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身边的陌生人,是重新看见附近的过程,也是看见自己、看见社会的过程。
三联人文城市与项飙联合发起“你好,陌生人”节目,邀请到艺术家刘小东、「没药花园」主理人何袜皮、纪录片导演李一凡、上海社区花园发起人刘悦来,以及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通过深度对谈,看见具体的人,发现附近的生活。
 首期直播预约已开启!
文 | 项飙
“流浪者今天来明天走。陌生人今天来明天留。”
齐美尔1908年笔下的陌生人,是和主流群体在空间上形成稳定关系、但是在社会上保持疏离的人。在今天的城市,没有稳定的主流群体,大家都是陌生人。小区的保安、路边的摊贩、公交司机、甚至楼上楼下的邻居,是你我生活里的重要部分,但是都是面熟的陌生人。
在这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我们习得了扫描陌生人的技巧。我们可以用眼角余光在顷刻之间判断身边的陌生人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要避开。扫描的功夫来自于脑中明确的分类体系:什么样的身体穿着言行长相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我们为维护、强化社会中的“正常形象”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人们说,“人是最美的风景。” 还有多少人在欣赏这道风景?人们说,“看人是中国人的一等功夫。”还有多少人身怀这样的社会智能?
你我的附近,就有最撩人的风景,就有最深刻的智慧。
学习看身边的陌生人,是在学习观察。观察是纯粹的看——专注、投入、不带判断、不带目的。当你浸入到这样的观察中,你会突然看到许多原来完全没有想到的内容,你甚至可能听到神秘的信号。这个人走路顺手扯一片叶子,那个人站着说话时两脚前后交叉,再一个人戴着不成对的耳环。这是他们经意不经意地在向人间发出有关他们生命经历的密码。空气里流动着无声的交流。为什么不去接住这些密码,卷入这些交流?
看身边的陌生人,我们学习想象。想象是投身。想象是把自己的生命经验投入到陌生人的形体:如果我是他,我此刻会在想什么?如果我是他,我在今夜入睡之前会希望做一个什么梦?他的最大梦想会是什么,他的最大焦虑又可能是什么?
看身边的陌生人,自然引起反省。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做,而我放不下这个脸面,或者下不了这个决心?他在别人这样的眼光下如此从容,而我为什么会这么惶恐和焦躁?
看身边的陌生人,是交流。和家人朋友对一个陌生人交换观察和想象,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上海疫情期间,一个女人在一个电话亭里住了好几天。可以想象,沿街楼上的住户里,不少人站在窗边交换他们对这个陌生人的想象、观察和感悟。如果你能够和你观察的陌生人搭上话,看看你的想象有多少靠谱或者离谱,那又把交流深了一层。也许当这个陌生人看着你,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把这一切写出来,和别人的怎么看陌生人交换,我们就开始编织一个多层的交流网:反思和纪录是自己和自己的交流,然后是和身边熟悉的人的交流,对陌生人的观察和想象是静默的交流,和陌生人的直接对话可能是你近期最有挑战最有创新的交流,最后,文稿的交流可能带给你全新的视角。
看见陌生人,看见附近,看见自己,看见社会。这个看见,是存在的一个基础,是生活的一种能力。
1994年,22岁的项飙前去广东的工厂调研,发现年轻打工者与宿舍里的舍友虽然朝夕相处,但彼此近乎陌生人。商品化小区塑造了“保安”这一外来的陌生人,也让居住在小区中的邻居成为了彼此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发展目睹了我们从“熟人社会”走进了“陌生人社会”。有的人甚至在同事离职后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同事的真实姓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怎么会变成陌生人?
“陌生人不是你不认识的人,而是你刻意不认识的人。”项飙说,陌生人形成的背后,是将他者和个体都陌生化的过程。陌生化带来种种的孤独,也让个体与周围的生活乃至世界产生隔离。
2019年,项飙提出了“附近”的概念。短短三年多时间里,这个词汇已经成为标签式的概念。面对日益消失的“附近”,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重建“附近”。
重建“附近”,不仅意味着重建真实社交、重构让陌生人得以频繁相遇的共同空间,更意味着重新激活维系社会共同体的活力和凝聚力。作为“附近”中关键性的一部分,陌生人是日常生活的动力来源:外卖员、保安、小区里的邻居……这些人维系着城市和生活的运转,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
身边的陌生人也是个体与更广大世界的关键中介,了解这些陌生人,关注这些陌生人,不仅是重新发现“附近”与城市生活的过程,更是重新打量个体与社会共同体关系的途径。当个体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丰富,也会拥有更多具体的勇气,去面对各种具体的困难。
艺术家刘小东一直在画具象的画。他画故乡的发小,画城市里的朋友,也画美国街头的人,他的画中都是普通的、具体的人。在悬浮的时代,这些具象的人构筑了一个个充满真实感的场景。怎样看见陌生人?怎样去看见具体的人?这既是画家必修的功课,也是一种社会智力。
作为犯罪主题公众号「没药花园」的主理人何袜皮在就读人类学博士期间一直研究空间安全、都市犯罪与恐惧感。她以“保安”为对象的研究将目光对准了这个人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群体。在城市生活中,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如何维持我们的安全感?从具象的都市空间到抽象的亲密关系,恐惧与安全感如影随形,也是当代人永不疲倦的话题。
“杀马特”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形容词。在十年前,顶着五颜六色头发的“杀马特”成为年轻工人中流行的亚文化。导演李一凡通过数年的跟访和研究,用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展示了这群“非主流”年轻人夸张外表下的真实生活,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代价。这群看似光怪陆离的陌生人,实则站在差距巨大的城市与乡村之间,体会着近乎孤立的处境。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刘悦来和四叶草堂把社区的角落变成了花园。社区花园不仅把田园和绿色搬进了高密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更以植物为纽带,让本不相识的邻居变成了拥有共同目标的伙伴。在疫情期间,社区花园更发挥了超越以往想象的作用。社区花园可以联结什么?这是刘悦来和同伴在实践中的体会和发现,也是他们前行的动力。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一直不走寻常路。它是国内首个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也是最早开始开放线上动物直播、开放“云认养”的动物园之一。在流量时代下,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举措不仅为圈养的动物营造接近野生的环境,更让城市里的人有形无形接受着生命和自然教育。“任何生命的意义都不在于被他人观赏。” 逛动物园不仅是观看动物的过程,更让人得以看见自然里的人。
大家好,我是项飙。感谢大家对《你好,陌生人》对谈节目的关注。我们聊“陌生人话题”,不只是想说对陌生人更好一点,更想邀请大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审视和反思。
有一些现象和问题,我特别想听到年轻朋友的反馈。比如:
“魅力”哪儿去了?30多年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吹牛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看谁的朋友多,朋友多意味着自己能力强、有魅力。现在年轻人的魅力该如何体现?
在宿舍里和办公室相处,却可以保持“准陌生化”状态,显然不容易。在这样的空间中,究竟是如何保持陌生化的?眼神、话题、禁忌、红线、时空的错开……哪些是刻意的努力?哪些是不易改变的习惯?
陌生的好处是什么?保持陌生,是因为害怕熟悉会带来伤害,还是说,是因为朋友意味着麻烦?难道今天我们最大的痛苦是来自亲密和熟悉,而不是淡漠和疏离?
社恐究竟恐在哪里?是因为觉得彼此在无意识的评判,因而产生压力?还是因为觉得要理解别人怎么想会很累?我们今天好像每一次偶遇都会成为一个事件。但为什么父母辈、祖父母辈不社恐?相比国内,为什么欧洲的年轻人不会出现大家坐在一起却低头看手机的状况?
为什么我们对远方的陌生人会有道德激情,而对身边的陌生人视而不见?是否是因为,所有别人的事都是闲事,所有自己的事都是正事,只有远方的事才是大事?这对判断日常生活里哪些事情值得去注意,哪些事情不重要,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和能量?
能不能晒晒你的交友地图?我的印象是,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有范围很小的闺蜜或死党圈,也在全球的网络上拥有网友,但似乎没有从邻居、同学、同事、球友、乐友、妈妈同事的小孩这些关系中生长出来的一般朋友。在以前,这种“一般朋友圈”是爱情出现的基础。那么现在的爱情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在没有共同一般朋友的情况下,通过交友软件匹配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你们会聊些什么?
有什么文艺作品抓住了你们生活的现实和你们的焦虑?反过来,有没有什么焦虑大家都有,却很少有作品去表现?
除了以上问题,欢迎你们告诉我任何你想告诉我的内容,特别是我产生了误解的地方。
在听到你们的反馈之后,我将在五期对谈后录制第六期节目,回应大家的分享,解答大家的疑惑。知道了你我在哪些地方猜对了对方,在哪些地方猜错了,我们或许就彼此不陌生了。
参与方式:
1. 在本条推文评论区留言进行分享;
2. 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 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看见身边的陌生人# #项飙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各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每期对谈结束后,我们会以微信文章、精彩视频节选等多种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全面回顾。
此外,每期对谈的完整内容还会以播客形式在“三联中读APP”呈现,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和苹果播客等平台可以同步收听。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节目播客专辑
联合发起人
项飙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研究所所长
联合发起人
贾冬婷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对谈主持
段志鹏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对谈主持
何志森
建筑师,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
出品方: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创立的内容品牌。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项目监制:贾冬婷
项目统筹:袁潇雪
项目策划:叶嘉莉、段志鹏
内容传播:王菲宇、俞冰如
媒体合作:邵一雪、蔡华
直播统筹:宋洋、潘鸿
视频制作:王琛
播客制作:张天健、张译丹、杨茹茹 
视觉设计:王英男
特别鸣谢:Anke Meyer、何志森
微信订阅号改版,城市家的精彩内容无法被第一时间看到
打开城市家CITY+公众号主页
点击界面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不再迷路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