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陶勇的滤镜碎
刚刚过去的周末,陶勇因为一条微博登上了热搜。
内容中他提起女儿才过了12岁生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父心甚欢喜”。
但这条有关女儿处在“成为魔女和淑女的分叉路口”的庆生微博,却让网友们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图源:微博截图
不论是开头他提到的女儿拍照不愿配合比心摆pose,“往好了说,是有个性;往实在了说,是臭脾气”;
还是接下来自己安排女儿给长辈布菜,并不顾所有人阻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让女儿洗碗;
“类似的场景总感觉在哪里经历过,只看文字都窒息。”
一方面,无数拥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感叹:就不能让孩子好好过个生日,到底什么时候能不扫兴”
另一方面,这种把听话、做家务归结为“淑女”,不然则可能滑向“魔女”的形容,无疑让人“感受到了被父母支配的恐惧
图源:微博
许多人认识陶勇医生,大多源于那场暴力伤医事件。
惨剧,让一位天才眼科医生差点永远告别手术台,让人愤慨又惋惜
没有人不同情他的遭遇,更没人能否认他是个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但这篇让孩子做淑女别做魔女、将不洗碗视作“乖戾”的心路历程,着实唤醒了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我过生日的时候就是,一点快乐不起来,还被逼着在全家人面前表演节目。”
“谁懂,我不爱穿裙子,但是每到过年就被我爸逼着穿裙子,那些照片我到现在都不愿看一眼。”
这篇已经被隐藏的微博里,藏着不少孩子的委屈。
“陶勇式家长”,还有多少
一条庆生微博,为什么引发无数人感叹陶勇“滤镜崩塌”?
事实上,与其说讨论中心是陶勇,不如说是无数年轻人苦类似教育方式久矣。
不论什么职业、什么生活背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们仿佛都逃不开“把精神棍棒当成爱的教育”的怪圈。
此前在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演员杜淳表示,以后绝不允许蛋饺(杜淳女儿)出国读书,“以后女儿就得在身边待着”。
结果评论区大“翻车”:
“这不就是我爸妈吗?当年说什么也要让我读省内的大学。不知道蛋饺长大后看到这期节目,心里会作何感想。”
原本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吃得好好的,气氛也很融洽。
大家品鉴完杜淳做的牛肉和宫保鸡丁,话题走向了“杜淳夫妇二人以后去成都养老时,女儿会在哪里读书”
孩子奶奶说:“等你们养老的时候,孩子早就毕业了,不妨碍你们夫妻在北京还是去成都。”
这时杜淳立刻接话说:“我们俩(我和妻子)早就商量过了,以后女儿就得在身边待着,而且绝不允许出国上学。”
“绝不允许”还重复了两遍。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做家务的男人们》
听到这里,孩子奶奶连连表示赞同,孩子妈妈王灿也跟着说:“在这多好呀,出国干嘛呀?”
一旁的杜淳小姨也帮腔:“所以以后你女儿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就得管。
蛋饺:hello?
一家人同心协力,作为场外嘉宾的傅首尔,也露出一副“这就是家长爱”的备受感动的表情。
眼看着自己对女儿的未来规划,得到一家老小(除了年幼的蛋饺)的高度认可,杜淳还顺势感叹道:“当爹的就是这样。”
节目一出,网友们的困惑就挤满了评论区,大多数人对杜淳一家人的教育方式感到难以接受:
“完全不考虑一下孩子的意愿吗,打算得这么早?”

“这不是变相绑架孩子吗?”
图源微博
一边打着爱的名义,大包大揽替孩子做决定;一边说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口号,凸显自己的特权
像杜淳夫妇这样,在镜头前理直气壮地替孩子做好决定,展现出十足“控制欲”的父母并不少见。
在综艺《爸爸去哪儿》中,杨烁为了树立起自己的严父形象,在录制过程中,不断大声吼孩子“把包背好”“脚尖冲前”。
就连儿子下车走的路线没有按照自己的规划来,都会被要求“回去重新再走一遍”。
只有7岁的杨雨辰,在爸爸不断地大声命令和呵斥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路再远点,可能真的要被凶得不会走路了”
一番操作下来,同为嘉宾的陈小春都觉得杨烁“太凶了”,网友们隔着屏幕,都体会到了紧张和窒息。
杨天真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说过:“父母对儿女的期待跟期望,是我们的整个文化系统里面深入骨髓的东西。”
“他会觉得,我培养了你,没有我,没有你的今天。”
《令人心动的offer》
换句话说,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是我们文化中的常态。
或许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忽略对明星的滤镜,放眼普通人的生活,“陶勇式家长”似乎也随处可见。
父母的无形之手,早就伸到了孩子生活的各个角落。
小到不敲门直接进房间,未经允许随意翻动个人物品、偷看日记;
图片来源/微博
大到干预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读哪个学校,选什么专业,都不是孩子说了算。
图源《沸腾校园》
甚至孩子毕业之后的工作抉择、伴侣选择、甚至生活作息,父母也多多少少要“横插一脚”。
哪怕是已经30岁的成年人,也不能完全为自己的生活做主,想买什么、想吃什么,要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通过社交平台上的网友经历和吐槽不难发现,在父母“极强的掌控欲”下长大的人不在少数。
图源微博
所以说,当网友质疑陶勇、杜淳们“爱的自私”,为年幼的孩子打抱不平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心疼自己。
“中国式父母”,
不只想要控制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多被大家提起。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一个“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什么体验”的话题下,许多早已长大的成年人,还在对幼时一些家庭遭遇不能释怀。
有人被父母无止境控制欲过度干涉生活
有人长时间被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打压;
有人因为长辈的“为你好”,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都说“爱”是一种能力,但不得不承认,很多父母可能没有这种能力。
许多家长还把“杀掉孩子的宠物吃”当做教育。还把孩子嚎啕大哭的反应当做有趣/微博@中国新闻周刊
毕竟在许多家长看来,类似的事情似乎已经是习以为常。
指使孩子洗个碗,扫个地,给长辈夹夹菜算不得什么天大的事,“
小孩子不懂事怎么能
”;

至于学什么专业,养什么宠物,要不要养宠物,更是家长决定就好,“父母总不会害了你”。
殊不知与其说那是爱,不如说是以爱之名行使自己无处安放的控制欲。
有的父母为了“爱孩子”,鸡腿必须要留给孩子,新衣服要买给孩子,孩子爱吃的菜自己也永远“不喜欢”。
图源微博
为了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所以即使夫妻感情不和也不离婚;
甚至离婚了也假装在一起,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幸福”。
微博@荞麦chen
这些付出、牺牲和控制,不论孩子需不需要,都强行塞进对方手里,还要补一句“你看,爸爸妈妈多爱你”。
家长费尽心思、诚惶诚恐;孩子却往往并不快乐,“连比个心拍照都不愿意”。
图源:微博
黄执中曾在《奇葩说》里说过一句话:
“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而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多年过去,这份洞察背后的两难,也依旧找不到一个双赢的办法。
追求其中问题的关键,其实往往在于:许多父母并未意识到,甚至往往也不愿接受,父母和孩子是两个平等的主体。
有多少孩子,小时候曾被“不遵守约定”的父母欺骗过,一辈子都忘不掉。
嘴上教育着孩子做人要讲诚信,结果自己却是最不诚信的/微博
甚至有的父母,公然在网上发求助帖:孩子考到了约定的成绩,可我不想兑现给他充值的许诺,该怎么办?
在他们眼里孩子更像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物体”,自己拥有百分百的支配权。
而不是把孩子看作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与自己平等的人”。
家庭关系里的隐型pua,人们习以为常/ 《圆桌派》
纪伯伦曾在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教育与教训,从来天差地别。
只可惜太多的“中国式父母”,并没有这样想过。
别人家的爸妈,
到底在哪里?
有人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但在处理家庭关系这件事上,又有多少人在一条错误的轨道上重蹈覆辙。
小时候我们被迫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可能羡慕着别人的家庭。
可在长大后,又有许多人在渴望成为“别人家父母”的愿望下,走上自己父母的老路——
三天两头给孩子打鸡血,不断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对比。
一边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一边跟他们越来越像。
就连“用愧疚感绑架对方”那套,也在有样学样。
合格的父母究竟该是什么样,或许每个人都曾畅想过,但实现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是像《家有儿女》里的爸爸夏东海一样,主动询问孩子“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并且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隐私。
图源:《家有儿女
还是像金士杰在《胜者为王》里饰演的父亲那样:
“我也是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
图源:《剩者为王》
还是像《小别离》中海清所说的那样,为人父母的,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也考虑孩子的要求和想法。
《小别离》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模式,不只是做孩子时会困扰的问题。
曾有博主提问你的东亚瞬间是什么?
有人说,我居然会对着宠物说“你比流浪狗过得好多了,别不知好歹”;
有人说,听到“考试”就肾上腺素飙升;
有人说,我带着侄女出门,看到自己的朋友,拽着侄女出来打招呼,“叫人啊,这个是阿姨,快点”。
图源:微博
的确,无论多么抵触,每个人身上,都会留下原生家庭的影子。
但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原生家庭问题也不是一个成年人逃避责任的借口。
好在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当年的小孩逐渐长大,感同身受孩子们的想法。
有人替着蛋饺说话,希望爸妈不要圈定她的人生,有人担心陶勇的微博风波后,孩子受到影响。
“不想成为那样的家长”之后,我们到底需要变成怎样的亲子关系?
作家三浦紫苑笔下,写过一个“叛逆”的孩子,他对父母的期待是:
“我希望妈妈普普通通地爱着我。可是,所谓普通,又是怎样的呢?”
作家借书中人之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方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努力去想象、去听、去了解、去回应。
所谓“普普通通地去爱”,不就是这样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