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什么是科学。卢瑟福与原子这个例子,非常典型。我们把各篇(2.2-2.8)中的内容归集如下:
20世纪初,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研究原子的构成。原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虽然无法用肉眼观察,但可以运用科学工具来研究。
图:欧内斯特·卢瑟福
探究原子
福潜心研究自然界中的原子。原子是自然界的一个小角落,不起眼但具有启蒙意义。卢瑟福从剥离了电子的氦离子(α粒子)入手来探究世界。氦离子是丢掉了电子的氦原子,带正电。
卢瑟福发现,一小束α粒子穿过金箔时,这些粒子并不沿直线飞行,而是发生不同角度的偏转(散射)。卢瑟福想就此搞清楚,金箔中原子的结构。
1910年前,卢瑟福和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正电荷和中子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之中,电子则分散其中。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模型,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构成了一个松散的雪球,电子在其中就像雪球里掺杂着少许细小的沙子。
这一观点可验证的。我们可以通过发射一束α粒子穿过金箔的实验来验证。如果上面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由于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松散堆积的雪球)相对分散,α粒子穿过金箔只会被些微散射。
卢瑟福的实验室采用以α粒子束轰击金箔的方法,来验证“正电荷均匀分布”这一观点。但实验结果相当令人意外: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如预期的那样,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有些α粒子直接朝相反的方向弹回,就好像在金箔中击中了致密又坚固的东西。如果金原子真的像一个松散的雪球,那么所有的α粒子都应该穿过金箔,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尽管很多科学家都接受原子的雪球模型。但根据证据,卢瑟福推断这种模型是错的。上述现象表明,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的,它的正电荷集中于原子的核心处:一个致密的团块上,形成了原子核。当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在穿过金原子后基本没有发生偏转,但仍有很少一部分粒子撞上了金原子中致密的带正电的原子核,被直接弹回(类似于将两块强磁铁的北极相碰时产生的现象)。
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这一观点是可验证的。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来验证,其他研究者也进行了验证。
与科学共同体互动
尽管“原子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这一观点是卢瑟福提出的,但得到这个观点其实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 汉斯·盖格(Hans Geiger)是他的助手,做了协助工作;
  • α粒子散射这个关键性的实验是由实验室里一名本科生欧内斯特·马斯登(Ernest Marsden)完成的。
图:1912年左右,欧内斯特·卢瑟福(右)和汉斯·盖革(左)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实验室
图:尼尔斯·玻尔
此外,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结构后,他发表了一篇有关这个观点和相关证据的论文,接受科学共同体的审查与评价。大家确实是这么做的。经过仔细研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发现了卢瑟福模型中的一个问题在:原子内部,没有任何物质能阻止轨道电子陷入原子核内部,所以原子会崩塌。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基本模型,他提出“电子有着固定的能级”。这一改进解决了原有的问题,玻尔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图:锂原子的卢瑟福原子模型和玻尔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模型中电子彼此无差别,玻尔的模型将电子放入特定的能级轨道中)
正如玻尔在卢瑟福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玻尔原子模型,很多科学家在玻尔模型(Bohr's Model)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
玻尔的模型并不完美,它带来新的问题(轨道上电子不会进入原子核,这违背了电场和磁场规则,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即便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玻尔的模型也很厉害:经过进一步修改后可广泛用于预测并带来新发现,例如预测化学反应的产出、确定遥远恒星组成成分、构想原子弹。
科学行为规范
卢瑟福和他同事的行为方式,促进了科学发展所做的事:
  • 他们熟悉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当卢瑟福提出关于原子核的观点时,他已经研究物理20余年了。
  • 他们验证观点。尽管卢瑟福之前认为原子不会有散射现象发生,但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彻彻底底地寻找发生散射的α粒子。
  • 他们吸收证据。当他们的实验结果不支持原子的“雪球”模型时,他们根据新的证据修改他们原来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写下异常的实验结果。
  • 他们公开交流自己的观点,以便其他物理学家可以进行重复验证。1911年,卢瑟福在一份科学期刊上发表,描述了实验结果、科学推理、有关原子核的观点。
  • 他们行事公正。在论文中,卢瑟福将功劳进行了公正分配(提到他的同事盖革和马斯登的贡献)并如实地发表了他的结果,即使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并无完美契合。
这些规范的行为,对科学过程非常重要。
Understanding Science. 201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3 January 2017 <http://www.understandingscience.org>.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科学|技术|教育|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