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小伙伴给我发了个图,然后还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他说专家讲35岁才考虑养老都已经晚了,怎么现在什么事情都卡在35岁啊。
之前新闻是说很多大厂到35岁就会优化员工,还美其名曰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现在又是专家说,35岁考虑养老要晚了。不过被优化的同时考虑养老确实有点晚,这连起来看还有点喜感。
就连最温暖的体制内,也把考公考编大部分招录岗位的年龄,卡在了35岁这个地方。

要知道很多人读书毕业以后,可能也就是到了30多岁才能成家立业有余力存点钱,之后考虑自己养老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调侃说,专家告诉大家35岁开始存钱养老都有点晚,也太搞笑了。
那大多数人不得刚上大学或者大学刚毕业就准备养老嘛,这未免也太不现实了。
虽然这确实是个过于理想、过于夸张的说法。但从远期的人口结构看,多数年轻人早点准备养老确实是没错的。
01
一个是大家基本都知道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国家老龄化程度是越来越厉害了。
养老金这东西是现收现付的制度,也就是上代人领这代人交的钱。你的钱交进去就被父母一代领走了。
账户给你记个数,等你年纪大了以后,按照这个计数和计算公式,从下一代年轻人交的养老金里面领钱。
并不是说你年纪大了领的钱,是年轻时候自己交的。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下,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
下一代年轻人太少了,意味着交的钱就会变少。那么这时候养老金替代率会降低,领养老金的年纪也会推迟。
虽然国家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充实社保基金,但在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问题持续加深的背景下,社保养老压力还是蛮大的。
另一个就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很多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可以互相帮衬。
所以照顾老人的重任到了下一代孩子身上,往往是一对小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
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红利尚存的年代里,一对城市中产小夫妻照顾四个老人,可能更多的是体力上的累。
因为毕竟城市中产家庭的老人们,都赶上了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二三十年,这时候人口红利也还在,起码年纪大了养老金是年年涨的。
很多人刚退休时候可能养老金只有千把块,经历了十多年的养老金上调之后,也涨到了三四千甚至四五千块。
他们的孩子也因为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就业机会不错的同时收入也随着国家经济增长而增长。
再加上很多城市中产家庭父辈都积累了点房产,可以说除了照顾四个老人身体相对比较累之外,经济负担是没那么重的。
但是等80-90后一代人退休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到老龄化,养老负担是越来越重的。
年轻人少了以后人口红利也没有了,这代人不管男女大概率都会赶上延迟退休到65岁。
这中间可能最难熬的是55-65岁之间的这十年,养老金还没有到领的年纪,但是出去找工作也并不容易
而他们孩子赶上的是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可能也多年停滞不前。
甚至有些人家的孩子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后,由于自身的竞争力不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需要父母一辈的补贴。
除了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之外,多数中小城市父辈留下的房子都伴随着生育率下滑和人口外流在不断贬值,不少老破小根本就卖不出去。
综合这些社会和经济基本面发生的剧变,我觉得专家讲养老规划要提早到35岁虽然让人焦虑,但其实也不无道理。
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如果还是基于过往几十年的经验过日子,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只怕为时已晚。
02
当然,也有部分人可能知道养老很重要,未来也想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但又因为养老时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所以当下并不着急。
根据麦肯锡2023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约70%的人知道要做退休规划却一直没有行动的。
我认为大家需要清楚的一个问题是,开始准备养老并不等于需要一步到位。
但早做还是晚做,在心态和利益上的差距会非常大,越早规划你就越有充足的时间,也有充分的容错概率。
一方面,在不考虑收益的情况下,早点准备时间充分的话,分摊到每个月压力不会很大。
比如说你要存100万作为自己的养老基金,分20年存的话每年只需要存5万,平均每个月四千多块。
但要是在5年内想要存到这笔钱的话,那么每年就需要存20万,每个月需要存一万多块。
可以看出你准备时间拉得越长,分摊到每个月份的存钱压力就会相对越低。
而且我们知道人的职业收入曲线一般是中年达到顶峰之后,伴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出现下滑。
多数职业并不是什么越老越吃香,而是越老越可能出现收入下滑甚至失业的情况,这时候收入可能会更低。
所以到了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想要存钱,其实难度是比一开始工作就存钱分摊压力要大得多。
是早点规划减轻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等到年纪大了再拼命存钱养老,相信多数人想想就很容易明白。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收益的话,在全世界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早点规划和准备养老金能享受到更高收益的概率会更大。
过去几年时间里面,我们其实一直在强调从长周期看,利率下行可能是个大趋势。
因为伴随着全球债务水平越来越高,利率持续维持高位会导致债务的不可持续。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看到过去几年不管是储蓄国债、理财产品还是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都在不断下行。
就连我们熟悉的年金险,预定利率也从刚开始的4.025%一路下滑到3.5%。
之后今年7月末又到了3%,之前3.5%的预定利率再次成为历史,这些都是我们亲眼见证过的
03
可以看到,随着利率下行,可选的产品其实越来越少了,而且同样金额的投入收益也是在降低的。
现在存款利率大概在2%左右,我自己算了下,按招行2.25%算,100万块在利率不变不往下走的情况下,满30年的总本息也就167.5万。
换做之前3.5%的存款利率,能达到205万,差了37万多。
但假设银行存款利率拉这么长时间不往下走,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现在倒是有个机会,可以捡漏,依旧可以在几乎无风险的情况下,锁定长期4%-10%的利益,且后续只会涨不会反跌。
同样是一次性100万的投入,30年可以积累到236万,折算单利4.54%。
那就是在3%定价利率时代,实际长期复利还能突破3.5%的金满意足5号
金满意足这个系列的产品我们几年前就有在介绍,在利益方面都是第一梯队的。
只是这个高息产品很快也要没了,我们已经收到通知,金满意足5号从12月31日起,取消31岁(含)及以上的被保人选项。
也就是说,届时31岁以上的朋友就无法购买了,至少有一大半人都失去配置资格。
这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产品利益相对太高、使用也相对太灵活。
假设30岁男性朋友,每年投入5万作为养老储备,连续存入10年,这份保单长期复利可突破3.5%,单利可达到8%及以上。
1、70岁前增长快、利益高,可按需取用
第10年,保单里的钱(写进合同的现金价值)能到57.9万,复利利益是2.66%,折算单利2.88%。
相当于买到了一份10年期、年化近3%定存的效果,即使放现在都很不错了,以后还会更香。
第20年会有77.8万,复利利益是2.87%,折算单利3.59%。
第30年会有104万,复利是2.92%,折算单利4.28%。
这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可能是不定时不定量的,但只要有需求就可以从里面取钱。
假设第20年需要10万块急用,就可以从金满意足5号取10万出来,剩下的67万多还会继续增值,不受影响。
可以当做家庭备用金、孩子教育金,也可以当做提前退休生活费或者退休前期的旅游基金等。
2、70岁起变成固定养老现金流,最高可领至106岁
假设前期一直没取用,70岁起每年能拿101650元(也可选60或65岁起领,但70岁利益更高),下可保底拿10年,上可最高领到106岁。
80岁累计拿了111万多,此时账户里还有74万多现金价值,折算单利6.4%;
90岁累计拿了213万多,此时账户里还有38万多,折算单利8.59%;
金满意足5号 只要活着就能继续领,一直到106岁满期为止。
养老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健康还是卧床,头脑清晰还是思考缓慢。所以必须有一笔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确保在最差的情况下,不需要动脑也不需要到处奔走就能拿到这笔钱,而且即使被骗走还是被啃老,后续每月也还能拿到一笔生活费。
而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无法将存量资金变换为比较稳定的现金流,还能给到这么高的确定利益。
可以看出金满意足5号 的2个突出优势在于:
对比一般理财,除了能在基本无风险的情况下拿到4%-10%的利率外,还解决了养老最核心的稳定现金流问题。
对比一般商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制度等产品,金满意足5号在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之前,现金价值增长快利益高,可按需取用,解决了养老产品周期太长、灵活度低的问题。
确实是当前大环境下很稀缺的高息、稳健的产品。
只是因为利益相对太高,且行业内有一定政策变动,金满意足5号要收紧购买范围了。
从12月31日起,取消31岁(含)及以上的被保人选项,届时31岁以上的朋友将无法购买。
金满意足5号今年10月份才上线,才2个月就大范围收紧,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按照这个情况,30岁以下人群或许也会在不久后关闭投保通道。
但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调整还是下架,已经买到手的产品都不受影响,是否能踏上这趟车踩到红利才是重点。
想给自己存一笔稳健的钱、存养老金、教育金,都建议抓住机会好好考虑。每个人情况不同拿钱会不一样,
可以点下面链接免费预约顾问咨询,如果后续购买的话,也是需要他们来协助的:
预约后顾问会用座机联系,是0755开头或者本地的固话,注意接听。
现在这个时期还能持续的红利太少,储蓄险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了。
之前的老读者,早点看到的买了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晚点可能买了预定利率3.5%的产品。
等于是在长期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给自己锁定了一个长期的利率,基本没有人后悔购买,只有遗憾没有多买的。
现在在3%预定利率时代,可以达到3.5%复利的高利益产品也要没了。
而且大部分人、大部分家庭其实都有配置养老、教育以及稳健资金的需要,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珍惜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