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上纲上线扩大打击面,把整个银丝贸易给切断的大明官僚们,是为海岸百姓的安危,还是另有小九九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
大明的救命草
有人算过,今天这两万多字的草稿,折算下来一字价值四千万。这事说实话不适合讨论。只不过又有点不吐不快。
还是故纸堆里翻一翻,应个景说说大明的事情吧。
大明到了中后期,碰到一个大问题。
中国历史上,贵金属的匮乏,让明中期之前,跟之前的封建王朝一样,除了铜铸币之外,粮食也来作为流通的货币。交税用粮食,官员发饷也是粮食。在满清大规模发掘云南铜矿之前,中国非常缺铜,而大明承平一百多年,人口增长了不少但是农业的生产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说,社会上可供成为货币的剩余粮食,也变少了。
人多了,经济总量发展了,但是货币反而变少了,于是引发强烈的通缩,结果就是大明没钱了。
帝国的崩塌,都是穷出来的。严重的经济危机,让朱明的天下摇摇欲坠。

可能是朱重八祖坟上的确青烟多,就在大明因为通缩造成的财政问题即将无可收拾的时候,一条新的航路出现了,带来了大明的救命稻草。
十六世纪开始,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开辟了一条远东航路。从印度的果阿港出发,装载着象牙、檀香等中国市场热衷的商品,到达澳门后卸船出售,换取绸缎、生丝等中国商品,然后再把中国的丝绸制品运到日本长崎出售,换取大量的白银。(日本银矿异常丰富,是亚洲最大的产银国,在南美金银矿发现之前,其银产量全球首位),然后返回澳门。用日本的白银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转运回印度果阿港,再从果阿港运到欧洲。因为欧洲和日本都对中国的丝绸有极高的需求,因此这一趟的净结算,就是日本的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这条航线,走一趟大概四年的时间,获利可得百倍以上,因此西方贸易商趋之若鹜,将日本产出的白银大量输入中国。根据估算,在中晚明期间,这条航路向中国输入了大约7000-10000吨的白银,相当于当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了中国。
而正是这些大量输入的白银,解决了中国古代难以克服的通货紧缩问题。正是这个时候,张居正横空出世,用“一条鞭法”拯救了大明的财政。而“一条鞭法”的核心,本质上就是财政货币化,放弃征收实物(田赋)与劳力(徭役),州县仍以原有税额为基础,各种田赋、徭役、杂税一律合并计算,征收银两。极大的扩展了税源,降低了税收成本,还能减轻民间税负。正是由于贵金属货币的大量流入,张居正才有物质基础能实现他的一条鞭法,原本早就该破产的朱明国库,也支撑了下来。
在明朝中后期,原本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因为银丝贸易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导致苏州湖州不再种稻米,而改为种桑养蚕,最大限度的获取从日本和西班牙流入的白银,天下的粮仓从苏州湖州,变成湖南两广。这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当中,为什么从皇帝到内阁,宁愿浙江饿死,也要改稻为桑。

只要这条航线维持下去,白银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明朝,一条鞭法就能够维持,明朝的财政就不会崩溃,熬过小冰河期,成为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问题不大。
折腾掉了救命草
然而好不容易靠着贸易来的银子,过上几天富日子的朱明又开始折腾起来了。嘉靖二年,在宁波发生了日本争贡事件。日本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争相派遣贸易使团至大明国贸易,两团在抵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符效力之辩而引发冲突。大内氏代表谦道宗设等人追杀理亏的细川氏代表鸾冈瑞佐等人,发生武装冲突,沿路殃及浙江宁波一带的居民,追击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明朝官兵战死。
因为这个事件,明朝的那些最贪财的文官们开始作妖了。他们上书嘉靖皇帝,认为银丝贸易引来倭寇,杀伤百姓,必须严格海禁。明朝政府废除福建、浙江市舶司,与日本的银丝贸易断绝。后来又因为日本入侵朝鲜,银丝贸易始终没有恢复导之前的程度。
而这次贸易中断,直接导致明朝无法持续从日本获取白银硬通货,最终导致张居正的变法在他本人身死之后失败,最终带来了明朝财政的崩溃。到了崇祯困守北京的时候,想给锦衣卫们发饷银鼓舞士气,发现堂堂大帝国的国库里竟然只有几千两白银大明活活被穷死了。
如果没有争贡事件后边的折腾,大明不会穷到如此地步。

官僚们的私心
宁波争贡之役,看上去日本人的确可恶,必须进行惩治。文官们提出关闭贸易惩治倭寇,听起来是为国为民,可真的是如此吗?
明朝的银丝贸易,所依托的福建市舶司、浙江市舶司,那都是官商,利润大头被官府拿走,江浙官僚豪族们眼馋别人一堆桑蚕丝绸赚大钱,却拿不到什么利润。

封闭了福建市舶司和浙江市舶司,你猜这一本万利的买卖还有没有人做?答案是显然的。沿海的大世族、豪族、巨商和日本人勾结,开展了中国历史规模最为宏大的武装走私行动。甚至在走私的后期,咱们所说的倭寇当中,四成到七成已经是中国人。比如当时的著名倭寇,“五峰船王”汪直,就是安徽的盐铁贩子,就是这些人进行走私贸易的前台人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关闭了浙江市舶司、福建市舶司,关闭了对日本的正常贸易,才让这些地方豪族和大官僚们,通过控制堪合与走私独占银丝贸易的巨大红利。

你猜他们针对宁波事件,处刑当事人即可抹平事态的情况下,非要上纲上线的扩大打击面,把整个银丝贸易给切断的大明官僚们,是为海岸百姓的安危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

宁波争贡之役,不过是个筐,正如未成年人和游戏充值一样。
风大浪高,点击下面卡片,关注防迷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