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与应届毕业生扫码上方二维码订阅,获取商论学生优惠史低价!
《经济学人》熊彼特专栏《经济学人》商业版块最具代表性的专栏,得名于奥地利经济学家、“颠覆式创新”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同名专栏不仅观察金融和商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趋势,也为读懂全球宏观经济和领军行业提供他山之石,是把握全球商业重要趋势和一线商业观察的必备读物。🔍欢迎下载《经济学人·商论》并搜索“熊彼特”直通更多往期职场精选文章。
今天我们从《经济学人·商论》中筛选了十篇2023年最具代表性的熊彼特专栏,从不同角度解读AIGC时代的颠覆式创新与商业的本质。上方扫码即可直接订阅,搜索《经济学人·商论》“熊彼特”关键词解锁更多深度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2023-12-06
Charlie Munger was a lot more than Warren Buffett’s sidekick
熊彼特
查理·芒格远不止是巴菲特的副手
在商界,他是持守常识的典范
每年5月,成千上万的信徒涌向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也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老家,接受这家投资公司的两位领袖——亲民天才巴菲特和金句达人芒格——的光芒洗礼。但在从前的很多年里,真正的铁杆粉丝会参加一个更私密的集会,地点就在洛杉矶边上郁郁葱葱的帕萨迪纳市(Pasadena),笔者现在的住所附近。在帕萨迪纳会议中心(Pasadena Convention Centre),芒格一个人滔滔不绝,尽情发挥他的冷幽默。现场不允许录音录像,记录员们奋笔疾书,恐怕漏掉只言片语。
上一次集会是在2011年,当时芒格87岁,精神矍铄(他于11月28日在洛杉矶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9岁)。那是他最后一次作为韦斯科(Wesco)的老板主持股东大会,这家金融集团之后就被伯克希尔全盘收购,芒格也就此结束了他的独角戏。当时他讲了三个小时。和以往一样,他温和地调侃着听众,告诉他们:“你们得再找一个新偶像去崇拜了。”不过显然就如一位记录员所描述的那样,他很享受在“理性的圣堂”里的这番布道。当听众起立鼓掌时,他笑容满面。
回看那次会议的记录,似乎是信马由缰的漫谈。他谈到自己能留给后世的还不够,不过他以基本道德、自律和客观等品质为傲。他给富有的父母该如何养育子女提供了些建议(不要故意制造困苦来试图激励他们,他说,因为他们日后一定会为此怨恨你)。他谈到了在各种错误偏见中保持理性的重要性(他称之为“合奏效应”[Lollapalooza effect])。他甚至还为《经济学人》说了几句好话,从一份会议记录看,他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成人杂志”……【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订阅《经济学人·商论》继续读完本文双语版
《经济学人·商论》2023-11-20
How long will the advertising blitzes of Shein and Temu last?
熊彼特
对美国科技巨头来说,中国应用是把双刃剑
Shein和Temu的广告闪电战会持续多久?
在过去的一年里,两家以五美元连衣裙和淡化自己的中国出身闻名的“超快时尚”新贵Shein和Temu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法律“内讧”。总部设在新加坡的Shein在这两家公司中更为出名,它率先发难,指责抢夺它美国地盘的Temu盗用它的商标以及利用网红来抹黑它。总部位于波士顿、但隶属于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的Temu发起反击,指斥Shein垄断,比如利用市场支配力迫使中国8000多家供应商拒与Temu做生意。随后,10月27日,路透社报道称两家公司已经暂停敌对行动。
要放在以前,这难看的场面在西方观察家的眼里可能不过是一些娱乐花絮。但它们表明,中国的电商恶战现在已经打到了美国。Shein和Temu的命运与美国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的命运紧密交织,比如拥有社交媒体帝国的Meta、拥有谷歌的Alphabet,以及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更不用说像沃尔玛这样的实体零售商和遍布美国商业街的一元店了。没有人愿意大声说出这一点,然而尽管大家都在谈论中美脱钩,事实上有中国背景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强势挤入美国商界,它们所用的“震慑战术”与视频应用TikTok用来围攻社交媒体的打法如出一辙。对于数字广告主来说,这喜忧参半。对于折扣零售商来说,这是一大祸根。对所有人而言,这可能会改变跨境贸易的方方面面。
先来看广告。Meta在10月下旬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中透露,来自中国的广告主(包括电子商务和游戏公司)对其收入增长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Meta没有列出这些公司的名字,也没有量化它们的影响,但超级侦探们也没闲着。其中一位是布赖恩·维泽(Brian Wieser),他曾是一名广告人,后来转行做了分析师。五年前,他从公司数据中发现,在Facebook平台上卖广告的人和看广告的人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这促使人们第一次注意到中国广告主在Facebook上的重大份额。直到今年,Meta才开始承认中国的重要性,证实了他的发现。研究公司MoffettNathanson利用类似的位置数据估计,在截至9月的九个月里,Shein和Temu贡献了Meta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增长,也就是将近3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低于维泽的估计)。Alphabet也在发类似的横财。市场营销公司Tinuiti表示,第三季度在Google Shopping的广告拍卖中,Temu和沃尔玛是旗鼓相当的竞争者。一年前这家羽翼未丰的公司还榜上无名... ...【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订阅《经济学人·商论》继续读完本文双语版。
《经济学人·商论》2023-10-25 Weight-loss drugs are no match for the might of big food
熊彼特
减肥药难敌食品巨头之威势
全球消费者沉迷致胖食品,一如依赖化石燃料
对于担心各种减肥法会影响食品行业的周期性恐慌,得细细咂摸,明辨其味。欲知缘故,让我们回到20年前的2003年。那一年,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流行饮食瘦身法的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在纽约一处结冰的路面上滑倒,之后不治身亡。这位低碳饮食之王彼时正值影响力巅峰。他所著的《饮食革命》(Diet Revolution)的销量甚至一度超过《哈利·波特》。他宣扬的信息不是节制饮食,而是纵情享受牛排、熏肉、鸡蛋和奶油等更精良的食物,这给芝加哥的牲畜饲养场带去了喜悦,让面包店和糖果店惶惶不安。小麦价格下跌。英荷食品巨头联合利华把销售萎缩归咎于阿特金斯饮食法。然而到2003年末,这股热潮迎来了和其创始人一样的结局,人们受够了这个饮食法带来的无聊乏味、口臭熏天和负面报道,它很快销声匿迹。“阿特金斯完蛋了。”一家报纸盖棺论定。
每个年代都会出现要避免摄入的新东西。上世纪70年代是卡路里,80年代是盐,90年代是脂肪,2000年代是碳水,2010年代是麸质和乳制品。但这次不一样,对吧?威胁食品、饮料和餐饮业的最新扫把星不是另一种饮食时尚,而是注射药物,例如2021年获批的减肥药威哥维(Wegovy),以及超出说明书规定用于减肥的抗糖尿病药物诺和泰(Ozempic)和蒙扎罗(Mounjaro)。了刺激胰岛素分泌外,这些GLP-1药物还能让人产生饱腹感,抑制食欲,这对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影响与节制饮食类似,只是这次减肥的人们不大可能作弊。
这些药物的制造商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和礼来(Eli Lilly)的投资者喜不自胜。软饮料和零食业的投资者就不那么开心了。最近几周,可口可乐、百事,还有沃尔玛、开市客等零售商的股价大跌。10月6日股市出现大幅抛售,专家马上把这与沃尔玛的一名高管在美国发布的言论联系起来,他说无记名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减肥药的同时会减少购买食品。听起来很像是二十年前联合利华那声惊呼的回声。但这十有八九是在混淆视听。... ...【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可获取全文中英双语版 ↓
《经济学人·商论》2023-10-19
So long iPhone. Generative AI needs a new device
熊彼特
再见了iPhone。生成式AI呼唤新设备
屏幕时代的黄昏已至?
当扎克伯格9月27日在门洛帕克(Menlo Park)登台,满面春风地发布Meta新产品系列时,这位Facebook掌门人也许多少是卖了个关子。他首先介绍的是Meta的虚拟现实(VR)头显Quest 3,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对元宇宙的痴迷已经体现在了公司名字上。但接下来的消息才更让技术迷们兴奋:他宣布Meta将很快与雷朋(Ray-Ban)联手推出一款内置了人工智能(AI)虚拟助手的智能眼镜。这款眼镜不仅能看、能听,还能回答佩戴者的提问。幸运的话,它不会有“幻觉”。
也许你对智能眼镜的概念不屑一顾。毕竟它们以前就曾被炒作过。但这一次Meta也许值得关注,因为生成式AI的先驱OpenAI在同一周宣布,其炙手可热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除了能用文字对话外,现在也能看、能听、能说了。此外,有消息称,OpenAI正与苹果前设计师乔尼·艾维爵士(Jony Ive)探讨为AI时代打造一款新的小设备。至于是何种形态尚不清楚。但如果是想要开发一款新的消费电子设备,使其更契合能看、能说、能听的AI,那么它很可能将不再依赖触摸屏。
智能手机已经够成功了。然而,只要与ChatGPT最新的音频化身之一Sky交谈几句,你就能感受到摆脱被智能手机支配的喜悦。笔者就亲身体验了一下,问Sky她认为什么会最终取代屏幕:是眼镜吗?“绝对是的!”她兴奋地说,“特别是那些具备增强现实(AR)和AI功能的眼镜。”当被问及这会不会是件好事时,她推荐了两本书,主题都是屏幕对现代生活的巨大影响: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滩: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思考、阅读和记忆的方式》(The Shallows: 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Read and Remember),以及已故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屏蔽》(Screened out)。然后,在追问之下,她对这两本书做出了简洁精辟的总结,几乎没有片刻的犹豫。还不能说她完全就像电影《她》(Her)中的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但感觉就如同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在你耳边轻声细语。... ...【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可获取全文中英双语版 ↓ 订双十一特惠订阅现已开启
《经济学人·商论》2023-11-29
The many contradictions of Sam Altman
熊彼特
矛盾体山姆·阿尔特曼
OpenAI的老板是天才还是机会主义者?
就叫它科技业的“火人节”理论吧。时不时地,科技先行者的希望与梦想就几乎被身边的人付之一炬。1985年,乔布斯被他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解雇,11年后才回归。2000年,身为X.com(数字支付平台PayPal的前身)CEO的马斯克被他的联合创始人赶走。2008年,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就任推特首席执行官不久,被当初一同创建该社交媒体应用的同僚逼下台。11月17日,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眼看着要成为旧金山湾区下一个被点燃的“火人”。他在2015年与人共同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董事会指斥他不够坦诚,把他扫地出门。但在11月21日,在他本人和他的员工以及OpenAI的投资者(例如微软)为他的复职疯狂争吵四天之后,他又重新执掌这家公司。大戏如火如荼展开之时,有人在推特上打趣说:“哇,耶稣复活都要花三天呀。”这次最终惹火上身的不是阿尔特曼,而是赶他下台的四位董事中的三人。
在他38年的人生历程中,这不是阿尔特曼头一回陷入这样的漩涡中心。他是个极度自信的人,人们往往视其为天才或机会主义者(后者往往是私下的态度)。与乔布斯一样,他有一种救世主般启迪他人的能力,尽管他没有这位iPhone创造者在设计上的上帝视角。与马斯克一样,阿尔特曼对自己的未来愿景抱有坚定的信念,尽管他缺乏这位特斯拉老板传奇的工程本领。与多尔西一样,他推出的产品ChatGPT不仅引发了全球热议,也引发了恐慌。
然而,一路走来,他惹恼了不少人。这始于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他从2014年开始执掌YC,直到2019年因引领它扩张过快和分心忙于OpenAI等副业而被赶走。在OpenAI,他与马斯克、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以及几位举足轻重的AI研究人员闹翻,这些研究人员负气出走。最新证据来自笨手笨脚想要解雇他的四位董事。他们做此决定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如果阿尔特曼无节制的雄心是一个原因,也并不让人意外。... ...【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可获取全文中英双语版 ↓ 订双十一特惠订阅现已开启
《经济学人·商论》2022-06-30
What Tesla and other carmakers can learn from Ford
熊彼特
特斯拉和其他车企能从福特学到什么
这家120年历史的公司展示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吉姆·法利(Jim Farley)酷爱挑战。这位福特老板是个热衷经典车的业余赛车手,今年1月,他开着一辆马力强劲的现代款野马GT-4首次亮相职业赛道。不过,若与驾驭福特勇闯汽车制造的新时代相比,在赛道上飞驰的风险就不算什么事了。6月16日,福特将庆祝公司诞生120周年。与其他老牌车企一样,福特正努力变身,以求能在电气化和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一逐高下。它既面对老对手,也要迎战新进者——冲在最前面的就是马斯克的特斯拉。在这个拥挤的赛道上,法利正在跑出一条独特的轨迹线。
长期以来,老牌汽车制造商一直被投资者斥为“老破车”,其特点是低增长、低利润,以及格外擅长让股东价值跳水。从2014年到2020年10月法利接掌福特之前,福特的市值缩水了五分之三,跌至270亿美元。2022年初,该公司的电动化计划点燃了市场热情,市值一度飙升至1000亿美元,随后又回落至570亿。法利显现了赛车手本色,他毫不畏惧。他将公司重组为三个部门,分别聚焦电动汽车(福特计划在2022至2026年间投资500亿美元)、高利润的汽油车,以及福特领先全球的商用车业务。他认为,到2026年福特可以将营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6.6%提高到10%,并使电动汽车业务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这项业务的亏损会达到30亿美元)。
法利这一计划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从颠覆者那里学到一两招,而他比其他大多数汽车老板更早认识到颠覆者对行业的贡献。他承认:“特斯拉对我们的思路影响很大。”最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方面模仿对手有利于建立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还有更关键的是,在哪些方面不该跟风。...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获取全文
《经济学人·商论》2023-04-24
Riding high
熊彼特
全球最热MBA课程揭示21世纪商业趋势
学生追求冷静务实、自我意识和权谋手腕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GSB)勉励学生要胸怀大志。当2006届校友苏纳克去年成为英国首相时,GSB院长的反应仿佛这是理所当然会发生的。“就读斯坦福的经历让苏纳克有了更远大的抱负。”他在发给全校的电子邮件中宣称。...GSB那些冲劲十足的准老板们选择在哪里投入宝贵时间,可以充分说明他们认为哪些东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而且鉴于他们最终将发挥的影响力,这些倾向性也将决定以后全球最成功企业的运营方式。
管理学教育涉及研读各种案例分析、仔细研究财务报表和构建复杂的电子表格。而且,和一切高含金量的MBA项目一样,GSB的MBA包含会计、财务和计算机建模方面的必修课,在总共六个学期的前两个修完。但看看该院最受欢迎的三门选修课,就会勾勒出一幅更有趣的21世纪主管画像。这三门课几乎都不捣弄数字。相反,它们的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冷静务实、自我省思和交际手腕。学生们的选择似乎传达出这样一种信念:决定未来成败的正是这些能力,而非任何技术专长。
三大课程的第一门名为“权力之路”(Paths to Power)。学生们爱调侃说它是为新生代马基雅维利式权谋家开设的。课程大纲在开篇哀叹,“在应对权力动态时敏感度和技巧不足”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失去晋升机会,甚至丢掉工作。授课老师杰弗里·普费弗(Jeffrey Pfeffer)写道,这门课的目标是确保“你永远不必非自愿离职”。如果说《权力之路》是训练未来的领导者克服外部反对力量,那么《人际互动》(Touchy Feely)则是要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公众形象。...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搜索“熊彼特”获取更多《经济学人》核心观点
《经济学人·商论》2023-02-13
China’s BYD is overtaking Tesla as the carmaker extraordinaire
熊彼特
中国比亚迪正赶超特斯拉成为超凡车厂
它是电动汽车界的丰田
媒体评论大多把丰田章男的此次让贤描述为针对特斯拉的应对之策。这么看就过于以西方为中心了。特斯拉也许是世界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而且按其老板马斯克的说法已经远远甩开了对手,拿望远镜都看不见第二名。但这忽略了一家新晋中国车厂。尽管马斯克夸夸其谈,丰田对这家厂商的重视显然不亚于对特斯拉的看重。它就是比亚迪,今年可能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厂商(不包括其同样也在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是丰田在中国的电动车合作伙伴,也是丰田在全球市场上日渐崛起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它还复刻了在过去几十年里让丰田发展为全球最成功车厂的许多特质。
这两家东亚公司的发展史相似。它们都不是造车起家的。丰田的前身生产自动织机,而比亚迪最初是生产手机电池的。从一开始,它们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全球车厂,所以干脆另辟蹊径。在战前的日本,丰田曾尝试使用木炭替代汽油作燃料。比亚迪则利用在电池方面的专长,专注开发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在中国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都先在本国练就本领,也都从相对不发达的汽车市场入手进军海外。
但这些试探性的造车业务很快就成气候了。从1955年到1961年的六年时间里,丰田的出口量增至原来的40多倍,之后也一路高歌猛进。比亚迪表示,其新能源车产量达到一百万辆用时13年,之后达到两百万辆仅用时一年,再六个月后,累计产量已达三百万辆。其业务遍及数十个国家,在中国、巴西、匈牙利、印度等地都有生产基地。它还在美国加州的莫哈韦(Mojave)沙漠设厂制造电动大巴。比亚迪现在是全球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仅次于中国的宁德时代),同时也生产货车、出租车等商用车辆和小电子设备。这些为它的全球扩张搭建了一座桥头堡。
不过,真正重要的是生产和利润。在这方面,按咨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涂乐所说,比亚迪也像是“新丰田”。...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读完文章,搜索“比亚迪”“电动车”获取更多主题内容
《经济学人·商论》2023-02-06
Health is wealth
熊彼特
萨提亚·纳德拉将如何把握微软的ChatGPT时刻?
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努力让微软重回科技巅峰
见过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人大都对他有好感。而对于那些没见过他的人来说,翻一翻这位微软老板的自传,会认同他属于德才兼备的那种人。他为人谦逊,热爱板球运动。他善于倾听,不仅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职业梦想,也鼓励他们分享个人梦想。他写到了佛教,但不是“新时代”那一路。他的儿子出生时患有脑瘫,因此他力图理解苦难。有时候,当他无法抑制自己对微软的新技术感到的兴奋之情时,他也会像跳跳虎一样兴高采烈。他描述了其中一个这样的“顿悟时刻”,那是他第一次戴上微软的HoloLens混合现实头显,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测器实时传来的信号,他看到自己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行走。这是对未来的惊鸿一瞥,他写道。“这次体验太鼓舞人心、太感人了,我领导团队里有人哭了。”
如今,纳德拉再次陶醉于“这就是未来”的狂喜中。1月23日,微软宣布对OpenAI的第三次投资,金额估计为100亿美元。这家公司打造了ChatGPT,这款先进的AI工具可以让用户提问,它会像人类一样做出回答,通常答案还很有趣。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它占据了新闻头条,成为时代潮流的一部分。紧接着就有了对这项神奇技术(尽管容易出错)的种种描绘:它可能成为Alphabet的子公司谷歌的“柯达时刻”、是癌症研究的福音、终结传统意义上的编程,以及让考试作文寿终正寝等。换句话说,这是技术炒作周期的打鸡血阶段。
说一句可能有点冒犯的话:需要指出的是,在纳德拉的HoloLens顿悟时刻过去七年后,微软在这种混合现实技术方面的热闹劲已落入死一般的沉寂。据报道,HoloLens受到了微软近期万人大裁员的影响。不过,鉴于ChatGPT用起来已经是如此简单方便,很难想象它会是昙花一现。不难看出,凭借自身在云计算和商业软件方面的优势,微软可以利用OpenAI的底层GPT模型来振兴一整套产品。尽管纳德拉崇尚专注当下的“正念”,但他也极其渴望让微软重回科技创新的巅峰——在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出现后,微软就失去了这一地位。这会是属于他的时刻吗?... ...
《经济学人·商论》2023-01-11
How Bernard Arnault became the world’s richest person
熊彼特
贝尔纳·阿尔诺是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
这位奢侈品之王是个典型的欧洲资本家,但带有美国特色
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喜欢讲述他与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和iPhone之父乔布斯会面的故事。当时乔布斯即将推出Apple Store。阿尔诺是法国人,他的公司LVMH为上流社会提供路易威登箱包、迪奥时装、蒂芙尼珠宝和唐培里侬(Dom Pérignon)香槟,他比大多数人都更深谙如何将店面变成欲望的殿堂。二人交谈间,话题转向了他们的产品。阿尔诺问乔布斯他是否认为30年后iPhone仍将存在。乔布斯回答说不知道,随后就1921年诞生的唐培里侬香槟问了阿尔诺同样的问题。在故事中,阿尔诺向乔布斯打包票唐培里侬定会世代相传。乔布斯同意他的说法。
作为第一个登顶世界富豪榜的欧洲人,阿尔诺在很多方面都是个典型的旧大陆生意人。正如他对乔布斯所说的那样,他考虑的是久远的过去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明年的利润。他热爱精工细作,支持另类的设计师、调香师和酿酒大师,而又往往将产品细节的最终决定权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商业巨头,他的存在十分低调。与前几位世界首富伊隆·马斯克、杰夫·贝索斯和比尔·盖茨不同的是,除了在高端时尚界,阿尔诺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巴黎时装秀巡回演出的常客,却只让时装和穿着时装的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说话轻声细语,但绝不是个软柿子。正如本刊的一位撰稿人在1989年所写的,他“有着迷人的笑容,但显然也有一副铁齿钢牙”。这样的名声与他狼一般的外表相得益彰,但他似乎从不介意。
阿尔诺在富豪榜上位列前茅已有15年多。有些人可能认为,他以1800亿美元的净资产(福布斯数据)在12月登顶首富,是市场周期性波动下的偶然事件,缘于美国科技股不再受追捧、马斯克不断烧钱、以及在未受生活成本危机冲击时非数字产品的一时风光。然而,无论73岁的阿尔诺与科技大亨有何不同,他同样也重塑了商业世界。用投资公司盛博的卢卡·索尔卡(Luca Solca)的话来说,阿尔诺发明了一个悖论:“以百万计销售尊享奢侈品”。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把美式商业策略引入了最传统的行业之一,让它适应全球化、高端化、Instagram营销。这是其他人应该效仿的做法。... ...
【付费文章】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读完文章,搜索“比亚迪”“电动车”获取更多主题内容
以上

《经济学人》熊彼特专栏《经济学人》商业版块最具代表性的专栏,得名于奥地利经济学家、“颠覆式创新”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同名专栏不仅观察金融和商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趋势,也为读懂全球宏观经济和领军行业提供他山之石,是把握全球商业重要趋势和一线商业观察的必备读物。🔍欢迎下载《经济学人·商论》并搜索“熊彼特”直通更多往期职场精选文章。
想要获取:最新《经济学人》精选文章字词句?
内容文化背景英语解读?
跟随官方译者全年英语进阶,精读原刊文章?欢迎联络商论小助理 
在校大学生与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扫码下方二维码订阅,获取商论学生优惠史低价!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商论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