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于启章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中国农业,亟待做强
20世纪90年代中叶,世界曾刮过一场“布朗旋风”。
起因是美国前农业部政策顾问、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一篇论文《谁来养活中国》,他通过一系列计算指出:
到2030年,中国粮食收成仅能满足42.5%的需求,而剩余的只能靠进口粮食才能解决。
最终,给予布朗“未来谁能养活中国”质疑最有底气回答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小麦之王李振声、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等一批农业科学家。
他们用事实证明了,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让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直到今天,中国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红线依旧把握得很好。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部分前沿和交叉领域原创性引领性创新能力不足。比如,在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现代生物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其交叉融合和农业应用方面,缺乏“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
二是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比如,玉米单产只有美国的60%,大豆单产还不到美国的60%。
三是部分重要种源和农机装备自主可控能力不强。比如,肉牛的主导品种仍然严重依赖进口;蔬菜是我国种子进口额最大的作物,一些品种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农机装备短板突出,部分高端农机、智能装备或核心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四是绿色发展技术储备不足。比如,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6,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节水装备、缓控释肥、精准施药、健康养殖、耕地保护利用、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不过布朗的预测依旧有他的客观性,因为今天的中国确实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2022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4687万吨,占我国粮食产量68653万吨的21%。虽然口粮安全得到保障,大豆、玉米等重要作物的进口率却居高不下。
以大豆为例,2020~202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分别是10033万吨、9652万吨、9108万吨,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超过80%,又因为大豆是食用油、饲料的主要原料,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食用油、饲料以及养猪成本也严重受控于跨国粮商。
更不用说,现在掌握世界80%的四大跨国粮商中,美国独占三家。
在世界时局愈发严峻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农业亟待做强。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崛起的迹象。
农业科技,带动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我国粮食作物单产386.8公斤/亩,对比新中国成立初的亩产68.6公斤,单产增加5倍多,人均占有量也来到486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这一切,还是发生在我国同期人口增加161.9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49年中国人口总数为5.41亿,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17亿)的情况下,十分不易。
追根溯源,离不开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前瞻布局。
2015年,原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2017年,原农业部联合科技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绩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最高领导人进一步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比如在品种培育上,我国农业生产的种子来源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农民自留种,以矮化育种、远缘杂交、杂种优势利用等为代表的重大技术突破,促成了5~6次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就在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32号公告,裕丰303D等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脉育526等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经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
而上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意味着转基因玉米、大豆有望正式迎来商业化进程。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刘石在中国种子大会报告中曾表示,“如果生物育种技术商业化,玉米产业直接收益每年将增加500亿元-800亿元人民币,在玉米总供给不变情况下,可节约耕地近6000万亩。”
而此次转基因玉米、大豆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主力贡献正来自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推广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10年间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2.4%,代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这一点在农用机械领域也格外显著。
从“人扛牛拉”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生产方式,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57%提高到2022年的73%,在部分领域、部分环节逐步实现“机器换人”,显著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更进一步,随着数字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涉及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时提到:“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2022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10.5%,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升6.4个百分点,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
这其中同样离不开各大数字技术领军企业纷纷入局:
比如,华为云就与多家农业企业深度合作,为他们打造企业ERP解决方案和数据集成平台,做到云深化。
农业起家的拼多多更是打通中国农产品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帮助中国农民借助数字化的管理和销售方式创富,用科技打开农产品上行的通路。
十余年来,科技进步对“三农”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其最重要的驱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业破局,打开通路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空前活跃,这背后既有政策的激励,也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的励精图治,其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创新样本。
大北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早在2013年9月30日,最高领导人就曾带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到中关村集体学习,视察大北农生物育种研究进展及成果,最近这10年间,大北农在技术创新上更是成果频出。
2019年12月2日,大北农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这是里程碑式的成果,目前已与国内200多家种业企业和育种机构合作。
目前,大北农种业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26项,选育国审品种近200个,其中C两优华占、农华101等水稻、玉米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通过多方联合产学研全面协同、融合发展拓宽事业版图,大北农种业已经有了从全国第一迈向世界第一的底气。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大北农集团已公开专利申请共2413件;其中,1857件专利已授权,1366件专利为有效专利,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多年领跑农业领域。
去年底,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全国工商联在2021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基础上,对8602家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并发布了“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2022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两个榜单。
大北农集团不仅全部入选,还在发明专利和研发投入上分别位列农业第一和第二。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中,大北农集团还以95.5的高分在全国各行业参与评价的1744家企业中,排名第十。此外在2022中国专利500强企业中大北农排名182位。
那么,大北农是如何做到的?
通过复盘大北农的战略动作,笔者发现,这家企业其实是走出了一条创新与合作完美结合的路径
前述我们已经提到,大北农集团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目前,大北农建有5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拥有30000名员工,其中技术团队高达3000人,博士后、博士300余人,为企业发展带来强劲的创新动力。
与此同时,大北农还格外重视产教融合,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目前为止,大北农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8所头部院校、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国内200余所知名院校和研发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捐赠近20亿元:
比如大北农与华中农大达成10年合作期,将以每年1000万元的计划分10年向华中农业大学捐赠1亿元,用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就在今年10月26日,大北农刚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五年合作期内,同时,双方将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北农教育基金,邵根伙以个人名义向教育基金捐赠6000万元。
更难得的是,大北农对于科技强农的思考不仅限于一家企业或一个链条,更考虑到了最本质和长远的动力——人才
为了培养更多学农人才,他们自1995年设立大北农励志奖学金,28年来,共有36000余名学生获得过奖励,累计发放金额4400万元,资助了数万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农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投身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
为了鼓励顶级学者,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北农自1999年设立大北农科技奖。作为经科技部批准设立、面向农业行业的社会力量公益奖项,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迄今为止共评选十二届,申报项目3147项,共有474项成果3000多位科学家获奖,奖励总金额5039万元,其中近60项成果获大北农科技奖后获国家奖,其前瞻性和社会效应可见一斑。
更不用说为了扩大农业的产业影响力,大北农全面支持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腾冲科学家论坛等顶级科技大会。
就在7月3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先生为大北农科技集团颁发了教育部首批“企业案例研究基地”,也是首批研究基地中惟一的农业企业。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重视教育、珍惜人才、啃硬骨头、成果频出……很多人看到这儿可能会产生一种亲切的认同,我们的农业领域也有自己的“华为”。
去年,《求是》杂志发表了最高领导人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指出:
“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在激活农业科技力量方面,广大的中国企业功不可没。
从最初的“两个人、两间房、两万元”,发展到如今涵盖种业、食品、农业互联网、饲料、动保等大农业全产业链的高科技国际集团公司,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也被不少人誉为“农业华为”,大北农创始人邵根伙博士的家国情怀以及产业判断的前瞻眼光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埋头苦干,十年磨一剑”的狂奔精神以及从“十百千”工程向“百千万”工程全面升级的分享文化也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强农报国的伟大目标,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涌现,万众一心,科技破局。

排版 | 微澜
编辑 | 微澜  轮值主编 | 孙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