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硕”到底水不水?这个问题总是时不时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但争论的双方,其实都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这套学位体系如何从漫长的高等教育史演化出来?中国学生又是如何与一年制授课硕士相遇?
本文作者为剑桥大学博士生、致极学院专栏作家徐颂赞。在他看来,对所谓“水硕”的焦虑乃至恐慌,实质上折射出中国学生和家长长期的“教育心病”。
全文共 2333 字
阅读约需要 6 分钟
最近,英国“水硕”的话题,再度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可谓火力全开,争得不可开交。
通常来说,批评者认为相较于北美和国内大学两到三年的读研时间,用一年时间就能拿到英国硕士学位,看起来就很“水”。更何况,近年来出现的“反向留学”现象,课堂上中国学生比例过高,“留学留了个寂寞”,似乎更坐实了对“水硕”的调侃。
然而,支持者却连连喊冤叫屈,他们认为英国大学国际排名高,课程设置严谨、强度高、阅读量大,即使只读一年,也能超过很多大学三年硕士所学的知识。更不用说,还用这一年提高了英文、增加了国际见识,毕业后又多了两年工作时间。何乐而不为?
▲去年,一首欢快魔性的《水硕之歌》火遍留学圈,引发众多留学生二创自嘲
那么,“水硕”到底水不水?这个问题其实一时很难得到平议。但争论的双方,其实都忽略了更大的脉络,也就是这套学位体系如何从漫长的高等教育史演化出来?中国学生又是如何与一年制授课硕士相遇?
只有明白这个更大的背景,才能在更高维度上理解“水硕争论”的来龙去脉。
▲2002-2018年攻读英国授课型研究生课程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图表来自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HESA)
英国“硕士”学位演变史
严格来说,被广大网友调侃为“水硕”的学位,主要指一年制授课型硕士(MA, Msc),这两类学位均以上课和考试为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而研究型硕士(Mphil, Mres)的学术含量更高,三分之二的学分和时间都是课题研究,很多学生修读是为了过渡并增强未来申请博士的竞争力。
这套学位体系原本可以自足地支撑起各行业人才的分流,同时也给更多外国留学生提供空间,他们往往看中硕士时间更短、费用相较于本科又低很多,所以纷纷申请这个阶段的硕士学位。其中,印度、中国、尼日利亚,长期是留英学生最多的来源国。
英国的这套硕士学位体系,孕育自一千多年的高等教育演变史。
▲1291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确认剑桥大学办学权利的皇室特许状,图片来自剑桥大学电子图书馆
英国在中世纪就已经有了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爱丁堡等古典大学。在19世纪之前,这些大学基本以神学、医学、法学、自然哲学等专业为核心,凭借“皇家特许状”和教会各宗派的资助,大学自治并招收各界精英。在那时,一张学士文凭,就足以在各行业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15世纪以前,硕士和博士没有区别,指的是能够在不同学校通用的教学许可证(licentia docendī)。而在牛津、剑桥等学校,甚至还长时间保留着不需要申请或考试,就能在获得学士(BA)的一定年限后,根据其资历授予硕士学位(MA)的传统。
这种现象在英国企业界曾一度引起争议,根据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统计,三分之二的雇主曾经混淆牛剑这种类型的MA。归根结底看,这其实是一种行业自治的中世纪文化遗传,如果脱离它的具体语境和历史传统来看,可能就连英国人也要陷入牛剑硕士“水不水”的无休止争论。
▲“红砖大学”是英国人口和经济增长、高等教育普及的产物,图为第一所接受皇家特许状的英国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极速扩张以及大众教育的兴起,大量公立和私立大学(包括著名的“红砖大学”)纷纷建立,源源不断吸收新兴的中产阶级子弟和来自殖民地的留学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更接近现在的非常细分的硕士项目。
硕士学位更像是高等教育链条中的过渡阶段。对英国人来说,毕业于一个不错的本科项目,大概率也能找到好工作,足以发展和支撑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除非对科研有特别的兴趣,那可以从本科直接申请博士,或者申请研究型硕士作为过渡。
如果单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英国大学特别是国际排名前50的大学,对一年制硕士课程的设计,都有较高的学术保障,完全可以放心申请和就读。时间短,并不等于“水”。更何况很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旧知识,本身就需要更新甚至削减,以保证核心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加上英国政府近年力推PSW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让留学生毕业后无需雇主担保,就能留下来找实习或工作。这样一来,大学更可以把原先硕士课程的实习环节剥离出来,从而缩短攻读学位的整体时间,而更专注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
这样看来,对于一年制硕士的焦虑乃至恐慌,其实大可不必。把它作为教育问题,还不如视为社会问题。其实,这个现象级话题恰好反映出了中国人的教育心态和社会想象,暴露出中国学生和家长长期的“教育心病”。
“水硕”不应成为另一种“教育恐慌”
“水硕”这个词语的发明和流行,首先不是一种教育学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学现象。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中产家庭的快速增加,出国的留学生从1999年到2006年增长了231%。其中,中国学生赴英国攻读一年制授课硕士的人数,在2018年就接近6万,后来即使因为脱欧和疫情等影响,英国仍然稳居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第二大国,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中(Cheryl Yu, Wei Liu & Stephane Waller 2023)。
为什么中国学生如此热衷于一年制授课硕士?根据Keyu Zhai & Kang Cao(2022)的研究,主要还是因为国内考研竞争激烈、对拿更高学位的文化心理和家庭期待,以及英国一年硕士带来的就业时间优势和全球化能力。
至于一年硕士的就业焦虑,其实还不是学位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在中国教育回报率普遍较低的社会结构。通常来说,全球教育平均回报率超过10.1%,而中国只有3%~5%。
▲中国学生攻读英国授课型硕士学位的决定因素决策过程,图表来自Keyu Zhai & Kang Cao (2022)
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症结。中国学生往往一路在“攀比”和“比较”中长大,很少真正“向内看”,聚焦、发掘自身的兴趣、潜能,并以此建立人生规划。
同样,对“水硕”的争论,也无法幸免于这个普遍的教育心理结构,基本都停留在“比较”的浅层次上,一如高考、考研、专业热门度、大学排名等话题。哪一天如果不争了,反而要让人另眼相看。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水硕”热搜,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准备干什么,少点比较和同侪压力,多点专注自身兴趣和人生规划,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恐怕这才是突破“水硕焦虑”的常存之道,才能让你没有内耗地继续走自己的路。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Keyu Zhai & Kang Cao (2022),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students’ increasing pursuit of UK’s taught master degree under the third wav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obilit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DOI: 10.1080/02188791.2022.2081129
2. Cheryl Yu, Wei Liu & Stephane Waller (2023), Will Chinese students stop coming to the UK? A push-pull analysis among Chinese graduates from UK’s taught master’s programs 20 years apart, Perspectiv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27:3, 120-126, DOI: 10.1080/13603108.2023.2168781
本文作者:徐颂赞
剑桥大学博士生
致力于中西文化和教育比较研究,出版有《他者与我者之间》《神明考古学》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十多篇,曾获台湾政治大学“陈百年先生学术奖”、美国杜克大学“雅歌文艺奖”等,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来源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致极学院

我们已经开营,现在加入还不晚哦↓↓
近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团队经过2000+家庭数据调研,500+创新学校走访,400+专家教授指导,300+天产品精心打磨,我们对“具有幸福感的孩子”所需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科学拆解,更符合中国孩子的特质,也更便于我们家长实操。
详情链接:抑郁?自杀?自我否定?教育内卷下,我们该如何培养有幸福力的孩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