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底,“四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曾国藩在中年失意时,通过读“四书”,领悟了处世之道;
国学大师钱穆将“四书”列入“中国人必读的九本书”中,并且说“至少我自己是得了这几部书的好处,所以我到今天,还能觉得做一中国人也可有光荣”
然而,到了现代,更多人只道“四书”好,却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还有一些人会疑惑“这些相距千年的书,还有必要读吗?”
《四书章句集注》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今天为什么仍需要读“四书”?
提起“四书”,很多人会下意识觉得它们是四本艰涩、枯燥,且有些老旧的书,读这样的书常会引起人们的质疑:“重读它的价值在哪里?”可现实的情况是,似乎没有人能不被儒家文化浸染,没有谁不会对传统与儒学产生点儿情绪,无论是好还是坏。
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也不例外。他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中坦言自己在80年代对传统与儒学的态度和许多人相似,虽然不是全面反对,但也有批评,认为传统文化不注重个人权利。然而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陈来先生受杜维明先生的影响,视野渐渐打开,“不全用激进主义的态度看待儒学”。与此同时,陈来注意到在美国基督教的传统无处不在,这促使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一个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仍然能做什么?陈来先生自己就是在那段时间,对传统与儒学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1987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研讨会上,他提交了一篇论文《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提出了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肯定。文章针对的是当时的改革问题。陈来指出,本来改革开放是一切向前看,团结一致,不纠结历史,齐心搞“四化”。但有些理论家却提出“一切向钱看”的口号,这是理论家陷入迷失的表现。
“怎么能一切向钱看呢!有些东西要向钱看,但不能什么都向钱看。经济核算,必要的向钱看是需要的。但是人生理想,就是向钱看吗?一个社会最高的价值,就是向钱看吗?”陈来先生强调,一切向钱看,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传统。
陈来先生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儒学作为一种价值理性,仍有强大生命力。“儒学不是不支持改革,但它有它的特点。光有改革不行,还要有价值和精神的补充,需要一种人文主义的世界观来引导中国人的一般精神方向。”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领先水平。主讲课程“中国哲学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著有《朱熹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仁学本体论》等四十余种。
就像陈来先生说的,儒家的任务或功能,不是直接推动改革,而是提供和现代化改革相补充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来引导人的一般精神方向。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在商业化市场盛行的时代,需要一个价值体系对现代化加以调节。而传统价值的继承和转化,既能满足人的终极关怀的需要,也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正面的作用。
为什么是“四书”?
哪些文本最能体现中国性的问题?面对这个亦简单亦复杂的问题,陈来先生举了“四书”,他认为就价值观来讲,“四书”是中国性的代表。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它们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义。《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大学》一般认为是曾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一些基本思想,《孟子》表达的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孟子的思想,即第五代儒家思想继承人的思想。
虽然“十三经”中已经包含了《论语》,甚至都有了《孟子》,但是在“十三经”的时期它并不是中心。而朱熹是第一个把这四本书合称为“四书”的人,并写了本《四书集注》。到了元朝,朱熹的《四书集注》被选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答案,并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关于“五经”和“四书”的关系,朱熹曾有一个比喻,五经好像是粗合,也就是稻谷,四书则是熟饭。“五经”所承载的很多,“四书”则是浓缩后的精华。
可以说“四书”体现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不管你用怎样的具体名称来命名,它都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即中国人所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对它最规范的陈述和表达就是从“四书”中来的。
怎样读“四书”?
针对许多人对“四书”的误解与陌生,在音频课程《品读四书》中,陈来先生力求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观照儒学经典,通过品读《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梳理儒学核心思想的缘起和历史演变,提纲契领地讲述儒家伦理和治国理政的观念体系如何造就了中国文化和制度的形态。
不仅如此,陈来先生着眼于当下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分析,点明当代中国应从儒家思想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建构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现在各方面都提倡“大家小课”。愿这门“小课”能够帮你厘清“四书”脉络精要,辨别中国哲学思想的瑰丽与深刻,经由对中国传统经典的亲近,从中汲取持恒的力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