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新疆石河子的144团医院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一位女护理员开枪射杀3名领导,之后被判处死刑。
后来这起案件轰动全国,无数人却纷纷对这位杀人犯表示同情。
这名杀人犯是什么人,为什么在犯罪之后还能得到人们的同情?这起杀人案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案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案件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这位饱受同情的杀人犯未来的人生将何去何从?

青春年华,前路无限美好

蒋爱珍出生在浙江绍兴,作为一个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姑娘,她的性格中有着与家乡相似的温柔。
与此同时,她的内心也有坚毅的一面。初中毕业后,蒋爱珍没有继续念书,但她也不愿意待业在家,而是想要出去闯荡,实现自己的价值。
蒋爱珍的哥哥是一名战士,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了新疆农垦兵团。蒋爱珍毕业之后,也想要去新疆垦区,像哥哥一样成为一个农垦战士。
就这样,她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开了温柔的江南水乡,来到了风沙漫天的戈壁垦区。
来到新疆之后,蒋爱珍才知道哥哥的具体职位,是一个团的财务科长。而她家的另一个亲戚,在一个团里担任副团长。
在当时的时代形势下,蒋爱珍完全可以通过哥哥和亲戚的关系,得到一份轻松安逸的工作,但她拒绝了这条道路,坚持自己闯荡。
蒋爱珍的哥哥虽然关心妹妹,却不像父母一样溺爱,在蒋爱珍提出自己闯荡的想法之后,他并没有表示反对,而是非常鼓励支持。
垦区有很多非常辛苦的工作,比如为了抗旱要挖塘泥、修水库。蒋爱珍身躯娇小,却有着强大的毅力,积极参与各项建设工作,从不抱怨苦累。
很多时候,蒋爱珍白天做着和男子战士同样苦累的工作,晚上还要抽出休息的时间,帮战士们缝补衣服。
蒋爱珍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很快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来到垦区4个月后,她就被组织评为了先进个人。
1973年,是蒋爱珍来到垦区的第二年,她在这一年顺利加入了共青团。当初蒋爱珍做出来到新疆垦区的决定,也许是出于一时的热血冲动。
但来到这里一两年的时间里,她在工作上的热情从来没有减退,积极勤奋、始终如一。
1974年,蒋爱珍因为两年来表现优秀,被组织推荐参与护理员培训,并在结业之后留在团医院当护理员。
两年前,刚刚初中毕业的蒋爱珍不顾父母反对、拒绝哥哥帮助,信誓旦旦要自己闯荡奋斗。两年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在团医院得到了一个正式职位。
蒋爱珍的努力并没有因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而停止。进入医院后,她在工作上始终保持着积极与热情,并不断地学习进步。
1976年,蒋爱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不久之后,她被评为先进党员,并当选了医院党支部委员兼团支部书记。
尽管蒋爱珍的努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但她获得的职位和荣誉仍然惹来了一些流言,有人说她是“直升飞机”,认为她的成功是靠背景关系得到的。
这些流言,蒋爱珍也有所耳闻,但她并不在意。别人闲谈时的一两句无稽之言,并不会对她产生任何影响。
她从来不强求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她看来,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比一些无谓的口舌之争更加重要。
蒋爱珍年纪虽小,心胸却十分豁达。此时的她并不知道,不是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无伤大雅,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清者自清”。
她每天都在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却预料不到,不久之后的她会陷入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波,并因此葬送了自己的未来人生。

骤蒙冤屈,清白无处可证

蒋爱珍得到医院的工作之后,父母和哥哥都十分欣慰。哥哥虽然支持蒋爱珍自己拼搏事业,也相信她的能力,却也做不到对妹妹完全放任、不闻不问。
在知道妹妹将在团医院工作后,他立刻联系了在医院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的老战友张国政,拜托他对妹妹照应一些。
张国政受到了老战友的嘱托,自然不能辜负。蒋爱珍进入医院之后,张国政对她非常关照。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一场风波的起点,在不久后让两人深陷旋涡,甚至断送了未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刚刚结束一段动荡的岁月不久,那段历史留下的一些阴影仍未清除。
当时,蒋爱珍所在的114团医院里以李佩华、谢世平为首的个别领导和张国政积怨已久,一直处心积虑想要将张国政拉下马,却始终抓不到机会。
蒋爱珍来到医院后,张国政因为哥哥的嘱托对她十分照顾,两人走得很近。李谢二人从中看到了机会,认为从这件事上一定可以抓到张国政的把柄。
1978年3月,离家多年的蒋爱珍准备回老家探亲。临行前夜,很多关系不错的同事都和蒋爱珍进行了告别。张国政更是代替蒋爱珍的哥哥,向她嘱托了很多路上的注意事项。
李、谢二人得知蒋爱珍即将回家探亲时,就断定她离开的前一晚会和张国政见面,而这正是他们“捉奸”的好时机。
于是,3月17日半夜两点多,两人闯进了蒋爱珍所在的外科值班室的卧室。意料之外的是,并没有看见张国政的身影。
张国政和蒋爱珍虽然走得近,两人之间却没有任何男女之情,李谢二人的“捉奸”计划当然只能落空。
然而,虽然计划没有成功,李、谢两人却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第二天,谢世平仍然按照计划向团党委“揭发”了张国政和蒋爱珍的“不当关系”。
这天,蒋爱珍没能按计划回家探亲。一顶突如其来的“帽子”扣在了她的头上,压得她喘不过气。她极力向团党委解释真相,请求组织一定要查明真相,还她清白,却只得到一句模棱两可的回复。
蒋爱珍恍恍惚惚地回到宿舍,她想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能胡乱捏造事实、恶毒地诽谤别人。接下来的几天里,她等到的不是沉冤昭雪,而是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语。
蒋爱珍既生气又屈辱,她开始通过绝食表达自己的抗议。
几天后,蒋爱珍的哥哥来劝她。哥哥说,伤害自己的身体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相信党组织、依靠党组织。在哥哥的劝解下,蒋爱珍停止了绝食行为。
不久后,团党委派了工作组来医院调查这件事,这让蒋爱珍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事情的发展和想象中天差地别。工作组的到来,并没有为蒋爱珍带来希望,反而将她推向了绝望。而蒋爱珍绝望之中的爆发,也直接断送了她的未来。

以身试法,绝望中的爆发

当时,被派到医院调查的工作组组长是团里的副参谋长杨铭三。天真的蒋爱珍认为这是团组织对这件事的重视,她满怀希望地向杨铭三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再表示自己和张国政之间绝对没有不正当关系。
蒋爱珍不遗余力地解释,杨铭三听得却是漫不经心。
无论蒋爱珍怎么言辞恳切地表示自己是被冤枉的,杨铭三都没有丝毫动容,反而一味地“劝”蒋爱珍:“有嘛,就承认。犯了错还能改,跌倒了还能爬起来。”
杨铭三这话,俨然是已经认定了蒋爱珍和张国政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蒋爱珍浑身发冷,她察觉到,杨铭三的态度似乎不太对劲。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杨铭三的任务从一开始就不是查明真相,而是扳倒张国政。
半个多月后,杨铭三的任务没有什么进展,医院还召开了动员会。在动员会上,一些人暗示张国政有“问题”,号召大家积极举报揭发。
李佩华、谢世平二人推波助澜,关于张国政和蒋爱珍的谣言开始以更加恶劣的方式传播。
当时几个月的时间里,张国政和蒋爱珍成了无数人的谈资。甚至有人在医院等多个地方张贴大字报、漫画,用不堪入目的字眼和画面谩骂蒋爱珍。
曾经毫不在意流言蜚语的蒋爱珍,这时终于明白了人言可畏。舆论化成利刃,反复地摧残着蒋爱珍的精神。
8月,张国政被抓到足够多的“把柄”,公开宣读了对张国政的“审查材料”,也公开了“3.17”事件。
蒋爱珍此时已经知道了一些人的目的,但她仍不放弃为自己洗清冤屈。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不断找人,可得到的结果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8月26日,医院召开了一次大会,蒋爱珍在会上第无数次诉说真相,可她知道,真相也许早已经没有人在意。
李、谢为首的几人在会上对蒋爱珍进行了极具侮辱的言语攻击,蒋爱珍已无力反驳,垂首不语。这天晚上,蒋爱珍写下了几封遗书。
29日,蒋爱珍照常参与打靶训练。靶心被击中的那一刻,蒋爱珍内心产生了一个想法。她想:该死的不是我。接着,蒋爱珍带着枪离开了训练场,去往了门诊大楼。
她开枪射杀了3名医院领导,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复仇”。
案发后不久,蒋爱珍被判处死刑。
这起枪击案在当时轰动一时,但是背后的真相却鲜为人知。
直到1979年10月,《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详细说明了蒋爱珍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为蒋爱珍发声陈情。无数干部群众随之写信撰文,表达对蒋爱珍的同情和声援。
1985年,这起案件经历了7年、四次审议,达成了最终判决——有期徒刑15年。
蒋爱珍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于1991年刑满释放。随后她回到了浙江老家,在当地一所医院工作,继续发挥着自己的社会价值。

结语

蒋爱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本该有美好的人生和未来,却深陷舆论中心,承受了无数人格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摧残。
绝望之下,她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展开了自己的报复,最后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希望我们之后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思考,理性判断,不要冲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