醉医生,虽然她也只是CA2,但是她需要迅速果断作出决定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兰小慧快速反应,马上停下Sevoflurane吸入麻醉,改propofol静滴麻醉,换掉呼吸机上钠石灰罐,加上木炭过滤网,并且告诉外科医生需要加快手术进程,越快结束手术越好。同时注射Dantrolene。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有呼吸性酸中毒(PH 7.23)和血钾升高6.5mmol/L。使用胰岛素,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降低血钾。
30分钟后,手术结束时,病人生命体征回复正常,PH正常7.36,血钾正常4.7。
从手术室出来,兰小慧长出了一口气,她手术衣的背心上已经让汗水浸湿了一片。
兰小慧扭头对身后的马克说道:“马克,你的观察很仔细。我看你一直很用功,是不是想做麻醉科?你会是一名好的麻醉科医生的。”
马克摘下口罩,淡淡地一笑,说道:“兰医生,其实我的志向是做一名肿瘤科医生。”
兰小慧转过身,认真而惊讶地看着马克说道:“但是你一直在麻醉科加班,我们都以为你喜欢麻醉科的这个职业。”
马克用他蓝色的眼睛迷人地看向兰小慧,很深情地说道:“我一直来麻醉科,是希望一直能看到你。”
当兰小慧在急诊室见到李建的时候,李建有点惊讶。
当兰小慧告诉李建关于马克的事后,李建张大了嘴好久没有合拢。
兰小慧有点脸红地说道:“是啊,当时我也是这个表情,我和他相差9岁呢,怎么会这样的呢?”
李建开始合拢了嘴巴,然后指着兰小慧,突然开怀大笑起来,“是不是,我之前说过的,你的长相就是西方人的菜。”
(九)1100 PM- 100 AM
夜,夏夜。
纽约的夏夜,时常会来一段不知所措的短阵暴雨。
雨,密而急促,瞬间给潮热的空气中注入丝丝清凉。
李健很喜欢夏天下雨的感觉。
在夏夜的雨后,站在屋檐下,望着远处灯火阑珊,深呼吸着暴雨过后带来的新鲜臭氧层特有的味道,让人保持清醒和兴奋。
今夜的李健需要这样的刺激。
作为Medical Senior的他,需要保持一夜的清醒。
这将是一个长夜,夜才刚刚开始。
这时有个熟悉的身影从急诊室的停车场向李健的方向跑过来。
李健瞄了一眼身后急诊室大厅墙壁上的挂钟,11点。什么人这么晚地匆匆来医院?
此时的雨已经细而稀疏。
来人走到近处,看到急诊室门外的李健,打起招呼来,“健,我还以为是哪个烟鬼站在门口过烟瘾呢?“
李健立刻也认出来人,很惊讶而关心地问道:“是李强啊,你怎么来医院了?这是破天荒的事啊,你们病理科也会有急事?“
李强是病理科三年级的住院医生,和李健同一年进入布鲁克林总院培训。两人都姓李,让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有趣的一个现象,在美国病理科住院医生中,中国医学院的毕业生占比例不少。或许是病理科医生不需要直接面对病人,语言交流相对较少,病理科的申请中又很看重学术背景,这些优势很符合中国医学留学生。据说在2000年之前,有美国博士学位可以减免一年的病理科培训。病理科的中国住院医生有超过一半都拥有美国博士学位。李健曾经很遗憾地对李强说道,你可惜了,没有挤上这个顺风车啊。
和内科的3年培训不同,病理科住院医生培训需要4年时间,培训内容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临床病理和解剖病理。培训中的尸检,细胞学,电镜,法医病理,外科病理,一样不少,工作量也不轻,光是住院培训期间需要完成50例尸体解剖的要求就难退了不少人。
这个月李强在法医病理轮转,工作倒一直很是轻松,晚上值班也是平静的很,都是一觉睡到天亮。今晚却是很突然地收到紧急呼叫,一架小型私人飞机在布鲁克林的一个住宅区坠毁,需要法医部门到现场处理和辨认遇难者身份。
李强对李健简单的说明了来医院的原因后,直接跑去病理科拿法医工具箱。法医主管强生医生已经先去了现场。
病理科办公室位于总院大楼的负一层。
李强从电梯口出来,快步走在地下室长长的走廊中,天花板上的一盏盏日光灯很有节奏地随着李强的身影先后被点亮。黑漆漆的走廊尽头,回响着李强急促的脚步声,除此之外,楼道内寂静无声,让李强可以听到自己的砰砰心跳。
病理科医生是不是医生中胆量最大的?每天和尸体打交道,还有什么会害怕。
这么晚来病理科办公室,三年来还是他的头一次。
李强走过冰冻切片室时,突然注意到屋内有微弱的灯光透出,门虚掩着,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吗?或者有其他情况?
他很谨慎地轻轻推开切片室的门,探头向内看去。
这时坐在切片机前的一个白色身影突然抬起头,长长的黑发如瀑布般遮盖着脸,而这张脸却对着李强发出咯咯的笑声。
李强不由地一哆嗦,快速地按下进门墙壁上的灯光按钮,再定睛一看,心有余悸地叹声道:“原来是张娟啊,把我吓了一跳,这么晚怎么还没回家?”
“李哥,”张娟伸手捋了一下自己额头的头发,指了指切片机,为难地说道,“今天外科的大体标本还没有完成。”
张娟是第一年的病理科住院医生,李强是个乐善好施的人,低年级的同学都爱叫他一声“李哥”。
李强走上前看了看张娟的工作手册,安慰道:“刚开始做手生,是会慢些,要和你的高年住院讲,请求帮助,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会互相帮助。”
“是,谢谢李哥”,张娟很懂事地点点头回答道,“快了,我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李强把切片室的灯光放暗,不打扰张娟的工作。
看到对方还是诧异地看着自己,李强连忙解释道:“是这样,我被叫去飞机事故现场做法医调查,所以来取工具的。你自己不要太晚了,早点回去休息,剩下的活明早可以和你的住院医生一起完成。”
李强也不是呆子,平时感觉到张娟一直对他有好感,但是也不想让张娟有误解,他这么晚来办公室不是来探望关心对方。或许他应该这样去做的?
飞机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一架小型飞机坠毁在布鲁克林东郊的一个住宅区,飞机右侧机翼先撞到一幢住宅,然后整个机身嵌入另一座房子,房子和飞机冒着滚滚烟雾,消防队员们已经扑灭了明火,正在清理现场。
李强穿过警察设置的层层警戒线后,终于在现场临时指挥处找到了法医主管强生医生。
李强站在强生医生的身后,听取警察局,消防局,以及联邦调查局的简短通报。
飞机从新泽西州出发在纽约市出事,跨了两个州,因此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
会议结束后,强生医生向李强布置了任务。
飞机上是父母两人带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计划从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市飞往康尼迪克州的纽黑文市,父母两人都有正规飞行驾照,都有超过500小时的飞行经验。目前考虑是起飞后遇上强对流气候导致飞机失控坠毁。机上父母和女孩当场身亡,男孩重伤侥幸存活已经送医院救治。地面有两座住宅受损,一名居民死亡,两人受伤送医院。法医的任务是快速核实确定死者身份。
强生医生和李强来到飞机失事现场。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按部就班地忙着各自的工作。
李强一指眼前的飞机,很熟练地对强生医生说道:“这是单引擎Cessna 172飞机,性能卓越,事故率很低。”
强生医生略有惊讶地看向李强,问道:“你很懂飞机?”
“是这样的,”李强谦虚地回答道,“我从小喜欢研究飞机,来美国后也上过开飞机课程,用的就是这款172型飞机,它是美国销量最多最安全的小型飞机。”
李强走到飞机旁,探头往机内查看了一番。此时,遇难者的遗体已经被放入担架准备运往总院病理科做进一步尸检。
强生医生递给李强看了多张警方拍摄的飞机现场照片。
李强先点点头,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然后指向机舱内给强生医生解释道:“172型飞机是一种教练机型,你看,在前排有两个控制方向盘,右侧的方向盘是教练用的,可以纠正左侧方向盘的作用。当时的情况是妻子坐在左侧行驶操作飞机,丈夫坐在教练席。两个孩子坐在后排。”
李强停顿一下,再看了一眼现场照片,继续说道:“很奇怪的是,从身体的损害程度上看,丈夫似乎伤的更重,这有点不合常理。”
强生医生很纳闷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强一边用手托着下巴做思考,一边说道:“从给的资料看,丈夫是更有经验的飞行员。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理所当然的是丈夫接手操作飞行。出于不自主的条件反射,当出事故时驾驶员会尽量避免自己同侧的撞击,这就是为什么在坐轿车时嘉宾的最安全位置是坐在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但是,强生医生你看,丈夫胸廓变形严重,是遭受到前方的直接撞击,而手臂的损伤并不严重,似乎丈夫没有做任何保护。我们知道在发生撞击前,我们本能都会用双手护头护胸。看妻子的情况,她的手臂完全变形,损伤严重,而胸部伤口不是致命伤。”
“你说的有道理,”强生医生指着一张照片说道,“妻子的致命伤是飞机的一块挡风玻璃割到了她的颈动脉,失血过多死亡。”
强生医生随后满意地用手拍拍李强的肩膀,总结道:“或许丈夫为了保护妻子儿女,最后时刻强行扭转飞机让自己遭受最大的撞击,也有这个可能。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法医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认真做好病理解剖,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还原当时的特定情况,给家属和公众一个交代。”
(十)1:00-3:00 AM
午夜的急诊室,灯火通明,喧闹的声音比起上半夜少了许多。
这个时候来急诊室的,一般都是真的有紧急,谁大半夜没事跑急诊室?
一名18岁的男青年因为胸痛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急诊就诊。
经过急诊室医生的处理后,此时的男青年正半卧在病床上,傍边是焦急等待中的父母。
李健轻轻推开急诊室病房的门,来到病床边。
Medical Senior的工作是接受急诊医生要求收入住院的病例,自己确认清楚,然后通知内科病房组做入院手续。
李健注意到病人父母关切的目光,轻声地自我介绍道:“刚才急诊科的医生应该已经和你们交代了病情,我是李医生,医院的Medical Senior,负责你儿子的入院手续。”
这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正准备暑假后升入大学读书。这些天一直玩电脑游戏到深夜。两天来经常有胸痛发生,尖锐的痛感,平卧时或深呼吸时加重,坐位时可以缓解。急诊室的心电图显示广泛的ST段抬高和PR段压低,典型的心包炎表现。血液检查显示心肌酶谱增高。
父亲急切地问道:“刚才的急诊科医生说我儿子有心脏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健听了一下病人的心肺后,收起听诊器,耐心地向病人和父母讲解:“你儿子的情况是心肌心包炎(Myopericarditis),一般是由呼吸道病毒入侵人体后再引起心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心脏肌肉的炎症反应就是心肌炎(Myocarditis),心肌细胞有水肿坏死,因此心肌酶升高。心脏外面的包膜反应就是心包炎(Pericarditis),胸痛的体外性改变就是心包炎引起少量心包积液的结果。“
李健转向病人,问道:“最近有没有感冒症状?”
病床上的男青年无奈地点点头,很不情愿地答道:“是,一个星期前有低烧咽喉痛,一两天就好了,也没有在意。”
母亲对着儿子埋怨道:“你不舒服也不告诉我们,还没日没夜的玩电脑,唉。”
李健马上安慰他们:“大家不要紧张,今天上午我们会安排做个心脏超声检查看看心脏功能的情况,如果没有大问题,他年纪轻,恢复会很快,就是最近不能做剧烈运动。”
父母听到李健的解释,稍稍地舒了一口气。
母亲爱惜地抚摸着儿子的额头,父亲伸手抱住母子俩,一家三口将共同面对所要经历的困难。
李健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保罗已经在那儿等他。
保罗是今夜重症监护病房的值班住院医生。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李健轻拍保罗的肩膀,表示道歉,然后坐到他的位置上。
保罗微微一笑,一整夜在重症监护病房忙下来,一双眼睛还是炯炯有神,“没事,看看你又有什么重病人要给我。”
李健一边翻开入院记录本,一边看着还很精神抖擞的保罗说道:“看到你这精力充沛的样子,不给你重病人都说不过去。”
这两位一起在住院医生培训道路上奋斗的战友,共同经历了生活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已经俨然是一对亲密的兄弟,若干年后,他们再回首时,会无数次回忆起这段艰辛而幸福的岁月。
李健回到正题,“这里有病例需要收入重症监护。45岁非裔男性有高血压,焦虑症和吸毒史,胸闷气急一天。血压240/120,胸片有急性肺水肿,诊断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emergency ),静脉推注速尿(furosemide)利尿,静脉点滴拉贝落尔(Labetalol)控制血压。尿检安非他命(Amphetamine)阳性,急诊室医生考虑病人吸毒和不正规服药引起的高血压控制不好。我查看了他的病例,他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来我们急诊室3次,每次都是突然血压升高伴大汗,我考虑会不会存在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的可能,今天你给他查一个24小时尿液甲基肾上腺素(Metanephrine),怎么样?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源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的肿瘤,可引起儿茶酚胺过度产生,而儿茶酚胺是一种引起高血压和其他症状的强有力激素。高血压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同时还可能有心率快、多汗、头痛、呼吸急促和其他临床表现。测定血液和尿液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通常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
保罗认真地听着李健的汇报,不时点头表示同意,最后竖起了大拇指,“当然。我一直很佩服你细心的观察力。”
李健对于好朋友之间的吹捧已经习以为常了,李健自己也认为这种互相的赞扬有利于住院医生的心理健康。
保罗转身要走,李健一把拉住他道:“你很急吗?我话还没说完呢?”
保罗面有难色道:“哥啊,今天晚上我都来了急诊室三回了,还有病人吗?”
李健看到保罗可怜兮兮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没想到,保罗这个金刚体力也有怕的时候,忙道:“问一下你上周收入重症监护的那个中风病人,那天我当班的,现在怎么样?”
保罗一看不是收重病人,心上一块石头放下,然后很怜惜地说道:“就是那个25岁的小年轻,很可怜。脑血管破裂急性出血性中风,一个人在家里,发现的晚,救护人员现场做的气管插管,来急诊后做了开颅减压手术,一周来情况不好,没有自主呼吸,脑死亡,他的驾照上表明是器官捐献者。两天前器官移植组已经在病房侯着了,但是父母不同意。昨天医院和家属一起开了伦理委员会会议,听说病人妈妈哭成了泪人,最后答应了捐献器官。明天上午有个Honor Walk,我会参加。”
Honor Walk,在器官捐献者从病房推到手术室的通道上,医院工作人员被邀请到现场排列成对,默默送行,这是对捐赠者表示敬意,也是对家属提供支持。)
保罗刚走不久,伊万就到了。
李健感叹伊万错过了保罗。由于工作的繁忙,三兄弟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临近住院医生培训毕业之际,李健提议三个人有机会应该再合唱一首歌来做纪念。
伊万表示同意,说到他上半夜和保罗有见面,是送一个病房的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到重症监护。
伊万话一转道:“先把病人的事处理了吧,这次是什么病人?“
Medical Senior叫内科值班住院医来急诊不会是什么好事,就是要干活,收病人入院。
李健听出伊万说话口气中带着些郁闷,还没有从昨天深静脉插管的事中走出来。
当然,出这么大的事,碰到谁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愈合。
李健翻开入院登记本,开始汇报病史,“65岁白人男性,无业游民,有酗酒史,被警察发现跌倒在公园里神志不清送来急诊。病人目前还在昏睡中,不能确切具体倒地时间。实验室检查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肌酸激酶明显增高,到达8000,血液酒精浓度高度超标。综合检查结果诊断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急性肾衰和酒精中毒。进行生理盐水补液处理。你看有什么问题?”
横纹肌溶解症是人体横纹肌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受损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这个病人的情况是酒醉跌倒,肌肉挤压和过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受损。治疗方法是大量补液和支持治疗,重症可以使用透析和血液过滤。)
伊万听到最后,微一皱眉,伸手从李健的桌子上拿过登记表看了看,恍然大悟道:“这个病人很熟悉啊?是不是上个月刚来过的?是,一定是,我记得这个名字。”
李健点点头同意道:“是同一个病人。这是个无家可归者,上次出院后不愿意去庇护所(Shelter),又流落街头,继续酗酒。”
伊万埋怨道:“这不是个办法啊,来来回回进医院,太占用医院资源,他一年的医疗费用就得超过百万美元,还不如直接把钱给他让他过个好日子。”
李健分析道:“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是光化钱就可以解决的,把钱给他可能他会去买更多的酒甚至是毒品。”
李健接着说道:“每个急诊室的医生都可以轻松的告诉你谁是这个急诊室的常客(Frequent Flyer)。有统计指出,全美国范围内Frequent Flyer占用40%的急诊室的访问数。看到过一个报道,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有九个病人在六年期间入不同的急诊室2600次花费医疗费三百万美元,其中的八人是吸毒者,七人有精神疾病,三人无家可归。由于美国医疗制度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政策,这些病人的医疗费用都是免费的,医院在向政府申请Medicaid (政府医疗保费)的时候,需要自己先垫付。在纽约市,由于医院垫付的金额庞大,日不付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近几年有多家医院因此相继倒闭。”
伊万无可奈何地说道:“这些事我们是管不了的,让那些政客们去争论吧。健,还有其他事吗?”
李健笑了笑道:“好,去忙你的,希望我换班之前不会再叫到你了。”
(十一)300- 500 AM
“没有人见过布鲁克林45点钟的样子,我见过。"
当张伟很自豪地向李健说到上面这句话的时候,李健只是很轻描淡写地哼了一下。他很理解张伟当时由内心发出的这个感慨,是真实的,值得自豪的。可是,在布鲁克林总院做住院医生培训的人中,谁没有见过?
张伟是来自国内一个二线城市市立医院的外科医生,不久前刚晋升为主治医师,正意气风发。而且机缘巧合的他意外地得到了来美国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本来安排进修的外科同仁因为医疗纠纷不能成行而让出了名额。
就在张伟来美国前的一周,他的老爸不幸查出肺癌。老爸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这个机会你已经等了很久,对你今后的事业很重要,不要放弃,老爸有老妈和你的同学们照顾关心,不要挂念,好好学习新技术,老爸等你凯旋而回。
老爸的话,很大义,有点惊天地泣鬼神的味道,这份感觉时刻回绕在张伟的脑海中,不断激励着他,不松懈,不放弃,奋斗前行。
张伟的美国进修以科研为主,主要在实验室做实验写文章。实验室的头是外科主任,同意张伟可以利用每天上午的时间跟随外科治疗组查房观摩手术,这种临床活动称为见习(shadowing 。外国医生没有美国的行医职能,不能接触病人做诊断和治疗,而是像影子一样跟着医疗组观摩。但是就是这样每天的见习观摩已经让张伟受益匪浅,有机会见识了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规范化和外科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
每天凌晨4点,张伟被闹钟叫醒。入乡随俗,他有了每天起床后洗澡的习惯,把清新的味道展现给他人。
上午5点之前到达医院。张伟做的是见习(Shadowing)跟随外科住院医生的时间表,一到医院先跟随日班组与夜班交接班,之后用15分钟的时间在电脑上快速浏览病房病人的情况,生命体征,引流量和检查报告。
530,外科住院总召集治疗组,一起过病例,包括第一年麻醉科住院医生,医生助理,医学生,还有见习生的张伟。然后分组查房。
7点,晨间报告(morning report)。由住院总或第三年住院医生带领讨论病人治疗和当天手术安排。然后是主治医生Attending加入查房。
730,第一个手术开始。张伟一般会跟高年住院医生看1-2个手术。
11点,回实验室做实验。
下午5点下班回家。
晚上930上床睡觉,保障充足睡眠时间。第二天开始新的一天工作和学习。
周而复始的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让张伟真正领略到美国医疗体系的优势和特点。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减少了医患因付账问题导致的纠纷,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和不断更新的医疗技术让张伟耳目一新,对医学治病救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新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张伟感到很大兴趣,特别是外科高年住院医生训练时用机器手臂熟练地剥离葡萄皮的演示,让张伟确信机器人手术将是外科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得知一名外科住院医生毕业时需要完成500例主刀手术的要求(手术主刀是指完成50%的整个手术内容),让张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在中国国内对于住院医生这个手术量是远远达不到的,甚至很多主治医生也达不到,这点也说明了为什么美国住院医生一毕业就可以独立上岗的原因。
张伟来美国半年,宿舍医院实验室,三点一线,生活虽然平淡,但收获颇丰。实验室工作也很顺利,一篇第一作者文章已经上交,第二篇文章已在起草中。
和李健他们一帮中国住院医生的结交,让张伟的生活变的不是那么单调乏味。听听这些中国医学生们在美国的奋斗故事,更相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早晨450刚到科室,就被告知今天的交接班在急诊抢救室进行。
就在刚才,两名受伤的警员被紧急送入布鲁克林总院的急诊室。
张伟来到抢救中心,看到医护人员进进出出有序地忙碌着。外伤(Trauma)高年住院,外科高年住院以及急诊室主治医生在读片机前迅速地讨论病情。
张伟正愣在一旁不知可以做什么的时候,他被人推了一下,回头一看,是李建。
张伟很惊讶地问李建:“你怎么在这儿?”
李建指指自己胸牌解释道:“我是当班的Medical Senior,听到有急救广播,过来看看有什么内科需要做的事?”
说完后,李建看了看左右,接着说道:“看来没有内科什么事了。外科的各个专科基本都到了。”
张伟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李建用手指了指抢救室,低声说道:“有两个NYPD的警员在街上例行开车巡逻,看到一辆路边停靠的可疑车辆,在电脑上一查是费城的报失车。两名警员上前排查,受到车内歹徒的开枪伏击。一名警员头部中弹,送来急诊的路上去世,另一名警员胸部中弹,病情危重。刚才我听到外科组的讨论,胸部CT扫描发现子弹贯穿肺部卡在胸椎骨旁,看来这个手术需要多科同时协作,外伤科主刀,脊柱神经外科负责取弹头,避免神经损伤。”
张伟听着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凶险啊。”
李建扭头看看张伟,提醒道:“国内枪伤少,这个手术病例的观摩不要错过。”
张伟这时缓过神来,连忙点头,“是,我马上向高年住院申请。”
NYPD是纽约警察局的缩写。
纽约警察内部的一句行话,如果我受伤了,请马上把我送到布鲁克林总院。
(十二)500-700 Season finale
一片美丽的海滩上,金色的沙滩延伸着,被温暖的阳光照耀得闪闪发光。海浪有节奏地轻轻拍打着岸边,揉卷着细沙,发出悠扬的声音。
一对恋人坐在柔软的沙滩上,脚边是洁白的海浪不断涌来。微风拂过,带着海水的清新味道,女孩的头发随风飘动,阳光映照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他们选择在这片宁静的天堂休闲,享受彼此的陪伴。
两人手牵手,站起身,眺望着远处的蔚蓝大海,一片宁静祥和。他们的笑容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一旁的椰树轻轻摇曳,似乎在为这对恋人谱写一曲美妙的夏日之歌。
不远处有一把遮阳伞和几张沙滩椅,他们选择了一个舒适的角落,悠闲地坐在那里。手中捧着新鲜的椰子汁,偶尔互相交流着轻松的笑谈。
远离城市喧嚣,他们在这片海滩上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共同沉浸在这夏日海滩的美好时光中。
这时,男孩侧过脸,细细端详着女孩,眼帘映入的是叶莲娜的模样,还是兰小慧的面容?
怎么会这样?男孩惊恐无措。
突然之间,地动山摇,所有景象四崩五裂
李建从睡梦中被惊醒,发觉自己坐在椅子上,刚才竟然是睡了过去。
依稀的海滩情景却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是他答应过叶莲娜的度假,还是和兰小慧谈论过结伴旅行?
一旁的护士盯着恍惚中的李建,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正轻轻摇晃着李建让他快速回到现实,“李医生,急诊科医生让你过去,有个病人需要你一起处理。”
原来不是地震,如果没有护士的到来,或许李建本可以在梦中得到他需要的答案。
处理完病人后,李建已完全没有了睡意。
清晨六点时刻的急诊室,是一天中最清闲的时候,当然下一波病人的高峰即将到来。
李建来到妇产科病房,查看索菲亚和卢多的情况。索菲亚在昨晚已经顺利地产下了一名健康男孩。
索菲亚此时正在熟睡中,血压和生命体征平稳。
卢多在病床旁陪护,看到李建过来,打了个手势示意到房外说话。
李建看到卢多满眼的血丝,知道他为了照顾索菲亚也是一夜没有合眼。
卢多和李建互相轻轻地拥抱着,无需多言,彼此心领神会,索菲亚安然无恙,大人小孩平安无事,是最好的结果。
离开妇产科后,李建又来到外科ICU看望王峰。
见到王峰时,护士正在给他测血压量体温。手术室已经通知下来,王峰是今天上午心外科的第一台手术。
王峰此时显得很平静,但是这样的平静却让李建有点惊讶和担心。
李建坐到床边询问王峰:“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是不是和国内家里人说了病情?”
王峰很坦然地说道:“谢谢李哥的关心,我想手术后我自己会和家里人通电话告诉他们,现在不想让他们担心。”
李建很理解道:“是,这样也好。手术的事不要担心,你的手术医生是我们医院心外科的第一把手,我见过他的技术,无可挑剔。”
临走时,王峰握着李建的手,深有疑虑地问道:“你说我还可以做急诊科医生吗?”
李建肯定地点点头,直视对方的眼睛,郑重地说道:“一定的。”
看到王峰眼睛里开始泛出希望的光芒,李建满意地离开了ICU
外科ICU在医院的第六层,而麻醉科在第七层。
李建出了外科病房,很自然地顺着楼梯往上走,这是他经常去看兰小慧的路线,他很熟悉,也习以为常。
兰小慧是他的同事和好友,他们之间有很多默契,是不是这种默契可以让他们的关系更进一层?李建自己不清楚。这种不清楚煎熬着两个人,是犹豫,还是怕对方受到伤害?
李建低头刚往上走了两步台阶,又停了下来,忽然想到昨晚自己刚刚调侃过她和马克的事,现在去见她,会不会自讨没趣。打定主意,他转身往楼梯下走。
“嘿,李建,你怎么走了?”
李建还没跨出第一步,就被下楼梯的兰小慧看到了。
李建很尴尬地转过身来,面对下楼梯的兰小慧,急忙解释道:“我本来是要去看你的,突然想起急诊室还有事。”
兰小慧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李建跟前,不等李建解释完,已经开始说话:“我正要找你来着,有些事需要当面说清。”她看到李建在认真听,接着说道:“昨晚你说的话我想了一夜,或许你是对的,我应该给马克一个机会,而且我发现他确实是个不错的男孩,可以交往下去。”
李建听到兰小慧突然说出这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如坠云雾,事情的反转也来的太快了,连忙语无伦次地打断兰小慧的话,外加手势摇摆,“没有,没有,我不是那个意思。”
兰小慧很镇定地对李建说道:“建,你放心,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们以后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兰小慧说完后也没有顾及李建的感受,就匆匆地下了楼梯,把李建一个人凉在了楼梯口。
李建无精打采地回到了急诊室,看到李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等他。
李建有气无力地问道:“强,你怎么在这儿?还没回家?”
没想到,熬了一个晚上夜班的李强却是异常的精神抖擞,他笑嘻嘻地凑近李建,神神秘秘地说道:“我想我揭开了昨晚飞机失事的原因了。”
“哦,你这么厉害?”李建绕无兴趣地回了一句。
李强本想来分享自己的喜悦,没想到碰到李建精疲力尽的样子,一鼻子的灰,他也是个情商很高的人,苗头不对,赶紧撤吧。李强站起身说道:“大家夜班都累了,好好回家休息,以后有机会我来和你慢慢道来。”
李强乐颠颠地离开了急诊室。这一夜的工作让他更喜欢上了法医这个职业,也让他打定主意在病理科住院培训毕业之后将申请法医专科训练,将来做一名无所不能的大法医。
李建正准备坐下来准备上午7点的交接班工作,这时有三名男子走到他的工作台前,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矮小但很精神样50多岁的白人男子,身后是两名很魁梧的年轻人,面无表情。
矮小男满脸微笑很客气地问李建:“医生,一早送来急诊的受伤警察现在哪个病房?”
李建很没好气地看看他们,急诊室的门卫也是的,什么人都放进来。李建指指身后通向抢救室的通道,语气平平地说道:“你们去后面的抢救室问问,现在应该在手术室做手术吧。”
矮小男还是满脸笑意地表示感谢,带领肌肉男往后走去。
护士台里的一个小护士,悄悄地走过来,像见到偶像一样地喜不自禁地问李建:“李医生,刚才问你话的是不是纽约市警署总长?好有气派,帅呆了。”
李建一个愣神,和护士一起看向远去的背影,是啊,确实觉得面熟,原来是在电视里见过,统领纽约4万警察部队的警署总长,一点身架子也没有,第一时间来看望受伤同事,听说他是下一任纽约市长的热门人选。
Medical Senior的夜班从晚7点到早7点,保障着急诊室和内科入院的无缝链接和有条不紊。
12 小时的工作,紧张刺激,整夜感觉不到辛劳,一旦到了交班时候,情绪一下子放松下来,疲劳感顿时涌上心头。
今天的李建,不但是工作的劳累,更有心情的沮丧,是不是兰小慧的决定捅破了他们之间的窗户纸,李建已经一无所有。
上午7点,李建拖着疲惫的步伐向急诊室大门走去。
刚到门口,突然被身后的强生医生叫住。
李建懒懒地回转身,注意到强生医生正领着一位女医生向自己走过来。
一路过来,强生医生向身旁的女医生大声介绍道:“这位李医生我要让你认识,虽然还是内科我们住院医第三年,但是能力强,而且人缘好,特别是中国人圈子里有名气。明年留院继续做心脏专科培训。你们好好认识一下。”
走到近前,强生医生高兴地一指女医生,向李建说道:“这是我们急诊科新来的主治医生,娟医生。”
女医生很友好地伸出手,微笑地向李建问候道:“建,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李建惊讶地慢慢地伸手握住女医生的手,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不是在上海认识的阿娟吗?
(第四季完)
作者简介
高磊 MD,PhD,FACC,美国西雅图地区Virginia Mason Franciscan医疗机构心脏科医生。美国华裔心脏协会 CNAHA 终身会员。北美华医联盟ANACP终身会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