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石春天
罪过啊,最近总聊抠和省、攒钱的事。
把大伙都看焦虑了。

今天反过来,聊一本理财书吧,是国外很火的一本理财书。
宗旨就是:劝大家早早花钱。
这书还是有点儿洗脑的。
当然,大家可以不用尽信,可以批判地看。
书是专门写给“有产阶级”的也就是有储蓄、有财富的一群人,比如中产呀、富豪呀。
我觉得,既然物价下行,负通胀。
那,换个角度看问题也未尝不可。
书叫《die with zero》,中文名是《零遗产计划》,
怎样平衡钱和生活。
写得很浅显,有些观点还挺有启发性。
1)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人如何有一个幸福晚年呢?
作者说,攒钱当然很重要呀,但又不是第一重要。
他觉得,第一重要的是——
积极地攒记忆红利。
“你可能会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曲,看到一张老照片...突然间你的记忆被触发,重温了那段美好的经历。
每当你重温记忆,会获得更多的体验,这就是记忆红利”
有点像上海人喜欢说的——

“人生啊,就是一些moment”
有些记忆回味时,乐趣比最初的经历本身还要多。
当你老了。
一大堆钱,并不能让你更高兴。反而是脑海里记忆,不断带你重温巅峰体验。
这也是投资。
年轻时多花钱买体验,老了靠记忆红利
2)合理花钱:合适的时间,合适的金额
作者说。
“ 在一生中,我们都会经历无数次死亡”
当你最后一次去旅行、最后一次看演唱会、最后一次登上飞机飞往异国他乡...
“你心中的少年死了,你心中的大学生死了,单身的你死了,为人父母的你死了、为人子女的你死了...
一旦这些微型死亡发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作者说:
人不能不顾后果的放纵享受,但也不能总是延迟满足。
不同时期,金钱的效用不一样。
你要把一生的钱看成整体。
该攒钱的时候攒,该花钱时也别犹豫。
有没有点毒鸡汤的味儿?
所以作者建议说:
要计算出钱在不同年龄段的最佳分配点,最大限度地发挥金钱的效用。
制定人生清单,而不是遗愿清单
die with zero,带着满满的记忆死去。
3)遗产
当然,很多人会反驳作者。
孩子怎么办?
你光顾着自己花钱,太自私了啊。
作者说——
比如在美国,子女普遍到了60岁左右,才接受遗产。
一个人60岁了,才得到父母最大的馈赠。
太晚了。
“与其在孩子年纪很大时,才把遗产留给儿女,不如在他们能获得金钱最大乐趣的时候,就把钱给他们。
什么时候应该把钱托付给孩子呢?
26-35岁。
因为“这是从钱最能创造乐趣的巅峰期”
这个年龄段把钱托付给子女,不用担心无节制地乱花;又因为他们足够年轻,可以充分享受钱的美妙。
4)年金思维
作者说,很多人会怕,自己又要趁年轻多体验、多花钱、多攒记忆红利。
又要早早把钱留给孩子们。
把支出大量往前移,会不会出现——
人还活着,钱没了的窘迫
作者说,可以考虑把年金险作为解决方案。
人活着,就一直领钱到100多岁。
保证如果你活得过长,你的钱也不会用完。
作者的原话是——
“如果没有年金,你要想在财务上感到安全,你必须留出一大笔缓冲资金,以应对最坏的情况。直到生命终结。
但你必须超额储蓄,你辛辛苦苦赚了多年的钱,还剩下一大笔从未享受过...这就太浪费了”
要么购买年金,要么留下巨大的财产缓冲,来自我保险。
好吧,没想到看个美国理财书。
还被做了一番保险教育。
当然,不是推销哈,这只是一种思维上的探讨。
ps.
说到这里,大家也看出来了。
作者的价值观,就是一种“刚好用完”的哲学。
平衡时间、金钱健康。
但我看完,又觉得:
参考可以,但不能尽信呀。
他是美国人,又是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富豪。所以字里行间,乐观满满。
很多结论不一定适合我们:

他说——
“年纪大了之后,哪怕算上医疗支出,花钱其实越来越少。”
没必要老年时,还存着很多钱。
我心想,这还不是因为你们美国中产的保险很充分么。
还有,他觉得——
“年轻时哪怕借债也要体验人生,因为未来总会赚到更多别在年轻苦哈哈时,拼命攒钱留给未来那个更富足的自己。”
这....
乐观得过分了,不一定适合我们
但总体还是挺不错的一本书,尤其适合富裕中产们看看。
或许,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平衡。
有时你焦虑经济下行,物价下行,失业等等...
但换个角度看看,你或许能够有机会,放慢脚步。
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己的家庭...也未尝只有不好的一面?
不好意思,阿Q了
(京东有英文版出售,我没找到简体中文版,应该还没引进国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