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媛老师
关于作者:
美国硅谷公立小学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士
分享美式教育经验谈
坐标加州,10年教学经验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英语启蒙中,到底要不要翻译的话题!
这个问题在直播中,我曾被问过很多次,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读英文书的时候,都会纠结:我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来翻译呢,不翻译吧怕孩子听不懂,翻译了又怕破坏孩子的英文思维。
很多家长因此陷入了两难!来直播间向我求助,因为直播的节奏很快,通常我只能给家长一些浅尝辄止的想法,所以我更喜欢通过文字的形式,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翻译“的话题!

––– 英语启蒙中的断舍离,到底要不要舍掉”中文翻译“呢?
我们先思考一下,当我们忍不住想给孩子翻译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情绪在作怪呢?
”孩子看着一脸茫然,好像听不懂”?,
“孩子好像懂一点点,但是好像没有全部理解”?,
“孩子如果听不懂坐不住,走神了怎么办呢?”
算了,我干脆给孩子用中文翻译一下好了,这下就是“可理解性的输入”了!这是不是很多家长的内心os?

说到这儿我想特别提一下“可理解性输入”的概念,因为很多家长会陷入可理解性输入的误区。
可理解性输入的概念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Krashen)提出,指的是人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通过理解所听内容和所读内容,进而习得语言。
但是可理解性输入一定要100%全都理解吗?这其实很多家长的误区。我们翻译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孩子100%都理解,但其实可理解性输入的要求是大部分理解
就可以。

那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我觉得孩子大部分都不理解怎么办?那很有可能是我们给孩子选择的书并不适合孩子目前的阅读水平
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刚开始给孩子读的这种小书,都是非常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对应,孩子是很难理解不了的。
这时候遇到不懂的单词,可以指指图
或者加入身体的动作,帮助小朋友实现音画的对应:
慢慢的我们过渡到小句子和小段落,这时候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除了结合图片和身体动作外,还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举一反三


比如在读这本小书的时候,有个单词是build
,光通过图片,孩子可能还是不太理解到底什是build?是帐篷,还是小女孩,还是踩在上面?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来举一反三了,跟孩子说: we can build lots of things, we can build a house, we can build a sandcastle, we can build a toy car!
这下孩子就能体会到,build一定是个动作,大概是制作或者搭建的意思了吧!通过举一反三,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领会揣摩单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才是最深刻的。
而且我们发现在早期分级读物中,很多单词会在不同的书里反复出现,孩子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中慢慢理解和体会,这样的理解才是透彻的。
所以可理解性输入的关键是––大量输入,自行领悟!
零基础的小童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动作和场景,帮助孩子建立理解,但是对于6岁以上的大童,我们就要分情况来讨论了。
一种是零基础的大童,他的中文已经相对强势了,这时候我们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为了迅速进阶,我们可以做一些翻译,而且是做整句的翻译,这样孩子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大量的听力词汇,弥补5岁前本该积累的听力词汇。
对于6岁以上的大童,我们应该让孩子尽快搞定高频词,这对于他的阅读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高频词就是句子中的结构词,当小朋友能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时,剩下的单词通过图片和上下文的语境猜一猜,整句话的意思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孩子的阅读自信心会大大提高!
零基础的小童,就像一块海绵,你给他输入什么他就吸收什么,但是对于6岁以上的大童,有着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这时候我们最应该保护的是孩子学英文的兴趣和热情,迅速搞定高频词无外乎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捷径。
再来说说有基础的大童,要不要翻译呢?其实有基础的大童们大概高频词都已经过关了,这时候在遇见不认识的单词时,我们尽量还是先不要直接翻译,通过图片、动作来理解。
因为大童们一般都有一定的听力能力,我们还可以试着用简单的英文来做解释
比如在读到这本非虚构类的书籍时,里面有个单词grab:
这时我们可以用同义词的替换grab的同义词是catch,这个单词很多刚开始启蒙的孩子都接触过。
再比如这本小书中的单词gills,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例子:Like we human beings we use our nose to breathe. For sharks they have a special type of nose, it is called gills(像我们人类,我们用鼻子来呼吸,而鲨鱼有着一个特殊的鼻子,我们叫它gills鱼鳃).
同时在讲到有关文化、习俗的故事时,我们可以先用中文给孩子做一些背景知识的普及。
比如这本小书讲到美国的经典节日感恩节,咱们国内的孩子没有过过感恩节,我们就可以先用中文给孩子介绍下什么是感恩节,人们为什么庆祝,又有哪些习俗等等。
这样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便能更好地理解和带入。
最后总结一下,在考虑要不要翻译这件事时一定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要视情况而定的。
我们尽量给孩子营造出英文的环境,借助可视化的工具做好音画的对应,必要时用中文解释一下,其实并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英文思维。
这时可能有家长会问:不翻译我怎么知道孩子是否真的听懂了呢?这里给大家有几个判断的标准:
首先我们可以看孩子读书时的状态是否在听,是否眼睛闪烁着在思考?如果在给孩子读书时,孩子一起在看别的地方,心不在焉,大概是没有听懂。
其次还可以在阅读时加入一些互动的小问题。比如问问孩子:这个书里都有谁呢?你觉得此时主人公的心情怎样?现在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等等,检测孩子是否真的听懂了。
对于大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在读书前引导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主动提问
,我们可以通过查词典或者上下文来一起解决读书时的问题,这样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安心的,也会不畏惧提出任何不确定、不懂的问题。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这些都是我多年教学的体会。
其实无论是咱们非母语国家的孩子,还是我班上的美国小朋友,在阅读时我们都要不断地去检测理解(check for understanding),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到小朋友可理解性的输入,这也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一环!
🌈 对啦,本周四我有一场英语启蒙方法和底层逻辑的直播,跟大家聊一聊科学高效英语启蒙的方法,以及小学毕业达到英文高考水平的全线路规划欢迎大家预约收听
 End
课程推荐
1.寒假小班直播!为全球家庭提供英语学习方案,包括牛津树、分级写作、口语演讲类、故事类精读、科普类精读、学乐新闻杂志、加州语文、学术阅读RE。感兴趣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2. 万物杂志来啦!引进版是原版的3折,赶紧薅起来~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产品▼
前 期 阅 读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在线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