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快照
  • 科学只探究自然界。
  • 针灸的功效以及生理机制,可以用科学来研究。
  • 科学证据支持针灸能有效治疗某一些症状,而对另一些症状无效。

医学多年来一直受益于科学研究。只要回顾一下最新的历史,就会发现医学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抗生素、疫苗、维生素让我们不必忍受导致我们祖先残疾的疾病,比如坏疽、脊髓灰质炎、坏血病等。
在欧美,医学与科学共同发展,因此这两个学科相互影响不足为奇。然而,并非所有医学传统都与科学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草药学、顺势疗法、传统中医等都源自传统文化。
针灸是一种中医技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些人声称针灸已被“证明”有效,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骗术。科学能否帮助我们弄清楚针灸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图:针灸有悠久传统,把针刺到身体的特殊位置,用来治病或减轻疼痛
针灸据称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些效果属于自然界范畴。而科学探究的是自然现象,因此它可以研究这些效果。已经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网球肘[1]、创伤后应激障碍[2]等疾病的功效的科学研究超过4000多项
有证据表明,针灸可以有效治疗恶心和疼痛等一些症状[3]——尽管通常治疗的不是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例如,它可以帮助缓解网球肘引起的疼痛,但不被认为有助于治疗炎症和肌腱撕裂,而炎症和肌腱撕裂是造成这种伤害的根本原因。尽管如此,缓解疼痛和恶心等症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医疗成果。下图展示了一项58名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使用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图:该图展示了一项58名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使用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2]。
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可以告诉我们针灸何时起作用。但科学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吗?答案取决于我们想去研究哪一种解释。
根据中医理论,针灸的基础是“气”的概念,“气”被认为是一种赋予生命的能量,通过特殊的通道在体内循环。针灸被认为可以释放这些难以察觉的通道中的堵塞,恢复体内的气血流动。根据这种观点,“气”是一种无法感知或观察到的神秘力量,而且由于科学侧重于通过观察获得的证据来检验有关自然世界的想法,因此针灸的这些方面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图:18 世纪的中国针灸图表。
当然,当针灸在2000多年前首次出现时,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还少得多,可用的科学工具也较少。现代科学家研究针灸如何发挥作用,并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神秘的过程。相反,他们进行仔细观察,以更多地了解针灸的自然生理基础。这项研究正在进行中,但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内啡肽(人体自然产生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内啡肽的化学结构与吗啡或鸦片相似,与这些药物一样,众所周知可以止痛。针灸可能会刺激这些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的产生,从而影响大脑感知疼痛的方式。
针灸疗法的某些方面(其功效和生理机制)可以通过科学来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研究全面支持或拒绝使用针灸作为医疗手段。科学可以告诉我们针灸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有证据支持它对某些医疗问题——尤其是某些类型的疼痛——的功效。关于针灸如何缓解疼痛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对疼痛的研究很复杂,部分原因是它必须依赖于人们对其主观体验的报告。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安慰剂,针灸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可能会进一步阐明针灸疗法。
拓展阅读
  • 了解科学可以研究什么课题,阅读公众号里的合集“它是科学么?”

[1]Tsui, P., and M.C.P. Leung. 200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between manual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tennis elbow. Acupuncture and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27(2):107-117.
[2]Hollifield, M., N. Sinclair-Lian, T.D. Warner, et al. 2007. Acupuncture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5(6):504-513.
[3]Acupuncture. NIH Consensus Statement Online, 1997 Nov 3-5, 15(5):1-34.
Understanding Science. 201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3 January 2017 <http://www.understandingscience.org>.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科学|技术|教育|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