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萝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儿童医院,但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是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这家成立于70多年前,聚焦儿童肿瘤治疗的医院,规模并不大,现在只有77张病床。但如果按粉丝数排名,它是全世界绝对的第一,遥遥领先。
它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医院的认知,很多地方都独一无二。
比如,这里所有孩子的治疗都是免费的!甚至连家长的路费和住宿都包了!
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了。关键它不仅把临床服务做到了天花板级别,科研也是天花板。医院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过去几十年推动了儿童疾病,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的诸多突破创新。医院建立的时候,儿童白血病生存率只有4%,现在已经超过90%!
无论人文关怀,还是科研,都是特别需要钱的。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真正最特别的一点它的运营费用,几乎都是靠公益捐赠。
无论作为儿童肿瘤公益人,还是癌症科研工作者,这家医院都是我心中的圣地。最近我终于有机会去实地拜访这家医院,短短两天的行程,和科研、临床、科普、募资、宣传倡导等多方专家交流,感受就只有四个字:
大受震撼!
这是我见过,硬件和软件都最好的医院,没有之一。
病房装修不输于任何高端亲子酒店,而且每一层都有主题,这一层是丛林。因为马上要圣诞节了,连窗户上的大象都戴上了圣诞帽。
这一层是宇宙和星空。进门的地方有个巨大的触摸屏,点击就能弹出各种各样的太空知识。
病房全都是单间,不仅装修很好,关键每间都连着“家长房”。里面有单独给家长准备的床,办公桌,储物柜,卫生间等。
他们理念是虽然生病的是孩子,但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全家的事儿。只有服务好家长,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这是住院楼的外墙,由知名设计师完成,图案是一种亮片拼成的,风一吹就会有波浪的感觉,非常好看。住院的孩子透过窗户就能看到。
医院创始者丹尼·托马斯是一个电影电视剧明星,他立志要建一座所有人都看得起病的儿童医院,希望未来没有孩子因为癌症去世。他从1951年开始为这个项目筹款,碰了很多钉子,但最终成功了,1962年医院在孟菲斯开门。
医院60年代的开幕仪式。参加的人非常多,我仔细看了一下,里面基本全都是白人,也折射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特点(1963年马丁·路德·金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虽然有争议,但丹尼·托马斯一开始就坚持无论白人还是黑人孩子都接收,这非常了不起。
因为这家医院,丹尼·托马斯改变了世界,也感动了很多人。1991年他去世后,媒体举办了一个漫画活动来纪念他,主题很有意思,叫“上帝,在天堂给丹尼腾个地方。”
医院墙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照片。虽然都是小光头,但充满笑容和阳光。孩子天天看到这些,肯定不会那么害怕。
医院里无处不在都是孩子喜欢的装饰。在这里住院的孩子治疗之余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墙上随处可见都是孩子的美术作品。
每个入院孩子都有专职的医务社工和舒缓治疗团队,按需提供心理辅导、游戏陪伴、音乐疗愈、宠物陪伴等,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同等重要。看到窗户上的广告,仅全职的音乐治疗师就有5名。
医院还有专门的宠物治疗。喜欢狗狗的小朋友很开心。
医院无数活动空间的其中一个,也是知名连锁餐厅赞助的。
每个家庭都可以免费使用这种方便带着孩子出行的露营小推车。
餐厅布置也充满童趣。比较有意思的是,医院强调员工都和患者家庭在同一个餐厅就餐,不区分,增加交流和互动。
在参观路上偶遇护士科普团队摆摊,介绍能帮助孩子减少疼痛和不适的各种工具,包括麻醉药膏,震动玩具啥的。
我很喜欢这个震动的小蜜蜂,据说放在打针附近的皮肤上,能转移孩子注意力,疼痛感会大大降低。护士说她自己亲自试了一下,确实有用。有些事儿真的全在细节上。
这家医院的特别之处,正在这里治疗的家庭最有切身感受和发言权:
上面家长提到的裴医生,就是 “镇院之宝”:世界儿童白血病顶尖专家,裴正康教授裴教授1977年起就在这家医院工作,已经40多年。他加入的时候,儿童白血病生存率是4%,现在超过了90%。
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遗余力帮助世界很多国家建立规范化的儿童白血病治疗,包括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最优秀的儿童血液临床和科研专家,极大推动了治疗规范和效果,救了无数孩子。因为他对中国儿童白血病事业的突出贡献,2015年当选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裴教授说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求助邮件。不管多忙,只要是患儿家长写的,他基本都会回。他一边说事儿太多,一边给我展示了最近几天回复的邮件,拉了几屏都没拉完。“没办法啊,不回孩子可能就没了。”
裴教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儿童白血病事业,在医院地位极高,所有人提到他都是竖大拇指。医院大厅专门有他和几位突出贡献者的画像。我注意到其他专家都是单人画像,只有他的画像上有几个孩子。问了一下,这是裴教授特别坚持要求加上的,因为他做的事儿都是“和孩子在一起”。
仅仅这个细节,就足以让人对裴教授肃然起敬。
医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栋ALSAC大楼就是整个医院募资和大众倡导团队所在地方。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公益机构,工作就是给医院筹款。医院89%的资金都是这家机构筹集到的。它的全职员工有多少?1700人!每年能筹集约20亿美金!
刚踏进医院,我就立刻感受到了满满的公益氛围:不仅每栋楼都有冠名,不仅墙上有捐赠人的名字,甚至连草坪边的每块砖都写满了名字和祝愿。
每年都会有明星参与医院公益倡导,热心给医院站台,宣传和筹集资金。
照片上这个进入太空的人叫海莉。她10岁诊断骨癌,在圣裘德医院治愈,长大后又回到了医院工作,2021年随着“灵感四号”开启天空之旅,相当励志。她在照顾孩子们的时候经常说:“如果我能做得到,你也可以!” 这种力量无以伦比。
她这一趟太空之旅也是大众倡导和为医院筹款的方式。最终她为医院募集到了1亿美金!医院新的研究大楼就被叫做“灵感四号”。
特别喜欢她这张照片,因为无论治疗的时候,还是后来在太空中,她都是微笑的,这说明她全程都接收到了满满的爱和关怀。
这里异地就医的患儿家庭很多,但完全没有经济压力,不仅医院不收费,而且还会报销孩子和家长来医院的路费。住宿也不用担心,因为达美乐、麦当劳、联邦快递等企业,在医院隔壁支持了多个外地家庭居住的公寓,形成了“家庭村”(下图右侧塔吊下面那一片)。里面不仅吃住是免费的,还有很多的志愿活动和家长互相交流的机会。
中国也有公益组织做类似的事情,一般被称为“小家”。中国房子全世界最多,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企业愿意给重疾的家庭提供这样的停留之所。
医院的科研也非常强,目前就有高达200+个儿童的临床研究在开展。下面就是满满当当的临床研究新药架子。
医院规模不大,所以不是什么患者都收,而是倾向复发难治的,几乎100%的患者都要参加各种临床和转化研究。相比而言,中国儿童肿瘤患者众多,但临床研究却极少,标准疗法失败患者往往没有选择。推动在中国的高质量研究意义重大。
医院也是儿童肿瘤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中华人科学家张尽晖教授的团队功不可没。
圣裘德儿童医院有很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水平都很高,这次也见到了一大批,好几位都是在顶尖杂志上经常看到的教授。
虽然最近中美之间合作有很多挑战,但还是期待他们能有合适的机会和国内机构交流,结合中国大量的临床资源,一起推动儿童肿瘤科研。科学应该是没有国界的。国内哪家机构有合作兴趣的,我都愿意帮忙转发广告:)
最后要特别感谢于吉洋教授的周到安排,除了亲自来机场接我,还花费精力安排了特别丰富的交流活动,每一天都收获满满。
总之,这次圣裘德之旅让我大开眼界,见识到了儿童肿瘤公益、人文、科研能做到什么程度。
圣裘德最厉害的不是任何单一的方面,而是实现了一种模式:汇集全社会的力量,靠慈善捐赠来为儿童重症家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推动罕见疾病的前沿研究。这才是这家医院无以伦比的创新。
最关键的是,它真的做成了!
正如医院的创始人丹尼·托马斯(Danny Thomas)说的:有梦想是一回事儿,能实现梦想是另一回事儿。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们现在还没法照搬圣裘德模式。事实上,即使美国也没有第二家圣裘德这种模式的医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向最好的学习,见贤思齐。在我看来,相对硬件,软件和意识才是最关键的,这次感动我的,很多也在于医院各处的细节,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所在的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未来会积极和圣裘德医院交流和合作,努力把好的理念和资源引入中国,一起来推动儿童肿瘤科研和公益发展,一起用专业点燃希望!
致敬生命!
_________
上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