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骨干中坚力量,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抢占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高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广东和广州市“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发展背景下,作为工业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广州工控,紧扣省市产业布局需要,深化改革创新,融汇科技与资本力量,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资产、营收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三年累计增长170%;2023年1-10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旗下5家企业入选“科改示范企业”,占广东省1/6;首家自主培育的广钢气体科创板IPO成功上市,成为广州国资科创第一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在制造业行业排名不断提升。
广州工控总部园区
做优做强背后,广州工控跨越式发展密码是什么?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交叠的趋势下,广州工控又如何推进数实融合,加快数字化发展?
聚焦深耕先进制造业
打造高成长、高价值创造能力
重组成立于2019年末的广州工控,既是一家“年轻”的新国企,又是一家拥有百年工业文脉传承的“老广”,在工程装备、楼宇智能装备、材料制造、制冷家电、橡胶化工等多个领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
但与此同时,广州工控也面临着内外部环境挑战。从外部“公转”看,广州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新兴产业支撑不足、产业与资本融合深度和广度不足;企业“自转”上,集团业态分布存在产业、资产、资源分散,先进制造新兴领域占比低,龙头企业、高成长优势企业少等问题。
在多业态重组中,广州工控明确打造“一主两翼”产业体系,聚焦“先进制造”主业,形成“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三大核心业务体系,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拓展高成长性优势企业,并围绕省市战略需求、产业趋势和自身优势,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核心产业链影响力、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扩大。
其中,在增量业务发展上,广州工控瞄准动力电池和储能、链主型零部件、盾构机、海洋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推进一横一纵“T型”发展策略,横向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与孚能科技、山河智能、润邦股份、鼎汉技术、天海电子、南方宇航等龙头企业深度绑定;纵向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完善高端产业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集群式发展。
鼎汉技术研发的高效AI算法工业机器人
以动力电池为例,针对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短板,广州工控投资三元电池龙头企业孚能科技,推进落地广州30GWh动力电池基地,招投联动、以投促产打出“组合拳”。该项目是广州近年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落地项目之一,还将吸引正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电设备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助力广州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万亿产业集群。
除此之外,广州工控还在加快落地大湾区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南方海洋装备产业园等多个百亿级重大投资项目,初步形成具有广州工控特色的“大龙头 — 大项目 — 大集群”产业发展模式。
三链深度融合互促
产业要素聚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通过投资让‘科技和产业’交集部分越来越大,甚至变成同心圆。”
在2023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广州工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广军表示,广州工控正在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本链的三链融合,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通过不断提升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水平,广州工控建立起全生命周期投资布局能力,构建覆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一级半市场”等多个领域。股权投资项目超过70个,其中12个项目已成功IPO。
通过资本运作,广州工控进一步引导产融融合发展,实现多渠道低成本融资,加快培育上市公司集群;同时产业投资还担当着广州工控“科技瞭望塔”的角色任务,发掘新能源汽车、双碳、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四大赛道高成长、高潜力科技产业机会。
在创新链上,广州工控研发投入持续双位数增长,并构建起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孵化结合的三级创新生态,以集团中央研究院为核心层、企业研发机构为紧密层、各级高校科研院所为协同层,不断扩大创新生态“朋友圈”,提升创新策源力,引领行业技术迭代。
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在核心技术坚持“工控造”,解决“卡脖子”难题。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氮气领域,自主研发“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可稳定生产并持续供应符合国际先进品质要求的ppb级超高纯氮气,满足集成电路制造对气体供应能力严苛要求,突破外资气体公司技术壁垒。
广钢气体长沙现场
截至2023年11月,广州工控拥有国家、省市各类研发平台超220个,累计获得近400项国家级省市等科技及重大创新奖励,专利授权总量超7000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71家,成为广州市属国企中拥有科技创新平台和“专精特新”资质最多的企业之一。
数智赋能应用
构建工业发展新动能
随着技术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加快向制造业渗透,数实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深水区”,同时也面临行业和场景复杂化、多样化挑战。
广州工控很早将数字化转型发展列为战略方向,紧贴产业实际和需求,多层次、多维度探索落地数智化化应用。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智能制造,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营管理、销售、服务和生态合作,提升产品、服务数字化水平。
广州工控旗下轮胎生产制造企业万力轮胎,通过构建轮胎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体系应用,实现单条轮胎的生产时间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27小时,产品合格率可达到99.9%,生产效率大大提速。
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山河智能建造的高效柔性和动态调度的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设备利用率提升15%,关键设备联网率从85%提升到100%,实现降本增效、精益生产。
结合数字化创新,广州工控推进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广日电梯通过构建电梯设计数字化系统平台,推动电梯产品全流程自动设计,电梯产品最快5分钟完成设计,产品设计标准化率达到75%以上。“广日云平台”实现电梯制造、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控,迄今已接入超3.2万台电梯设备,推动电梯维保从定期维保模式向更高效科学的按需维保模式转变。
除外,广州工控还挖掘产业园区等载体场景价值,统筹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能展厅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要素,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
随着数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广州工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广州工控旗下5家企业进入“科改示范企业”,并打造了多个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标杆案例,也再一次证明了广州工控以创新驱动,打造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强劲实力。
特刊 | 该文章由广州工控提供,非《财富》(中文版)编辑内容,文责自负。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查看《李斌回应自己不用蔚来手机》的精彩观点
查看《降了!北京、上海先后宣布》的精彩观点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