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对于某些人来讲,是一个温暖的字。
对另一些人来讲,却是一个窒息挣扎、痛苦无力的字。
从下面的一个场景,你能感受到妈妈对女儿的爱吗?
这是晚上九点,我接到的工作微信。
小菁妈妈:“十一假期,我去陪女儿,咨询暂停,整个假期我都去学校陪她。”
我:“我们咨询已经做完了,如果下次咨询请假顺延,也希望小菁自己跟我请假哟。”
小菁妈妈:“对了,能把我们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发给我吗?我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
看着这位妈妈顾左右而言他,我知道,她开始焦虑了。
她继续说:“女儿很信任你,也很喜欢你。我想跟您通话一下,不超过五分钟,可以吗?”
接通电话后,我才知道,小菁妈妈怕我是骗子,把女儿骗走。
她身边的朋友说,她既不知道咨询师的名字,也不知道咨询师和女儿是如何工作的。
而事实上,我与小菁已经咨询快9个月了。
通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她焦虑的点。
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女儿不再是之前那个什么事都依赖她的女儿了,也不再频繁打电话给她。
即使她打给女儿,女儿也是有空就接,没空就错过或不接了。
这种感觉,让她感到威胁,仿佛女儿不依赖自己后,作为妈妈的价值感消失了。
通话的过程中,我给予了这位妈妈共情和理解。
我也把自己的专业背景及相关信息发给她,给了她稳定感和确定感。
通话结束后,她又发了一句话:“你们的咨询继续,是我太焦虑了。希望她能越来越好,不受我的影响。”
作为心理咨询师,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很多次。
经过多次咨询后,50%的父母会断掉心理咨询,拒绝让子女成长;
20%的家长会用各种方式告诉子女,咨询很费钱,也没有大用处,甚至用指责孩子的方式,来停止咨询;
20%的子女会觉得我不能好。
好了,父母对我更糟糕,还不如停在抑郁的状态里,每天吃一顿饭,睡到自然醒,不用学习,不用工作,家长还能心疼我,关心我;
可能只有10%的家长会像小菁妈妈一样,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对咨询师的不信任。
并在坦诚沟通后,继续支持子女获得心灵上的成长,成就子女未来的幸福。
在小菁小学四年级时,病魔夺去了父亲的生命。从此,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为了不让小菁受委屈,妈妈并没有改嫁。
妈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不算太忙,加父亲去世后留下的财产,足够母女一辈子衣食无忧。
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小菁身上。物质上很宠她,同时对小菁的要求也很高。
一方面,小菁的成绩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小菁还是个听话的乖孩子。
她不仅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且高一时,各科成绩都能排在年级前几名。
就在妈妈畅想着小菁考入名校时,女儿却因为与同学的一次闹矛盾,而情绪崩溃,请假一周在家休息后,再也不愿去学校。
后来,妈妈决定让小菁请假休学。
在休学的一年里,她陪伴女儿一起学习,最终参加高考。值得庆幸的是,小菁考上了一本。
但在小菁的讲述中,却呈现出另一个现实。
妈妈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每次在外有啥不愉快,回来对着小菁就是一顿情绪输出,小菁能做的只有忍住眼泪,不哭出来。
等妈妈气消后,会抱着小菁认错,说自己多爱她。
让小菁记忆深刻的是,当妈妈认错,但她不想回应时,妈妈就会跪在她面前,一边哭一边打自己耳光,说:
“我不配当妈妈,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你原谅我。”
在生活中,妈妈事无巨细地安排小菁的生活,包括饮食、作息、穿着、兴趣班等。
例如,她会规定小菁每天吃哪些食物,何时睡何时起,穿什么衣服。
在学习上,妈妈要求她比所有人更优秀,并严格监督她的学习进度。
如果小菁的成绩不如她意,妈妈会借着各种事情发脾气。
此外,她还强行安排小菁的兴趣爱好,规定小菁必须学钢琴或舞蹈,而不考虑她究竟喜不喜欢。
在社交活动中,妈妈规定小菁只能和成绩好、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朋友,甚至偷看小菁的QQ聊天记录。
如果小菁与她不喜欢的人交往,会受到她的强烈反对和干涉。
这些年来,小菁一直都在按照母亲的标准去读书、交友、生活。
然而,渐渐长大后,她发现自己无法找到真正的朋友。
并因此感到烦躁、焦虑、孤独、无助。这种情绪,在大学时愈发严重。
小菁在大学选了商科专业,这是母亲希望她选择的专业。
因为母亲认为,这个专业更好找工作,也希望小菁进入自己的单位,借助她的人脉步步高升。
然而,小菁在学习时,遇到了巨大的坎儿。
高等数学对她来说很难,尽管她拼了命地学,成绩却一落千丈。
她很用功,但就是无法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同时,小菁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商业,越学越感到厌烦。
她开始抱怨,不知道还要不要读下去,自己难道只有这个选择?
小菁开始频繁和母亲通电话,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安慰和支持。
然而,母亲无法理解小菁的痛苦。每次听到小菁的哭声,都非常自责,怪自己帮不上小菁的忙。
这让小菁感到更加无助。
她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心事,也没人可以给她指导和建议。小菁感到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渐渐地,小菁的情绪开始恶化。
母亲带孩子去了心理科,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在教室里,听到同学按笔帽的声音,都会让她坐立不安。
在食堂吃饭时,听到钥匙串抖动的声音,会怀疑有人想要害她。
小菁变得越来越孤僻,她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做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来情绪的决堤。
在这种情况下,小菁的母亲开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她希望女儿可以通过咨询,走出困境。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在一种专业纯粹的关系中,去帮助来访觉察并认清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是什么,如何让阻碍演变成自己的前进资源。
因此,我会去协助小菁觉察到——
她焦虑情绪的来源,对母亲的依赖,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
小菁开始学会自我赋能、自我肯定,学会重建内在的自我稳定感和确定感。
更有力量面对自己的情绪,也能更坚定地面对母亲的情绪。
在最近一次咨询中,小菁告诉我,自己开始欣赏周围的同学,也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男生,但并不准备表达,她希望自己能带着这份美好继续前行。
小菁妈妈在发现女儿的变化后,既欣慰又担忧。
她高兴的是,看到小菁变得独立和自信,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她。
但同时,她也害怕小菁会远离她,不再需要她的关爱和支持。
于是,才有了那晚母亲突然的质疑。
她不知道心理咨询是用了什么方法,能让小菁变得独立起来,对我又喜欢又信任。
她害怕女儿对我的喜欢与信任,超过自己。
其实,我是一名以人本主义出道的心理咨询师。
在从业后,开始接触家庭治疗和精神动力的概念。
而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尊重、理解和支持来访者,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认同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以人为中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倾听”......
这些都是极具人本主义特色的理念,有助于来访者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
比如,我和小菁的咨询,就是帮助她认识到她对母亲爱恨交织的情绪模式,并教会她自我赋能。
同时,我也为小菁提供情感支持,让她感受到关爱和理解,从而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母亲通过那晚的沟通,明白小菁并非远离她,而是在痊愈、在成长。
她决定继续支持女儿的心理咨询,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好地支持和理解女儿。
小菁明白母亲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但她需要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空间。
她也开始与母亲聊得更深,让母亲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想法。
母女的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与深刻。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娅说过: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她还提到,真正成功的父母,要做到让孩子尽早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仅让孩子依赖自己。
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去创造性地思考、去无拘束地生活。
分离的过程,会伴随着痛苦,但也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未知。
同时,父母也需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作者:心理咨询师胡岳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身体受了伤,我们会去消毒、上药、包扎、谨慎护理。而心灵,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因为伤口更为隐秘,放任不管,它更难愈合。
如果你也有尚未处理好的创伤,那么,相比于熬着,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可能是更好的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下面这位正统心理学专业出身、经验丰富的咨询师——胡岳
胡岳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咨询师,从业达9年6个月,理论和实践经验夯实,擅长以人本主义取向、萨提亚疗法、家庭治疗等处理婚姻家庭、情绪管理和亲子教育等议题。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不妨和咨询师聊聊。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局,胡岳老师特地开通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50/次的咨询,现价仅325元/次
给自己一次发生改变的机会↓
如果,你也有被过分控制、被情感忽视、被家暴等未愈合的童年创伤,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