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伙儿终于开始习惯,在上海,“散步遛弯儿”叫“city walk”
这两天,一组“高净值·老钱风·city walk”标准流出,又令无数网友拍案而起——
你以为的city walk,跟着向导和陌生人城市一日游;
实际上的city walk,你想参加?对不起,你有钱吗?
你身上的衣服加起来,有13000块吗?
你从头到脚的配饰,有50000块吗?
你背的包,有40000块吗?
你穿的鞋,有10000块吗?
更离谱的是,遛个弯、散个步,你还得交钱。
有网友扒出了这个“高净值city walk”的报名费,居然高达5200rmb??
啊?不是,你再说一遍,当一回街溜子要花多少钱??
这要是没钱参加,纯纯行人,见到这伙自费city walk的高净值人群,还得自动让路、匍匐在地是吧?
这种噱头拉满的荒诞景象,堪称《小时代5 ·  老钱时代》,郭小四再也不怕后继无人啦。
不过,再瞅瞅本次活动方的上海IP,一切又仿佛合理了起来。
毕竟在很多人印象中,在上海,花钱一直像呼吸一般简单。

今年夏天,一款指甲盖大小、还不够塞牙缝的可颂,从上海甜品店横空出世,被网友们称为”白月光“。
之所以”能记一辈子“,并不是因为多好吃,而是其超凡脱俗的价格——
20元,4颗。
尽管被网友质疑定价不合理,
但据店员介绍,这款迷你可颂已经卖了一两年了,销量一直不错,买的人特别多。
有人上传了一张逛街吃麻辣烫的结账单据,有网友一看“15”,寻思这不是正常价吗,有啥好吐槽的?
后来才知道,是选了15样小菜,还用了团购,最后结账138元
别处的街边小吃,到了上海高攀不起。
有人带德国朋友在静安吃印度菜,一看菜单两个人都傻眼了:
可乐30元一瓶,米饭23元一碗,连矿泉水都要30块钱。
最后两个人面面相觑,硬着头皮掏了399元,就图上这点儿东西,
被网友锐评,比在瑞士吃还贵。
还有人在上海吃到了42块钱的可丽饼
里面加了什么豪华食材呢?
面糊、巧克力酱、半截香蕉,最后再洒上一点花生粉,没了。
42块钱一个饼,啥概念?
我可以在香蕉摊吃成大母猴子,在蜜雪冰城喝成巨人观,在华莱士办婚礼了。
还有人在上海的一家餐厅,点了一份蔬菜沙拉,结果端上来一看,
两个小玉米笋、两截菜心、几个孢子甘蓝,搭配一盘蛋黄酱。
合着沙拉轻食的第一要义,就是让人连蔬菜都吃不饱??
就这,还要58元
被人评价:“感觉这食材去菜市场都可以捡到。”
再扒扒评论区,
更多IP为上海的网友分享出了当地物价,进一步冲击着网友的金钱观——
88块钱的几根春笋
98块钱的几颗豆腐
甚至还有98元一颗的茶叶蛋。。。
一个真敢要,一个真敢给。
就。。一个人上网真的挺无助的。。。
更吊诡的是,即使价格贵到离谱,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智商税的味道,
但却依然阻挡不了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去拍照打卡、跟风购买。
这种精致、高消费的“沪上生活方式”,让前去旅游、学习的外省人们大为震惊,
毕竟,当人们在东北吃着10元24个菜的街头盒饭,满嘴流油的时候,
上海网友正在因为终于吃到了20块钱鸡蛋瘦肉肠粉而沾沾自喜,
就...
虽然比不上广东肠粉正宗,但好歹自己很会过日子......
而上海一份价值108元的日式炸鸡块定食
要是放在东北早市,足以买到3天9顿饭的伙食。
这就让大伙儿越来越形成一个刻板印象——
对比其他地区物价,想要在上海生活,需要花费极高的成本。
上海,因此被称为“沪国”,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尊贵地位;
还有人发明了一套“沪国货币计量方式”——“沪币”,汇率如下:
1沪币=6人民币=25东北币
“沪签”也应运而生——
外省人想进入上海,你得先去“沪国大使馆”面签。
从前期的材料、造型,到技能测试、笔试、面试,都要一丝不苟地准备。
有人贴心出了“长期(5年期)沪签办理面经”、《沪上都市精致生活图鉴》,祝福大伙儿面签一次过——
首先,上海作为全球咖啡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咖啡一定是必考题;但星巴克已经平平无奇,Manner和M stand是普选,最好的还是单价50元往上走的精品特调咖啡。
吃饭要吃omakase,一切看当天的食材和厨师的即兴发挥,不要抱怨分量小。
平常午餐得去轻食餐厅wagas、gaga啃啃羽衣甘蓝,品味打着健康餐名号的减肥餐。
自行车(非共享单车)的牌子锁定在Tokyobike、2wheels、小布,记得多练30秒折叠好小布,要考。
雅思得8分以上;虽然7分出国足够了,但距离沪签5年前还差了点。
与此同时,至少在学一门小语种,能进行日常基础对话。
毕业院校是QS排名前50,可以加10分。
最最重要的是,身上一定要有相机单品,这才是一切生活方式的落点——“出片”;不能是笨重的尼康、佳能,也不能光有ccd,还得配齐富士xs10及以上机型。
尤其,注意藏好黑历史:
如果被查出你有蜜雪冰城或者幸运咖的消费记录,还吃过华莱士,
那完了,你已经G了,拒签的黄单子是没跑了。
(指吃喝华莱士、蜜雪冰城之类的低廉商品会被上海人瞧不起)
直至今日,如果在上海问一句“周末一起citywalk吗?”
你很可能会被反问“沪签办下来了吗,就敢去city walk?”
普通人到了上海,可不敢出去瞎逛,
因为即使吃个饭,食物也会用价格羞辱你。
至于蜜雪冰城?不好意思,在上海,人们只敢在下水道里偷偷服用。
“当代沪签面经”,不欢迎底层打工人。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梗,源于年轻人对上海物价和沪式精致生活风气的反讽。
来自全国各地的IP,在调侃沪上生活方式这件事上,罕见地达成了共识。
但其实,在这些互联网乐子视频下方,也有不少“老实人”为上海正名:
上海外地人现身说法,用堪称平价的食物,戳破了虚假的消费泡沫:
至于上海土著更是emo——
那些所谓的“新兴的中产必备三件套、全家桶”,其实自己基本看不懂。
真要照上面的沪签标准走下来,恐怕自己得被开除上海户籍了。
如此生活三十年,今在网路被拒签。
对于很多上海土著来说,喝咖啡只是一种随意的生活方式,不会拿来彰显优越感。
有人说每次看到这类评价自己老家的笔记,都像是在做梦一样。
(@徐洋Bit3)
有没有一种可能,
不是每个上海人,都要把自己的生活过成小金书里的模板和图鉴。
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在每个人身上。

说到底,“沪签”,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区隔。
真实的上海富豪上流们,或许坐拥有钱有闲的日常,也因掌握话语权,更容易成为优质生活的权威。
但更多时候,所谓的“精致生活方式”,只是媒体和各大商家兜售给年轻人的概念。
他们精通构词,善于造梦 ,用消费水平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用礼仪规则、菜式吃法、品牌知识......制造出一道道阶级之墙。
就像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到:
“今天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我的符号。
让自己融入某个理想的群体,或模仿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自己本来所处的团体。
当消费主义不断地制造出一些“新概念”、“生活方式模版”,被洗脑的人们就纷纷入局了。
所以遛弯儿,变成了citywalk;
起晚了随便吃点,叫brunch;
厨师随意发挥,叫omakase;
停下喘息下,叫gap year;后来发展成为gap day(工作日不工作);甚至gap hour也值得发一篇小金书了;松不松弛不知道,各种消费品牌是真的很充实。
(隐富者的终极形态)
“沪国”,“沪签”,“沪币”这些梗,确实揭示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最国际化的城市,与其他地区所产生的某种割裂;
而当我们环顾四周,这种割裂,显然也并不止发生在上海。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被这种生活方式绑架,假装是上流,无异于用消费方式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手铐。
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对上流社会的拙劣想象,仿佛农夫想象玉皇大帝用金锄头、王母娘娘吃煎饼果子加8个鸡蛋。
希望在生活的平原之上,没有签证,也没有轨道,我们肆意狂奔,用脚步丈量身处的地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