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一座高楼,
上万个不同人生。
站在36.5楼,我稍稍踮起脚尖,头顶就能触碰到天花板。
这是杭州丽晶国际一户住宅的上半层。窗外,是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和远处折射着蓝光的江面。
在这座居住了上万人的大楼里,这样的场面数不胜数。
40层楼,1万多个房间,1户9室的魔幻设计,鼎盛时期超过2万居民……丽晶就这样站在钱塘江的南岸。

过去的十年间,直播,电商,模特,这些关键词和杭州这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座大楼里,有嘴唇说到冒烟的直播博主,也有一天拗几百个造型的年轻模特。杭州的发展就在他们的昼夜轮转中走上了快车道。
赞美它的,说它是新时代的“垂直城市”,生活便利应有尽有;鄙夷它的,说它是21世纪的九龙城寨,人们的生活在鸽子笼中被囚禁。
这里就像是威廉·怀特在《街角社会》中记录的科纳维尔,一个无尽流动的世界。
曾经的丽晶熙熙攘攘,每一天都有新的人来到这里,满怀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
然而,在我最近去的时候,发现这里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
安静的闸门,冷清的楼廊,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那个网红大楼已经变了。
魔幻、迷茫、恣意生长,哪个才是丽晶国际真正的模样?
01
魔幻大厦变了
走出钱江世纪城地铁站的A1口,一幢建筑直接跳到我的眼前。
初见丽晶国际,层叠的窗户遮天蔽日,仿佛一座刷上墨绿色油漆的玻璃城市,在江南岸拔地而起。
总共39层的丽晶大厦,层高5-6米不等。其中每一层都有50个房间,总建筑面积高达27.5万平方米。
从最底层的美食街,到住宅、工作室、楼中商铺,你能想象的,在丽晶都找得到。
在大众的脑海里,这栋楼住着一个小镇。前些年的一条短视频让它大火,“网红大楼”也成为了它最为人所知的名头。
有许多新闻报道来介绍这座大楼的盛况,也有不少好奇者亲自探访。
这座高楼是如此巨大,站在它面前都会产生一种茫然感。如果不是有人指引,恐怕连入口都很难找得到。
临街层是花样众多的商铺——超市、奶茶店和网吧,应有尽有,招牌琳琅满目。
绕了一圈,才终于发现正门,高悬在上的是一串鎏金的英文:“Regent International Center”,如果直译的话,倒是和伦敦的摄政街一种风格。
大楼里面,是金黄色的吊灯配上繁复的地面花纹,营造出了富丽堂皇的风范。
和古典风十足的大厅相比,真正进入楼内的过程反倒显得冰冷且日常:申请访客码、扫码、刷脸,如此一套流程走完,机器方才高抬闸门,放人过去。
给我带路的小聂是负责这一板块的房产中介,当我站在闸机门口,默默观察周围来往的人潮之时,他正在和自己的主管打电话,等着对面把33楼的二维码发给自己。
是的,丽晶的电梯是酒店式的逻辑。住户的房卡,只能刷进自己那层,而像我们这样的来访者,就必须从主人那拿到访客码,同样也只能去到对应的楼层。
而如果说电梯的管控是酒店式的,那大楼内部的设计就是彻头彻尾的酒店风了。
丽晶国际分成1、2两座,两个部分同属一幢楼,以一个“S”的形状连结在一起。站在每个房间门口,左右都很难望到头。
更麻烦的是,两座互相连通,门牌号却互不隔离。也就是说,同一层楼,会有两个“01”号房间。有的房号还分AB,定位堪比迷宫,一不留神就走到了别人的领地。
和热闹的一楼大厅不同,楼道里面堪称冷清。偶尔擦肩而过的也多半是孤身一人,面无表情地拿着手机,匆匆钻进电梯。
小聂边走路边跟我吐槽:“这里看房特别烦人,码变来变去,房间还经常走错……”
尽管身为中介,这附近的每个楼盘他都已经进出无数次,丽晶还是最让他头痛不已。
他和我说,前几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丽晶松的很,就跟别的小区一样。虽然,大家最熟悉的丽晶国际的“乱象”,也基本都是那个时候的故事。
“但是,”他跟了一句,“那个时候人气也比现在旺得多。”
在丽晶最鼎盛的时候,这座网红大楼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每年七夕节、圣诞节前后,大堂里就被各种快递和花淹没,出入的都是好看的直播网红。时常有慕名而来探访的年轻人,用他们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座高楼。
可现在的场景已经截然不同。
由于电梯上下扫码实在麻烦,如果楼层不远,直接走楼梯反而更方便。
拐进楼梯间,最显眼的是几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负责保洁的阿姨正冲洗着地面,看我们走来,关掉了手里的水管开关。
楼上楼下的布局并没有什么差别,屋内的设计更是如此,大部分被房东人为分割成了更小的房间。
房间分割的背后是庞大的群租需求。住在大楼里的,大部分都是“杭漂”的外地年轻人,小小的房间,是他们打拼的第一个据点。
小聂带我走进其中的一间,里面的每个小房间门口基本都摆着一个小鞋架,门的背后也大概是一个个不同的小世界。
“楼上的3000不到一个月,因为层高矮一点,楼下的3000出头,带个阳台,晒衣服很方便。”
他轻车熟路地给我介绍着上下层的特点。对于租客来说,这里的房价不高不低。
年轻人喜欢这里,因为交通便利。2号线和6号线在此处交汇。只需要坐一站跨过钱塘江,对岸就是杭州的金融中心钱江新城。
他说,住这里的白领也有,当然很多人也是在家办公,搞直播做电商的还是不少,毕竟只要一个小房间就够了,很方便。
或许是看出了我对于群租的疑惑,小聂补充道,丽晶已经比前几年规范多了,现在的设计都是合规合法的,以前一户十几间的都有。而现在,顶多四五间。
“已经很舒服了,反正旁边的人你也不认识,不太会来往的”。
是的,丽晶已经和几年前大不相同。2021年3月底的火灾,让它迎来了整改的命运。违章分割被叫停,一户八九室成为了历史。
可这幢大楼还是住了太多的人。极高的人口密度,再加上始终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得物业和公安张贴的横幅在这里随处可见——
“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
“爱家就要爱生命,重情更应重安全。”
有些标语,听起来像是王小波寄给李银河的书信,如今却是丽晶上万人要牢记在心的座右铭。
02
变化太快
房东靠违约金就赚很多
今年是小聂来杭州的第五年,也是他入行的第五年。
他说前几年,丽晶的市场比现在要好不少,和边上的房价差距没这么大,他也做了不少丽晶的单子。
而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当钱江世纪城的新楼盘均价已经七万朝上之时,这里的房价只有三万出头。
“这里人口流动太快太快”,小聂告诉我,“有人住进来没多久就走了,很多房东光靠违约的押金就赚了好多。”
在带着我上上下下在大楼里走动的时候,他的两台手机就没有休息过。打字、语音、接电话。对于他来说,这是无数普通下午的其中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
他说自己没有周末,这两天反而最忙,毕竟,许多想看房的客户只有这时候才有空。
“服务业嘛,没办法。”小聂笑了。
虽然对周边的楼盘了如指掌,可他对自己的方向却十分迷茫。
五年过去,“别说丽晶国际了,我自己很多朋友都离开杭州了。”小聂无奈地说,“生活成本还是太高……”
在他的通讯录里,应该有不少人曾在丽晶国际留下脚印,后来又悄悄离去。
而小聂依旧在丽晶大厦里面进进出出,有时还会像刚来那样,被屋上的门牌号欺骗,推进错误的房间。
03
女装店与美食街
相距百米的两个世界
杨梅是温州人,她自己也说不清“来杭州多久了”。自从当年开始做服装生意以后,杭州是她每年都要来往好多次的地方。
2018年,她买下了丽晶的房子,但因为生意和店铺都在老家温州,于是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一个仓库,堆放各种衣服。
疫情过去以后,她打算拓展生意。就把这里规整了一下,改造成了一个店面。
和丽晶其他的房子一样,杨梅也把房间分成了上下两层。下层是铺面,陈列着各种款式的服装;上层一半是试衣间,一半她用来自住。
温暖的灯光,简约的设计。除了开在楼里,和其他的女装店没有半点区别。
但是,我在店里没有见到一个顾客。可仔细想想倒也不意外,丽晶国际如此严格的管理,客人怎么进的来呢?
面对这个问题,杨梅笑了:“我这里没有散客,谁会跑到十几楼来逛街的?”她说,自己家基本都是熟客,选好款式以后,就直接下单买走了。
这些年,她也开过网店,搞过直播带货,现在也还断断续续地在做着。但是实在太累了,不想弄这些了。
“雇人运营有点贵,之前都是我自己弄,但是实在没精力管……”
杨梅边和我聊天,边整理着手边的衣服,应该有不少是熟客们退换回来的。时不时,门口有隔壁的邻居经过,她也出去寒暄一番。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现代风格十足的丽晶国际,反倒流露出了些许老弄堂的味道。
不过她很快也要离开这里了。杨梅讲,最近在看看杭州别的地方的商铺,“能开在路边的话,肯定比现在要好一点。”
“这里卖是不会卖的,”她接着说,“还是改成仓库咯,跟以前一样。”
在杨梅的店铺之下100米,是张燕所在的地方。
丽晶一楼的美食街,她的煎饼摊已经在这里开了好几年。
丽晶刚火热没多久,她就来这做生意了。凉皮、饭团、煎饼果子、肉夹馍……这里有天南海北的小吃,写着“正宗”的大字。
旁边是她上小学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手机,目不转睛,在玩着什么游戏。
孩子是张燕最大的牵挂。她说最近总在想着给孩子转学,但是也想不好搬去哪。“钱江世纪城太贵了,也不能一直住在这里。”
张燕一边娴熟地给饼翻面,一边对我说道,疫情几年非常难过,最后也熬过来了。“现在生意和以前差不多,不好不坏吧。”
的确,和美食城里大部分店面一样,这里的生意,不好不坏。
每家店门口三三两两地排着几个人,大家点单,等待,然后转身离开。
04
烟花散去
热闹的终将离开
丽晶国际的压迫感,每个初来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这种密不透风的感觉,似乎应该属于香港的中环,纽约的第七大道,陆家嘴的天桥……如今,在杭州也能寻得它的踪迹。
2013年,丽晶国际开盘。一线江景加上现代风格的楼宇,让这里迅速成为了热门的目标之一。
彼时的杭州,正喊着“从西湖迈向钱江”的口号,而丽晶国际所在的钱江世纪城,无疑是象征着未来的黄金地段。
绝佳的地理位置,加上颇有预见的大层高设计,丽晶最初的设想,是给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士提供江景的大平层住宅。
然而丰满的想象背后是冷冰冰的现实。由于那些年地产市场的火热,买下这里的房东们纷纷把目光转向投资。
如果说有一场化学反应,让杭州在几年的时间里从“人间天堂”进化成了“互联网之城”,那丽晶国际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反应皿。
它是年轻人涌入杭州的缩影。
少有的层高,变成了赚钱的快刀。一道天花板划开上下,把一户人家变成多个小隔间,成为了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在丽晶群租的鼎盛时期,这里的房租收入加在一起,只需要9年左右就可以让房东回本,租售比可谓是惊人的划算。
些年的一些短视频,让丽晶火遍全网,也终于引来了管理部门的注意。今年9月,杭州亚运就在旁边的奥体举办,让早已声名在外的丽晶国际,又迎来了一波新的围观。
大红的代价就是大黑。尽管大力整改,面对“黑历史”太多的丽晶国际,“群租”、“管理混乱”这样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 “高端”这个词已经似乎永远不再和它联系在一起。
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的乐土。对无数来杭州打拼的人来说,丽晶记录了他们最特殊的一段回忆。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丽晶的吸引慢慢褪去,仿佛失去了它本就不多的魅力。如今的大楼已不那么热闹,也不再迷人。
今天的丽晶国际,还是和昨天一样,但又有些不一样。
在大楼走动的一个下午,我感觉到这里流动着一种奇特的氛围,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来来往往,但大家都缄默不语,鲜能感受到生活气息。
走在楼里,就好似在触摸一种把无数个体绑定在一起的荒诞感,如同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描绘的那样
后来我终于明白,丽晶国际从来都不是谁的庇护所,这里,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大酒店”。
这座钱塘江南岸的围城。初到杭州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人,知道自己总有一天将会离开。
文、编辑/夏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文中杨梅、张燕为化名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