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昨天聊到了二胎的异同《生二胎的纠结......》,小伙伴糖果妈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单是我们二胎家庭发现孩子的差异,双胞胎也一样,今天请她来说一说。
大家好,我是糖果妈,准确表述,我是糖糖果果的妈妈。我跟小土认识的原因,是因为我家有早产双胞胎,4个月夜里不睡觉要起来耍。
她俩现在8岁多了,这期间,我给小土的号投稿过很多小姐俩的故事,包括31周早产的坎坷《早产儿》,幼小衔接的趣事《双胞胎》,以及两个孩子的不同《性格差异》。
之前糖果还没入学,没有面对学业压力,所以很多不一样,还只是停留在吃喝拉撒的生活层面。现在姐妹俩也3年级了,更多的不一样逐渐展现,里面有我对女儿的记录,也有我一些思考和困惑,一并更新一下。
  01  
长得亲妈都分不清,但性格有差异
糖果是同卵双胞胎,两个人抱回来,我夜里就喂错过奶,一个喂撑了,另一个饿得直嚎。这样的乌龙大一点好很多,但是偶尔着急,还是会花眼认错。
尤其是声音,两个闺女的声线一模一样,每次接电话都得问一下,你是谁.....自己娃都分不清,亲爹亲妈也是很汗颜了。
长相上复制粘贴,但是性格上从小就不同。
姐姐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子,吃饭呼噜噜埋头扒,经常吃得满身满地都是;妹妹细心优雅,喝汤要用汤匙、夹菜要用公筷,赶上现在冬天,经常热饭吃上冷食。而夹在中间的妈妈,一会提醒这个别烫着,一会提醒那个你快点啊,人格十分的分裂。
急性子、慢性子这个,从吃奶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做父母的,也都尽力去引导,可以说是用尽招数收效甚微。最后只能默念,天生的自带的,就是这么难以撼动。‍‍‍‍‍‍‍‍‍‍‍‍‍‍‍‍‍‍‍‍‍‍‍‍‍‍‍‍‍‍‍‍‍‍‍‍‍
  02  
兴趣和偏好不同‍‍‍
糖果是2015年出生的孩子,她们出生后,育儿这个主题,逐渐从官方接棒到了民间,我借此听到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印象深刻的一个,是说不要标签化孩子。
我牢牢记在心里,所以我不让家里人称呼她们姐姐妹妹,怕给姐姐带来负担,妹妹带来服从。说实话,现在再回头看,多少觉得自己一知半解、刻舟求剑了。
老话说7岁看老,到8岁时,其实基本能看出一些事实了。到了这个阶段,不想尊重现实,现实也会打脸打到你尊重。
我家目前的现实是,糖糖偏理科、果果偏文科。这个偏向是非常明显的,她们在校虽然不同班,但是学科老师是共用的,没有家长或者老师引导的功劳,就是天然分化成了这样。
其实这一点,小点的时候也有所表现,比如糖糖很喜欢搭建、喜欢拆解零件、自学了魔方还原、数学竞赛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性格慢些沉稳些的果果,小时候就爱看书,大一点了开始写诗,看树看花看江看湖,她都能代入自己的情感。
我家爸爸是工科生,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文科生,爸爸是慢性子而我是急脾气,糖糖性子急我一直认为她会随我,文科的感知力更强一些,但是很有趣,交叉遗传,姐姐反而是跟了爸爸思维的那一个。做事情会列一二三,没有意义的事情不想多思考,从不伤春悲秋。
糖糖觉得写东西太费手了,而数学,勾勾画画就能出来答案,很是好玩,愿意寻觅点题做做;而果果呢,记录生活就像是她的职责一样,但让她动脑子算题,退避三舍。
当然我家的数据库太微小,不说明任何问题,但是我家呈现的这个现象,很是宽慰我周围的家长朋友们,原来不管父母如何用力,孩子都带着自己的特点而来
家庭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不用那么焦虑,因为孩子真是天生不同
‍‍‍‍‍‍‍‍‍‍‍‍‍‍‍‍‍‍‍‍‍‍‍‍‍‍‍‍‍‍‍‍‍‍‍‍‍‍‍‍‍‍‍‍‍‍‍‍‍‍‍‍‍‍‍‍‍‍‍‍‍‍‍‍‍‍‍‍‍‍‍‍‍‍‍‍‍‍‍‍‍‍‍‍‍‍‍‍‍‍‍‍‍‍‍‍‍‍‍‍‍‍‍‍‍‍‍‍‍
  03  
不同的大脑,碰撞的人生
我父母那一代,甚至到我的哥嫂,全部从事和文科相关的工作。我们家人靠着能写,在单位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到了我,现在也从事和写东西相关的工作。
除了遗传这点以外,我觉得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我很小时候还没上学,我爸就念叨,我们家人数学是不通的。考的不好了,我爸会说看吧亲闺女。我很早,就觉得我的基因里,没有喜欢数学这部分。这部分心理暗示很是强大,好像学不好数学才是合理的。高考数学90分及格,我考了91,成绩最好的一次了。
到现在呢,每每当我看见糖糖兴高采烈拿这题跟她爸讨论时,我常常觉得不可思议。反之,我队友这种一路理科,现在还在从事算法方面工作的,觉得我这种做个饭买个菜,都能写个几百字心情记录的,也是难以理解。对他有个会写诗的女儿这件事,感受是又骄傲又诧异
所以在“这个女儿怎么不太随我”这件事上,我俩是有共同语言的。
另一件有共同语言的事,是我们都认同,目前的这个形势,是不能太过偏科的。
不管喜不喜欢,我们家里,都是要拽着她们往前走的。可能在辅导方面,会优先考虑因材施教,不要让孩子对这门学科感到痛苦,但也不能随着她去,不喜欢就不学了。即使是不喜欢,也要保持这们科目的出现率,保持个眼熟的关系都行。‍‍‍‍‍‍‍‍‍‍‍‍
我们在学前,也会受困在孩子的兴趣这件事上,一直被她飘忽不定又很难坚持的兴趣牵着走;而到了现在三年级,就会明显的看到,等有了一定成绩有了正反馈,兴趣就随之而来:糖糖喜欢数学,是因为在思维这条路上,她一直有奖励有“糖”吃;而果果喜欢写写记记,也是因为作文会被当范文,而数学呢,吃力算了半天,也没被表扬过,而难题算了半天,又攻克不了很是挫败。
这点上,孩子越大,和我们大人越类似,你的工作如果得不到正面肯定,即使发给你工资,你还是会痛苦会怀疑;而这项工作,在你刚开始做的时候,本来是快乐值最高的,因为那时候,有金钱和获得感的双重刺激。持续正向激励,对谁都好使。
所以根本上,我和小伙伴们也讨论过,是找到孩子能够到的那个激励点,让她跳起时能拍到。如果这个点就在原处,她会倍感无聊;如果这个点太高了,她会满心挫败。我们家里在尝试的,是面对两个不同的孩子,帮助找到她们各自的摸高点,得到一些正反馈,让她主观意愿上,愿意走下去。
这挺难的,近期才因为两人对数学不同的反应速度,把队友气到跳脚。我也时长因为糖糖不肯踏实写作文犯过愁。怎么办呢,也没啥更好的办法,只能多加自我修炼,我俩互相提醒着,慢慢往前走吧。
‍‍‍‍‍‍‍‍‍‍‍‍‍‍‍‍‍‍‍‍‍‍‍‍‍‍‍‍‍‍‍‍‍‍‍‍‍‍‍‍‍‍‍‍‍‍‍‍‍‍‍‍‍‍‍‍‍‍‍‍‍‍‍‍‍‍‍‍‍‍‍‍‍‍‍‍‍‍‍‍‍‍‍‍‍‍‍‍‍‍‍‍‍‍‍‍‍‍‍‍‍‍‍‍‍‍‍‍‍‍‍‍‍‍‍‍‍‍‍‍‍‍‍‍‍‍‍‍‍‍‍‍‍‍‍‍‍‍‍‍‍‍‍‍‍‍‍‍‍‍‍‍‍‍
  04  
人生很多快乐在金钱之外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应试教育过来的,也都因为学历受益。但人生不是高考完就结束了,后半辈子还有好几个18年。
到了中年,脱离了虚荣心和高欲望之后,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滋有味的,很多都是金钱提供不了的。
比如,感知幸福的能力。可能普普通通的生活,有的人吃到好吃的会超级开心快乐,而有人山珍海味却味同嚼蜡。
再比如,感受善意的能力。提醒自己和孩子,这世界没有那么多应该,你对别人好,别人才可能回报你好,争着抢着去做主动释放善意的那个人,才能处在人间很暖的正向循环里。
生活中的“可教时刻”其实远远大于课本,把她养成更好的一个人,这其中的甜美和苦涩,也都是父母独享的,人生体验的一部分。生养孩子这件事,之所以让人不断想学习想交流,也是因为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
很可能别人行之有效的那一套,搁到自家孩子身上,就立刻哑了火。人生都没有雷同的,更何况是我的双胞胎女儿。不同就不同吧,不同就去体会不同的乐趣。
过程越不容易,结果也许会更为欣喜。
全文完。
连双胞胎都有这么多差异,不知道有没有宽慰到你?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聊聊。另外,延续昨天二胎的主题,视频号聊了《二胎难在哪》,说来都是泪啊.....没有关注视频号的朋友帮忙点个关注,这样就可以经常见面聊啦。▼
聊天系列,更新了好几期了,之前小伙伴们问了一些问题,大家想看哪个?聊什么你们定,其它主题也欢迎大家评论里留言。▼


1️⃣孩子上小学后,时间越来越少,你觉得有哪些兴趣要一直坚持下去的?

2️⃣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家长,你能接受孩子考不上大学吗?

3️⃣你有年龄焦虑吗?(30-40岁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一下子就老了)

4️⃣你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会发火吗?怎么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骂孩子?

5️⃣如果有下辈子而且能选择,你还会选择做女人么?

6️⃣孩子读书这么苦,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教育投资依然值得吗?

7️⃣现代生活中,孩子物质丰富的前提下,怎么让他有自驱力?

8️⃣如何把握鸡娃的平衡,既不让孩子颓废也不让孩子压力过重丧失动力?
上周休整没有开团,这周的团预告一下,是怕冷星人的福音——雪地靴。我现在在家每天都穿那个拖鞋款,又暖又不闷脚,娃都跟我抢。▼
有需要的朋友记得等我们哈,预约一下直播,一双雪地靴,从头暖到脚,出门再也不怕冷了。▼
家有5年级和1年级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 
2020目录】【2021目录】【2022目录
近期一些文章,错过的朋友可以点链接查看。▼

探讨|《
养孩子是不是因为父母的自私?

思考|《
“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

感慨|《人到中年,要操心的事有点多
视力|《
拿走收藏|近视防控30问

思考|《“我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练字|《捡到宝了!省下大几千的写字班
英语|《学英语,这台小机器有大用!
阅读障碍|《写字费劲、默写狂错
纪录片|《娃睡了,我偷偷看这些解压

规划|《学业规划,我是这样想的
二胎|《生二胎的纠结.....
顺手点个赞,点个再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