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日这天,上海下起微雨。负责初审入选的5位评审围坐在长桌两侧,晨间的倦意还未完全褪去。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他们将从851部投递短片中筛选出70部进入下一轮。
5周年之际,NOWNESS天才计划也迎来投稿量最高的一年,面对庞杂的投递作品,我们决定先用一张图表,记录下本届短片的生态分布。它也许不具备统计意义,但也能一窥这一年间,华语短片创作者们正在探索什么,又都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哪里。
关于短片,我们还有多少不知道的事?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似乎被推进了创作者们营造的新漩涡里。以往被制订的准则,变得不再适用;当我们试图确立一个有别于长片的评价体系时,发现连确立体系本身,似乎也与短片相悖。关于短片,当我们想要知道得越多,反而了解得越少,最终发现,这片领域尚有许多未知值得探索,我们仍未知晓关于短片的所有事。
一整天的讨论,评审们频繁抛出观看短片时出现的各类议题:类型本土化、女性视角、专业主义、影像公共性……这一系列讨论被整理成如下札记,作为入围作品推选的部分依据,也将伴随着天才计划的探索继续丰富下去。
段炼
动画如今已成为短片创作力量中最成气候的一支。今年投稿的大量动画里,我看到了很多已经相当成熟的作品。每年在这个类型中都能持续出现好的作品。大家觉得呢?
今年动画的存在感确实很突出。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部分创作者会将实拍内容与动画美学作结合,这样的尝试对有些作品也许是锦上添花,但对另一些作品来说可能有掩盖自身创作缺陷的嫌疑。
马海蛟
郭容非
我觉得很多动画的优势在于它短小精悍,因此也容易被人记住。
作为一个做动画的,我更喜欢用另一个标准来衡量它。可能一些作者花了很大力气做出来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会被误认为讨巧,而另一些被高估的作品,实现起来并不难。今年的动画作品就是“少而精”,是实验性和形式感中最出彩的一部分。从构成的美感,隐喻的深度,成相的方式,到制作的材料,很多动画短片都令我惊叹。
马维佳
叶先开
今年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小孩子的故事,有一些是通过孩子的视角讲成人世界,有一些是讲小孩子自己的世界,有一些则是用小朋友的形象作为一种象征在讲某种寓言故事。
其中还有好几部影片在讲性启蒙。看到不同的创作者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这一话题,还是挺有趣的。对于这类作品,关键之一在于能不能真正拍出成长过程中对于外部世界和未知的恐惧,避免先入为主代入大人的世界观。
申迪
马维佳
另一个关键在于是否真诚,例如有些小孩子在故事最后也没有理解大人的世界,这种纯真很可贵,但有些小孩表现出来的早慧也很真实。小朋友天然给人一种亲切感,自然也容易成为创作者可利用的“偷懒”手段,或是拍得过分说教,这些可能就不是好的例子。
今年大量的成长故事,似乎大多与年轻的情绪有关,这大概是在告知我们年轻人创作的意义——一种回归到自我困境的真诚的表达。
马海蛟
叶先开
800多部短片虽多,但好的片子还是能脱颖而出。也不难发现,有的作品过分在乎叙事结构的完整,甚至在把短片作为长片的“先导片”来拍。但我觉得短片可以是一个剖面,一瞬间的感觉,它不用过分追求“完整”。
我们稍微把这个话题拓宽,会发现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从叙事中我们能看出一名创作者的技术功底,有时候过分追求某种完整性,恰恰意味着一名创作者在某项技术上缺乏自己的独到理解。
段炼
马维佳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不少作品几乎可以一眼看出它们用的是共同的模版,比如雷同的工业质感调色。这会让作品大大减分。
今年有不少“好学生作业”。可能它们的每个部分都很合格,但四平八稳也意味着它很难打动我。大量短片都呈现出很类似的母题和美学,以及一种“电影节会喜欢的短片”的氛围。诚然,这本身不是一种错误,电影节认可什么样的短片恐怕也是每个创作者有意识无意识都要面对的问题。
叶先开
申迪
不得不提今年投稿中大量的AI电影,AI像一个平等主义工具,使得不同背景的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平等地进入专业创作领域。不过我感觉,目前我还处于“我们塑造工具”的阶段,尚未进入“工具塑造我们”的阶段,期待借助AI能够出现更多新的表达的可能性。
我们要明确天才计划对技术工种的鼓励和重视。假如一部作品的摄影、声音或者叙事格外突出,是能给它加很多分的。但另一方面创作者也应该明白,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只要做好技术部分,就可以做出好作品。今天大面积的筛选结束后,我们也会从作品中选取出那些工业技术方面尤其成熟的作品进一步评价。
段炼
申迪
今年的私人影像还是不少,视角大部分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出发;女性主义的存在感变强,开始有一些浅层的议题探讨;依然有很多以农村和工厂作为背景的故事,但真正有当代感和城市视角的叙事好像变少了。对于纪录类型的“私影像”如何能更具公共性,也是创作者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关注原生家庭、内部成员关系等问题的基础上,如何加入公共叙事?
今年的家庭私影像非常多,但好像只是拿着摄影机记录而已,背后那个“私”态度反而变得模糊。
郭容非
叶先开
我喜欢一部作品能够充分反应当代人的精神状态,令我耳目一新的作品通常都更偏都市语境,比如用疯狂手持或更极致的视听让人感受到一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力,更细腻地处理当代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在社交媒体过度曝光每个人生活的今天,私人影像的局限和突破在哪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相似的感受,在看一部分动画和essay类短片的时候,会有一种“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觉?
郭容非
申迪
有时候一部作品的画面和镜头初看似乎毫无章法,但细品后能发现创作者非常扎实的叙事功底,对画面的编排有自洽和完整的逻辑,会让我感到震撼和满足。
我感到年轻一代观看的方式和视听语言好像已经发生了改变,信息变得非常跳脱,信息之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关联在一起,这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我也同意申迪,创新与胡来的边界有时可能一念之间,我也有发现不少学一个表面上的热门套路,以博得新鲜感。
马维佳
叶先开
尽管一些短片会给人“看不懂”的感觉,但旺盛的创作力总能让人感到鼓舞和兴奋,而短片因为没有那么多商业的顾虑,也可以产生更疯狂更有意思的表达。抛开技术和作品本身,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作者的真诚,及与自己拍摄主题之间的“亲密”。这种熟悉度是作者日日夜夜的生命积累,是在作品里闪光的、不言而喻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