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之际,偶然翻到前几年的照片,意识到一件事,今年我们可能将要度过一个最寒冷的圣诞节。
最寒冷的圣诞节,很可能也是最忙碌的、最不快乐的圣诞节。每一年到了年底,都有各种烦心琐事涌上心头,今年则尤其如此。早晨推开窗,看着楼下光秃秃的树枝,白茫茫的河,顿时也有一阵悲凉涌上心来。
于是,似乎突然也明白了,为什么圣诞节一定要是红的、绿的、五彩斑斓的。
因为,也只有这些最温暖的颜色,才能唤醒你内心深处那些被大雪、被严冬掩埋的生命力。它们也是重要的、节日的仪式感。
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向大家推荐一些非常快乐的、非常有仪式感的电影,供大家在平安夜食用。
但是,正如不会每年的圣诞节你都过得很开心一样,也并非所有的圣诞电影都一定要是色彩鲜艳、气氛欢快的。
也可能有一些很特别的圣诞电影,会是很丧的、很苍白的、很灰暗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一部。
所以,假如你今年也很忙、很累、很孤单,想要以毒攻毒的话,我会向你隆重地推荐这部《留校联盟》。
我私心也愿意将它封为,最适合一个人独自在家观看的圣诞电影。
本片的评价也相当不错,一度是豆瓣热门影片榜第一,目前烂番茄新鲜度96%。
《留校联盟》,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一群圣诞节期间被迫留校的人之间发生的事。
故事发生在1970年的一所美国预科学校,而被迫留校的三个倒霉的主角,则分别是一个老师、一名学生和一个厨娘。
对于这三个人来说,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不是自愿留下的。而被迫留校,于他们也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是一种惩罚。
老师是一名严肃古板、不受欢迎的中年男性,教的也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历史。
在一所满是特权阶级的贵族中学里,他的存在显得格格不入。学生们看不起他,他也拒绝给学生们走后门。
而他之所以会留校,正是校长不满意他对特权学生们的怠慢,对他所施加的变相的惩罚。
学生是一个捣蛋鬼,富家公子,还留过级。
由于性格原因,他和身边的其他少爷们处得不算好,看起来也没什么朋友。
而他之所以被留校,是因为妈妈要跟新老公补蜜月。在妈妈新的家庭里,他似乎是不合时宜、不受欢迎的人。
最后,他们身边还有一名厨娘。
厨娘是非裔美国妇女,有个十几岁的儿子,刚刚在越战中牺牲了。
可想而知,她身边没有人能和她一起过节,所以她才留在了冷冰冰的学校里。
这样三个大相径庭的人选,背后恰好也微妙地暗合了那个时代里三个不同的阶级。
学生是有特权的富人,老师是白人中产,厨娘则是少数族裔、工人阶层。
而尽管故事本身提得不多,但在1970年的美国,越战也是无可避免的大环境。
所以你会看到,厨娘的儿子是死在了越战里,她所服务的这群特权阶级的学生们,却可以轻轻松松地往上读藤校、过轻松安逸的生活。
这很讽刺。同样的年纪,却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由于三位主角之间的天堑之别,这种微妙的、关于“阶级不公”的讨论,也贯穿了整部电影。
当然,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还是冷。
回想起大多数的圣诞影片,厚重的鹅毛大雪像甜蜜的白糖霜,会让你感到心情愉悦。
但在这部电影里,这所学校尽管也下雪,却是很阴冷的。由于下着雪,天气总是昏昏沉沉,令画面也蒙着一层孤苦无依的灰暗色调。
而学校里人都走光了,看起来更是空空荡荡,更显得寒冷。
在这一点上,影片也很巧妙地设计了,人是一点点地离去的。
最开始,在放假前夕,学校里还是热热闹闹,塞满了学生。
放假的前几天,还有另几个孩子也和他们一起。但由于后面意外故障,他们都被家长接走了。
唯一留下的这个刺头儿男孩,是因为他的父母根本联系不上。
可想而知他们的蜜月度得有多开心、多沉浸,而他则是完完全全地被遗忘了。
不过,某种程度上,被留下的三个人——被父母忽视的中学生,单身的历史老师,丧子的工人厨娘。
他们的身份恰好对应了孩子、父亲和母亲,也就变相地组建了一个别别扭扭的临时家庭。
又或者说,从这个中学生的视角来说,老师和厨娘,其实恰好弥补了他人生中所缺少的、来自于长辈的指导和爱。
而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善,也伴随着一种空间上的开放和延伸。
最开始,他们被拘束在学校里,仿佛节日的囚徒;随后他们去了镇上、去参加了其他人的派对。
而故事真正的高潮,则发生在了波士顿之旅——是的,看到这里你也会会心一笑,原来兜兜转转,这还是个公路片。
毕竟,本片的导演可是亚历山大·佩恩,曾拍出过《内布拉斯加》的佩恩。几乎他的每一部电影里,主角都会在路上。
而同样地,几乎在他的每一部电影里,主角都是失意的、孤独的、被流放的人。
在此前一些很经典的教育题材影片里,我们见过各种好老师、有创意的老师、有个人魅力的老师、善于启迪思想的老师。
甚至于,哪怕是《大逃杀》里的北野武所饰演的老师,也是具有一定人气的。
但,本片中的历史老师保罗,可能真的会是你见过的最穷困潦倒、最不得志的老师。
地中海、五短身材、脏兮兮的小胡须,说话尖酸刻薄、个性还十分孤僻,是个没老婆也没孩子、住学校的单身汉。
他身上有什么优点?不畏强权,不向权贵学生低头算吗?
但这也可以解读为,他的性格古板严苛、不懂变通、还愤世嫉俗,难怪一辈子都只能做个中学教书匠。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撬动这个人物的,并非靠所谓的外在魅力,恰恰就是靠他的缺点。
又或者是说,当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些缺点、他经历了什么才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人时,理解了他,自然也就会认同了他。
而关于这位老师,最重要的缺点只有两个。
首先,他长相难看、不善言辞,注定了是一个很没有女性缘的人。
因此,他所有的浪漫,都献给了他所深爱的历史;而他全部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都留给了这所他呆了几十年的学校。
或许你会觉得他过于死板,但在这样棱角分明的尖锐背后,恰恰隐藏着一种笨拙的羞怯、和难以袒露的柔软。
而他这样孤傲、博学、恃才傲物,则是因为另一桩悲剧。
就读哈佛期间,他和权贵室友发生过矛盾,导致他本该一帆风顺的人生,走向了歪歪扭扭的岔口。
于是,你就明白了为何他面对权势、阶级总是很愤世嫉俗;为何他对于自己这班身世显赫的学生,总是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古板的中学教师身上,其实隐藏着一种巨大的遗憾:
你知道他本有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本有可能走上天梯,但在那个最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他偏偏走错了岔道。
于是他才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不受欢迎的、看起来一事无成的人。
然而,身为教师,他依然要年复一年地注视着年轻的学生们,走上他当年曾经历的十字路口。
就好像年复一年,他要被提醒自己的错误,他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他无法走出那段过往,因为他就活在里面。
这也是为什么,在整部电影里,走出学校、走向波士顿,是一段最为重要的情节。
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才摆脱了“留守”之人的身份,变成了主动去追寻、去求索的人。
而另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则在于,这部电影里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人生导师”的角色。
一直到最后,教师保罗也没有能变成中学生安格斯的“人生导师”。
诚然,保罗作为历史老师,在片中也贡献了一些相当有哲理的台词,但真正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从来都不是他的某一段台词、或是他对于学生的某一次启蒙,反而是师生之间,不断的你来我往、互相帮助。
如果一定要说,保罗教会了安格斯什么,反而不如说,更重要的是在这趟旅途里,保罗打破了一些什么。
他曾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后来却私自带学生离校去波斯顿;他也曾数次告诫学生不要撒谎,后来自己却当着学生的面,对人撒谎吹牛。
而正是这样的一些时刻,他变成了一个矛盾的、不完美的老师,也就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如果说他真的要教会了安格斯什么,那他唯一能教的,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他最高光的时刻,是他袒露秘密的时刻。他充满遗憾、不圆满的人生,他复杂的人生,隐喻了每一个人可能拥有的过去和未来,也是每一个高中生终将要去面对的现实。
在你的前方等待着你的,不止有康庄大道,还有看不见的陷阱,还有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后果的选择。
不要对世界心存幻想,才能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
这映射出的,是一种当代的、新式的教育关系。
没有谁是谁的老师,没有谁能伟大到改变谁的命运,他们的关系不是上与下的,而是平等的,是驾驶员与副驾驶,是曾经共同走过一段路的旅人。
而最终,这段路还是要结束的。
《留校联盟》的另一个动人之处,也在于它的结尾。故事并没有定格在浪漫的跨年夜,反而一直讲到了开学。
新学期开始,所有假日的魔法都消失了,他们重新回到现实。
保罗老师在学校里遇到了假期曾见过的校长秘书。他还心心念念于她邀请自己参加的圣诞派对,对方却已经换了一张公事公办的面孔,告诉他校长找你。
只有小孩子的假期才不会结束。
而成年人,甚至不能拥有沉浸在一段温暖回忆里的特权。假期结束,等待你的是冷冰冰的当头棒喝。所有的勇气、放纵和狂欢,都需要付出代价。
不过,真正的勇气,就是承担代价,也承担责任。
回头来看这部电影,它老派、温情、细水长流。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写出了人。
真实的、失意的、不完美的、但也非常可爱的人。
师生之间的互动,他们内心隐而不发的秘密,和在不断的诉说和倾听中,卸下心防的过程。
剧本有多细腻呢?你甚至能清楚地听到,每一块坚冰崩裂时的“咔”的一声。
相遇,偶然,离别。影片所讲述的,无非就是这样的三个人,和这样的一段过程。
当然,从影片目前的好评来看,可能你也不得不感慨一点:我们的确身处于电影的小年之中。
它好吗?是很好,但还不至于有那么好。
假如放在五年前、十年前,这样的电影至多只能说是一部温情小品。它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各方面都中规中矩地完成了,让你觉得自己这一百二十分钟没有荒废,但也不至于念念不忘。
可是,时代毕竟是不同了。
放到今年,再来观看一部这样的影片,甚至会觉得还是意外之喜。
原来还有人这么平实、这么温和地拍电影。你可以说它是过于老派、套路,但复古也是这个社会的流行词。我们都怀着无限的温情去展望过去,而对未来并不再抱有任何的信心。
正如这部电影的结尾,不过是从一种孤独走向了一种孤独,一种流放走向另一种流放。
短短的一个假期,一部电影,并不足以改变什么。但至少你拥有回忆和过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