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不山大叔
娱乐圈这两天好不太平:前有五月天假唱风波余音未了,后有杨丞琳公然抹黑大河南,风波还都发生在演唱会。
事情是这样的,12月9日杨丞琳在郑州开办演唱会,当得知有小情侣在演唱会现场进行亲密互动时,她突然头脑发热回应粉丝,脱口而出说了下面的话:
“河南人不可以这样,你们一直有一些名声,爱骗人的事。
你们不要骗我哦,郑州人你们太坏了一直骗我。”
甜瓜带您看现场👇👇👇
虽然这些话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作为公众人物竟然以讹传讹,说是惹了众怒也不为过。
后来,多位市民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投诉。
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南人爱骗人”的词条立刻炸上热搜。除却其它官媒,最愤怒的要属河南共青团了,只见团团连发两条微博,严厉批评不当玩笑话。
12月10日,杨丞琳在微博为玩笑话向公众致歉。
然而,公众对其不当言论并不买账。
“狭隘的地域黑,只能说明她的险隘和无知”;
“208们能不能好好修修学再出道”;
“玩笑话才是真心话”云云。
当然也有粉丝极力维护,反攻网友们上纲上线。
在我看来,公众的愤怒并非小题大做。
俗话说,不知者无罪。但这话用在杨丞琳演唱会风波不合适,因为她说的是:“你们一直有一些名声……”。
很明显,杨丞琳对这番话的语境门清。但演唱会现场发生的事和她所谓的“一些名声”有半毛钱的因果关联吗?
众人当然知道这是一个笑话,也没有哪个理智的成年人将地域黑的笑话当真。
诚如湾湾同胞偏信某公众人物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
也有不少人调侃台湾同胞吃不起榨菜。
何为玩笑,它被满足的前提是被调侃的人不觉得被冒犯。
在一对一的语境里,我们尚不可胡言乱语,信口雌黄;何况她说的是“你们河南人”,那些用力狡辩的粉丝能代替全体河南同胞吗?
再者,即使是玩笑,每个“不经意”的背后,也在无形中加剧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刻板印象。
作为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人物“出言不逊”,不难理解这种玩笑话为何会惊动官媒怒批。况且前不久因为音乐节,河南刚经历一波地域黑。
这次好端端的又被伤口撒盐撒。
祸从口出,一句玩话暴露的不仅是无知,更是偏见。
这是身为偶像的职业道德的缺失,也助长了地域歧视的恶习。
现在的明星,和过去的文艺工作者简直云泥之别。
能开演唱会,是粉丝支持,才能站得高。
为什么今天登高跌重?
偶然中有其必然,其实杨丞琳是口无遮拦的惯犯,光是抹黑城市或历史的事件一抓一大把。
最令人愤怒的便是对国殇的调侃,2006年中国新闻周刊重新报道,杨丞琳为当年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不当言论道歉。
艾青有首诗流传甚广: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台湾和大陆血脉相连,而河南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发源地,理应得到我们善待、厚爱,而公众人物更应该传播美好。
其实,当我们以狭隘的偏见抹黑他人时;
可能忘了,在地域黑这条鄙视链上:
无人幸免。
(杨丞琳风波中又一场地域骂战)
讽刺的是,在这场风波中,地域黑仍在进行……
无论来自哪里,都会被地域黑爱好者逮住机会大肆嘲弄一番。
而说起来最无辜的受害者,还属河南。
“河南人偷井盖”的恶名流传江湖,河南人成了怒刷优越感下的牺牲品。我们以为只是打嘴炮,但对户籍是河南的朋友来说,却真切影响到正常生活。
曾几何时,女孩找工作因户籍是“河南”而被婉拒。
这难道不荒唐?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地域黑,也可追溯到河南。
中国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对地域黑的早期记载。
例如,《列子》中记载了一个杞国人因为担心天塌下来而忧心忡忡的故事,从而形成了“杞人忧天”这一成语。
这位杞国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被地域黑的第一人。
另外,在先秦时期的出版物中,宋国成为了被黑最多的国家。诸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妇人之仁等事,都被归咎于宋国人。
宋人作为愚顽的代名词,几乎是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的共识。
而宋国,就是如今的商丘。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不仅传千里,甚至传千年。
偏狭之人是非不分,借题发挥,哪里有极端的社会新闻,他们就蜂拥而上,以讹传讹,甚至化身成键盘侠,掀起一桩桩网暴。
说白了,易被地域黑带节奏干扰或主动带节奏、贴标签的人。
他们都有共同点:缺乏理性认知和正确表达方式。
他们往往离科学、常识、规范很远,远得难以想象。
这群人往往也是“地域黑”的主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只有无知者,才会将偏见挂在嘴边。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希望杨丞琳能真正做到痛定思痛,别把好不容易积累的路人缘败光了。
点亮“在看”,河南的美值得被看见。
也愿我们冲浪时,不被懈怠之言蛊惑,不被愤怒占据理性。
在你我家乡多的是:暖人肺腑的真善美。
它们或在楼上楼下的邻里间,或在充满烟火气的早市里,或在人来人往的行道上……
善良每天都在你我的城市流动着。
不是吗?
希望我们的家乡都被人所爱,希望人们谈及它时都能发自肺腑地微笑。
点亮“在看”
抵制地域黑,从你我做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