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越南北部的医院里住着很多眼部患病的儿童。严重的视力低下、角膜病变,轻一些的干眼症更是不计其数,这引起了国际卫生研究组织的注意。
直到1990年代,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而且城市比农村更加严重。有趣的是,每到秋天,这些问题就会得到缓解,这是一种和气候相关的疾病吗?
天堂走来的光
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医学家发现越南儿童的问题不仅仅在眼睛,儿童的身高、健康程度甚至成年率都低于正常水平。最终的调查结果是那么直白和惨烈——营养不良。
到1997年,越南北部被访儿童的日均食肉量只有15克,日常饮食只有米饭、河粉之类,副食极少。这既和当地经济不振、家长忙碌有关,也和当地的饮食习惯相关。维生素,尤其是VA的长期缺乏使得这些孩子眼部问题远比其它地方严重
越南村庄条件目前已经大有改善
图源:archdaily
为了应急,国际组织给越南儿童提供了很多维生素补充剂,但大家都知道,救急不救穷,根本的办法还在当地人自己身上。哎等等,他们秋天到底做了什么?
调查人员发现,秋冬季他们的食谱也没啥变化,还是炫米饭。只不过过年前后,米饭经常被染成红色,以示喜庆。莫非,变化就出现在这些色素身上?
喜庆的红米饭
图源:vinpearl
当地人说,那当然了,这是传统的风俗保佑了我们,吉庆的红米饭吃了百病不生。科学家说你可别扯了,快告诉我饭是拿什么玩意儿染的?当地人拿出了一个长满刺的瓜。
看着多少有点硌手
这种瓜大的和足球差不多大,表面黄里透红,还有不算硬的刺,只硌手不扎人,在当地随处可见。剖开瓜皮,里面也没什么肉,全是大大的籽,籽外面是一层黏黏的皮儿,抠出来跟杀人现场似的,非常血腥。米饭就是用这些皮儿染的。
双手剥完皮像是刚sha过人
于是研究人员和当地人产生了以下对话:
你们这种饭叫什么饭?
红糯米饭,或者染色饭
用来染色的果子叫什么?
 染饭果,或者糯饭果
研究人员有些崩溃,你们倒真自洽。
你也许觉得这是我用中文虚构的,但在英文里,饭和果分别就叫Xoi Gac和Gac fruit。
好在研究人员没有放弃,这些天然色素拿到实验室一化验,好家伙,番茄红素是番茄的76倍,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15倍,直接背刺了这些名字。而这些营养素正是维生素A的源物质。蛇行百步有解药,答案就在问题旁边啊!
自此,这种能染色的瓜有了“天堂来的水果”之别号。
传统名药小王八
也许有南方的小伙伴已经发现,这个瓜怎么跟我们这吃的金铃子、癞葡萄那么像啊!
所谓金铃子、癞葡萄都是苦瓜的品种。我们平时炒菜吃的苦瓜是它嫩的时候,等到瓜老变黄没法吃了,瓜里面白色的种子外面就会长出一层红色的假种皮,吃起来甜甜的,南方常有人摆摊售卖。没错,这种天堂水果也是葫芦科苦瓜属的植物,它们是一家子
苦瓜完全成熟:我裂开了
它的中文大名叫做木鳖子,也有人简称木鳖。它的种子比苦瓜大的多,一排排把整个瓜都充满,跟小象棋子似的。假种皮红艳厚实,可一点味道都没有,也不甜也不苦,口感怎么形容呢……你们吃过凉粥表面那层皮儿吗?那真是一般无二。
粗壮大藤本

木鳖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和我国南方,这从它的拉丁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上就看得出来。种加词“cochinchinensis”翻译过来就是“印度支那”,英语写作“indochina”,就是指原来法国殖民的印度到中国中间的这一块地方。后来因为“支那”一词有歧视之嫌,我国一般叫“中南半岛”,也就是越南缅甸柬埔寨等这一大块。
木鳖的存在感一直不高,除了越南拿它染饭以外,其它国家几乎都不吃它,更从来没进入过水果的行列。这也怪不得别人,没有食用价值嘛,谁费劲扒拉的种点粥皮吃啊!
扒拉费劲儿就算了,还没味儿

虽然不当食品,但这些国家都以木鳖入药。越南历史上就以木鳖为明目药,治疗各种眼病。我国是用种仁入药,治疗秃疮肿毒。
有人觉得木鳖子在藤上的时候长长的果柄吊下来,像个倒吊着的甲鱼,所以起名木鳖。其实还真不是。以这个造型而起的是它的另一个俗名——老鼠拉冬瓜,形容小果柄大果子。无独有偶,葫芦科的马瓟 (bó)儿和茅瓜也都有这个外号。
你看它像啥?
真正让木鳖得名的是种子。去掉假种皮的种子质地坚硬,凸凹不平,四面有突出的小齿。如果你还觉得不足够像,那你们的灵儿姐姐这副灵魂画作够说明问题了吧。
灵儿姐姐一出手,木鳖灵魂立马有
其实木鳖的花也挺大挺好看,尤其是硕大的苞片像蚌壳一样,别具一格,在花未开时自成一景。
木鳖花还挺好看
图源:Amazon
可惜木鳖雌雄异株,只有不结果的雄花才有靠近花的大苞片,雌花只有远离花的小小苞片或者干脆找不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苦瓜属全家都有这个特点。
木鳖花雌雄对比
图源:kplant.biodiv
这一点很容易忽略,在1880年代的《菲律宾植物》这本著作的绘图中,作者就把雄花和果实画到一根藤上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画成雌雄同株啦

图源:wikipedia
远来的和尚毒死人
如果你翻看植物志,就会发现木鳖子还有一个俗名叫“番木鳖”;但到药材市场,它又被叫“土木鳖”。这怎么又番又土,自相矛盾了呢?
主要是古人给弄混了。其实,木鳖子还是应该叫“土木鳖”更准确,至于番木鳖那是另有其人,指的是马钱科的马钱子,原产印度和东南亚,是后来传入我国的。
马钱子干品
图源:wikipedia
《本草纲目》里对于马钱就有单独的记载,说它“状如马之连钱”,故名。连钱就是连在一起的铜钱,有些马身上有一串花纹毛发像连着的铜钱,就叫它“连钱骢(cōng)”。
比如李贺曾有诗:“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也有学者认为连钱骢就是李白说的“五花马”,故有岑参写的“五花连钱旋作冰”之句。咱就说古人起个名多费劲吧,绕八道弯儿。
但很遗憾,连《本草纲目》的附图里马钱都画的跟木鳖差不多,古人靠文字就更难区别二者了,久而久之就混在一起,你中有我了。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 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 我要面子
图源:wikipedia
木鳖的种仁本就有毒,马钱更是极毒。如果有朝一日你的药方子里出现这两个名字,我劝你遵医嘱……外加小心小心再小心。
马钱是古人可以接触到的顶级毒药了,“马钱子、马钱子,马前食之马后死”,你琢磨琢磨。清代李中立曾言“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误食马钱之后人会抽搐,卷曲,像要坍缩了似的。所以马钱又得名“牵机药”,大诗人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死在牵机药下,服药后“腰直不起,头足相就”,老惨了。木鳖的毒性小很多,但也能让实验动物死亡。
《如懿传》中的魏嬿婉(还珠格格中的令妃)就被下了牵机药,还有解药(摊手)
就隔了一层种皮,木鳖外面的假种皮就是渡世的菩萨,里面的种仁就是杀人的魔王,真是吃对了天堂来果,吃不对滚回天堂。开个玩笑,其实里外都是有用的东西,种仁入药有降血压、治肿毒,用对了也是宝贝。不过你要吃错成了番木鳖那很有可能真没救了。
种仁你可别乱吃
现在,木鳖假种皮的价值已经被更多人认识,虽然我们不容易吃到鲜果(其实我就在某宝买到了),但冷冻假种皮、假种皮粉、油、胶囊等等维生素补充产品已经很多了
咱宝岛的台东地区还开发了木鳖果皮(相当于苦瓜炒菜的部分)的多种吃法,可以炖鸡煮汤。在六七月份,你还能在云南的菜市场上看到木鳖的茎叶,叫做“螃蟹眼睛菜”,炒着吃煮汤吃也都可以。放心,这些都是没毒的。
撰文、摄影 | 信浮沉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未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