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写在前面:
2023的年尾就在拐角处,这是今年给一善书店写的第5篇北美童书新书推荐。在之前的4篇推荐中,我们通过绘本,体会了举重若轻的隐喻,绘本中的时间,理智与情感的交汇,抛弃标准的古怪。在最后的这一篇,我想推荐给你们几本来自真实人生的故事。 
英文图书市场中,回忆录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一类题材。从明星政客到隔壁邻居,似乎人人都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厚厚的回忆录。这种题材的普及似乎源于某些文化特性。个人主义也好,人本思想也好,这种对个体生命感受的重视和亚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形成对照。
随着在在年龄的增加,我们对传记类绘本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在这些个体的故事里,我们开启了一些专业领域的启蒙,走进了一些过往年代和遥远文化,共同经历了很多在那些人生中举足轻重的时刻。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浓缩生命故事的绘本里,看到不服从,不妥协,不寻常的个体,并从这珍贵的“单数”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01 Beautiful Noise: The Music of John Cage 

Written by Lisa Rogers
Illustrated by II Sung Na 
Published by Anne Schwartz Books 
如果家有琴童,父母可能会用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的音乐给孩子“熏陶”,但可能没几个人会给孩子听约翰.凯奇 (1912-1992)他是勋伯格的学生,美国先锋派作曲家,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作品以大胆,怪异,实验性著称,在很多人眼里和“高雅的”古典乐毫不沾边。但就是有爱他的人把他的风格,演出,书信收入纪录片、教科书和童书。《美丽的噪音》就是关于他的传记绘本。
当初看到这本书,心里有大大的好奇。无论是凯奇的传奇人生,他所经历的年代,他理解、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方式,还是他对现代音乐产生的影响都不应该被错过,但那么丰富斑斓的一生又如何被装进图画书呢? 
结果Lisa Rogers和II Sung Na做到了。故事的切入点,也正是John cage 传奇音乐生涯的核心--一切皆是音乐。整个文本是一连串What if的排比句。
What if… all the sounds you heard…
A garbage truck screeching 
Feet skipping 
Pigeons scattering 
Tires whispering 
Cats hissing 
Children giggling 
Balls bouncing 
Dog tags clinking 
Taxis vrooming …
Sounded to you like music?
Then you’d be like John Cage. 
在一个个打破寻常认知的“what if”中,孩子走进了凯奇的人生,也在不断的追问下,打破已有对音乐局限的认识,认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既“非主流”,又影响巨大的音乐人。一个又一个疯狂的点子接踵而来:演奏家坐在钢琴前4分33秒,只是坐着,任由观众咳嗽、打哈欠、交头接耳、甚至打鼾,就是一场被载入史册的里程碑式的演出;当想用一台钢琴发出整个交响乐团的声音,就把乱七八糟的东西丢进钢琴,用浴缸,花盆,压力锅,橡皮鸭作为乐器发出声音,也是一场标志性的严肃音乐演出…当得知这些,我们会不会对音乐,对声音,对自我,都重新长出新的理解?
而就算不去尝试这些行为也没关系,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凝听。这和凯奇深受禅宗和《易经》影响有关。也正因为他将注意力和创造力投注在一切的当时和当下,才经历了孩童般敏锐又开放的一生。 
Lisa Rogers曾是小学图书管理员,但也是艺术爱好者。她曾写了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传记。在完成了《美丽的噪音》文字稿后,插画师II Sung Na接手了这个挑战和乐趣都巨大的项目。如何将音乐视觉化,将音符,节奏,动作,呼吸,翻译为形状,色彩,线条?
书里的画面给了我绝妙的答案。空气中的彩色圆点,飘扬曲线;冰箱上升起紫色的笔直线条忽而弯曲;暗沉的演出厅中金色的舞台橙红色钢琴椅上和散发出来的缤纷颜色形状。而当目光迷失在画面中,我已无法再将感受塞回文字。 
编辑为这本书寻找插画师的时候,大概率想到过康定斯基,或者至少是Paul Klee, 马蒂斯,桑达克这些擅长通感的艺术家吧?
02 Kozo the Sparrow 

Written by Allen Say
Published by Clarion Books 
近年美国图画书市场的亚裔创作群体快速增长。但30年前,亚裔创作者只是凤毛麟角。在这初代亚裔创作者中我们熟悉的一位叫做杨志成,还有一位同样杰出也高产的叫艾伦.赛伊。
很多人知道他获得凯迪克奖的那本《外公的旅程》。但赛伊的作品其实多到双手双脚手数不过来。赛伊1937年出生于日本横滨,母亲是美国出生的日裔,父亲是在上海长大的英国人收养的韩国孤儿。从六岁起,他就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少年时,他去往东京独自生活,师从漫画家野吕新平。16岁时,赛伊随父亲迁至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他曾回到日本,打算再也不返美。但很快,他就去往德国,搬回加州。
赛伊的家庭和个人经历的复杂,让他从小就在几个国家,文化,语言之间拉扯。《外公的旅程》的结尾处写 “有意思的是,一旦到了这个国家,马上就会想念另一个。我想, 我现在是理解外公了。我真的非常想念他。“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湿了眼睛。
除了几本日本童话改编的故事,赛伊的图画书大多从自己的人生中来。他独特而复杂的经历好像赋予了他数不清的故事。童年时代的老师,女孩,奶奶,外公,好友,手工艺人,都被他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在他独特的细腻铅笔和水彩画以及质朴无华的文字中复活。他仿佛被困在了过去,一生的创作都在重述曾经的那些人和风景,那些艰苦与感动。
今年他出版了两本新书:Miss Irwin 和The Kozo the Sparrow。在书店看到它们,我会下意识的惊叹86岁的他还在写、还在画。按理说人越高龄创作会越谨慎,因为时日不多,精力投注在哪里太重要。但现实中也可能是年龄越大越任性,受众是否喜欢,是否理解,甚至受众是谁,都不太顾得上了。恩格尔的Nonstop 和桑达克的My Brother’s book都是无法归类,解读模糊的封笔之作。当然年龄越大,谨慎和任性也可能越趋向统一。
童书创作者的晚期创作比其他人多一层奇异的魅力。那是一种在历经人间沧桑后呈现出的深邃又轻盈,苍老又天真,是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回望起点,深思熟虑之后发现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人生底色。
赛伊的两本新书都给我这样的感受,其中Kozo The Sparrow 尤为动人。
八岁的小男孩倾尽所有从校园恶霸的手上换回一只小麻雀, 取名为Kozo。他将其带回家,悉心照顾,奇迹般的和鸟儿建立了跨越物种的联结。他用吸管粘住凉凉的饭粒喂给Kozo,用纸盒和绿色的毛巾给它搭起一个干燥温暖的家,并且每天向它问好。他会因为课堂上同学们停不下来的提问而焦急,也会因此在放学后排练戏剧的时候忘记台词,急哭出来, 因为记挂着孤单的在家挨饿的Kozo。
当他听从老师的安排把Kozo带到班上,又在回家路上遇到了那三个小混混。他抱着Kozo一路飞奔,最终在无路可走的危急关头打开了鸟笼,目送Kozo振翅高飞。
NYT把这本书列为了2023年最佳童书之一,并说“赛伊的叙事并没有悲情化,而是立足于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男孩还是小鸟,在生命的早期是如何在他人的连续残酷和冷漠中生存下来的。”
在绘本风格和主题都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中,赛伊继续以老派的方式,细腻的绘画,好好地讲了个纯真又深情的故事。那么多童书直白的歌颂善良,讨论霸凌,倡导爱护动物,但在我的眼里,78年前的赛伊亲历的故事比一切歌颂、赞美和教导都更有力量。
在苍老之时,赛伊念念不忘童年最好的朋友Kozo。也许恰恰因为自己的孤单弱小,他更能同情比自己更弱小孤独的生命。也许因为极度敏感的性格,他才会和周遭的大人孩子们以不同态度对待Kozo。也是因为这份敏感温柔,可能才让他在历经了战争,离散,文化和身份撕裂等更为深重而粗粝的艰难之后,依然能以深情的词语和温柔的笔触画出一本又一本隽永的图画书。
03 Tomfoolery!

Written by Michelle Markel
Illustrated by Barbara McClintock 
Published by Chronicle Books
伦道夫.凯迪克 (1846-1886)是绘本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有意思的是,尽管名气大,但大部分人并没有看过他的书,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他的角色如此重要。人们知道他,只是因为一年一度有以他命名的大奖。
前几个月厄休拉的传记绘本热度还在,凯迪克的传记绘本就又来了。由Michelle Markel 和Barbara McClintock合作的Tomfoolery! 用40页的篇幅以无比生动热闹的方式展示了这位彻底改变了儿童图画书大师的人生。
凯迪克的前半生并不顺遂。还是小男孩的他就热爱户外和绘画,尤其是画动物、乡村、孩子。迫于父亲的压力进入稳定的银行工作,却在上班期间笔耕不辍。从曼彻斯特搬到伦敦开始为旅游图书和儿童读物绘图,因为既要维持生计,又要绘画,过度劳累而倒在病床上。直到有天,他被邀请去创作儿童图画书。
尽管没有孩子,凯迪克却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孩子不喜欢静止,呆板的装饰画,而这正是当时童书中插画的普遍形式。凯迪克要带给孩子们全新的图画书--鲜活灵动的,充满生命力的,会讲故事的画面。从此以后,童书中的插画不再只是“呆板的,充满漂亮姿势和杂乱场景”配图,“像生活一样翻滚的“的图文共同叙事的图画书到来了。 
横冲直撞的老鼠,腾空跃起的小猫,撅起屁股蓄势待发的公牛,以及一骑绝尘的骏马和马背上帽子和假发都被疾风吹掉了的Mr. Gilpin…他们跃然于绘本的纸上,也被印在了凯迪克大奖的奖牌上。
作者马克尔曾经写过另一个童书界传奇,约翰.纽伯瑞的传记图画书。她擅长用生动的文字准确的抓住人物的性格和创作特点。在这书里她大量使用了极具画面感和声音质感的动词。而插画师麦克林托克则巧妙的以不同尺寸,色彩的字体来突出这些动词。除此之外,书中的画面复古,精致,生机勃勃,不仅把我们带入了凯迪克生活的时代和城市,还把凯迪克的代表作融入故事。
快要结尾处的一个大开页里,我们看到150年里凯迪克的读者们。这其中包括当年的妇女和孩子,也有绘本历史中我们熟悉的那些作者和插画师,Maurice Sendak, Sophie Blackall, Jerry Pinkney, Carole Lindstrom, Dan Santat…。 
04 
Ludwig and the Rhinoceros 

Written by Golden Cosmos 
Illustrated by Noemi Schneider 
Translated form German by Marshall Yarbrough 
Published by North South Books Inc 
自从某天醒来手上多了两个蚊子包似的鼓包之后,在在对房间里有没有蚊子这件事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尽管那天爸爸在他的房间里打死了一只吸饱血的蚊子。在在依然怀疑房间里还有蚊子。事实上他也许没错,因为第二天晚上,他又被咬了。 
但一来我们这蚊子极少 (这也是为什么在在7岁了还没怎么被蚊子咬过),二来现在是冬天。房间里还有蚊子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在他小小的房间里爬上爬下一遍一遍地搜查,遍寻不到蚊子的痕迹,试图证明给他看房间里没有蚊子。
但是,“没有看到不代表没有”,他回我们。这话无敌。而这并非孤例。他会在睡前担心今晚有地震,龙卷风,飓风等等地质灾难。我们的一切逻辑,知识,常识,都无法绝对排除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一开始我回答这种问题时捉襟见肘,后来转换思维,顺着他说的确可能有蚊子有风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就解决好了,比如用药膏止痒,或者灾后重建,实在不幸,死了…也就死了。这种赤裸裸面对现实的方式似乎对他平复下心情更有效。 
在Ludwig and the Rhinoceros中, 男孩Ludwig坚称房间里有犀牛, 父亲说是他的想象,却无法证明。他按照儿子提出的方向到处寻找,讲事实列逻辑,都无法说服Ludwig房间里没有犀牛。 
“Then Prove it”, Ludwig说,用词和气势和在在都如出一辙。
更有甚者,Ludwig提出了反例,
“你能看到天上的月亮么?” 
 “从这里看不到,月亮在房间的另外一边。”   
“那你怎么知道月亮在呢?”
“这是什么鬼问题” 
没完没了的辩论最后,父亲投降,“是的,我无法证明。”
Ludwig心满意足地睡了,睡前和那只从未离开过房间的蓝色犀牛调皮的互道晚安。
书里Ludwig的原型,是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房间里的犀牛是他和老师罗素发生的一段著名对话。这样的对话在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发生, 他们拒绝接受成人的习以为常、理所当然,但这绝非胡搅蛮缠。相反,他们无尽求知,极富逻辑,而且是纯粹的未受“常识”过滤的逻辑。
维特根斯坦只有一个,但每个孩子也许都是哲学家。会不会回答孩子的十万个问题也许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欣赏那些问题背后的真诚的不懈的好奇心,将谈话进行下去,并在最后温柔的说晚安。 
都看到这里了, 别忘了留言,转发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