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青少年在一起,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我们最诚实、最真挚的模样——
「小舟计划」首期试点志愿者回述志
2023年暑期,10位青年以自身成长为镜,带着“以初中阶段的乡村青少年为关注点、以教育为落脚点,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发问,来到广东潮汕地区的溪南古村,“实践试点”了一场以探索性活动为载体的乡土调研。
正赶台风季,10位青年脚踩最与“地气”相接的拖鞋,来回穿梭于乡间小道——
是青少年回家的路,是青少年走向世界的路,也是我们与“自我”同行的路。
章节导览
这是一场关于什么的“实践试点”?
“探索家乡的音乐和美术”主题活动回顾
“实践试点”的前后,我们还做了什么?
志愿者主观感受及体察:
志愿者的收获:最具冲击性的信息或感受是什么?
志愿者的洞察: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想法?
志愿者的洞察:青少年的社交及情绪状态是怎样的?
讨论与反思:
我们所做的独特性?
我们希望如何改进?

这是一场关于什么的“实践试点”?
“探索家乡的音乐和美术”主题活动回顾
2023年7月中旬,“鸥鹭学社”联合“朝音学院”共计十名志愿者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溪南村——在溪南公益理事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溪南公益图书馆”试点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美育主题活动,该活动针对初中阶段学生。
活动通过绘画和音乐的美育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潜藏在自己生活中的、没有被注意到的“美好和可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与他人交流中收获表达的自信。
活动招募一经溪南公益图书馆在公众号及家长群内发布后就获得了热烈的响应,仅几小时内就已报满,还有许多等待的学生。最终由于场地限制,我们只能邀请最先报名的18位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第一天 【美术日】青少年扮演溪南村导游,带领志愿者及同伴收集村寨各角落的“宝藏”并带回营地,最后通过绘画和粘贴,共同制作一张巨型溪南村“地图”;
第二天 【音乐日】青少年从自然界收集音乐的“声音”或“形态”碎片,将可发声的物品或录制的声音带回营地,最后通过共同创作“音乐小诗”,体会音乐的不同性格。
如果主题活动志愿者与青少年建立联系的开,那么志愿者们对18位青少年的家庭走访则是志愿者与青少年建立信任的核心
在逐户的走访、观察、倾听中,志愿者们通过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及其父母作为个体的情况和需求,尝试由此反观构成整体的当地教育资源现状和青少年成长需求。
向上滑动阅览:
当地公立高中语文老师小乙,作为本次活动观察员的笔记
#溪南古村美育day1
这群热爱公益、关心乡土教育的年轻人来到溪南,ta们来自北京、山东、珠海、上海、广州等地,又大多有留学背景,给学生们带来的是异域的教育体验,也许会打开学生们新的视野。志愿者南希说,她来这里感受到的也是新的教育体验,学生们对溪南古村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乡土资源很熟悉,这里一座300年的老房子都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今天是以一日导游的形式开展的美育课,志愿者先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导游”视频,引导学生们按照“导游、编剧、摄影、后勤”的角色分工,随后有2小时的自由活动,我跟随“特种兵小组”在溪南大寨周边探险,学生们的视角非常独特,有人钟爱植物,拍了很多雨景空镜头,有人好奇古建筑,绕着古井、方楼、神明宫观察……回来后,小组们开始“内卷”,剪辑视频、配音导赏,产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在志愿者开开绘制的溪南地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力,信手涂鸦,也是很棒的杰作!
#溪南古村美育day2
今天志愿者们带领大家一起去听音乐会。
上午先以声音名片的游戏热场,然后分组去搜集印象最深刻的声音碎片(走路的沙沙声、小朋友跑步的嗒嗒声、鸟叫声、开伞声……),回到图书馆后大家用画笔描绘,再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
下午志愿者以绘本的形式跟大家分享管弦乐器的知识,我们现场欣赏了小号和中提琴的演奏,也聆听了其他管弦乐器的精彩片段,最后大家围坐着一边听中提琴的独奏,一边想象一个关键词,大家用这些关键词串成一首诗。
正如主讲人曹澜分享的:“以音乐见世界,我们播下热爱音乐的种子,也播下通过音乐热爱世界的种子。”
结营时,听到志愿者和学生们说的话:“要开心,一起努力做勇敢的年轻人,我们永远是你们的聆听者、支持者和鼓励者……”这样真挚的总结她们说到泪湿眼眶,我也听到心头一热。
这两天志愿者们还利用课后时间家访,做大量详实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带着问题意识去认识乡土教育,期待做出改变。跟营的这两天,我也受益良多,谢谢你们。
❤️🌹
台风季,雨伞和拖鞋是我们的“标配”
“实践试点”的前后,我们还做了什么?
2023年1月1日,从一句“新年快乐”问候开始的策划。鸥鹭学社联合创始人兼【鸥鹭乡土】负责人慧颖基于三年前作为志愿者参与溪南村夏令营的经历和感悟,产生了一个做乡村教育类活动的想法。慧颖找到了同在鸥鹭的秋霖一起策划。1月中,在两人的号召下,几个对乡村教育实践有热忱、有想法的青年在线上相聚。
向上滑动阅览:
2023年2至12月的故事
2至4月,初创小组每两至三周在线上进行集体头脑风暴。三轮碰撞后,秋霖和慧颖两位负责人基于团队的专业能力及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共同梳理了项目目标、行动机制及长期愿景,并确定了于暑期进行一次乡村教育实践“试验”这一近期行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先导性质的暑期活动测试长期项目的定位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从而设计出真正匹配乡村需求的长期项目。以探索、普惠、互惠、实践、有趣、和创造为核心,结合多位成员的艺术背景,我们最终决定以“美育”作为暑期活动的主题。成员开开也在这个阶段为“探索活动”的设计提出了美术角度的奠基性创意。
5月,核心初创小组成员与当地社区机构“溪南公益图书馆”确定合作意愿和基本活动形式。
6至7月中旬,我们确立了活动的具体形式并通过公开招募集齐了暑期活动的成员。在项目筹备阶段,团队组织了4场线上会议,主题分别为:1)活动目标、形式及背景介绍;2)调研问题思路发散和分工;3)调研问题交流分享、主题及内容梳理和最终调研问卷落定;4)课程线上试讲,并邀请教育心理学专家为线下调研活动成员做行前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状态、培养适度处理社交亲密度的意识。
7月中旬,“鸥鹭学社”联合“朝音学院”共计十名志愿者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溪南村——在当地“溪南公益图书馆”的支持下,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美育主题夏令营活动,该活动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活动场地为图书馆及溪南古寨的安全可步行范围。同时,志愿者们在夏令营前后的2天时间走访了18位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家庭,从家访及日常观察、青少年问卷反馈、小型焦点小组访谈中了解每一个学生作为个体的情况和需求,并由此反观构成整体的当地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
8月,首期线下调研成员各自梳理调研观察、见解及感受;调研问卷数据整理。
9月,两位负责人对所有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材料包括:1)调研成员的观察记录及主观反馈,2)对当地青少年的家庭访谈纪要,3)两套当地青少年的量表化调研问卷。
10月,两位负责人将以上三套材料采用“三角互证法”进行整合,并尝试用社会学的“类型学”方法来围绕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做分析。为解决材料中的信息不匹配、以及归类与主观概念冲突的问题,我们抽取了各初步分类的“典型”学生,并设计了追加访谈从而收集更详细的质性内容。我们基于更详细的青少年反馈和自身对他们的“观察”,加入中介变量来进一步测试、分析了各“类型”青少年在“动机”和“情感”方面的动态规律。
10至11月,两位负责人带着初步成型的总结报告和项目策划方案,邀请了多位对“教育公平”问题高度关注的高校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对相关材料的逻辑呈现及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建议和批评意见。我们认为教育政策及人类发展议题有其复杂社会性根基,因此在分析理论框架的选择上强调了跨学科互补视角,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采取了质性和量化相结合。围绕“教育”这一问题面,我们所请教的专业领域也横跨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管理学、政策科学等。这些学者和实践专家为项目提供了无数、无价的意见。我们深知文末名单不足以表达感谢,但求竭力将他们的宝贵思考付诸于行动。
12月,两位负责人将意见和分析结论整合,汇聚成项目启动及落地方案。同时,我们仍在持续探索和请教关于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案和理论分析框架。
从“大学生”身份回顾自身成长,志愿者在四天的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维掰开了揉碎了去融入溪南村的青少年们。

活动结束时,每一位志愿者都心潮澎湃,被在其间感受到的每一份真挚所震撼。
更幸运的是,志愿者们没有停留在自我感动的情绪里,而是又一点点地把那细碎的感受捡起,并尝试对“以初中阶段的乡村青少年为关注点、以教育为落脚点,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自我发问,给出或许并不完美的回答。
「编者注」

以下的志愿者昵称,许多是在与当地学生接触的第一天临时根据当地语言习惯作了亲切适应的。
毕竟,大家都是靓仔靓女,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志愿者主观感受及体察
志愿者的活动收获:最具冲击力的信息或感受是什么?
「编者注」
从感动的情绪、到自身成长的鼓励、再到精神归属的探寻——
青少年们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不同时期的“自我”,或许是相互“打架”的自我,却都是
最诚实、最真挚的模样

懒澜: “对我来说是很开心的一次经历,能够和溪南村的学生们一起玩音乐。他们让我看到了“课堂”中很少见的表达欲,以及对新鲜事物迅速接受的能力与态度。也带给了我很多启发,不止是音乐方面的,还有生活中。”
阿环:“我自己一直说对于教育感兴趣,但是之前从来没有去一线看看。这次调研让我第一次对于较落后地区的教育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也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很开心。
同时我也很高兴遇到了一起同行的大家,大家都是真的在关心中国的教育问题,期待后面可以和大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pp:“其实我感觉,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能比学生们还要多(捂脸)。首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可能习惯了防备和有所保留,但是学生们就会很真诚,对于他们喜欢的事物,就会直接带我去看,虽然物质匮乏,却更乐于分享。学生们有问必答,他们完全信任我们,我是很感动的。
学生们彼此之间也会打闹、开玩笑,但都是没有恶意的,没有人故意去伤害他人,被开玩笑的伙伴也完全不放在心上。我想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这么多的规则,伸不开拳脚,在这里就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我可以是任何样子,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另外,大家真的非常有创造力,学生们画画的线条和图案,他们用手机捕捉到的风景,都很让我惊奇,大家都有善于发现大自然美丽的一双眼睛。我们这些“大人”,可能不会花很长的时间,去观察一株植物,亲手去做一件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学生们是有温度的,很生动的存在,他们提醒着我,世界是美丽的、有趣的,或者更进一步,人类是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阿薇:“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到如何作为一个谦虚并且真挚的聆听者和一个学生来参与这样的调研活动。我觉得这趟溪南之行让我意识到作为参与者和采访者,我们要保持一个客观且不先入为主的意识向当地的学生和居民学习,学习他们的文化和成长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做出的选择。
另外我觉得我从溪南村的学生们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跟溪南村的学生们相处的几天,我无时无刻不被他们的真诚打动。他们激励着我以后也去做一个真诚和善良的人去认识这个世界并与之相处。”
开开:“作为潮汕人,这次活动带来的冲击来自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在近几年,自从背井离乡去到一个全然不同的西方文化里,我作为一个“异乡人”的感受愈发强烈。渐渐地,我的艺术创作里开始展露出对于归属感的向往:潮汕的宗族、佛教仪式、美食美景变成了经常回顾的主题。
虽然生长于深圳,但我会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潮汕人,在节假日会做汤圆,会贪恋说潮汕话带来的安定感,因为我深知自己在潮汕文化中也是一个“异乡人”。在学生们面前,这样用力地尝试寻找自己的根,看起来既尴尬又不合时宜,因为他们从未离开,人生也才刚刚开始。他们在山顶和朋友观看过的夕阳、村子每一个有趣的地方——每一段丰盈的经历都将化为长大后的休息之所。学生们心里自然扎下的对于家乡的爱意和归属,会是一股强大的的精神力量
当然,这样的力量也有相对的触发条件,即是:觉察、辨别和理解。觉察自我感受,辨别自身位置和理解与外界的关系。学生们还没有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些觉察到的不知道该如何与之相处。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于家乡的了解令人羡慕,随之而来的不解又令旁人看着着急。
新一代的潮汕人如何定位自己,是该像父辈那样做生意闯荡社会,去撞破头进入城市精英教育,还是精进一门技术踏实生活?现代语境下的潮汕文化究竟是什么,或许学生们可以一同参与到构建中。”
雨后初霁,我们同行于乡间小路
「编者注」
可以看到,志愿者的感受不仅停留在与青少年接触过程当中的情感触动,更拓展到了如何结合文化背景、地区发展情况去关注青少年的个人发展。
编者深受鼓励之余,更被激励去思考——这些来自系统机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到乡村青少年身上去影响到他们的个人成长?通过哪些中介变量?作用在哪些方面?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将在《总结分析报告》,尝试运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社会互动”相关理论,提取并简析关键影响变量,为日后深入研究铺垫。若您对该分析过程感兴趣,敬请关注后续报告的推出
接下来的文章内容,我们仍然延续志愿者的观察视角,看看志愿者们认为——
溪南村学生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想法?
学生们与家长、与朋辈的交往互动状态是怎样的?
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想法?
「编者注」
志愿者们整体认为:学生们有学历预期但对具体有哪些学习和就业选项认识模糊,信息获取渠道局限且受“身边”长辈及同龄人的影响。
pp:“学生们对于短期未来有所预期,但缺少(目标导向)的规划。这些学生多数在初二阶段,都想要上高中,尽管有的会认为自己的成绩差、害怕考不上。但是对于短板学科,基本上并没有很强烈的补救意识和相关措施。具体而言,“上高中”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愿望,在我所家访到的学生中,只有一位女生非常明确自己想要去哪所高中,以及告诉志愿者她的理想职业是做一名医生。”
阿薇:“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想法整体停留在一个观望和摸索的阶段,且比较依赖于身边的实例和同龄人之间的导向与“教唆”。可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完全被动的依赖,因为溪南村的学生对于自身还是有比较完整的认知,在了解或者经历了身边人所经历的或者身边人所告诉他们的信息以后,他们也能在这样庞大的信息中摸索出一条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对于自身规划非常清晰明确的学生。”
开开:“学生们还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方面缺少动力和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缺乏自信心。没有自我觉察就不会有未来规划,尤其在缺乏长辈或者学校老师的清晰的正向引导和辅导情况下。(我访谈到的学生中尤其是女学生)“发泄式地”表现出了对于“当网红”的愿望,但是当我真的问起这个工作需要做什么,他们回答不上来、更表达出了无从而知的无措感。
但也有的学生在我问到三好学生是哪三好时,会批判性地思考,‘哪里有什么三好,说是品德体育学习,最后只是评奖学习成绩而已。’ ”
对于上述自我认知意识的影响因素,阿环作了分析性总结:
阿环:“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规划比较的统一和宏观,普遍想要考高中、考大学,然后去更远更大的地方(从近到远:普宁、揭阳、深圳)。但是当问到他们具体想要读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的时候,他们要么不知道有哪些选项,要么只能对标自己家里“成功”的长辈
“没有详细的规划”拆分下来其实是两个问题:1)不知道有哪些选项 ,2)不知道在选项中该选哪一个。第二个问题很难解决,即便是来自大城市,例如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我们想要什么。但是不知道有哪些选项这个问题,是一个信息差的问题——我相信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的,其实是有一些网站在做这个事情,包括张雪峰也在做这个事情;问题在于,资源在那里,但是没有人去引导,学生们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用。”
音乐日:中提琴手懒澜现场演奏风格各异的弦乐曲目
青少年的社交及情绪状态是怎样的?
「编者注」
这是编者整合志愿者们反馈时最不费力却最费心的一个问题。
不费力在于,每个志愿者对此都有或感性或平实但都极其详尽的案例描述,因此有太多素材可供呈现。
费心在于,我们希望如实地呈现出青少年生活的图景及其背后的规律,避免偏向性的用词和表述——我们去竭力“感受”个体故事背后的共同“质感”。
我们将志愿者的观察归纳为了两大类:“家庭关系”及“社交关系”。
大部分家庭关系较融洽,但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情绪关注不足
阿薇:“在和学生们的交流互动中,我感觉到溪南村的学生们基本与他们的家庭还是保持着一个比较良好稳定的沟通与相处,但是明显与家长的沟通不如与同龄人或者兄弟姐妹的沟通那么深刻或频繁。”
阿环:“在我看来,家庭关系比较因家庭而异,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但是因为父母大多工作较忙,大部分很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细致地关心孩子,也有不少学生表达了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情况。可以感受到一些强势的父母会导致孩子相对内向。父亲的缺位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父亲是在外做生意
整体来看,学生都很成熟懂事,早早地开始帮家里干活,很多还要照顾兄弟姐妹。有的学生早上帮家里人做早饭,边做早饭还自己边在读课本预习,下课到睡前也要照顾弟妹的饮食。这样的成熟是有点让人心疼的,他们承担了(处于这个年龄段)大城市学生完全不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
开开:“我认为,家庭教育环境(氛围)与学生的情绪表现方式还是比较相关的,且学生在家长面前的状态并不完全代表在朋友面前的状态。除了个别的青少年自然地融入了家访环节,大部分学生比较抗拒在父母面前开口。一些家庭的学生在家访环节主动融入,这与他们家长的经历及所伴随的观念表达相关。还有另一种家庭,虽然家长对孩子大多数情况都较为了解,但我觉得对孩子的情绪状态有无意识的忽视。
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且亲近,他们也更愿意对同龄伙伴敞开心扉
阿薇:“我观察下来,参与活动的这些溪南村学生们的社交群体和圈子大多数围绕着学校和班级而展开,所以学生们彼此大多还是相互认识,甚至不乏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从心里状态而言,我感觉溪南村的学生心理状态是比较健康且积极的。”
pp:“非常欣慰的是,我看到,学生们都有自己的伙伴或小团体,没有一个是落单的。即使是在父母面前几乎一言不发的学生,也有一些好朋友、在社交活动中也比较放得开。但我有一个困惑是,这些“小团体”的存在,或许会成为接触新朋友的阻碍。
尽管如此,我对这些“小团体”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被同学间开玩笑,如果代入我自身的话,我会很明确表示反感,我意外于他们对此发自内心地不以为意、甚至加入一起开玩笑。此外,这几个学生都比较活泼,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动手能力也强。”
阿环:“我感觉,乡村学生的社交关系和大城市没有看出很大的差别,一群同龄人每天聚在一起玩。但是确实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比较少,只能一起刷刷手机玩玩游戏。
有的“小团体”可以聊各种东西,一直很开心。有的“小团体”里的大家都很优秀,一起玩一起成长,即便各自即将到县里或市里读高中,也还保持很铁的联络。
我很享受和他们呆在一起,我觉得8年级的我和他们没什么区别,可能他们还更优秀一些,相比之下我只是比较幸运吧,做了一个既得利益者。”
开开:“我认为,这些学生们在青少年时期已经逐渐形成亲缘关系以外的友情关系。通过对比不同依恋关系中的状态,可以从中窥探到人格建立的迹象。学生们多数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几乎每2至5个人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固定圈子。
有的“小团体”会互相打趣,平常一起约着登山、听歌和吐槽学校。有的“小团体”会在 QQ 空间里频繁评论彼此的说说,彼此讨论最新的动漫、科幻书籍和影视作品。有的学生在爸爸面前沉默,但会在在朋友面前打开自我。这样稳定长期的友情在一定程度提供了亲缘关系所缺乏的完整情感体验。”
美术日:青少年共同绘制“溪南村地图”
讨论与反思
我们所做的独特性?
我们通过把所观察到、感受到的青少年状态,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展示了乡村青少年个体那些未被听到的故事,还“描绘”了一幅青少年集体状态的“纷繁”画像。
我们仿佛替青少年讲出了那些“不敢与大人说”的故事,却更是还给曾经的“自我”一个不受束缚、放肆表达的机会。
也许,这正是我们所做的独特所在——完全地“换位思考”。因为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我”,所以能共情、共感、共振、共鸣。
他们就是“我们”。
为达到“换位思考”,项目设计中有两个关键点:
1)招募志愿者时进行了资格性面试,重点关注候选人:是否有对于实地乡村教育的认同感?是否在“同情心”驱使关注目标人群的基础上有“共情”的换位思考能力?行为动机是否展现“平等、公正”而不仅仅是“怜悯、悲悯”的价值?简而言之,我们寻找能够以与乡村青少年“平视”、而不是从更“优越”的视角思考和互动的活动志愿者。
2)所招募的志愿者从研究设计阶段就开始参与,因此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目标,从而在项目落地时能够主动相互支持。即便没有刻意做“意识形态”管理,还是达到能够“群体凝聚力”  状态。
线下家访的作用
「编者注」
回顾起主题日前后的走访、交流,线下志愿者们对于家访的作用归纳为一句话:能够更全面了解一个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心路历程,并且基于此与青少年建立信任,进而在短短几天时间便能达到与青少年深度交流、做他们的现实好伙伴之程度。
阿环:“我很享受家访,因为家访可以让你通过沟通和观察来了解一个家具体的情况,我觉得结合家访加夏令营的相处和观察,是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访让我们这次的调研有了深度。”
阿薇:“通过课前课后的家庭走访,我更能够理解这些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和心路历程,这也帮助我更好的与他们沟通和建立信任的桥梁。与此同时,对于他们成长和生活环境的了解也帮助这些学生更加能够信任我,与我敞开心扉谈论他们对于教育和家庭的主观感受。”
pp:“如果要问,学生们的性格表现和家庭环境相关吗?我是不太愿意承认的,但事实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家庭环境只能塑造小朋友的某一个面(如果每个个体都是多面体的话),我也因此更关注他们在非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从而对他们每一个人行为和性格的有了认识。有的学生在略显强势的父母面前是不太敢发言的,但是在小伙伴们面前就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在和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分别的时候情绪波动强烈,是不是因为她在家里不受到重视,所以对于平等的、友好的关系,会觉得十分珍惜和可贵?有的学生家庭氛围轻松愉悦,ta的表现也更为心态平和。有的学生作为家中的长姐,待人接物也会显得比较独立和成熟。”
大卫:“和其中一些学生在单独聊天中慢慢地建立了信任,溪南村活动之后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分享日常生活(能感觉到ta们内心的孤独与相向外探索的渴望)。”
青少年与志愿者的“深夜围桌会谈”
线上调研准备
「编者注」
同时,线下活动前的线上准备也花了不少功夫,并带领志愿者提前对调研课题做深入思考、并鼓励所有人参与调研设计。
馨元:“在正式的线下夏令营开始之前,我们召开了几次线上会议,我从中了解到了乡村教育的基本情况。项目负责人也专门邀请了心理学的专家来为我们讲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为我的后续调研积累了一定知识。在会议中,我还作为听众聆听了课程试讲,精美而独特可爱的ppt、有趣又贴近自然的课程设置、试讲人与听众恰到好处的互动都令我印象深刻。大家集思广益,对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与补充。可以看出,大家都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秉持着认真、负责、真诚的态度对待与同学们的见面。
在问卷设计方面,我的主要关注点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此,我阅读了相关文献和其他相似的调研报告,从“教子观”、“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四个维度进行调研问题的设置,这些问题在志愿者和家长的访谈中得到了体现
即使在线下的夏令营结束后,在我们志愿者的群里也会分享大家读过的关于乡村教育的好书与文章——队伍中的所有人都在真心关注着乡村教育。正是这样一支充满人文关怀的队伍的共同努力才促就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
首期志愿团队线上会议留影
我们希望如何改进?
尽管有这次“成功”的经验以及这些独特的优势,我们也同时意识到了项目本身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我们正在思考,针对来自不同乡村的初中生群体,是否可以沿用同样的项目模式、且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如何复制效果)
-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使这个项目的积极影响持续下去?(如何扩大影响)
-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长期的陪伴学生?当学生步入下一个教育或职业发展阶段后,我们又可以提供哪些支持?(如何持续落地)
-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乡村青少年,如何理解他们面对变化和“未知”时的心境和困惑,进而在长期陪伴中为他们的“自我探索”注入更多的能量?(如何细化支持)
为给这些思考构建一个探索落地的“场域”,我们决定将这次溪南的“试验”拓展为一个长期社会项目——小舟计划
每个人都如同在海上漂流的小舟,有的漂泊远方、有的停靠故乡,却都曾经历迷茫、孤独和无助。
小舟计划旨在链接青年志愿者和乡村青少年。青年是与青少年共同成长的“大伙伴”,他们给予青少年坚定的情感支持、并陪伴青少年探索多样的航向。
正因为同样漂泊于无边无际,每个人对航行中的起伏都有不尽相同却同频共振的感受。青少年们就是青年们曾经的“自我”,期待作为青年的“我们”与“自我”的并舟同行。
更详细的项目介绍将在不久后推出,但我们深知这只是一个相当微小的行动开始。届时诚邀对围绕“情感支持”“信息引导”“社会互动”所设计的教育类社会项目感兴趣的您,提出批评、参与讨论。
文末名单未能尽表感激,只愿竭力将宝贵意见付诸于行动。
瞧最后一排,我们真的成为“兄弟姐妹”啦
青少年自主拍摄剪辑的“溪南村导览”视频
特别感谢名单:
朝音学院:曹澜,方翔宇,杨焕翊
溪南公益图书馆:小竹,阿南,阿英
课堂特别支持:小乙
住宿特别支持:周少年大哥
资金特别支持:匹泽学院 (Pitzer College)
最特别的爱:溪南村学生及学生家长们
图文编辑:柳馨然,何秋霖,陈慧颖
首期志愿团队(按姓名首字母顺序排列):
负责人/调研分析及文章编撰:陈慧颖,何秋霖
线下主题活动主讲人/文章共同作者:曹澜,郑佳淇
线下调研志愿者/文章共同作者:邸佳薇,方翔宇,何书维,徐俊萍,徐哲环,杨焕翊
线上调研志愿者/数据分析支持:黄成烨,鲁馨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