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丞琳又“口出狂言”了。
前几天,她在河南郑州开演唱会,互动时说:“河南人不可以这样,你们一直有一些名声,爱骗人的事,你们不要骗我哦。”
立刻被骂上热搜。
此话一出,最愤怒的自然是河南人。
他们纷纷指责她地域黑以偏概全导致河南人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承受公众的打量。
觉得她赚着河南人的钱,却现场羞辱河南人,简直是端碗吃饭放碗骂娘,必须封杀。
还有的品出了别的内涵,怀疑她表面上在羞辱河南人,“实际上就是羞辱整个大陆人”。
可疑。十分可疑。
张雪峰也站出来声援河南:“我们河南人不爱骗人”。喜提来总转发,“可你不是东北人吗?”
我去找了现场视频,发现这事还有前情。
当时,杨丞琳正在唱歌,有对情侣在台下接吻,被转播到大屏幕,引发全场尖叫。
唱完歌,她问大家为啥尖叫,观众说有人接吻。她很想知道这对情侣坐在哪,问了好几次,全场都回应“在这里”,得不出明确答案。
于是她就说出了前面那段话。
所以有粉丝觉得这属于无心之失,没有主观恶意,不至于被上升到如此高度。
现在人已经道歉了,更没必要追着不放。
可反驳的人也有另外的逻辑。
“就算说这话的时候不是故意的,至少也表示她内心的想法是认同这事的。
“道歉只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就在这两波人相互辩驳争论的时候,另一种声音出现了,把更多矛盾指向了河南人本身。
有人阴阳怪气,明明你们河南人破坏了自己省的形象,怎么还拦着不让别人说呢?
“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还有人现身说法,“我就被骗过”。
IP在贵州的一位网友激情点评:
“河南人,活该”。
随后引来了河南网友的群起而攻之,但他不甘示弱,恨不能以一敌百,舌战群“豫”。
紧接着,更多河南人委屈发声。
“我们家子涵好好在家待着,啥事也没干,怎么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呢?”
也有更激烈的大胆开麦。
“黑河南人的,会遭报应的。”
。。。
一场由明星不当言论引发的争论,最终演变成了河南人与非河南人之间的矛盾。
河南人被“地域黑”,早就不算新鲜事了。
网上每每提到河南总是离不开“偷井盖”。
有种全世界井盖都被河南人偷了的感觉。
但这仅仅是江湖传言中的一小部分。
有段风靡各地的顺口溜是这样唱的:
“十个河南九个骗,

总部设在驻马店。

九个河南八个偷,

指挥机关在郑州。

八个河南七个抢,

贼子窝窝在洛阳。”
似乎把河南人的形象固化成了偷窃诈骗的投机分子,即坏也穷,不是好人。
到了现在,这种刻板印象更加深入。
每每河南出现什么负面新闻,都会有网友感慨,
“一看在河南就不意外了”。
这种形象似乎还被写进了文艺作品里。
郭冬临在北京春晚演过一个关于诈骗的小品。他扮演的角色是个骗子,说着河南话。
当时有很多人质疑,为什么骗子非要讲河南话?讲普通话的就不搞诈骗吗?
后来编剧出来道歉,说不好意思误会了,郭冬临讲的不是河南话,是自己的家乡方言山东话,绝对没有内涵各位河南老师的意思。
有人拿“地域黑”当玩笑,殊不知它远远超越了玩笑的性质,形成了更加显而易见的歧视。
之前看新闻,说深圳有个小区拉了横幅,直接大字写着,“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
后续是挂横幅的这个派出所被两个河南人告了,被要求公开赔礼道歉。
我以前租房时,也被中介问过户籍,据说是因为房东和他们提供要求,不租给河南人。

上网搜了搜,还真有这样的新闻。
《河南商报》报道过一个案例,有个郑州女生在外地找工作,被HR拒绝了,理由是河南属于“特殊区域”,公司不招这里的人。
而她的经历绝非个例。
要问原因,对方都有一套大同小异的说辞,“那里人风评不好”,“没素质”。
从过去到现在,从网络到现实,从生活到工作,一个概率性的问题,就这样被传播成某种斩钉截铁的结论,让河南人倍感困扰。
也难怪他们一提到这事,就愤怒就委屈。
为什么被黑最多的偏偏是河南呢?
其中存在历史遗留的原因。
看过一张网传图片,说一家公司开出的招聘要求里提到过,“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
东北的问题我们后面解释,先说说黄泛区。
黄泛区,通常指1938年河南黄河花园口大堤被炸后形成的黄河泛区。
牵涉到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
当年的《申报》也有记载:
“豫省连年水旱频仍,继以战祸,现又加以空前水灾 ,当时难民已达四五百万人……”
这些人逃到外地时多半倾家荡产,多数只能以乞讨、偷盗、出卖苦力的方式勉强维生,留给外地人的印象又能好得到哪里去呢?
没过几年,河南遭遇大饥荒,又有几百万难民出逃,依旧逃到哪里都带着“穷”的标签。
这也成了外界对河南人的一个基础认知。
哪怕现在河南省GDP常年保持着全国第五的稳定水平,大家还是普遍觉得河南穷。
当然,有一部分也是事实。毕竟河南是个人口大省,直接导致当地人均GDP并不高。
而且河南还是农业大省。
直到2021年还有36%的河南人从事第一产业,而其带来的GDP只占全省总额的10%。
也就是说,河南的农民确实不富裕。
这便衍生出第二个原因。
为了赚钱,
大量河南人外出务工。
数据统计,河南是全国劳务输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没有之一。


河南打工人成为了大城市的外来人口。
而大城市的本地人天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更容易萌生对外来人口的“黑”。
这种“黑”牵涉到很多因素。
比如,部分打工人群体素质不高。
这种素质问题,或许是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的问题,也可能是生活习惯不同形成的差异。
但在本地人眼中,都会成为不好的体现。
又比如,流动人口可能提高犯罪。
2006年的一篇论文里提到,从1989到1998年,上海流动人口犯罪比重由31.4%增加到了58%。
其它城市的数据也有类似的表现。这会让某些本地人下意识把犯罪和外地人直接关联在一起。
此外,也不乏本地人的优越感作祟。
群体天然具有排外性。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群体认同”,指人们往往会寻求与自己身份、爱好、价值观等更接近的群体进行交往,从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样的,一个身份、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与群体大相径庭的人想要融入群体,非常困难。
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天然被分成了本地人和外地人。即使很多时候,本地人和外地人说的话,可能不如和本地邻居吵的架多。
总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你会发现其实那些外出人口多的省都被黑过。
比如上海,对苏北人和湖北人的偏见很多。
电视剧《老房有喜》里有个情节,特意用了苏北人来衬托上海人的做事精细,“上海人做事分厘不差,多一下你就不是上海人。(炒菜)炒五下是上海人,炒六下就是苏北人。”
一度还有段子流传,说对上海人最大的“羞辱”,就是告诉对方,你讲话有苏北口音。
几十年前,有海外学者写过一本《苏北人在上海》,里面也讲到过类似的情况。
其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说一个上海阿姨在纽约乘地铁时,想要抱怨某些非洲裔美国人的行为,却又担心会被认为是种族歧视,于是就转口说他们是苏北人。
同样的,在广东深圳,被黑最多的大约是湖南人;而在北京,有很多黑东北人的。
北京曾经就有个居委会发布过公告,要求房东清退东北人员,不能把房子租给他们。
东直门有人找保姆,点名不要东北和河南的。
这是和地缘关系有关的。大家打工也会考虑离家近的问题,所以东北的去北京的人更多,苏北去上海的更多,从而聚集成一定的规模。
而河南,刚好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去哪都很方便,所以去哪打工的人都不少。结果就是每个大城市都有河南人,同时每个大城市都有河南黑,最后形成了那种泛滥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东北人口也在大量外流,所以能看出来全国各地对东北的地域黑日渐增多,和河南俨然是一对难兄难弟。
肯定会有人说,河南搞出过那么多事,什么卖血感染艾滋,什么音乐节上拾荒,还有什么烂尾楼、村镇银行之类的,也不是别人害的啊。
确实,河南是有过一些负面新闻。
但是换个角度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地方,会连带一整个城市扣上帽子吗?
通常是不会的。
都说河南的大爷大妈格外偏爱“拾捡文化”,但其它地方的大爷大妈也没落下。
这是武汉的。
这是沈阳的。
这还有北京的。
但好像只有发生在河南的时候,事情会上升到对一整个地域的攻击。
这难道不算是偏见吗?
实际上,对河南的“地域黑”已经成为一个经久不息的流量话题。
某些不那么好的消息,发生在别的地方,可能只是平平无奇的事件,划一下就过去了;一旦打上河南标签,就会成为“IP正确”的热门新闻。
这又算不算是立场先行的结果呢?
糟糕的是,当对一个地方的刻板印象形成之后,人们很容易站在既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有个很好理解的例子。
很多网友现在都喊萧敬腾“雨神”,但他真的会走到哪里,就让雨下到哪里吗?
没那么玄乎。
大家只是看到了那些被整理出来的巧合,其它没有下雨的天气就被忽略了。久而久之,人们记得的就只有那些“雨神”灵验的时刻了。
现在,关于河南也是这样。
大家每次看到河南或者河南人,都是和某些不好的事情关联起来时,心理上自然会加强这种负面的刻板印象,导致结论旷日持久地加深。
可是,你看到的是某些河南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但这不代表做了不好事情的都是河南人啊,也不代表河南就没有做好事的人吧。
为什么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为什么要用单一的标签去审判、去定义那么多人呢?
遗憾的是,这甚至是当下的某种常态。
网络上,很多人早就习惯于通过某个标签,去看待一个人,去给一个人下定义。这个标签可能是IP,可能是性别,也可能是别的什么的。
由于这些“标签“符合某种刻板印象,所以很容易在情绪的推动下,成为最有效的攻击武器。

并不只是“地域黑”,现在的互联网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争论,画风差不多都是这样:
“你不是男人/女人,凭什么讨论男人/女人的事情?”
“你不是中国人/美国人,我们中国人/美国人的事情,你别插嘴。”
“你不是黑人/白人/黄种人,当然只会代表自己的利益。”
“你不是异性恋/同性恋,你是年轻人/老人。”
。。。
仿佛在说:你不会制冷,没资格评价冰箱。
这就是一种身份政治。
用一个个标签把人群切割开,并且认为不同标签的人不可能属于同一阵营,杜绝不同群体间任何对话的可能,形成新时代的“巴别塔”之苦。
结果大家只能守着自己身上的标签喊口号。
越喊越过分,越喊越极端,越喊越相信自己喊的是真理,而其他人都是糟粕,是垃圾。
身份政治会让人对无冤无仇的人破口大骂。
让人在群体中感受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
帮迷茫的人找到定位,找到活着的意义。
如果这就是你们想要的,那我尊重你们。
但我还是觉得,比起一个人先天是谁,还是TA后天的经历更重要。
我还是觉得TA接受了什么教育,完成了怎样的成就,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更能代表TA。
我还是觉得应该一个一个地去认识朋友,一个一个地辨别我们该帮助的对象。
虽然大家都在喊口号,都在追求短平快叙事,我们还是应该尽我们所能的,尽量了解完整逻辑,想明白起因经过,尽量对事不对人。
很可能今天这些话也无法说服任何人,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尽力在一次次争辩中保持理性。
去讲道理,去看逻辑,而不是一味纵容那些党同伐异、立场先行的诛心谩骂。
这样才会更好,不是吗?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